金秋的维西县塔城镇启别村,游客络绎不绝。坐落在青山绿水间的村庄在这个季节被赋予了独特的魅力。村庄蜿蜒的小路上布满斑驳的阳光,极具民族风情的院落与周围的自然美景浑然一体,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青山环抱,美景怡人。

过去,村里的乡村旅游并不“吃香”,硬件设施差、交通条件差、卫生状况差,这些问题曾经是发展乡村旅游的“绊脚石”。此外,村民缺乏旅游服务意识,小打小闹粗放式经营,没有拿得出、叫得响的特色品牌。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启别村的乡村旅游迎来了发展机遇。在党的富民政策指引下,依托优越的自然禀赋,启别村积极探索发展独具特色的乡村旅游业,规划建设了系列民宿,硬件设施更加完备,环境更加舒适,既有“土味”又有“品味”,如今的启别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秋日的暖阳里,纳西族姑娘和艳群开在塔城镇启别村的“慢来悦”民宿又热闹了起来。别致的庭院、木板装饰的房间、葱翠的庭院小景、温馨的农家火塘……在这里,游客不仅能得到舒适的住宿体验,还能体验手工榨核桃油、石磨豆花、腊普煎肉等别具民族特色的乡村生活。

这是迪庆州推进文旅融合发展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迪庆州全力构建文化旅游互动共进、共生互融的大格局,实现文化旅游相伴相生,“诗和远方”交相辉映。

迪庆州深化文旅融合,成就“诗和远方”1.jpg游客在维西县塔城镇体验手磨豆腐。(迪庆州文旅局 供图)

以节为媒,文旅缤纷亮四季

今年端午节,来自内蒙古的游客其力木格趁着在香格里拉旅游的机会,来到现场观看表演。“马术表演太精彩、太震撼了。我们内蒙古也有马术表演,但感觉香格里拉的更具特色,以后有机会还会再来香格里拉。”她的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8月25日,香格里拉松茸美食节在独克宗古城拉开帷幕,诚邀游客品尝松茸等当地高原特色美食。来自哈尔滨的游客韩雷告诉记者,此次来迪庆,刚好遇上美食节,游览了独克宗古城、纳帕海等景区景点,品尝了长街宴上的美食,体验了唐卡绘画等“非遗”项目,收获满满。

“哇,太震撼了,几百个人手拉手围在一起同跳一支舞,这种感觉简直太棒了!”今年国庆期间,来自湖北的游客张佳佳在独克宗古城参加了狂欢广场舞活动。

迪庆州依托丰富的人文资源,通过旅游实现文化深度挖掘,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将旅游节会、节日庆典、民族文化、旅游营销和民俗民风相结合,举办香格里拉赛马节、德钦弦子节、维西阔时节、巴拉格宗“五一”音乐节、民族时装秀、特色美食节、丰收节等节庆活动,通过文艺演出、户外比赛,吸引各族同胞聚在一起,共同享受节日的欢乐、交流各民族文化和情感,促进各族群众在“同唱一首歌、同跳一支舞、同吃一桌饭、同过一个节”的和谐氛围中增强文化认同感,让八方游客体验迪庆多元灿烂文化。同时,迪庆州还加大体验型旅游产品的包装和打造,目前已形成一批非遗文化旅游产品,让游客能体验迪庆州非遗的创作和传承,实现文化和旅游完美融合。

在节庆活动的助推下,迪庆文旅人气越来越旺。经统计,今年“五一”假期,迪庆州共接待游客73.53万人次,同比增长343.49%;实现旅游收入46214.15万元,同比增长375.45%。中秋、国庆假期全州共接待游客128.98万人次,同比增长85.71%;实现旅游收入116560.22万元,同比增长140.76%。“节庆+”正成为激发迪庆旅游市场再度活跃的新动能。

迪庆州深化文旅融合,成就“诗和远方”2.jpg游客在香格里拉市尼西乡体验制作黑陶。(洛桑央宗 供图)

融合共生,共赴“诗与远方”

“我想把家乡打造成游客的‘诗和远方’,让更多人来体验我们的民族文化。”

对于祖祖辈辈都从事尼西黑陶制作的香格里拉市尼西乡汤满村村民拉茸批初来说,旅游成为了文化的载体,文化借着旅游之船出海,驶向更广阔之地。他投入了大量心血的香格里拉市尼西乡黑陶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香格里拉市利乐乡村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也在文旅融合之中闯出一条新路。

建民宿、建蔬菜基地、建体验基地……今年“五一”假期,拉茸批初迎来了一批60至70人的团队,他们在这里体验黑陶制作,自己动手制作当地的特色美食,人人都乐不思蜀。

“啪、啪、啪……”清脆而富有节奏的拍打声此起彼伏,一群游客围坐一圈,专心致志地听着讲解。他们左手匀速转动底部轮盘,右手持木板轻轻拍打。不一会儿,每个人面前的杯状陶坯就初步成型了。在今年国庆节期间,拉茸批初的黑陶制作体验馆吸引了越来越多游客专程前来“打卡”。

“以前村里只有15家黑陶店,现在开了50多家。许多村民以前一年赚不到1万元,现在村民平均年收入都有5万元了。” 拉茸批初说,“我想让更多人通过体验式旅游进一步认识、了解这里的民族文化。”

除了传统民族文化体验,这里还打造了三、四月份赏桃花,七、八月份看向日葵花海,九、十月份摘苹果,全年吃尼西土锅鸡的旅游体验模式。

秋日的德钦飞来寺特色小镇观景台格外热闹,许多摄影爱好者在为次日拍摄梅里雪山“日照金山”奇观选择最佳角度。

10月,广州的游客陈默带着家人来到巴拉格宗景区,在这里,他惊叹山水之景与千年文化的融合共生,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金秋时节,稻谷进入成熟期,维西县塔城镇乡村的稻田美如画。成片的金黄色稻田与周边的山水、村庄自然融合,形成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打卡”。

文化与旅游巧妙融合,共生共荣,为迪庆雪域高原注入灵魂。在这里,陪你一起醒来的是光芒万丈的“日照金山”、是奔腾不息的金沙江、是哈巴山谷里的鸟语花香、是巴拉格宗的“峡谷”柔情、是阿若康巴的四海情结……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春天的花香、夏天的雨水、秋天的微风、冬日的雪花,它们仿佛一本书,讲述着迪庆高原的“诗与远方”。

迪庆州深化文旅融合,成就“诗和远方”3.jpg游客在巴拉格宗景区游览。(巴拉格宗景区 供图)

文旅相伴,让生活更美好

文与旅相伴,旅因文而兴。近年来,迪庆州以文化旅游品牌为抓手,用文化的养分滋养旅游,用旅游的载体繁荣文化,促进文旅相伴相生、共生共荣,让人民群众共享旅游发展成果,满足人民对更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

过去,位于梅里雪山脚下的德钦县云岭乡西当村尼农村民小组是偏僻的代名词,虽然距离县城不远,但澜沧江峡谷成了横亘在眼前的天堑。近年来,从溜索到木桥,从木桥到横跨江面的钢筋水泥大桥,村民们经历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过去的土路变成了柏油路,犹如挂在峡谷中的“彩虹”,依靠发展乡村旅游,尼农村民小组环境越来越美了,也让全村享受到了旅游业带来的红利。许多家庭在村里建起农家乐、酒店、客栈,出入雨崩的游客在村民家里吃住,村民在家门口就可以挣钱了。曾经山河阻隔,如今村村通了致富路,边远闭塞的穷山村变成了欣欣向荣的新农村。

走进位于香格里拉市虎跳峡镇永胜村本地湾村民小组的酒店,干净整洁的房间、独立的可移动的房子、露天的庭院点缀在壮美的山林之中。酒店以户外探索、文化体验、自然科普为服务特色,除客房业务外,充分利用当地民族文化、自然景观、生物多样性资源,打造大量小而美、特色鲜明、差异化明显的本地特色体验行程。此外酒店还为所在地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最大限度地带动当地村民增加收入,直接惠及当地63户农户,收入增加累计超过220万元。

在巴拉格宗景区,景区周边的民办酒店、小吃店、小卖部、山庄、特产店等已达80多家,景区入口的路边摊呈现只增不减的趋势,惠民政策受益辐射半径不断扩大,当地及周边群众生活越来越好了。景区通过发放社区反哺资金、让村民承包零星工程、房屋土地租赁、扶持采购等形式,带动景区周边村民不断增加收入,家家户户开上了小轿车、住上了新房,真正做到了“为民之所愿,惠民之所利”。

近年来,维西县塔城镇启别村依托田园风貌、民俗文化等特色资源,因地制宜打造乡村旅游,促进群众增收致富。游客们感受着这里浓郁的民族风情、独特的自然风光、有机的生态产品,真正慢下脚步、静下心来沉浸其中,让身心得到放松和舒缓。启别村以“民宿+”为抓手,将民宿与当地特色文化结合起来,依托乡土文化底蕴和特色农业,使“民宿+”成为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一把“金钥匙”。如今,随着游客需求的多样化,与民宿相关的产业相互融合,为群众带来了更多收益,也实现了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创业的梦想。

截至目前,迪庆州打造了10多个世界级高端品牌酒店、10多条国际知名徒步线路,建成星级酒店及国际品牌酒店30家、精品酒店22家、星级民宿50家,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慕名而来。旅游新业态的发展,在推动旅游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周边群众就业增收,还为迪庆州持续打造一流旅游服务设施奠定了基础。

香丽高速已全线运营、滇藏铁路丽江至香格里拉段即将通车、迪庆机场临开口岸已通过验收,重点打造4A、5A级景区……迪庆不断完善交通、重大旅游项目、高端酒店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管理服务水平,发展品牌体育赛事,保护传承民族文化,积极发展乡村旅游,助推文旅产业提质增效。如今的迪庆乘着文旅融合发展的东风,正以开放的姿态等着你到这里寻找属于你的“诗和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