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环县道情皮影戏有着辉煌的历史,曾六次进京演出。1958年,环县道情被改编为陇剧,成为代表甘肃独特风情的唯一剧种。环县影戏是古老山区穷乡僻壤人们的精神之柱。它以纸亮子为舞台,透过灯光使雕镂的牛皮影人登场表演,弦乐合奏,酣畅淋漓,音韵入神。
日前,记者在采访环县影戏时,被其奇异高超的表演方式吸引。周围的看客们也是如痴如醉,喝彩声不断。为了能深入了解这一门独特的民间艺术,记者走访了民俗专家王光普先生。
历史悠久的影戏艺术
据王光普先生介绍,我国的皮影艺术,古代称为“影戏”。影戏这门民间艺术,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它的形成与唐代后期出现的非宗教性的“俗讲”有着一定的渊源关系。影戏到宋代,已经十分盛行。宋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了当时演影戏的繁华:“正月十六景物云:诸门皆有宫中乐棚……多设小影棚子,以防木坊游人小儿相失,以引聚之。”从以上记述可以断定,中国影戏在宋时非常兴盛,也非常普及。在甘肃的庆阳地区也有这样的传说:“宋仁宗庆历年间,范仲俺镇守甘肃庆州,当地艺人就以皮影戏犒劳将土。”
环县曲子镇许明堂皮影戏班正在演出
伴奏乐队在吹拉弹唱
当代学者、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孙建君在《木偶与皮影研究的文化意义》一文中说:“传说北京西派皮影是明代由兰州传人涿州,后传入北京的”。据甘肃清水县史料考证,在明末崇贞年间,该县就有皮影戏演唱班子。陇南至今还保存了许多明代抄本《麒麟图》等影戏剧本。
到了清代,清末大将董福祥曾将甘肃环县皮影戏带到京城,为慈禧庆贺寿诞。据近年来专家对环县影戏进行的考查得知,环县从明代末期、清代初年就有许多影戏班活动。如清代环县解长春道情戏班,以“广教贤徒,广为传艺”闻名。解家影戏班现已传至第六代。现在环县50多家影戏班子,绝大多数可追溯到清代解长春皮影大师传承。有资料显示,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甘肃境内影戏班子比比皆是,分布在甘肃的陇东、陇中、陇南、兰州和河西走廊等地域。
尤其是兰州古代一套皮影器具,远渡重洋到达法国首都巴黎,并被法国巴黎南郊的一处电影资料馆珍藏。它被陈列在特别显著的位置上,当作电影的雏型,向世人宣称:“中国甘肃皮影是世界电影的先驱”。
影戏内涵与唱腔品种
甘肃影戏是中国农业文化的产物。明清时期,甘肃境内的影戏十分普及,它犹如今天的电视、电影一样,紧紧和农民的生活生产相联系。
在农村逢年过节,庙会圣诞,丰收过骡马赛会,或农家办婚、丧、生儿育女诞辰和给老者祝寿时,都要请影戏班子连台演出。皮影戏演出的内容,多为祈求丰年、驱灾避邪、庆贺福寿为主题,同时紧贴农事活动。如农户在春播时演出影戏,目的就是祈求神灵保佑,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也称“许愿影戏”;秋天丰收演出影戏,就是新粮丰收入仓,为酬谢农神的功劳而演,群众称“还愿戏”。甚至于有些地方,影戏演出,开场要演“天官赐富”,收场要演灵官手握铁扫帚演出“清场”神戏节目,这是民间约定成俗的规距。
皮影戏班子的传统乐器1
皮影戏班子的传统乐器2
甘肃影戏唱腔很多,其中最有特色的有三种。一种叫眉雩影戏,其唱腔曲折活泼,音调悠扬;一种叫秦腔影戏,唱腔真切嘹亮,富于情感;一种叫道情影戏,唱腔独具一格,既欢快明朗,悠扬婉转,又深沉哀怨,诙谐风趣,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环县影戏即属于道情,因为它主要分布在北部环县区域,所以称“环县道情”。这种唱腔曲调最具地方特色,古香古色的唱腔曲调和其他地方的道情有本质的区别。此地保存的“影戏道情”,据说源于佛教传入古代中国后的寺院里的“道歌”、“道曲”,后世也有人称为“仙曲”。此种唱腔曲调多以“渔鼓”、“竹琴”伴奏乐器为名。根据史料记述:“道情者,‘有道之情也’”。道情到了明、清之际,随着僻寺贫道常常以唱道情云游四方化缘谋生,民间艺人也以它作为乞食本钱而浪迹天涯,道情便沿着黄河畅传于东西南北,或庙台、或村镇、或庭院、或炕头,渔鼓道情之声处处可闻,曾一度名扬北方半个中国,男女皆习之,成为人人喜听的流行唱腔曲调。
窑洞时代的影戏
过去称呼皮影艺人是“串窑洞的”、“戳皮猴子的”、“一驴驮的”,就是指其行装之简陋。他们并不讲求什么演出条件,每到一个村庄乡社,无论是在窑洞里或庭院里,支撑起“亮子”就可以演出。在一个地方可以连续演出十多天甚至一两个月,艺人们在村子里吃、住,演完了给些钱、粮都可以作为演出费。
皮影的演出班子,多由5-7人组成。据王光普介绍,影戏是由班主艺人主持,班主艺人要能唱能挑(既挑影人耍线子的人),班主也多是箱主。影戏班的皮影影人道具多为班主所有,其他演奏人员多是乐队的人,他们都是多面手,能打、能拉、能吹,能伴唱的一转围能手。演奏人员多是箱主的传世弟子担当。他们苦心经营,自成流派,不可心猿意马,搭班走穴。
在甘肃古代演出影戏,多在窑洞里演出。因为窑洞聚光又聚声,回声宏大,声音又有震颤之感,强大的演员吼声,真有吼塌窑洞的阵势,所以人们称“吼塌窑”。
影戏演出在纸亮子上,纸亮子是影戏演出的舞台。最早多采用白麻纸或宣纸糊成,故名纸亮子。近年来通用白布做成,所以又名“亮布”。亮布后面挂灯,最早的传统是用青油点燃五根粗大的线念子,称“神影大灯”。现在,通用煤油灯或电灯代替。纸亮子前面是观众,后面依次是前台、后台演职乐队人员。
皮影戏是手指上的艺术
皮影戏独特的光影效果
围城上悬挂的皮影子
影戏演唱之前,要在班主身子前后左右四处钩好围城。所谓钩围城,就是用绳索围成一个四四方方,上面依演出需要使用顺序悬挂皮影件,前台班主在围城下的前方,取放皮影十分便利。据说绳索的围城,挡住了邪气,留驻了正义。绳索之城简易而又神秘,无欲而刚的皮影人,在围城里只有一个目标:为民间赐福。
围城前台主演右边,挂着一只老虎皮影。在前台主演左边,挂着一件皮影龙。传统习俗中“青龙、白虎”都是皮影影人和演唱影戏演职人员的避邪保护神。
观看影戏的民俗
“土窑纸亮牛皮人,油灯熏染一生情。梦里字腔犹酣畅,黄沙飞逝影魂吟。神人影戏挑纤走,渔鼓简板四弦唱。古韵新曲谱华章,好影而今台连台。”这是流传在民间的赞颂皮影戏的诗歌。
据王光普回忆,对于甘肃边远山区光秃秃山下的人们,有各自繁多的唱影戏理由。或许愿或还愿,或烧香敬佛,或给“东牛王”、“西马王”唱影戏的庙会。每到冬、秋时期,在约定的上演台口举行一次隆重而预约的“东牛王”(影戏),以示祈祷“牛王爷”、“保一方风调雨顺,佑合社四季平安”的吉祥年份。何言“东牛王”,就是面向黄土背朝天的父老乡亲,辛劳一年,到秋末冬初已是五谷丰登,颗粒归仓的时候,应该庆祝和享受那以勤奋耕作而换来的劳动果实,当然也有劳苦功高的老黄牛一份。庙会时间到了,叫来影戏班子,唱三天五夜便了却了一桩心愿。
其中庙会的会长负责接待影戏演奏人员,烟酒糖茶、猪肉夹饼子、臊子面安顿好影戏班子后,又匆忙打扫干净晚影戏演出的窑洞,接着会长上峁畔吆喝一声:“皮影戏来了!”全村人便明白今晚有戏并在谁家。
影戏中的牛头
影戏中的马面
当皮影戏班进了村以后,开演前,村里的放羊娃、放牛娃在天黑前就自觉地跑到当地山神和土地像前,每人都要手拈一柱香,肃静地跪在神像面前,祈求山神土地爷,把狼虎虫豹管好,不要把自家的六畜伤害,求个吉利。同时家家户户都在祖先堂前,燃香叩头,邀请祖先也来看皮影戏。然后全家人关门挂锁,到演出地点看戏。
影戏演出前,窑洞里影戏演员打椿拉绳,绷上纸亮子,吹几声笛子,拉几下四弦,将皮影戏“娃娃”在纸亮上跑上几趟,俗称打开场。此后会长吆喝一声:“戏开了,都坐好看戏”。人群忽然地静下来,各自挪动脚步找好位置。不大一回儿,“天官赐福开始”。此时此刻漆黑沉静的山区,影戏演出的锣鼓锁呐声,影戏人的唱腔充满整个山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