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湖生命之歌》:鸟啼云天外 鱼跃大湖中

青海日报 王贵如 2024-02-02发布

鸟啼云天外 鱼跃大湖中——观生态纪录片《青海湖生命之歌》有感1.jpg

张景元(右一)和他的队友在拍摄途中。(本文图片由张景元提供)

前不久,由青海省广播电视局牵头策划,青海省广播电视局、青海湖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局与张景元创作团队合作完成的大型生态纪录片《青海湖生命之歌》荣获国家广电总局第三季度优秀纪录片推荐,并在青海省纪录片栏目“光影纪实”展播。该片于2023年9月8日在央视记录频道黄金时段播出。这是继《黑颈鹤成长日记》之后张景元的纪录片作品又一次登陆央视。《青海湖生命之歌》以青海湖的自然风貌与生命景观为聚焦对象,生动地表现了各类飞禽走兽的栖息环境和栖息状态,呈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高原大地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的喜人景象。人与自然、生态与发展的主题贯穿全片,作者对西部天地和生灵万物的热爱、敬畏之心跃然屏上。虽然时长只有45分钟,但仍然是一场不可多得的视听盛宴。

纪录片是叙事的艺术,叙事是纪录片最核心、最本质的课题。《青海湖生命之歌》非常注重叙事,注重以跟踪拍摄为主的方法来讲故事,注重用纪实性的段落来表现动物。跟踪拍摄的好处不仅在于可以完整地纪录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更为重要的是,跟踪拍摄可以抓拍到精彩的、稍纵即逝的瞬间。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纪录片受政论片和专题片的影响较大,不少作品习惯性地陷入过实、过满、过硬的窠臼,只注意信息和观点的传达,不注意化宏观为微观,化道理为故事,不注意为观众营造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高层次审美意境,从而难以避免在铺陈扬厉背后所隐伏的抽象和空泛。在我看来,《青海湖生命之歌》的一大优长,就是摒弃了这种习惯性的、传统性的做法。它突出了电视的特点和优势,尽量通过画面来展示野生动物的栖息状态,没有过多的繁冗的解说,更没有居高临下的说教。同时,它也恪守电视片真实客观的纪实原则,不过多地追求表现手段的新颖,不醉心于营造漂亮唯美的画面。它按照候鸟进入青海湖的时间顺序,不疾不徐地将它们向观众一一道来。

拍摄青海湖的纪录片已经出过不少,但从对青海湖生命拍摄的完整和细腻程度来看,《青海湖生命之歌》应该是首屈一指的。不管是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中游的,悉数进入了它的镜头。从中,我们既看到了普通鸬鹚、斑头雁、鱼鸥和棕头鸥这些构成青海湖繁殖水鸟主体的“四大家族”,看到了黑颈鹤、赤麻鸭、凤头䴙鹈,看到了普氏原羚、藏狐、兔狲、鼠兔,看到了湖中翩然游弋的湟鱼,也看到了青海湖湿地生长的细菌、藻类、浮游生物,还看到了青海湖周边草原生长的各种植物。总而言之,是看到了一个活力充沛、生生不息的青海湖动植物世界,看到了一个完整的、万物相连的美好的生态系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完全可以说,《青海湖生命之歌》不失为一部直观形象的青海湖物种大全,一支雄浑博大的青海湖生命交响曲。候鸟和野生动物自由自在的栖居,它们每年夏季都会上演的种族繁衍、生命轮回的众多故事,演绎出青海湖有声有色的生命活剧,也形成了这部纪录片激荡人心的神韵和风采。

青海湖是体现大美青海气质、颜值和生态文明建设成效的重要窗口。在展现青海湖大自然美景、动植物奇观的同时,《青海湖生命之歌》也用一定的篇幅,生动地表现了青海人在青海湖环境保护和青海湖国家公园建设中的倾情投入,展现了青海湖几十年来发生的巨大变迁。讲变迁,它没有用任何标语口号式的大词、大话,而是平实客观地说:“封湖育鱼30年,裸鲤数量逐年恢复。”“青海湖水位持续上涨,平均水位上升超过3米。”“西皮岛和鸟岛本来是个半岛,由于水位持续抬升,现在又成了名副其实的岛屿,再现了60年前碧波浩渺、横无际涯的大湖景观。”即使这样,在归纳水位上升的原因时,它还不忘强调“全球气候变暖,流域降水偏多”这一自然因素。不喊口号,不说大话,反而使《青海湖生命之歌》充满了纪录片最为珍贵的真实魅力。

像《青海湖生命之歌》这样的纪录片,当然会对青海产生良好的宣传效应,但我觉得,张景元们创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不是宣传而是叙事。这样做的结果便是,避免了“宣传的色彩”大于“叙事的精彩”,使作品从始至终充盈着一股打动人心的艺术力量。鲁迅先生说过的一句话是十分耐人寻味的:“我以为一切文艺固是宣传,而一切宣传却并非全是文艺。”实践证明,越是刻意要做宣传的文学艺术作品,越是难以收到良好的宣传效果。

细节是文艺作品的血肉,纪录片能不能让观众看得津津有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作品有没有大量的精彩的细节。细节的独特性和惟一性可以大大增强纪录片的观赏性和感染力。缺少细节的纪录片难免会产生抽象的、概念化的弊端,从而消损作品的艺术魅力。《青海湖生命之歌》具有非常生动、非常准确的细节呈现,从中体现出创作者对野生动物丰满的观察和独特的发现,体现出他们在艺术创作中可贵的精心、匠心和用心。

我能从片子中感觉到,张景元和他的创作团队在这部纪录片的创作过程中,始终秉持着这样一个创作理念:只冷静观察而尽量减少对被拍摄对象的介入和干扰,努力追求对现实生活的原生态反映。这样的叙事视角,必然会呈现出非常生动的场景、非常丰富的细节,非常真切的画面。

不妨举几个例子:

其一,白腰雪雀不会凿洞,鼠兔将自己的洞穴提供给白腰雪雀免费居住,白腰雪雀为了报答鼠兔的善意,便心甘情愿地充当鼠兔的卫士,一旦遇到一些不安全因素,白腰雪雀就会及时地向鼠兔呼叫示警,传递信息。

其二,海鸥采取调虎离山的策略,引开斑头雁夫妇的注意力,另外一只或几只海鸥则蜂拥而上,瞬间将斑头雁的一窝幼鸟抢食一空。

其三,一只兔狲妈妈独自养育着4个孩子,因而不得不从早到晚、山上山下地来回奔波,每天多则捕获猎物11次,少则7次。只有这样,才能维持4个孩子的生存。

所有这些珍贵的动物素材,可以说是前所未见。它们赋予动物以鲜明的性格和性情,使得一个个动物都灵慧可人,见情见性,从而大大增强了片子的观赏性和趣味性。野生动物出没无常,像这样一些非常难得乃至可遇而不可求的场景,没有长时间的跟踪、观察和等待,恐怕是很难发现,很难捕捉的。

至于镜头的简洁流畅,4K画面的雅致空灵,解说的感情充沛,音乐音效的幽悠闲适,在这部片子中也都有非常好的体现。它们从不同的角度,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参与了该片的叙事。

纪录片是时间的艺术,是创作者广博约取、厚积薄发的结果。这一点,在张景元们的创作实践中再一次得到验证。据我所知,从2004年开始,景元便涉足于野生动物类作品的拍摄。至2015年,他用了11年的时间,锲而不舍地拍摄青海湖大天鹅,与青海湖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局合作完成了《青海湖·天鹅湖》的电视艺术片创作,并且出版了同名画册。从2015年起,张景元又开始了第二个动物类纪录片的拍摄。2015至2022年间,他用了7年时间跟踪拍摄一对黑颈鹤夫妇,最终形成了《黑颈鹤成长日记》这部广受好评的纪录片。多年来的摄影和纪录片创作,不仅使张景元和他的创作团队有了很好的摄像训练和表达经验,具备了善于捕捉细节、叙述事件、把握节奏、谋篇布局的能力,同时,也养成了他们摒弃浮躁、吃苦耐劳、坚韧顽强、勇往直前的精神和作风。好作品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扛上摄像机到一个地方晃悠一阵儿就能轻易得来的,它一定是创作者笃定恒心、倾注心血打磨出来的。比之专业素养的磨砺和业务水平的提高,这种精神和作风无疑更值得电视从业者学习。

《青海湖生命之歌》是由青海本土的创作团队独立完成的作品,这让我感到特别高兴和鼓舞。外地创作团队有他们的优势和长处,本土创作团队显然也有“他者”无法企及的诸多天时地利人和的优越条件。《黑颈鹤成长日记》和《青海湖生命之歌》以无可辩驳的事实告诉人们:别人可以做到的,青海影视人通过努力,也一定可以做到。

张景元在三十年的漫长岁月中,用他手中的摄像机和相机,一次又一次地聚焦青海高原的方方面面,以大爱之心关注这里的生态环境、世态人情,将灵光幻影巧妙地融合于雪域大美。近年来,他的纪录片创作更给人以风采卓然、渐入佳境的感觉。我们期待张景元有更多的优秀作品问世,这不仅是因为他有这样的实力和积淀,也因为青海的自然之美、人文之美是永远拍不完的。

请扫描二维码分享
1599阅读 11 编辑:喜热布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04-2024 tibetcul.com.
陇ICP备05000171号 | 甘公网安备 620100020000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