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化隆回族自治县金源藏族乡科巴村西南方向有一座古老的寺院名叫“旦斗寺”。旦斗寺,藏语全称"旦斗谢吉央贡",地处黄河北岸 10 多公里的小积石山中,距离金源乡政府有18公里。
该寺是青海省最古老的佛教寺院,也是藏传佛教“后弘期”的发源地之一,在青藏高原藏传佛教传播地区颇负盛名。1988年9月,旦斗寺被青海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3月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沿革
纵观旦斗寺所处区域之沿革,乾隆九年,清廷合并碾伯南山后番民一十二族及西宁南山后番民十六族设立巴燕戎格抚番厅,民国二十八年八月改称化隆,旦斗寺就在化隆县金源藏族乡的丹斗地区。据历史文献记载,化隆为戎羌人活动最频繁的地区。自西汉始,历朝治理该地,先后设置郡县统治,曾一度成为吐蕃王朝及河湟唃厮啰政权属地。因该地区地理环境特殊,历史上有羌、汉、吐谷浑、吐蕃等民族相继登上历史舞台,对中国西北民族地区的开发发挥过重要作用,从而留下了不少历史遗迹。
旦斗寺在北宋年间初具规模,由藏传佛教后弘期著名大师喇钦·贡巴饶赛主持,大兴土木建设寺院之后,后世寺院主持继续扩建,至元代,旦斗寺已成为西藏帕主噶举派的弘法区。到明代,阐化王的晋京使者也来寺院修行居留,寺院规模更具扩展。公元1578年,三世达赖喇嘛索南嘉措来寺院修行,旦斗寺改宗格鲁派。
建造背景
追溯旦斗寺的渊源与背景,公元841~846 年,吐蕃王朝最后一位赞普朗达玛执政时期发动了声势浩大的灭佛运动,史称“朗达玛灭佛”,中断了藏传佛教戒律等佛法的核心传承,佛教在西藏沉寂达百年之久, 史称 “百年黑暗”,后来史家以此事件为界限,将藏传佛教发展史分为了藏传佛教 “前弘期”与“后弘期”。
据史料记载,旦斗寺约兴建于公元九世纪朗达玛禁佛以后,在西藏曲卧日山修行的僧人藏饶赛、肴格迥、玛尔·释迦牟尼来到丹斗寺一带、传播佛法, 收纳信徒的时期。
据藏文史籍载,“三贤哲”即藏饶赛、肴格迥、玛尔·释迦牟尼三人在卫藏灭佛之际先逃到阿里,在阿里遭到相同遭遇后,又逃至西域回鹘之地准备修行传法,但终因语言不通没法交流,后辗转来到青海东部化隆藏族居住地金源乡旦斗地区,收徒传戒。具体时间具体事件为971年藏传佛教后弘期的创始人喇勤·贡巴饶赛曾在旦斗寺受戒,976年藏传佛教后弘鼻祖喇勤·贡巴饶赛收授来自西藏阿里求法的卢梅等“ 卫藏十人”为门徒并传戒布法。由此,旦斗寺约兴建于“ 三位贤哲”来到该寺一带修行,并为喇钦·贡巴饶赛受戒的971年前后。最后“智者三尊”与喇勤·贡巴饶赛到平安县玛藏崖及西宁等地广弘佛法。“三贤哲”圆寂于今西宁大佛寺,喇勤·贡巴饶赛圆寂于今互助白马寺。
建筑内容
旦斗寺地处偏僻,寺院坐落在群山环抱近于封闭的山谷里。周围主要景观是以巍峨险峻著称的丹霞山体,这就是当地人所称的“小积石山”或“旦斗央宗山”。山势险要,风景优美,别具意境。旦斗寺的佛殿和僧舍或建于峭壁上,或建于悬崖之下,或依天然岩洞而建成,建筑风格极具特色。约1公里长的岩壁凹处有几十个从古到今由修行者开辟的修行岩洞和圣殿。经过历代的修葺完善,如今的旦斗寺别有佛教圣地的威严和神秘。
全寺现存寺院的建筑群有:阿尼鲁加殿、热杂帕殿、阿吉达修行殿、三世达赖修行殿、弥勒、“三贤哲”及喇勤殿、阿柔格西修行室、释迦殿、大经堂、才旦夏茸行宫、叶东佛塔及僧舍、大厨房等组成,共200余,是一个完整的建筑群。旦斗寺东侧险峰林立,循崎岖山径东行一公里许,有羊斗静房和特巴静房,是历史士藏僧闭关坐静处,亦负盛名。
建筑风貌
旦斗寺地处崇山峻岭、悬崖峭壁间,交通闭塞,不便行走,建筑保存着昔日的建筑风貌。该寺具有建筑具有汉藏结合的独特风格。迷人的建筑风格体现在,以其天然形成的地势很巧妙地把建筑物镶嵌在岩洞中,柱、梁上龙凤飞舞,栩栩如生;有布局和谐,结构新颖,四面壁画令人注目;有小巧玲珑,新颖别致且只有一人多高的小宝殿;有前边是两重飞檐,后靠陡峭的岩壁,造型独特,别具匠心,似钟鼓楼式样的建筑物“阿吉达”佛殿。不仅如此,分布于沟壑中的奇峰异石与寺院建筑相互映衬,使人文美与自然美融为一体。有许多殿宇、经堂、活佛的行宫以及僧舍所组成的一个完整的建筑群,其规模较大。
历史地位
由于藏传佛教复兴得力于喇钦·贡巴饶赛于旦斗建立道场,收徒传戒,特别向卢梅·崔臣喜饶等卫藏十弟子授戒,延续律仪,传递衣钵,广弘佛法。这10位比丘回到卫藏地区后,弘扬佛教,发展僧团,为藏传佛教复兴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喇钦·贡巴绕赛及其再传弟子们为藏传佛教的复兴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并且影响深远。从此时起,佛教又从青海旦斗寺再度兴起, 并迅速播及西藏全境,史称“下路弘法”。把从青海旦斗寺复兴弘扬的佛教以及它日后的发展历史,称“后弘期”佛教。丹斗寺也因此成为藏传佛教“后弘期”的祖庭。喇钦·贡巴饶赛为藏传佛教后弘鼻祖,他所创建的旦斗寺被称为藏传佛教后弘期的发祥地,喇钦本人及其建立的旦斗寺在藏传佛教史上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遗迹珍品
青海东部旦斗寺藏区作为藏传佛教后弘期初传及下路弘法的根据地,除了它举足轻重的宗教地位外,目前仍保留着极其丰富的佛教历史遗存,其中不乏后弘期初期珍贵历史遗物及多处遗址。
从建筑遗迹来看,自喇钦·贡巴饶赛初建寺院开始,历代皆有扩建。寺院现存的大经堂和部分厢房始建于明清时期,有几十处遗迹成型于宋元时代,均有重要的保存价值和历史意义。丹斗寺保留有众多的石窟壁画,对于研究我国佛教壁画艺术提供了珍贵的图像资料,弥足珍贵。 目前,旦斗寺珍藏有距今一千多年前的珍贵文物数十件。有宋、金、元时期的瓦当、大明宣德五年的铜钹、明末的铁锅、晚清的十六罗汉唐卡以及大白海螺等几十件文物以外,最值得一提的是1985年出土的铁钟,造型别致,呈六角葵口,钟分六面,钮下九厘米处饰莲花纹,花分八瓣,钟钮做花蕊,中层18厘米处饰文字,各层面之间以双条纹隔开,肩部有四个对称的小孔;旦斗寺内现存有铁钟初步考证为西夏,与文物管理所藏西夏印为同一时期,成为研究各代文化尤其是西夏时期佛教在藏区的传播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该区域发现的绝版藏文手抄本及其他遗物、佛寺遗址等重要文物,对还原藏传佛教下路弘传当时的情况、汉地佛教及西夏佛教与丹斗藏区佛教的互动影响等有无可估量的研究价值。
旦斗寺的佛教文化与丹霞地貌圆融结合,形成了藏传佛教寺庙中独树一帜的建筑风格。作为“下路弘法”的发祥地,把藏传佛教的星星之火再次传播到雪域高原各地,保护和传承了藏传佛教的文化与精神。历代藏传佛教高僧大德在此修行传法,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精神财富,使该寺在藏传佛教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宗教地位。旦斗寺不仅继承和发扬了悠久而厚重的藏传佛教文化,而且在新中国成立至今,该寺始终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国家方针政策,在当地起到了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