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以藏文手抄本《卓尼土司传》及《卓尼土司传补遗·仁青华宗传》为例藏文古籍文献汉译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研究.jpg

《卓尼土司传补遗•仁青华宗传》(藏文手抄本,云努华奥诺桑 著 )

新近发现的藏文古籍手抄本《卓尼土司传宝鬘·智者庄严》(以下简称土司传)及《卓尼前辈土司传补遗·仁青华宗传·月冠》(以下简称仁青华宗传)极为珍贵,它为进一步研究卓尼土司文化提供了翔实的资料,填补了卓尼土司历史文化的空白,是研究政教合一制度下卓尼土司政治、经济、文化、宗教最原始、最权威的一手资料。

《土司传》文末没有署名作者是何人,但根据其补遗《仁青华宗传》的作者所说,是由木乃桑吉华桑编著的,说明之前有零零散散不同版本的传记流传,后经木乃上师桑吉华桑整理、加工、润色、编写而成,文笔流畅,词藻华丽,修辞手法丰富多彩,深得《仁青华宗传》的作者云奴华奥诺桑的赞赏。由于编著者木乃上师是精通显密的高僧,虔诚的佛教徒,所以,他偏重详细记述历代土司与僧纲建寺造像、供养寺庙、弘扬佛法的功德。他是第十二代土司杨冲宵(嘉央诺布)和太太仁青华宗的根本上师,大约于1773年之前圆寂,说明他编写的《土司传》早于二世嘉木样于1773年撰写的《卓尼版"丹珠尔″目录》,比成书于1865年的《安多政教史》早百年左右,可以说《卓尼版丹珠尔目录》和《安多政教史》均参考了木乃桑吉华桑编写的《卓尼土司传》,因为三者记述卓尼土司政教历史基本一致。《仁青华宗传》的作者是云奴华奥诺桑,文末注明1784年完稿。由于编著者所处年代的原因,《卓尼土司传》只写到第十一代土司杨汝松(摩哨贡保)为止,对第十二代土司杨冲霄(嘉央诺布)没有记述,却对他的二弟洛桑巴觉和三弟禅定寺第十一任僧纲堪布洛桑丹贝坚赞做了较详的记述,是没来得及记述杨冲霄的故事,还是刻意留给云奴华奥诺桑作为《土司传》的补遗在《仁青华宗传》中记述,不得而知。《土司传》有240页,《仁青华宗传》有112页,二者合计352页,每页5行字,均为佛经长条式纸张,由土司衙门大秘书洮劳巴香巴才让(卓尼县纳浪镇大板子村人)奉命抄写,字迹工整隽秀,堪称一绝,书中人名地名及重点名词、修饰词叠音字均用朱砂红笔书写,鲜艳醒目,一目了然。这两本藏文手抄本距今发现已有240年的历史,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卓尼杨土司是西北乃至全国范围内最有影响力的土司之一,第一代土司些地于大明永乐十六年(公元1418年)赴京朝贡,封为武德将军,后来为朝廷提供藏地军马,镇守边关有功,授封指挥佥事,成为世袭土司,传承五百多年。

些地的"些″是卓尼农区话,牧区话里叫"姜″,只是发音差异而已。明史中记为"失迦谛″,"失″是把上置字"萨″的音发出来了,这是古藏语的发音特点。

关于卓尼这个地名,《仁青华宗传》中说在马尾松(当地藏语叫召什)旁边建了寺院,所以叫召乃(音译卓尼),后来在书写过程中把藏文"乃″字头上的上置字“萨”取掉,简写成现在的"卓尼″二字。这比"两棵马尾松″、"找到马尾松″、"十二部落″的说法更接近“卓尼″的字面意思。

第五代土司旺秀于明正德三年赴京朝贡,皇帝赐姓杨,改名杨洪,从此就叫卓尼杨土司。根据以上两本传记记载,自第一代土司些地至第十五代土司杨宗业(丹增贡保曲嘉)近四百年的发展过程中,历代杨土司家族政治上效忠中央王朝,多次受命出征,平息临潭新城、岷县、陇西等地追随吴三桂的长毛叛乱,平息武坪二十四族反叛,收服术布二十四族、上下迭部十四旗、俄化、卡加六族等,保境安边,维护社会稳定,受到朝廷嘉奖;社会层面,通过联姻等方式,冲破民族界限,促进汉藏民族间相互交融。如第九代土司杨朝梁(才旺东主)的八位太太中的正妃一品诰命夫人李氏南杰草,第十二代土司杨冲霄(嘉央诺布)的太太李氏看召草(后改名仁青华宗(《洮州厅志》中记为仁仟白宗,是卓尼农区话的音译)、汉夫人五十八、招弟,都是出自名门望族的汉夫人。前后两位李氏夫人可能是一个家族,民间传说是出自李达家族后裔。临潭档案馆文献记载:李达(1358-1445),明代洮州卫世袭都指挥使、左军都督府都督李胜长子,原藉安徽凤阳府定远县。李达生而英勇,好读书,通兵略,屡建奇功。明洪武元年(1368)以功授指挥佥事,晋骠骑将军。二十一年(1388),晋昭勇将军。永乐元年,明成祖朱棣命李达镇守洮州,遂携眷定居临潭。永乐二至四年,招抚答拉族归降纳贡。他还加强茶马交易,从永乐三年至宣德七年(1405-1430),先后收交洮马1.6万多匹。鼓励军民开垦荒地,保证了军民的供粮。他在洮州修筑大量烽燉、关隘、堡寨,以防外族入侵。明正统十年(1445)病卒洮州,享年87岁,葬临潭县新城西郊大石山下,御赐随坟祀田1处,家人10户住守坟墓。

俗话说将门出虎子,综观李氏夫人仁青华宗的一生,她是一位深谋远虑,绝顶聪明,有胆有识,精通人情世故,慷慨大方,独挡一面的女中豪杰,帼国英才。这似乎完美地继承了李达家族的优秀基因和良好的家风。 

第十一代土司杨汝松(玛哨贡保)于1701年十六岁时"娶名门望族汤瓦马大爷之女曼香妮为妻″,第十四代土司杨声(丹松才让)的祖母仁青华宗四十一岁时给他娶了一房太太,后来去世了,"续聘老舅父汤瓦马家之女索南央宗为妻″。这两位太太出自同一家族,就是宕昌汤瓦里马土司家族。我于1995年翻译《卓尼版"丹珠尔"目录》时,由于缺乏参考资料,就按他人的译文把"汤瓦马大爷之女曼香″的藏文译音转译成"达王摩达颜之女曼香″,误认为她是阿拉善王爷之女。半年前我翻译《卓尼先辈土司传补遗·仁青华宗传》时,翻阅有关宕昌史料记载"清雍正七年(1729),西固番人慕化,编民为里,在宕昌城关镇一带置汤瓦里(今董家里)″,足以说明曼香确实是宕昌汤瓦里马土司之女,而且藏文原文在"曼香"后面还有一个"妮″字,叫曼香妮。前后两位土司夫人均出自同一家族即宕昌汤瓦里马土司家族,同样是有权有势的名门望族。

据《马氏家谱》云:"宕昌之有马氏非旧藉也,系出东汉伏波将军马援之后。马援祖藉陕西扶风茂陵(今兴平)人,东汉光武帝建武十一年(公元36年)任陇西太守,后任伏波将军。又云:"元顺帝至正九年(1349),马援后裔马纪防守哈达川以下九族,遂携族人百余,由四川黎州安抚使徙宕昌,后授指挥使。″  宕昌马氏自扶风传九世而至,而马纪以安抚使身份防守哈达川以下九族来到哈达川,任务是防守哈达川以下九族即今将台乡、车拉乡、新城子藏族乡、好梯乡等所属藏族九个部族。

《宕昌县志》记载:明洪武年间,马纪长子马珍和党只官卜以功授世袭土官百户。清咸丰年间因卓尼杨土司与宕昌马土司通婚联姻,将所属三角坪、武坪、八楞等地,以陪嫁为由,馈赠宕昌马土司管辖。

马纪长子马珍因功于明洪武年间授世袭土官百户之职,历经22代,到民国22年(1933)3月28日,甘肃省政府决定将宕昌马土司改土归流,宕昌马土司世袭制终结。

从以上两例看以看出,历代卓尼土司与周边门当户对的豪门通婚联姻,以此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提高自己的声望,强化与周边地区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巩固土司政权,因而成为西北地区乃至全国统治时间最长,管辖范围最广,影响力最大的土司家族。

记述卓尼历代土司的传记和文章并不少见,大家比较了解。有关仁青华宗的史料稀缺,除了民间各种传说之外未见正规文字记述。新发现的《仁青华宗传》较详细记述了他一生的历史功绩,确实弥补了卓尼土司传记的缺撼。现将本传记内容作如下概要论述。

出身名门望族的李氏看召草14岁即1727年嫁给卓尼第十二代土司杨冲霄(嘉央诺布),文中虽然没说明她的生年,但能看得出她生于1713年,入嫁土司府后改名仁青华宗。杨冲霄生于1703年,比仁青华宗年长10岁。仁青华宗14岁即1727年入嫁时,杨冲霄已经24岁了,历代土司都是十五、六岁就迎娶太太,看来仁青华宗不可能是第一个正房太太,或许是二房或三房太太。

有一年,卓尼地区发生饥荒,仁青华宗打开所有粮仓,给每户灾民分拨三大斗粮食,解救了灾民。

她和杨冲霄的儿子索南仁青(《卓尼版丹珠尔目录》中称为索南群培)奉命赴青海乔东沟修筑城堡,第二年从西宁迎娶格桑华毛为妻。

1738年,仁青华宗和杨冲霄协商后,在纳浪拉路沟修建禅房,让木乃上师桑吉华桑安住静修。

1751年9月,经木乃上师敦促,邀请甘丹寺第53任大法台坚赞桑盖莅临禅定寺传授金刚鬘密法灌顶。

当时,48旗中的百族七旗(朱札七旗)反叛,状告第十一代土司杨汝松(摩哨贡布),官府勒令杨汝松暂居岷县,不准回卓尼。仁青华宗(儿媳)上奏朝庭,想方设法把他接回卓尼锁藏村居住。

1751年,仁青华宗和杨冲霄的儿子索南仁青病逝。《土司传》中没有提到他的名字,《仁青华宗传》及《卓尼版丹珠尔目录》中有极其简略地几句描述,均未说明他的生年。

1752年1月19日,大法台坚赞桑盖离开卓尼时敦促土司夫妇雕刻《丹珠尔》印板。

1753年,遵循大法台的教诲,木乃上师提醒仁青华宗,并捐献30两银子,敦促尽快开工雕刻经板。

当年8月13日开工雕刻《丹珠尔》印板。

当月,土司杨冲霄(嘉央诺布)病逝(《卓尼版丹珠尔目录》中说杨冲霄生于1703年,雍正三年(1725年),其父杨汝松辞职,授权于杨冲霄,在位27年,享年50岁)。

仁青华宗忙于筹办丧事,雕刻印板的事暂时停了下来。经木乃上师、噶钦曲吉(恰盖闹索人)、恰盖尊者等贤哲教导鼓励,她让噶钦曲吉带着刚刻印好的两卷经文前往蒙古化缘,慕集到一千两银子。在此基础上仁青华宗把自己手中的钱财全部捐出来,刻1块印板付工费1钱银子,刻10块印板付工费10两银子,书写一卷纸质底样付工费四钱银子,书写一卷板书经文付工费四两银子,给板头画像师、校对师等每人发放4、5两银子的冬装费。刻板20年期间,她始终坚守誓愿,主持完成如此宏大的伟业。

1754年,仁青华宗41岁时为她的孙子丹松才让(索南仁青的长子)娶了一房太太,后来去世了,续聘老舅父宕昌汤瓦里马土司之女索南央宗为妻。

丹松才让15岁时继任土司,掌管政务。此时,土司衙门内侍足子村(今卓尼县阿子滩镇足子自然村)还俗僧人笼络部分头人与仁青华宗形成两派对立局面,威胁到土司政权。由于第十四代土司丹松才让年纪小,仁青华宗亲自带兵弹压,派遣头人索南奔赴迭部调兵。索南担任军官,率领迭部2千藏兵开赴申札岗什(迭当旗以上亦称善札旗)。仁青华宗女扮男装,带领孙子即小土司丹松才让、随从官兵及北山牧区(恰盖、协藏沟一带)藏兵在申藏大嘎坪集结后,亲自挂帅开赴今扎古录镇录日岔村附近,将反叛的阴面四旗收归旗下。

还有一次,上迭部六旗反叛,仁青华宗再次披挂上阵,亲自挂帅平息,全部收归旗下。

1758-1760二年间,主持重修第十代土司杨威(洛桑东主)所建已经破旧的不动佛殿。

1766年3月,邀请二世嘉木样来禅定寺开演密集道场,传授十一面观音、白伞盖佛母灌顶等至深密法。

1767年,主持修建二层楼法轮殿。

1771年8月12日,第十四代土司杨声(丹松才让)病逝,年仅28岁(《仁青华宗传》中未说明他的生年,《卓尼版"丹珠尔″目录》中说他生于1743年,17岁承袭土司职位(1761年),在位10年)。

1772年,主持制作一幅特大堆绣宗喀巴佛像。

1776年,主持油漆彩绘禅定寺大经堂。

1777年,主持制作了一顶能容纳显密二院僧众的大帐篷及帷幔,供四月祈愿法会期间使用。当年8月份,主持修建土司府邸三层楼佛殿。

1779年,六世班禅赴京为乾隆祝寿,抵达青海"杂索热"(卓尼善巴说唱本中也说"在杂索热沟的沟口,禄东赞撵上文成公主″)地方时,仁青华宗领着年幼的重孙(曾孙)丹增贡保曲杰(第十五代土司杨宗业)于藏历11月前往塔尔寺拜谒六世班禅,敬献超万两银子的供礼,受到班禅的亲切接见,并赐赏品。班禅要求呈送一套卓尼版《丹珠尔》大藏经。

1780年,经章嘉大国师举荐,乾隆准奏,仁青华宗派遣使者赴京向乾隆敬献卓尼第一版《丹珠尔》大藏经,获得皇帝赏赐和朝廷嘉奖。

1781年(乾隆四十六年)发生河州事变(又称撒拉事变),仁青华宗奉命征调旗下一千人藏兵奔赴兰州城救援有功,朝廷授予小土司丹增贡保曲杰为参将,赐三品顶戴单眼花翎,赏银2085两、库缎2匹、五两银盘25个等。

1782年,主持续修禅定寺围墙三层门楼,重新油漆彩绘药师佛殿。

1783年,耗银1280两,制作一幅巨大的堆绣佛像。

1784年,在她的鼓励支持下,《卓尼先辈土司传补遗·仁青华宗传》问世。

从以上年谱可以看出,从政教业绩上讲仁青华宗的一生是传奇、辉煌的一生,但从个人命运上讲,她的一生充满坎坷,令人悲痛心酸。她14岁嫁入土司府衙,38岁时儿子索南仁青去世(1751年),40岁时夫君杨冲霄病逝(1753年),那年刚刚启动雕刻《丹珠尔》印板的浩大工程。她58岁时享年只有28岁的孙子杨声病逝(1771年)。由此看出杨声生于1743年,《仁青华宗传》中说他15岁继位,那么继位时间应该是1758年。《卓尼版"丹珠尔″目录》中说他17岁继位(1760年),与《洮州厅志》相吻合。《洮州厅志》云:"杨声年幼,暂请以祖母李氏护印,于乾隆十九年(1754)承袭,管理土务至乾隆二十五年(1760),昭子杨声仍袭前职。″以此为据,1754-1760年间,仁青华宗摄政6年。1761-1771年间杨声承袭第十四代土司职位。1781年杨宗业承袭第十五代土司职位。那么,1772-1780年间,仁青华宗再次摄政8年,先后两次摄政近15年之久,足以证明她非凡人,拥有超群的智慧和非凡的能力。

据《仁青华宗传》记载:"她精通文书,处理内外大事从不马虎,遇事与有主见的年长内侍商量,对来自各方的宾客,不论汉藏蒙哪个民族,按照僧俗身份高低盛情款待,送出的礼物往往超过受到的礼物,让大家满心欢喜。对于亲近的高僧、达官显贵,多次遣使献礼慰问。她精通人情世故,上供下施,对敌英勇,运筹帷幄。″

仁青华宗作为卓尼第十二代土司杨冲霄的太太,是18世纪我国西北地区颇具影响力的女性历史风云人物之一。在她先后两次摄政期间,为加强各民族相互交往、文化交流作出巨大功献,并在平息地方叛乱,保持社会安定,弘扬优秀的藏族传统文化方面功不可磨。

综观新发现的这两本传记,不难发现卓尼土司与禅定寺是特定历史条件下政教合一的特殊关系,禅定寺既是土司家族传播文化、开展教育的基地和学府,又是历代土司在政教合一制度下凝聚民心、获取民心的重要场所。藏族全民信教,掌握了教权,就掌握了民心。历代土司虔诚信仰,慷慨布施,供养寺僧,邀请高僧大德讲经说法,教化信众积善行德,既满足了广大信众的精神需求,又提高了土司家族的威信,成为凝心聚力、扩大影响、拓展领地、巩固政权的有效策略。卓尼土司实施政教合一制度的特点在于兄任民长,主持政务;弟任僧官,主管教务。以政促教,以教辅政,政教合一,政权教权牢牢掌握在土司家族手中,这种特殊的家族式的承袭模式历经20代,一直延续到新中国成立。

由于身处汉藏交界地区,为适应社会环境,卓尼历代土司和僧纲从小学习汉语言文字,促进了民族交流交往,构筑了多民族共有、共享的特有文化现象。

卓尼土司文化是藏民族与周边多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的产物,也是各民族文化交流互动的成果。独具特色的卓尼土司文化具有社会包容性,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其发展本身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发展,在历史进程中为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起到积极作用。新时代背景下,挖掘整理研究卓尼土司文化,有助于增强地域文化享有者的国家认同感,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宝贵的历史经验。

1706074492842597.jpg

作者简介:

卓尼•德格尔,藏族,又名杨世宏,1957年8月出生,甘肃卓尼人。中共党员,硕士,教授,毕业于西北民族大学。研究方向为民族高等教育双语教学。曾任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副院长,学术带头人。先后在《西藏教育》等刊物上发表教学研究论文十余篇,出版《中学藏语文教学法》《卓尼版丹珠尔大藏经序目》《第一世嘉木样传》《西藏的佛教》《西藏摄政策墨林活佛略传》《卓尼藏族创世史诗•舍巴》《卓尼名僧扎巴谢珠自传》《卓尼禅定寺圣物名录》《洛克与卓尼版大藏经的缘分》《颂辞摘译》等多部专译著,其中《卓尼版“丹珠尔”大藏经序目》荣获甘肃省高校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甘肃省第六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兴陇奖”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