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牧文化:解读高原生态文明的一把“金钥匙”.jpg摄影:觉果

       青藏高原高山大川密布,地势险峻多变,是我国区域面积最大、世界海拔最高、有“世界屋脊”“世界第三极”“亚洲气候调节器”“中国水塔”之称,保护好青藏高原是我们每一个高原人的神圣使命和义不容辞的职责。

       游牧在我国历史发展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游牧文化是确保生态优良的根基,长期以来,游牧民族为适应其高寒、缺氧、干旱的气候条件,为融入其植被脆弱、地势险峻、狼嗥熊奔的生存环境,牧人不停地与大自然抗争,积累生态知识,提升生存本领,形成了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行为规范和思维定势,而且这些蕴蓄的智慧和经验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升格为独特的游牧文化。

       青藏高原作为牧人生存的自然基础,当然会对游牧文化产生很大影响,它为牧人提供了有别于其他地域的条件,提出了不同的生存挑战,自然也就产生了不同的文化性格。牧人崇尚自然,敬畏自然,把保护生态的理念深深植根于游牧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始终坚守一句“祖祖辈辈把地球原原本本传给我们,我们把地球原原本本传给子子孙孙”的千古诺言。游牧文化更有一种绝无仅有,超然于尘世之外的文化特征,主动让位于自然,自觉让利于生态,甚至禁止人性贪婪和欲望,恪守着自然生态的完整性和原真性。河里的鱼,林间的鸟,山上的鹿等不可侵犯;崇山之地不可高呼,江河之处不可搅扰……

       青藏高原是人类的最后一片净土,有着俊秀壮丽的自然风貌,超凡脱俗的游牧文化,牧人虽然为生态安全做出了不可磨灭的付出,但也时刻面临很多外部因素的冲击和挤压。顶级掠食动物雪豹、棕熊等在生态系统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但从生物多样性层面分析,弱小的鼠兔也一样显得很重要。所以物种多元共存是生态健康的最佳状态,也是生态保护者的终极目标。可在很多时候我们只注重单一物种的繁殖,忽略了物种之间的平衡与多元。比如:濒危物种藏羚羊、藏野驴、雪豹等种群有所恢复,可草原上鼠兔、棕熊、野狼泛滥成灾,让每一位生态管护者高兴之余,又为人兽冲突、植被退化而堪忧。

       我们在生态治理中意识到动物横向多元和纵向数量要统筹兼顾,不可偏颇。一味追求种群数量会酿成生态失调,针对这一问题我们走访基层,搜集数据。以玉树藏族自治州称多县为例:1970年至2018年,称多县人口、牲畜、野生动物(单体鹿群抽样)三项数据进行检测。结果发现动物数量缩减80%,牲畜数量缩减65%,同时人口数量增加340%。这一指标走势在经济学、逻辑学、统计学领域都很少见,一般人口和产业两条坐标线都是同增同减,这里却出现了奇特的X字形。分析原因有三:第一,食物链的结构图呈金字塔状,底层食草动物的基数,会决定顶层猎食动物的种群数量,而非反之。所以人为缩减食草动物会出现生态失衡。第二,人口增加因素。第三,猎食动物的数量超过食草动物的供给能力,不能“任其发展”,需要“弹性管理”。而食草动物的数量增加或减少,是由草原承载能力来决定。人类社会经历了漫长的狩猎时期、游牧时期,再到农耕时期。而青藏高原由于独特的地理特征、自然风貌等因素,从古至今依然延续着“逐水草而徙”的游牧生活。治理高原必须要走出认识上的误区,每年声势浩大的角马群从塞伦盖蒂自然保护区北上,跋涉约3000公里到达马赛马拉国家公园,途中躲避狮子、鳄鱼、花豹的厮杀,还要提防鬣、豺、狗的伏击,让人感觉动物的生存竞争非常惨烈,而这只是我们看到事物的另一面,其实这就是角马群的一次种群繁育和种群优化的过程,是捕食者与被捕食者之间爱与恨的交织叠加,是生命轮回中的又一次缘起缘灭。

       青藏高原,它依旧保持着与非洲塞伦盖蒂一样的万古容颜,再细看高原的每一个种群,同样也延续着角马群一样的栖息习惯。如今我们要继承古人生态理念,应用现代科技知识,首先要了解和认识青藏高原,要用正确的视角来审视青藏高原,要跳出“自我为中心”的主观意识,才能看清另类文化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之后才能达到精准治理的效果。我们在很多时候,习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解决方法,出现问题不寻根子。一出现高原“千湖奇观”就说生态已经恢复了,方不知千顷冰川消融殆尽。一出现高原生态退化,就说牧人过载放牧,殊不知万年牦牛在高原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当你真正读懂了牧人和牦牛,其实也就掌握了高原人文和生态的关键内涵。不要把牧人与城市人混为一谈,更不要把牦牛与家畜相提并论。牧人特征:牧人是人与自然的那一融合部分,游牧文化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成功典范。文化层面:山、水、湖,包括游弋的鱼,飞翔的鸟都是自己需要守护的神灵。牦牛特征:高原牦牛不能等同于家畜,它与非洲的角马、羚羊、斑马一样,至今延续着“逐水草而徙”的栖息习惯。一定要邃晓:不是牧人改变了牦牛,而是牧人依附在牦牛身上。确切地说“牦牛依然属于人类未被完全驯化的野生动物”。

       如何让禁牧区和食草区实现优化组合?草原上划分食草区和禁牧区,是指把整体草场一分为二,一半施行的是禁牧区,一半施行的是食草区。推行这一政策目的就是保护高原生态,因此,缩减一半牲畜,使用一半草场,移居一半牧民。这种管理机制在一定时段,一定范围内成效显著。但随着生态保护和产业发展的新要求,寻求新的管理办法,转换旧的机制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调研中我们发现,在三江源,传统的“四季轮牧”方式和乡镇现代“三整合,四解放”的草原治理方法,具有高效、节能、环保的草原经营机制,推行这种管理模式,能让生态得到修复,生产力大幅提升。

       草场整合把原先划定的“禁牧区和食草区”进行整合,按照自然生态的气候差异、海拔高度、植被长势、山体阴阳面等情况,重新划分春夏秋冬四个区。一是能让牧人彻底改变超载过牧的现象。二是培养牧人“逐水草而徙”的习惯。三是推行“四季轮牧”模式。四是反向经营草场(最热的季节到最冷山顶放牧,最冷的季节到最热的洼地放牧)。五是每季草场使用3个月(3月×4季=1年),从而每季草场实现休养9个月,而9个月恰好也是植被生长的全过程。

       为保护高原生态环境,改进产业结构,通过走“四季轮牧”,将散户的牲畜、劳力、草场进行折股量化,让散户的所有牲畜整合到合作社,其利大于弊:防止过载养畜,改变混群养殖,根除近亲繁殖,划分草场等级,进行分群养殖。人力整合为打破产业僵局,跳出被动局面,实现了人的解放。让老人走进冬窝子,让小孩走进学堂,让全村所有壮劳力集中到牧场,让原来隔山隔水,素未谋面的牧人,共同生产和生活,相互学习、相互帮助,提高产业技能。让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点燃思想火花,催生技能分工,壮大产业规模。

       村级组织通过宣传政策,解疑答惑,竭力让牧民主动参与合作社建设。通过坚持走草场整合、牲畜整合、人力整合的路子,改善经营机制,提高牧民收入,唤起了生态畜牧业发展的内在动力。

       纵观历史长河,举目未来之路,事实已经充分证明,生态畜牧业依然对生态优良、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加之,国家生态保护政策和产业发展政策的强力推进,青藏高原必将以崭新姿态步入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