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几十年的地质勘查,在西藏已经发现了三江成矿带、雅江成矿带、班公-怒江成矿带、冈底斯成矿带的存在,独特的大地构造和良好的成矿地质背景和矿产资源潜力令世界关注。目前的问题是,如果开采其矿产资源发展西藏经济,并为发达地区输出资源,提供发展后劲,那么西藏就有可能面临生态环境逐步恶化的局面。开采西藏矿产利弊如何?许多专家学者说法不一,有的人说如果说要这些地区承担生态破坏的成本,那么还不如不开采;有的人认为如能建立起一整套可持续的制度框架,设计一套开放透明、更能集中民智代表民意的环保参与机制,也是可以开采的。

西藏的矿产资源底子到底有多厚?
  
据统计,截止到2003年底,在西藏范围内发现矿种101种,矿产地2000余处。探明储量的矿产41种(含矿泉水、地热),勘查矿区131个,其中大型30个、中型33个、小型68个。中国工程院院士多吉说,目前在西藏,除位于全国前七位的优势矿产有铬、铜、硼、锂、地热等17种矿产外,金、铅、锌、钼、锑、铁、铂族金属以及矿泉水、油气等非金属矿产也都具有广阔的勘查前景。根据《西藏自治区矿产资源对2010年国民经济建设保证程度论证》,西藏矿产资源的潜在价值在6000亿元以上。
 最新调查成果显示,青藏铁路沿线和近临区域的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其中有色金属(以铜、铅、锌、锑为主)的金属远景资源量超过2000万吨(玉龙矿区除外);主要富铁矿区的铁矿资源量逾亿吨;铬铁矿矿石储量和资源量超过500万吨(含已采矿区);已初步查明硼矿资源量300多万吨,与之相伴或共生的芒硝4.5亿吨、水菱镁矿5840万吨、锂盐56万吨、钾盐416万吨、钠盐1.4亿吨。
 记者采访还了解到,上世纪50年代以来,在西藏境内相继发现了490个盐湖,其中,面积大于1平方公里的有220个。盐湖矿产以固体和液体两种形式存在。呈固体产出的矿物质有硼酸盐、芒硝、钾盐等;液体部分则表现为湖表卤水、淤泥卤水或晶间卤水,所含元素达到57种之多。此外,经调查评估,尚有不少中、大型矿泉水水源地(日流量几百至几千吨)也具有较大的资源量。从成矿带而言,三江成矿带、冈底斯-雅江成矿带、班公-怒江成矿带在全国已知成矿带中占有重要地位。
 值得一提的是,西藏的铜矿资源潜力有望达到全国三分之一以上,主要集中分布于冈底斯成矿带、藏东玉龙成矿带和班公湖-怒江成矿带。其中,玉龙铜矿带已初步评价了玉龙、马拉松多、扎拉尕等多处大中型矿床;冈底斯铜矿带部分代表性矿床的勘察成果和异常特征表明,矿带资源远景可望达到2000万吨以上。截至目前,西藏境内发现铜矿产地180多处,其中30余处达到大中型矿床的远景规模。
  
西藏矿产资源开采的现状
  
据记者调查,目前西藏的矿产资源开采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首先是草地破坏严重。由于大部分采矿企业采取了“先易后难,先富后贫,采富弃贫,层层转包”的开采方式,所有矿区的草场几乎全部被破坏。开采过程中遍地开花,进入矿区的车辆没有固定行车路线,周边草地在日复一日的碾压下,遭到了严重破坏。部分矿区存在越界开采行为,开采面积的扩大又造成新的草地破坏,严重影响了当地农牧民的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据统计,仅尼玛县自砂金矿开采以来,已破坏天然优质草场47025亩,车辆碾压破坏的草场25500亩。崩纳藏布金矿自1995年开采以来,矿区内6142.5亩草地已全部被破坏,矿区周边草地因受碾压等影响,已严重退化。矿区下游下过乡2村的德纳、次嘎2处优良草场,因崩纳藏布金矿的开采,河水含沙量增大,泥沙沉积抬高了河床水位,改变了河水流向,漫流的泥水淹没和破坏了草场。
 二是水污染问题普遍存在。由于开采过程中没有设置沉砂池处理采矿废水,含有大量泥沙的生产废水污染了下游水源,影响矿区下游的人畜用水。长期沉淀的泥沙覆盖了下游草场,造成下游草场面积逐步减少,出现沙化、退化现象。
 三是垃圾污染严重。由于进入矿区的人员多,又缺乏管理,所有矿区均出现了垃圾遍地的状况。
 四是群众获利较少。收取的少量资源补偿费和群众搬迁费未落实到当地百姓身上,群众从金矿开采中得到的利益很少,出现了守着金山无法致富的局面。
 五是矿区秩序混乱。在层层转包和利益驱动下,大部分矿区均涌入了大量人员,几乎一个矿区就是一个小社会,除了影响当地居民的正常生产生活外,还造成社会治安隐患。

被采金者开挖过的矿场已是满目苍凉

西藏的矿产资源到底该不该开发?

针对西藏丰富的矿产资源,多吉说,西藏与东部地区相比,展现出巨大的矿产资源优势和突出的互补性,其具体表现在:
一、具备更加优越的成矿条件,不少优势矿种,如铜、铬、硼等恰好是国家的短缺矿种。
 二、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快速发展,促进了东部地区的矿产资源极度开发与充分利用,导致后备资源告急。相比之下,西藏矿产资源的家底至今尚未摸清,已探明的矿产地也不能进行规模化开发,无疑为西部大开发和东部地区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资源储备。
 三、西藏的基础地质和矿产勘查的工作程度还比较低,加速勘查后的新增储量或资源量将会急剧增加。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今天,加速西藏优势矿产资源的勘查和开发,对缓解或解决我国二十一世纪初可能面临的部分矿产资源危机,确保国家未来经济安全和东部地区的发展后劲都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对是否开采西藏的矿产资源,有不少专家持反对意见,他们特别指出,混乱的开采秩序、环保意识极差的开采队伍会让生态原本就很脆弱的青藏高原承担不起。有关专家指出,矿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矿产勘查又是矿业发展的根本保证和重要前提。一个大型或超大型矿床从勘查初期到矿山建设往往需要5-10年的评价周期。随着青藏铁路的开通,西藏矿产资源开发必将进入一个新的高潮。
 但现有矿产地质的工作程度和对资源的掌握情况远不能满足现代化大型矿山建设的需要。资料显示,由于我国地质勘查工作滞后,到上世纪末,新发现的矿产急剧减少,后备接替资源储备严重不足。
 截至2002年底,全国面临资源枯竭的矿山已有440座,其中,有色金属矿产中有66%的主力矿山进入中晚期,已经关闭和即将关闭的矿山有83座,预计到2010年还要关闭355座,占矿山总数的46%。作为国民经济支柱的铁、铜等大宗矿产的消费量与储备增速比已出现负增长,铁为-0.74%、铜为-0.5%。据国内45种主要矿产资源供应能力的保证程度分析,到2020年,我国铜、铬、铁、金、铂族金属石油、硼等18种矿产不能保证国内需求,国家为确保经济快速发展,每年都要进口大量短缺矿产。2001年我国铜矿石的年进口量达到226万吨。专家指出,这些国家短缺的矿产资源恰好是西藏的优势矿种,如果能科学、合理地勘查开发,对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将起到重要作用。
 西藏的矿产到底该不该挖掘,如果挖掘该怎么进行已经是摆在我们面前必须解决的问题。专家建议,应对西藏现有矿产资源的分布格局和优势矿种的勘查成果和逐步完善的基础设施等功能条件进行综合分析。青藏铁路开通后运输成本必然下降,为西藏优势矿产资源参与国内矿业市场提供便利条件,因此可在较短时间内在西藏境内建设“一江两河”有色金属与贵金属开发基地,和紧邻青藏铁路沿线的黑色金属、贵金属以及矿泉水、地热等综合性开发基地。在藏北湖区可建设以硼、锂为主的盐湖资源综合开发基地为龙头的几个国家级或自治区级的矿业开发基地。上述矿业开发基地初步形成后,矿业将成为西藏支柱产业之一,由矿业带动的其他延伸产业也将成为西藏可持续、跨越式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它不仅可以缓解我国对铜、铬、硼砂、富铁等矿供需的尖锐矛盾,而且必将为国家经济安全、持续、稳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西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厅长王保生就西藏的矿产资源到底该不该挖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说:“我觉得近年来,西藏黄金生产工作不规范、存在较多问题,但这些企业、资源只要管理好了就可以挖,而且一定要挖!”
 他说:“目前西藏的采矿行业面临8个急需解决的问题:一是矿山企业普遍规模小而分散,多数矿山地勘工作程度达不到开采设计要求,无法进行正规设计,开采随意性很大,没有形成固定生产能力;二是一些矿山企业不同程度地存在乱采滥挖,浪费资源、破坏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或环境保护不力等现象;三是部分企业存在非法承包或转让采矿权、证照不全、越界开采等违法行为;四是部分企业在办理有关证照后多年未能投入正始生产;五是大部分矿山企业开采方案论证不够,生产技术管理水平较低,生产组织不严密,各项经济技术指标达不到国家和行业要求;六是部分企业产品管理不善,产量统计不实,存在产品流失现象;七是一些矿山由于管理不严,矿区治安混乱,与当地政府、群众关系恶化,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较严重的社会治安问题和生产安全问题;八是一些地方政府和部门存在违规处置矿产资源或乱收费、乱摊派现象,所收费用名目繁多。只要这些问题解决了就该挖,而且该大力发展。”

通过大型机械将含有黄金泥土挖出装车运送到筛拣点,让这些泥土经过“千挑万选”才有可能找到黄金


 据统计,西藏仅砂金采矿企业最多时就达到41个,开采的砂金矿山有65个之多。2003年7月23日,西藏自治区下发了《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自治区经贸委等三部门关于西藏自治区黄金生产秩序整顿工作方案的通知》,明确提出在西藏65家黄金矿山开采企业中,关闭取缔29家,允许继续开采6家,限期开采19家,需要继续整顿11家。
 西藏自治区主席向巴平措在谈到西藏的矿产开发时说:“砂金的开采,群众得不到多少实惠,地方财政也得不到多少收入,但对生态破坏相当严重,真正是得不偿失。我们要坚决杜绝破坏资源环境的‘掠夺式’开采,坚决关闭粗放开发、浪费资源、破坏环境、影响安全的矿点。”他说:“在西藏的西部草原,平坦辽阔,但是各种车辆在草原上任意的行驶着,形成了少则几道,多则十几道、宽达两三百米的车道,毁坏的草场面积无法估量,草场沙化、荒漠化的人为因素应该说是主要原因。”
 记者在距离西藏阿里地区改则县100多公里处的一个小型砂金矿看到,5、6台大型货车不停地穿梭在草场和砂金取土场之间,扬尘足以让人窒息。据青海来的淘金者告诉记者,这里的两部挖掘机和运土货车一般每天工作16个小时,2班倒,每天能挖100克左右的黄金。谈到环保时,他说:“我们这的环保很简单,经过水洗的土层晾干往回一倒就算环保了,根本不需要种什么草,恢复植被,自治区国土资源厅也是这么要求的。”就在改则县城,记者看到大批采金船对外出售、出租,场景确实壮观。
 王保生就采矿后的环保问题对记者说:“西藏环境的自身恢复能力较差,恢复很难,就是回填难度也很大,我们在很多回填的土地上进行过复垦试验,大部分都是第一年草场能够恢复一点,第二年就寸草不生,我们想过很多办法都没太大作用。不过我们在古采金场发现一些还是有部分生态有所恢复,所以我们只对矿山企业要求进行回填,复垦有些不实际了。”在谈到西藏金矿开采十多年来究竟给西藏经济带来多大效益时,他说:“目前只有申扎县羌塘贵金属公司开采十年为地方政府分得利润5100多万元,大部分开矿企业都没让老百姓得到多大好处。很多有金矿的县政府都私下与采金老板签订非法协议或合同允许无证采矿,使问题复杂化,管理难度增大。即便签订了正式合同,采金企业向地方缴纳的各种资费,落实到乡和老百姓手中的很少,例如申扎县崩纳藏布砂金矿共向地、县上交了草场补偿费1476万元,而矿区所在的下过乡、卡乡只得到了136.336万元,不足10%。”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副局长潘岳在近日召开的财富论坛上指出,中国在过去的二十五年里GDP年均增长8%。然而,这种增长是以资源和环境更快速的损耗为代价的。50多年来,中国人口由6亿增长到13亿,而可居住的土地由于水土流失从600多万平方公里减少到300多万。45种主要矿产15年后剩下6种,5年以后70%以上的石油依赖进口。我们主要水系的五分之二已经成为劣五类水,3亿多农村人口喝不到安全的水,4亿多城市居民呼吸着严重污染的空气,1500万人因此得上支气管疾病和呼吸道癌症……如果按照目前的污染水平走下去,随着15年后我们的经济总量翻两番,污染负荷还可能增加四至五倍。中国的环境问题已不是什么“隐约逼近的危机”,而是一个已到眼前的危机。
 我们一直说要搞好环境造福子孙后代,实际上是我们这代人能否安然度过的问题。这些问题的根源是什么?潘岳认为,中国的环境问题不是一个专业问题,而是一个政治问题,根源是我们扭曲的发展观。很多人认为,中国可以模仿发达国家走“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但实际情况是,中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结构比发达国家紧张得多,发达国家可以在人均8000-10000美元的时候改善环境,而我们很可能在人均3000美元时,生态等危机会提前来到,我们那一点点经济成果根本无法抵挡。
 专家指出:西藏的金矿到底该不该开采?如果开采该如何开采?开采过后的生态保护问题如何解决等等都是摆在我们面前必需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