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玛的梦想:卓玛拉宗坚持着手作梦想为了更美丽的绽放

中国西藏网 王昕秀 2012-06-18发布

真诚亲切的卓玛

卓玛和次珍展示缝纫车间的作品聋哑姑娘们表示在缝纫车间工作很开心

        6月15日,西藏拉萨扎基寺前。这是记者与卓玛拉宗约定碰面的地方,在她微博上看到的那个缝纫车间,或许就隐匿在这附近某一处大院里吧。通话确定彼此位置后,不一会,一个小三轮车从人行横道的另一头驶过来。车上坐着一个小姑娘。是的,恐怕只能用小姑娘来形容她,年轻的脸庞,洁白的牙齿,真诚的笑容……还有矮小的身材。驾驶三轮车的她,一看就知道行动不是很方便。这样的她,尽管看过了照片,但是见面后还是一个完全出乎意料的状况。缝纫车间,原以为就在附近走路即可到,没想到离扎基寺坐公交车还需要十多分钟。在她的不断歉意中了解到,约在扎基寺,也许是大部分人能知道的离“家”最近的位置,这个也是从之前探望她的那些善心人士寻路经验中摸索出来的。公车停在夺底乡幼儿园,再往前走几百米,路东一个毫不起眼的岔路口右进。阳光穿过古树上密密麻麻的叶子,洒向通往缝纫车间的一条窄小的田间小道。路的尽头,一旁是个藏式小院,一旁则是一大片被石头围起来的菜地,一派田园气息。卓玛将她的小车停在小道上,十分利索地跳下车,然后一颠一颠地朝着家门口走去。她推开木门,左脚刚跨过门槛,突然转身,手指着屋里,脸上带着一丝羞涩,说:“这就是我们的车间!”她的羞涩里带着十足的希望和骄傲,一如她的微博介绍:“小小的缝纫车间是我梦想成真的地方,我与聋人伙伴是彼此可以依靠的肩膀。残障人一样有梦想,只要勇敢地去飞翔,就能实现自己的理想!”这个地方,就是承载卓玛梦想的起点。 生命的不幸卓玛讲述的成长经历,听上去就是一个残疾人奋斗不息、自立自强的范本。不过她还是让记者吃了一惊,今年她仅有19岁。是的,她还是个小姑娘,从外貌上判断即是如此。但只要与她有过交流,听到她说话的成熟度和条理性,想到她目前所支撑起来的事业,这都让人无法想象或者相信她那尚显稚嫩的肩膀正在承受的一切。1993年出生的卓玛,出生在拉萨夺底乡一户普通农户家庭。她所患的正是在西藏活跃的地方性骨关节病——大骨节病。跟许多大骨节病患者一样,卓玛也是小时候染上病的。在她记忆里,很小的时候跟村里小朋友一起玩的时候,就被他们大叫“怪物来了”。大骨节病的“怪”,在于手臂和腿骨变得软骨化,发育受到阻碍。卓玛发现自己个子长不高,到现在也只有1米2左右,骨头没有办法变长,只能变宽。关节的畸形坏死,导致运动障碍,走路只能一颠一拐。而患上这种疾病,最严重的甚至完全丧失劳动力,生活不能自理。尽管家里想尽办法天天给她打针吃药,但对于这个病症,卓玛一点反抗力也没有。幸运的是,在10岁那年,在“国际助残”组织的帮助下,她来到纳金小学开始上学。学校的生活让小卓玛觉得日子过得很快,但却依旧没有逃过命运的捉弄。2006年,当时年仅13岁的卓玛由于得了严重的肾病,不得不休学住院1年,并最终付出了摘除一个肾的代价,逃脱了死神的追捕。之后她又继续重返学校,坚持读完了小学课程。2008年,已经15岁的卓玛面对一贫如洗的家庭,决定放弃正常的初高中学业,前往拉萨一所培训学校学习英语,希望能尽快学成,找到一份养家糊口的工作。也正是这个决定,两年后让卓玛的人生发生了转变。

充满藏式风情的靠垫藏式挎包是姑娘们创意设计的作品缝纫车间制作的手工制品

人生的转折 生命的残缺或许会让很多人生活在黑暗与痛苦中,但是卓玛没有,她一直保持着对生命的热爱,对人的真诚,对世事的热情。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卓玛很是大胆,愿意与人交流。这也促成了她在一次残疾人活动聚会中,结识了来自国际助残西藏项目部社会交流顾问马乔里女士。成立于1982年的“国际助残”组织,是为残疾人提供人道主义援助、为维护残疾人权益奋斗的国际非政府、非宗教、非政治和非赢利机构,目前在全球60多个国家展开项目。在西藏,他们和当地政府一同开展残疾人帮扶项目,包括推动残疾人更好的接受教育、残疾康复、帮助残疾人融入社会、真正实现自立等。与马乔里女士的多次交谈中,卓玛得到了一个可以前往国外深造的信息:在由德国盲人女士萨布瑞亚和丈夫保罗在拉萨建立的西藏第一所盲人学校里,只要通过英语等相关测试的残疾人朋友,就可以前往其在印度开设的社会企业家国际学院进行学习深造。社会企业家国际学院(IISE),萨布瑞亚曾对媒体如此介绍,一个社会企业家是一个极具创造性的人,他的最大兴趣不是赚更多的钱,而是把世界变得更美好。创造这样一间学校,是支持那些有梦想的人把梦想放到社会事业上。对卓玛来说,这间学校有着来自全世界各种各样的残疾人朋友们,大家年龄各不相同,肤色不一,遭遇各异,但来到这里都是有梦想,有信念的人。这所学校教会大家的就是如何主导自己的生活,比如进行一些创业性的项目,如何寻找资金,并对资金进行管理等。2011年初卓玛进入这所国际学院学习。刚进去时英语不够好,经历了很多的痛苦与挫折,上课费劲,甚至一度让她怀疑自己是否来错了地方。卓玛说,有时出去参观创业项目,在车上睡着的时候,就梦到自己躺在妈妈的膝盖上,只要一睁眼自己就已经回到了西藏。尽管很艰难,但这个倔强的小姑娘并没有放弃,她勤学好问,主动交流,经常学习到凌晨3、4点。“我第一次在那么热的地方学习,第一次在那么多强人面前上台讲话,第一次吃了不同的饭……我学会了珍惜第一次。”卓玛通过努力,2个月后很快跟上了学习的步伐。学校的毕业设计,是提交一份完整的商业方案。卓玛的构想是,回来在八廓街开一间咖啡厅,帮助与她一样的残疾人。在学校的帮助下,她找到了一点起步资金。

梦想的起点2011年12月底,结束了近一年的学习,卓玛回到拉萨,开始把“纸上的咖啡厅”变成现实。按照构想,这间咖啡厅将承担两个功能,一是为一些残疾人提供工作就业机会;二是成为联系他们的窗口和渠道,为残疾人提供就业信息和帮助。整整3个月,卓玛拖着并不灵活的身体,在八廓街里找合适开店的地方,并与残联、协会以及许多残疾朋友们接触。因为启动资金太少,这项计划最后只能搁浅。出师未捷的经历,让卓玛的梦想受到了打击,但也多了些不同的颜色。她认为:“这也不算是坏事。以后有残疾人想开店的话,那我可以告诉他经验,少走弯路。”在这个期间,卓玛在物色开店工作人员时,西藏聋哑人协会、肢残人协会也提供了很多的帮助。在聋协,卓玛见到了次珍和她的聋哑人朋友。次珍,来自拉萨堆龙德庆县。小时候由于咳嗽打针,最后导致失聪,成了一名聋哑人。十多岁妈妈将她送到残疾人就业培训中心,学习做饭烧菜。之后便在拉萨一家餐馆后厨工作。在那里,次珍与聋哑伙伴们无论是在工作待遇、工作强度还是住宿条件上,都遭遇了不公平对待。于是来到协会请求帮助。聋哑人协会一直有个构想,希望能成立一家藏式手工制作车间,能够帮助像次珍这些有着缝纫编织好手艺的聋哑姑娘们提供工作机会。他们希望卓玛可以参与进来。卓玛考虑之后,答应了这个合作方案,并将开咖啡店的启动资金投入到了这个项目。她希望这个藏式手工制作车间,可以让残障人证明自己的能力,为他们提供帮助的一个平台。

 

能力的证明 在10平米左右的房间里,摆着一张裁剪台和四台缝纫机,次珍和她的伙伴们正在有条不紊地干着自己的活。看到来的人,姑娘们羞涩地一笑,然后继续无声地忙碌着。在房间三面墙上挂满了来自姑娘们的好手艺:有各式挎包、手包、提包、门帘、抽纸布盒、手机套、挂墙袋等等。它们是姑娘们创造力的体现。尽管都是藏式特色,但许多款式的设计既时尚又很民族化,且与众不同,独具匠心。卓玛说,这是大家对这个缝纫车间最大的要求,不怕做得不好,但求能有特色,和外面卖的不太一样。这个缝纫车间,卓玛还说暂时叫“同在一片蓝天下”缝纫车间。名字有点长,听上去也不太像一个产品或者公司的名字,却能感觉到作为残障人通过自己能力获得社会接纳认可的渴望。19岁的卓玛承担起了这个缝纫车间的现在与未来。如今在西藏肢协工作的她,认为自己并不是这个车间的老板,而是像志愿者—样干着许多事情,比如争取更多人关注,为产品找销路等,但并不从车间产品收入中领取任何报酬。在卓玛看来:“得到帮助是多么温暖的事情。我们虽然身体有残疾,但是我们不靠别人,靠自己也能主导生活。开缝纫车间,是希望大家可以认识到残障人士们的梦想和才能。”卓玛的热情在推动着她一步一步迈出实现梦想的步伐,她的举动也得到了许多善心人的帮助。有人慕名前来购买产品,有人希望能给他们的产品找到更多销售渠道等。在还没有固定销售点的情况下,卓玛和她的伙伴们有时间就会把自己的产品拿到八廓街附近,摆个地摊。“有的人看到,会觉得为什么要说这是残疾人做的东西呢,认为我们是在利用残疾人的缺陷来博同情。”卓玛眼里闪过一丝委屈,“这个时候会对自己产生一点怀疑,会觉得他们为什么不理解。其实我们只是希望可以向大家展示我们的能力,如果我们不走出去,谁也不知道残疾人能做些什么。”有这样一首诗或许能代表卓玛和她目前所经历的一起:“我是我全部遭遇的一部分/然而一切经验都是一个拱门,那个未涉足过的世界/透过它闪闪发光,那世界的边缘/随着我前进而永远永远在后退。”“我们需要坚持,坚持梦想,相信才能会被人看到并且得到认可,所以我的解释是非重要的。”卓玛看着前方,目光坚定,“残疾人不仅有能力主导自己的生活,并且能对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充满藏式风情的靠垫藏式挎包是姑娘们创意设计的作品缝纫车间制作的手工制品

人生的转折 生命的残缺或许会让很多人生活在黑暗与痛苦中,但是卓玛没有,她一直保持着对生命的热爱,对人的真诚,对世事的热情。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卓玛很是大胆,愿意与人交流。这也促成了她在一次残疾人活动聚会中,结识了来自国际助残西藏项目部社会交流顾问马乔里女士。成立于1982年的“国际助残”组织,是为残疾人提供人道主义援助、为维护残疾人权益奋斗的国际非政府、非宗教、非政治和非赢利机构,目前在全球60多个国家展开项目。在西藏,他们和当地政府一同开展残疾人帮扶项目,包括推动残疾人更好的接受教育、残疾康复、帮助残疾人融入社会、真正实现自立等。与马乔里女士的多次交谈中,卓玛得到了一个可以前往国外深造的信息:在由德国盲人女士萨布瑞亚和丈夫保罗在拉萨建立的西藏第一所盲人学校里,只要通过英语等相关测试的残疾人朋友,就可以前往其在印度开设的社会企业家国际学院进行学习深造。社会企业家国际学院(IISE),萨布瑞亚曾对媒体如此介绍,一个社会企业家是一个极具创造性的人,他的最大兴趣不是赚更多的钱,而是把世界变得更美好。创造这样一间学校,是支持那些有梦想的人把梦想放到社会事业上。对卓玛来说,这间学校有着来自全世界各种各样的残疾人朋友们,大家年龄各不相同,肤色不一,遭遇各异,但来到这里都是有梦想,有信念的人。这所学校教会大家的就是如何主导自己的生活,比如进行一些创业性的项目,如何寻找资金,并对资金进行管理等。2011年初卓玛进入这所国际学院学习。刚进去时英语不够好,经历了很多的痛苦与挫折,上课费劲,甚至一度让她怀疑自己是否来错了地方。卓玛说,有时出去参观创业项目,在车上睡着的时候,就梦到自己躺在妈妈的膝盖上,只要一睁眼自己就已经回到了西藏。尽管很艰难,但这个倔强的小姑娘并没有放弃,她勤学好问,主动交流,经常学习到凌晨3、4点。“我第一次在那么热的地方学习,第一次在那么多强人面前上台讲话,第一次吃了不同的饭……我学会了珍惜第一次。”卓玛通过努力,2个月后很快跟上了学习的步伐。学校的毕业设计,是提交一份完整的商业方案。卓玛的构想是,回来在八廓街开一间咖啡厅,帮助与她一样的残疾人。在学校的帮助下,她找到了一点起步资金。

梦想的起点2011年12月底,结束了近一年的学习,卓玛回到拉萨,开始把“纸上的咖啡厅”变成现实。按照构想,这间咖啡厅将承担两个功能,一是为一些残疾人提供工作就业机会;二是成为联系他们的窗口和渠道,为残疾人提供就业信息和帮助。整整3个月,卓玛拖着并不灵活的身体,在八廓街里找合适开店的地方,并与残联、协会以及许多残疾朋友们接触。因为启动资金太少,这项计划最后只能搁浅。出师未捷的经历,让卓玛的梦想受到了打击,但也多了些不同的颜色。她认为:“这也不算是坏事。以后有残疾人想开店的话,那我可以告诉他经验,少走弯路。”在这个期间,卓玛在物色开店工作人员时,西藏聋哑人协会、肢残人协会也提供了很多的帮助。在聋协,卓玛见到了次珍和她的聋哑人朋友。次珍,来自拉萨堆龙德庆县。小时候由于咳嗽打针,最后导致失聪,成了一名聋哑人。十多岁妈妈将她送到残疾人就业培训中心,学习做饭烧菜。之后便在拉萨一家餐馆后厨工作。在那里,次珍与聋哑伙伴们无论是在工作待遇、工作强度还是住宿条件上,都遭遇了不公平对待。于是来到协会请求帮助。聋哑人协会一直有个构想,希望能成立一家藏式手工制作车间,能够帮助像次珍这些有着缝纫编织好手艺的聋哑姑娘们提供工作机会。他们希望卓玛可以参与进来。卓玛考虑之后,答应了这个合作方案,并将开咖啡店的启动资金投入到了这个项目。她希望这个藏式手工制作车间,可以让残障人证明自己的能力,为他们提供帮助的一个平台。

 

能力的证明 在10平米左右的房间里,摆着一张裁剪台和四台缝纫机,次珍和她的伙伴们正在有条不紊地干着自己的活。看到来的人,姑娘们羞涩地一笑,然后继续无声地忙碌着。在房间三面墙上挂满了来自姑娘们的好手艺:有各式挎包、手包、提包、门帘、抽纸布盒、手机套、挂墙袋等等。它们是姑娘们创造力的体现。尽管都是藏式特色,但许多款式的设计既时尚又很民族化,且与众不同,独具匠心。卓玛说,这是大家对这个缝纫车间最大的要求,不怕做得不好,但求能有特色,和外面卖的不太一样。这个缝纫车间,卓玛还说暂时叫“同在一片蓝天下”缝纫车间。名字有点长,听上去也不太像一个产品或者公司的名字,却能感觉到作为残障人通过自己能力获得社会接纳认可的渴望。19岁的卓玛承担起了这个缝纫车间的现在与未来。如今在西藏肢协工作的她,认为自己并不是这个车间的老板,而是像志愿者—样干着许多事情,比如争取更多人关注,为产品找销路等,但并不从车间产品收入中领取任何报酬。在卓玛看来:“得到帮助是多么温暖的事情。我们虽然身体有残疾,但是我们不靠别人,靠自己也能主导生活。开缝纫车间,是希望大家可以认识到残障人士们的梦想和才能。”卓玛的热情在推动着她一步一步迈出实现梦想的步伐,她的举动也得到了许多善心人的帮助。有人慕名前来购买产品,有人希望能给他们的产品找到更多销售渠道等。在还没有固定销售点的情况下,卓玛和她的伙伴们有时间就会把自己的产品拿到八廓街附近,摆个地摊。“有的人看到,会觉得为什么要说这是残疾人做的东西呢,认为我们是在利用残疾人的缺陷来博同情。”卓玛眼里闪过一丝委屈,“这个时候会对自己产生一点怀疑,会觉得他们为什么不理解。其实我们只是希望可以向大家展示我们的能力,如果我们不走出去,谁也不知道残疾人能做些什么。”有这样一首诗或许能代表卓玛和她目前所经历的一起:“我是我全部遭遇的一部分/然而一切经验都是一个拱门,那个未涉足过的世界/透过它闪闪发光,那世界的边缘/随着我前进而永远永远在后退。”“我们需要坚持,坚持梦想,相信才能会被人看到并且得到认可,所以我的解释是非重要的。”卓玛看着前方,目光坚定,“残疾人不仅有能力主导自己的生活,并且能对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充满藏式风情的靠垫藏式挎包是姑娘们创意设计的作品缝纫车间制作的手工制品

人生的转折 生命的残缺或许会让很多人生活在黑暗与痛苦中,但是卓玛没有,她一直保持着对生命的热爱,对人的真诚,对世事的热情。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卓玛很是大胆,愿意与人交流。这也促成了她在一次残疾人活动聚会中,结识了来自国际助残西藏项目部社会交流顾问马乔里女士。成立于1982年的“国际助残”组织,是为残疾人提供人道主义援助、为维护残疾人权益奋斗的国际非政府、非宗教、非政治和非赢利机构,目前在全球60多个国家展开项目。在西藏,他们和当地政府一同开展残疾人帮扶项目,包括推动残疾人更好的接受教育、残疾康复、帮助残疾人融入社会、真正实现自立等。与马乔里女士的多次交谈中,卓玛得到了一个可以前往国外深造的信息:在由德国盲人女士萨布瑞亚和丈夫保罗在拉萨建立的西藏第一所盲人学校里,只要通过英语等相关测试的残疾人朋友,就可以前往其在印度开设的社会企业家国际学院进行学习深造。社会企业家国际学院(IISE),萨布瑞亚曾对媒体如此介绍,一个社会企业家是一个极具创造性的人,他的最大兴趣不是赚更多的钱,而是把世界变得更美好。创造这样一间学校,是支持那些有梦想的人把梦想放到社会事业上。对卓玛来说,这间学校有着来自全世界各种各样的残疾人朋友们,大家年龄各不相同,肤色不一,遭遇各异,但来到这里都是有梦想,有信念的人。这所学校教会大家的就是如何主导自己的生活,比如进行一些创业性的项目,如何寻找资金,并对资金进行管理等。2011年初卓玛进入这所国际学院学习。刚进去时英语不够好,经历了很多的痛苦与挫折,上课费劲,甚至一度让她怀疑自己是否来错了地方。卓玛说,有时出去参观创业项目,在车上睡着的时候,就梦到自己躺在妈妈的膝盖上,只要一睁眼自己就已经回到了西藏。尽管很艰难,但这个倔强的小姑娘并没有放弃,她勤学好问,主动交流,经常学习到凌晨3、4点。“我第一次在那么热的地方学习,第一次在那么多强人面前上台讲话,第一次吃了不同的饭……我学会了珍惜第一次。”卓玛通过努力,2个月后很快跟上了学习的步伐。学校的毕业设计,是提交一份完整的商业方案。卓玛的构想是,回来在八廓街开一间咖啡厅,帮助与她一样的残疾人。在学校的帮助下,她找到了一点起步资金。

梦想的起点2011年12月底,结束了近一年的学习,卓玛回到拉萨,开始把“纸上的咖啡厅”变成现实。按照构想,这间咖啡厅将承担两个功能,一是为一些残疾人提供工作就业机会;二是成为联系他们的窗口和渠道,为残疾人提供就业信息和帮助。整整3个月,卓玛拖着并不灵活的身体,在八廓街里找合适开店的地方,并与残联、协会以及许多残疾朋友们接触。因为启动资金太少,这项计划最后只能搁浅。出师未捷的经历,让卓玛的梦想受到了打击,但也多了些不同的颜色。她认为:“这也不算是坏事。以后有残疾人想开店的话,那我可以告诉他经验,少走弯路。”在这个期间,卓玛在物色开店工作人员时,西藏聋哑人协会、肢残人协会也提供了很多的帮助。在聋协,卓玛见到了次珍和她的聋哑人朋友。次珍,来自拉萨堆龙德庆县。小时候由于咳嗽打针,最后导致失聪,成了一名聋哑人。十多岁妈妈将她送到残疾人就业培训中心,学习做饭烧菜。之后便在拉萨一家餐馆后厨工作。在那里,次珍与聋哑伙伴们无论是在工作待遇、工作强度还是住宿条件上,都遭遇了不公平对待。于是来到协会请求帮助。聋哑人协会一直有个构想,希望能成立一家藏式手工制作车间,能够帮助像次珍这些有着缝纫编织好手艺的聋哑姑娘们提供工作机会。他们希望卓玛可以参与进来。卓玛考虑之后,答应了这个合作方案,并将开咖啡店的启动资金投入到了这个项目。她希望这个藏式手工制作车间,可以让残障人证明自己的能力,为他们提供帮助的一个平台。

 

能力的证明 在10平米左右的房间里,摆着一张裁剪台和四台缝纫机,次珍和她的伙伴们正在有条不紊地干着自己的活。看到来的人,姑娘们羞涩地一笑,然后继续无声地忙碌着。在房间三面墙上挂满了来自姑娘们的好手艺:有各式挎包、手包、提包、门帘、抽纸布盒、手机套、挂墙袋等等。它们是姑娘们创造力的体现。尽管都是藏式特色,但许多款式的设计既时尚又很民族化,且与众不同,独具匠心。卓玛说,这是大家对这个缝纫车间最大的要求,不怕做得不好,但求能有特色,和外面卖的不太一样。这个缝纫车间,卓玛还说暂时叫“同在一片蓝天下”缝纫车间。名字有点长,听上去也不太像一个产品或者公司的名字,却能感觉到作为残障人通过自己能力获得社会接纳认可的渴望。19岁的卓玛承担起了这个缝纫车间的现在与未来。如今在西藏肢协工作的她,认为自己并不是这个车间的老板,而是像志愿者—样干着许多事情,比如争取更多人关注,为产品找销路等,但并不从车间产品收入中领取任何报酬。在卓玛看来:“得到帮助是多么温暖的事情。我们虽然身体有残疾,但是我们不靠别人,靠自己也能主导生活。开缝纫车间,是希望大家可以认识到残障人士们的梦想和才能。”卓玛的热情在推动着她一步一步迈出实现梦想的步伐,她的举动也得到了许多善心人的帮助。有人慕名前来购买产品,有人希望能给他们的产品找到更多销售渠道等。在还没有固定销售点的情况下,卓玛和她的伙伴们有时间就会把自己的产品拿到八廓街附近,摆个地摊。“有的人看到,会觉得为什么要说这是残疾人做的东西呢,认为我们是在利用残疾人的缺陷来博同情。”卓玛眼里闪过一丝委屈,“这个时候会对自己产生一点怀疑,会觉得他们为什么不理解。其实我们只是希望可以向大家展示我们的能力,如果我们不走出去,谁也不知道残疾人能做些什么。”有这样一首诗或许能代表卓玛和她目前所经历的一起:“我是我全部遭遇的一部分/然而一切经验都是一个拱门,那个未涉足过的世界/透过它闪闪发光,那世界的边缘/随着我前进而永远永远在后退。”“我们需要坚持,坚持梦想,相信才能会被人看到并且得到认可,所以我的解释是非重要的。”卓玛看着前方,目光坚定,“残疾人不仅有能力主导自己的生活,并且能对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请扫描二维码分享
4414阅读 69 编辑:Largo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04-2024 tibetcul.com.
陇ICP备05000171号 | 甘公网安备 620100020000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