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习近平主席2019年新年贺词里的话,言犹在耳、掷地有声。对于来自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色达县的班九来说,梦想正在一点点地实现。

  班九家世代居住在大草原上,以牧为生。“前面的哥哥姐姐没怎么读过书,我出生后,家乡兴起了读书热,父母也意识到读书的重要性,所以一心一意供我读书,希望我能走出大山。”每每回想起这段经历,班九总是感叹“我是幸运的”。

图为班九。

  初次创业 年入10万

  知道读书的机会来之不易,班九从小就很刻苦,成了家里第一个大学生。大学生活对班九来说是丰富多彩的,他不但学习到了更多知识,也开阔了眼界。

  接受了新思维的班九,一方面想证明自己,另一方面想减轻父母的负担,他萌发了创业的念头。读书期间,他找人借来起步资金,在成都租了一间小教室,以月租2000元的成本创办了一所藏语培训机构。从一开始一间教室的规模发展到整栋小楼,藏语培训机构迅速发展起来,尚未毕业的班九已年入10万元。这次创业尝试,让班九初次体验到“成功”的滋味,自主创业的想法也更强烈。

图为班九参加创业比赛。

  “我和很多同龄人一样,很向往都市生活,希望能到更大更远的地方看一看。”后来,班九来到了上海,找到一份藏语翻译的工作,每天穿梭在高楼大厦间。但是,大都市的繁华并没有填满这位少年的心,反而让他有了空虚感。他欣赏这里的繁华,却总找不到归属感。

  一次偶然的机会,让班九决定回家。“在上海工作时,我参观过一家专门生产加工牦牛绒产品的工厂,产品卖到了世界各地。”班九从一个澳大利亚朋友口中得知,牦牛绒产品在国外非常畅销,一件产品都要卖几千甚至上万元。“我的家乡色达有很多牦牛绒原材料,那些祖祖辈辈在高原上放牧的乡亲们不知道加工产品,不知道市场规律,牦牛绒以很低的价格卖给外地商贩。”

  班九在感慨的同时,心中再次燃起创业的梦想,“我要直接在家乡生产牦牛绒制品,带动乡亲们一起增收致富。”

  再次创业 天道酬勤

  2016年,班九决定回乡创业。父亲听了他的想法,连连摇头,“我们祖祖辈辈依靠放牧为生,做生意风险太大,亏本怎么办?”父亲的反对,外人的嘲讽,以及创业初期面临的销售渠道狭窄、款式设计落后、人员配置不齐、资金周转不利等问题,都没有让班九退缩,因为他深知,“创业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 但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图为班九的加工厂内,员工在进行牦牛绒加工。

  班九在离家不远的地方搭建了一间简陋的厂房,从乡亲那里收购了牦牛绒,并且只身到杭州等沿海各地去学习考察,回去后自己慢慢琢磨。自己掌握了一些技巧后,他聘请工人,手把手培训员工。他还积极参加各种创业比赛和展销会,不断积累经验, “这个过程真的很辛苦,但很充实,很快,加工厂就开办起来了。”

图为牦牛绒加工产品。

  经营有了收入,班九便再投入添置新设备,并且结合藏族文化,设计颇具藏族风情的图案,将牦牛绒加工成门帘、布料、坐垫、手包等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产品。“我的工厂第一次盈利的时候,我觉得所有的辛苦都值得了。我就是要用实际行动证明,这条创业道路,是行得通的。” 梦想正在一点点实现,班九的创业梦,也得到了父亲的理解和支持。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加工厂有了起色,班九信心倍增。他学着别人开起了网店,成立贸易有限公司,并注册了“诺纳”商标。经过两年多的苦心经营,色达诺纳牦牛绒制品有限公司逐渐在成都和云南香格里拉等地有了一定知名度。在第五届“创青春”四川青年创新创业大赛中,班九公司的产业项目获得铜奖;在甘孜州第二届“创响甘孜”创业大赛中,班九获得三等奖。此外,色达诺纳牦牛绒制品获得网络人气奖。

图为牦牛绒加工产品。

  由于班九开办了牦牛绒加工厂,初级产品得到进一步加工,牦牛绒产业链得到延伸。近两年,色达县的牦牛绒原料收购价,由过去每公斤40元提高到如今的70余元。为了更好地帮助乡亲们,班九和色达县妇联达成一致,诺纳贸易有限公司作为妇女居家灵活就业培训基地,带动越来越多的乡亲们一起勤劳致富。

  “前面的路还很长,我觉得现在自己的责任更重了,我会继续努力,继续追梦。”班九如是说。?图片由班九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