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和尼泊尔边境地区,居住着一个世界闻名的特殊群体——夏尔巴人。夏尔巴人至今仍属中国的未识别民族之一,他们因为给攀登珠穆朗玛峰的各国登山队当向导或背夫而闻名于世。可以说,是珠穆朗玛峰让世界认识了夏尔巴人。夏尔巴人虽然经历了漫长复杂的历史过程,却顽强保持着自己独具特色的文化。

盛装的夏尔巴人唱着动听的祝酒歌。

       在中尼边境的樟木开了19年商店的夏尔巴人尼珍说,“我们就是传说中的夏尔巴人,在中国境内一部分居住在樟木,还有一部分分布在日喀则和其他地区。彼此说着各自的方言。”

藏式咖喱

       与藏族人不同 偏爱咖喱

       刘星是2001年从东北来到樟木的生意人,他携妻带子,在樟木定居。他对身边的夏尔巴人生活有着自己的观察和理解。

       据刘星介绍,夏尔巴人的主食有玉米、大米、干扁米、土豆、面条、油饼等。其中,玉米是普通的主食,最常见的有两种做法,一是可做“公则”,就是半干的玉米糊糊;二是做“巴鲁”,就是玉米酒。夏尔巴人平时爱喝酥油茶、甜茶、酸奶、“巴鲁”、青稞酒和烧酒。他们炒菜很讲究佐料,用小茴香、辣椒、洋葱、大蒜和咖喱粉等,尤以辣椒、小茴香是不可缺少的调味品,这些佐料大都是用木冲或石舀捣碎,蘸着菜或饭团吃。

       刘星说,夏尔巴人在日常生活中,受尼泊尔的影响较大,“过去吃饭时全家就着饭盆和菜锅用手抓食。现在境内有不少人已经开始使用碗筷了”。他们吃得最多的就是咖喱饭,而且与藏族很大的一点不同就是不怎么吃糌粑。

具有超凡体能的夏尔巴人背夫

      “特殊身份”并不稀奇

       高山向导夏尔巴人尼玛的名子是太阳或周日的意思,因为他是在周日出生的,夏尔巴人习惯于用出生在星期几来为孩子取第一个名字。

       他和许多夏尔巴人一样,生活在海拔4200米的若瓦岭山谷,稀薄的空气让他的肺活量大得惊人,强烈的紫外线让他的皮肤黑中带红,血压低,肌肉伸缩有力,这样的生理特征使他十分适应高山作业。

       夏尔巴人自1921年起为英国登山队攀登珠峰担任向导和高山运输,就显露出独有的能力、忠诚和奉献精神。自此之后,各国攀登喜马拉雅山脉诸高峰活动都少不了夏尔巴人的身影。如今,每年攀登珠峰的各国队伍,都以最大的登山队为“盟主”身份,负责召集各路同行者出钱、出物,聘请夏尔巴人先行上山修“路”。夏尔巴人在没有任何装备的情况下,冒着生命危险,架设长达7000至8000米的安全绳。他们随身携带路绳爬到高处,将绳端用冰锥固定在千年

       岩冰,垂下的绳子,就可以起到导路和辅助攀爬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各国登山队员的安全。在峰顶,每当各国队员激动地展开国旗时,夏尔巴人只是平静地站在一旁。

       尼玛说,“山在那儿,家也在那儿。登山只是在上班,是一种谋生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