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昆仑山文化是青藏高原人类文化史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昆仑山文化的研究可以假定为青藏高原古代先民是如何用“昆仑”来在时间和空间上构建并诠释了古代先民对大自然“昆仑宇宙”的认识和神化,并应用于人生宇宙观的广义描述。古代神话叙事中的昆仑山,是古代神话叙事中令人向往的神仙境界。考证“昆仑”名称的民族属性,是否存在,究竟在何方等历史命题,需要对不同历史时期相关史料进行梳理和考证。藏、汉史料不可偏废。在不同历史时期,昆仑山的称谓、时空地点均有差异;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宗教甚至不同囯度对“昆仑山”的称谓和神话叙事也有迥异。大体而言,昆仑有神话昆仑和历史昆仑两个文化元素。考察研究昆仑山历史文化,首先必须研究“昆仑”名称的民族属性和语言意义;研究历史与地理的现实昆仑山自然、地理、人文、历史,以及昆仑山自然实体的宏观基架。其次,研究昆仑实体神山的源缘、神话、民族、地域、宗教,才能去更多地突破神话“昆仑”和现实“昆仑”的缘原和历史演变。

关键词:穷隆;穷山;昆仑

一、昆仑山概论

昆仑山亚洲中部大山系,也是中国西部山系的主干。格拉唐古拉山脉(སྐུ་བླ་གདང་ལ།),在古象雄王国时期,今唐古拉山脉称作“喀喇润鲁穆”(སྐུ་བླ་རིང་མོ།),意为“王魂长岭”,绵亘千里,仅仅南北宽度就有160公里,是世界上少见的宽广山幅。“昆仑山藏名喀喇润鲁穆”。[1]由此,可知“喀刺”是藏语汉译的“格拉”(སྐུ་བླ།)的谐音。

昆仑山西起东经75度附近的帕米尔高原,横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与西藏自治区之间,东延入青海省西部;抵四川省西康高原北部邛崃山(ཁྱུང་ལག་རི་བོ།)。东西全长2500公里,南北宽150公里,平均海拔为5000~6000米,为古老的褶皱山脉,西段沿塔里木盆地南缘作西北ー东南走向。西昆仑山、中昆仑山东北坡陡峭,西南与喀喇昆仑相接。昆仑山脉山体高大,主要大山体有公格尔山,海拔7719米、公格尔九别峰,海拔7595米、慕士塔格山,海拔7546米、慕士山,海拔7282米等高峰,冰川分布面积较广。东经80度附近为东昆仑山,转向东西走向,在若羌县南趋于东南走向,共分三支:即北支、中支、南支。

北支:为祁漫塔格山,沙松乌拉山,至格尔木(ན་གོར་མོ།)市西部,构成柴达木(ཚྭ་འདམ་གཞུང་།)盆地的西南边缘;

中支:为阿尔格山(ཨ་དཀར་གངས་རི།),东延为博卡雷克塔格山(གངས་ཆག་དཔལ་ལ་སྟགས་རྩེ།)、组成东昆仑实体山脉,东延至昆仑山口,接唐格乌拉山脉(གདང་ལ་རི་རྒྱུད)、布青山(བུ་ཆེན་རི་བོ།)脉。在唐格乌拉山脉北缘,为唐格乌拉山脉与布尔汗布达山脉(དམ་པ་རི་རྒྱུད།)间的断层,布尔汗布达山脉与唐格乌拉山脉并行。布尔汗布达山脉东延,与阿尼玛卿山(ཨ་མྱེས་རྨ་ཆེན།)脉相接,阿尼玛卿山(ཨ་མྱེས་རྨ་ཆེན།),亦即古代称谓的“大积石山”。

南支:南支为可可西里山(ཨ་ཆེན་གོང་རྒྱབས།),东延为巴颜喀拉(བ་ཡན་ཁྲ་ལའམ་བེ་རི་རྫ་སྐྱ་རི།)山,巴颜喀拉山脉全线,北为青海高原,南为西康高原,为黄河(རྨ་ཆུ་སྔོན་མོ།)与长江(འབྲི་ཆུ་སེར་རོ།)的分水岭。其北的黄河迂回在山谷中,谷地中有格萨尔塘(གེ་སར་ཐང་།)、玛雍塘(རྨ་གཞུང་ཐང་།)、勒玛尔塘(ལི་དམར་ཐང་།)、勒赤塘(ལི་ཁྲི་ཐང་།)、夸尔雄塘(མཁར་གཞུང་ཐང་།)、拉布雄塘(ལེབ་གཞུང་ཐང་།)、依盖塘(གཡུ་སྐེ་ཐང་།)、甘丹塘(དགའ་ལྡན་ཐང་།)、约古宗列塘(ཡོས་གུ་ཙོང་ལེབ་ཐང་།)等滩地和大片湖沼,以扎陵湖(མཚོ་སྐྱ་རིང་།)、鄂陵湖(མཚོ་སྔོ་རིང་།)为主;其南的长江源段干支流局部地段切割出峡谷。

最早出现的“昆仑”名称的山应是喀喇昆仑山(སྐུ་བླ་ཁྱུང་ལུང་།)。昆仑山脉的西南面是喀喇昆仑山,“喀喇昆仑”,为汉语音译谐音,古象雄语称作格拉穷隆(སྐུ་བླ་ཁྱུང་ལུང་།),意为“王魂鹏谷”。是喜马拉雅山脉、冈底斯山脉的山源。喀喇昆仑山脉: 是青藏高原和帕米尔高原共同拥有的山脉,东延与西喜马拉雅山脉(ཧི་མ་ལ་ཡ།)相接。喀喇昆仑山脉同位素年龄为106~2100万年,为整个青藏高原上形成最早的山。

格拉唐古拉山脉(སྐུ་བླ་རིང་མོ། སྐུ་བླ་གདང་ལ།):古象雄语也称作“喀喇润鲁穆”(སྐུ་བླ་རིང་མོ།),意为“王魂长岭”。冈底斯山脉(གངས་ཏི་སེ།)发脉于喀喇昆仑山。冈底斯山ー格拉念青唐古拉山(སྐུ་བླ་གཉན་ཆེན་ཐང་ལ།),是一条古老的山脉。冈底斯山脉横贯中国西藏自治区西南部,与喜马拉雅山脉平行,呈西北—东南走向,属褶皱山。为内陆水系和印度洋水系分水岭。北为高寒的藏北高原,南为温凉的藏南谷地。冈底斯山脉开始隆起约当白垩纪中期,至早始新世后又经强烈上升。有人认为冈底斯山脉是印度地块与亚洲地块中晚始新世相撞、挤压、断裂与褶皱上升的结果,两地块的缝合线在冈底斯山脉南麓、印度河流域—雅鲁藏布江谷地一带。

冈底斯山是神话“昆仑山”的原型,是古象雄王朝苯教的三界宇宙中心;也是古印度婆罗门教徒心目中的地球的中心,被视为神山。“当露珠被朝阳晒干,人类的罪恶也被喜马拉雅的风光亮干。这里是湿婆居住之所,恒河从毗湿奴脚旁流下,如同从莲花上垂下的纤纤银丝。再没有任何山脉可同喜马拉雅同日而语,因为这里有神山冈仁波钦和圣湖玛旁雍错。”[2]

二、位置广议

昆仑山自古以来比喻为一棵山的巨树,其它从属山系如树的枝系。昆仑山的基架褶皱覆盖青藏高原,甚至向大海延伸;昆仑山为万山之父,众山之王名副其实。历代史籍是如何定位昆仑山脉的?学界对昆仑山的基本定位至少有六七种以上,略微例举如下:

在汉朝以前,中原虽然流传昆仑山的神话,但中原人并不知道它具体在哪里,在远古时代,昆仑山只是一个虚构的地方。

(一)、神话定位:古代的昆仑山充满神秘色彩,昆仑山是古代神仙所居住的地方。昆仑山第一次出现在史料记载中是在《山海经》一书中,书中描述的昆仑山高足足有一万多里,神话中西王母的瑶池、黄帝的行宫都在此山上。

(二)、汉代定位:到了西汉时,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将于阗,也就是今天的和田纳入了汉朝版图。这时候,昆仑山终于从一个传说变为被确认为一个真实的地方。张骞认为,于阗一带流出的河流是黄河的源头。而汉朝以前的地理认识是,黄河源出昆仑山,这个地理认识来自于远古祖先的神话传说。于是,汉武帝根据张骞的见闻,就把和田河的源头山脉命名为昆仑山,并且沿用至今。

(三)、清代考察定位:“粤稽我国形势,地脉所著,自昆仑起袓,若峙若流,趋入内地者,其山则有三大支,其水脉亦分两大派。水派之大,曰江与河。山脉之大,由昆仑右出者,以巴颜喀拉山为少祖,行绕大江以南,是为山之南干;由昆仑左出者,以祁连山为少祖,行绕大河以北,即为山之北干;至大河以南,大江以北,又为山之中干。然放而言之,举全国之大有然;卷而言之,即大通之小者,又何必不然。我大通据甘陇之西偏,居河流之北干,而北干诸山所宗少祖,是祁连,自玉关西入直抵甘、凉,绵亘约千余里。”[3]

清代将南巴颜喀拉山与北祁连为昆仑山的南北干,长江以北,黄河以南的山系为中干。

(四)、黄籁青考察定位:《黄帝源流考》一书是黄籁青游历西藏,于民国二年(1913年)任西康宣慰使,他前后10年朔昆仑山,南越冈底斯山,西登帕米尔高原,考察昆仑,寻找黄帝发祥之地。他考察后认为黄帝沿昆仑入主中夏,所经地理山川古宫痕迹俱有考证。其文略摘:

—冈底斯山即古之阿耨达山。居天地之中央,星辰四拱,日月环绕,为黄帝故都。倚昆仑之阿,怀抱跋步三川,云峰三千,宿海八百,系为万国山水发源之母,故曰万都。

—冈底斯山为昆仑之墟,方八百里,左有瑶池,右有玉山。查玉山在腾格里海以东,南距拉萨五百里,形势峨嵋,产玉,故名玉山。释氏《西域记》阿耨达山上瑶池,地理志冈底斯山上有湖沼数十处,惟马品穆达赖池及唐格拉攸木湖清澈,明媚形同日月,当为王母之瑶池。

—昆仑山藏名喀喇润鲁穆,发源于冈底斯山之察察岭,东伸至唐古拉岭名西昆仑,由唐古拉岭东行为巴颜喀喇山,至噶拉岭名中昆仑,由噶拉岭东北经四川界为岷山,转入陕西为秦岭名东昆仑,由秦岭东行名华山,入河南境为大别山脉,为中国南北一大分水岭,以华里计昆仑山脉东西长约一万五千余里。等等。

(五)、民国考察定位:[民国]《大通县志》六卷,将自然地理的昆仑山,被认为是祁连山中列山脉之一的疏勒(བསེ་རི།)南山东端的大雪山—岗格尔肖合力南吉(གངས་དཀར་ཕྱོགས་ལས་རྣམ་རྒྱལ།)雪山。对此雪山称作“西雪山”。《大通县志》记载:“去县城西北一百八十里,其山孤高矗云,雪积其顶,琼瑶一片,水泉流出,南入浩门。原为闷摩黎山(མ་མོ་ལུ་གི—引者注),又名昆仑,明洪武间,西平候沐英、征西将军邓愈追羌至此。因酒泉太守马岌傳会立西王母祠于其上,故名其山为昆仑,然非古昆仑也。”

(六)、[民国]《贵德县志稿》卷二第六页记述关于昆仑山的一段文字:“昆仑山,在县治西北二千余里,古临羌县境。《汉书·地理志》注云: 昆仑在临羌北,西北[至塞外]有[西]王母[祠]石室、仙海、盐池,西有弱水、昆仑山祠。”仍指疏勒南山东端岗格尔肖合力南吉雪山。所谓“弱水”即古布哈河名“弱曲”(རག་ཆུ།)之藏汉复合语。

(七)、周希武著说: “中国山脉,皆权舆昆仑,而昆仑南、北、中三干分支之处,实在青海之西。玉树二十五族,实当南干、中干分支之交。古所谓昆仑墟者,其谓是乎,述山脉记,昆仑导源葱岭,间隔新、藏,东迤至西海,分为三大干,北干由海北入内地,为祁连、贺兰、阴山诸山脉,中干横枕玉树、娘磋(ཉ་མཚོ།—引者注)、迦迭喀桑(རྒྱ་སྡེ་ཁག་གསུམ།—引者注)之北境,为黄河、金沙江之分水岭,番名奢拉山(ཁྲ་བོ་ལ—引者注),入内地为岷山、西倾、鸟鼠、秦岭、伏牛、大别诸山脉。南支横贯中坝、格吉、玉树、拉休、迭达、扎武者族境内,为金沙、澜沧江之分水岭,番名朝午拉山(今查吾拉—引者注),入内地为云岭、五岭、仙霞诸山脉。南干于中坝南境又分一支,东南入藏边三十九(སོག་སྡེ་སུམ་བཅུ་སོ་དགུ།—引者注)族界,为澜沧、潞江(རྔུལ་ཆུ།—引者注)之分水岭,入内地为怒山、三崇、九龙诸山脉。昆仑中干自王树西北入境,是为奢拉山。山之南麓,有名州曲哥公喀(འབྲི་ཆུའི་གོང་ཁ།—引者注)者,通天河北源之所出也。”[4]

周稀武对“昆仑”的定位,除“北干”外,中干、南干、“南支”均有失误。

(八)、李文实考察定位:李文实先生所著《西陲古地与羌藏文化》一书中的观点:“昆仑山脉依今所查勘,西起葱岭,即今帕米尔高原昆仑山和喀喇昆仑山脉西部诸山的总称。自此东行沿新彊、西藏界入青海西部,分为北、中、南三支: 北支祁连山脉,迤东为贺兰山、阴山山脉;中支为巴颜喀拉山脉,迤东为积石、岷山、秦岭山脉;南支为唐古拉山脉,东南行为横断、南岭山脉。” 相比清代的定位,李文实先生增加了西、中昆仑山段,南支定为唐古拉山脉及其东延山系;北支祁连山东延为贺兰山、阴山山脉;

(九)、现代地理位置:现代意义上的昆仑山:则将喀喇昆仑山和西昆仑山为祖,根据发脉于喀喇昆仑山和西、中、东昆仑山的诸列山脉,可分为东昆仑东延阿尔金山脉、祁连山脉及诸列山脉;东昆仑山东南延,与祁漫塔格山、沙松乌拉山相接,形成昆仑山北支;阿尔格山脉、博卡雷克塔格山脉、唐格乌拉山脉、布尔汗布达山脉、布青山脉、阿尼玛卿山脉形成中昆仑山中支;可可西里山脉、巴颜喀拉山脉、邛崃山脉形成昆仑山南支。喀喇昆仑山脉东延格拉唐古拉山脉、他念他翁山脉、横断山脉;喀喇昆仑山脉东延中列冈底斯山脉、念青唐古拉山脉、横断山脉;喀喇昆仑山脉东南支东延为西喜马拉雅、中喜马拉雅、东喜马拉雅山脉至东端南迦巴瓦峰(ཤར་གནམ་ལྕགས་འབབས་པ།)。

三、昆仑山特殊地标元素

喜马拉雅山脉维系了西藏高原的形成。喜马拉雅奇妙的连续不断上千米带来的收获是其高大的屏障,跨越25个经度,始于西南迦巴尔巴特峰(ནུབ་གནམ་ལྕགས་འབར་པ།),终于东部的南迦巴瓦峰(ཤར་གནམ་ལྕགས་འབབས་པ།);而东昆仑山则北干始于阿尔金山(ཨ་ཆེན་སྨུག་པོ།),汉文史籍记载为“阿木你木枯”,“绕青海西北境阿穆尼厄库山”。为藏语音译,即“紫山老爷”。因此称作“阿尔金母枯”意为“紫昆仑山”(ཨ་ཆེན་སྨུག་གོ);南干的东昆仑为“噶尔依森托”,即白昆仑山(དཀར་ཡའི་སེང་ཐོད།),意为“白色的狮额山”,具体指东昆仑山;也叫“阿钦杂噶尔”,意为白昆仑岩山(ཨ་ཆེན་རྫ་དཀར།)和“阿钦杂纳”,即黑昆仑岩山(ཨ་ཆེན་རྫ་ནག),为汉语地名玉珠峰和玉虚峰;最西端的喀喇昆仑山有玛甲布鲁木峰(རྨ་བྱ་སྦོམ་རི།),这一地区为巴尔蒂斯坦多蕃(སྟོད་བོད།)人居住地区,自称“玛域”(རྨ་ཡུལ།)。在象雄王国时期地理划分上,巴尔蒂斯坦属于古象雄王国上阿里三围的玛域,玛域包括拉达克和巴尔蒂斯坦,玛甲藏布(རྨ་བྱ་གཙང་པོ།)从这儿外流,故称“玛域”,意为“玛之境域”。公元七世纪之前,玛域之喀喇昆仑山等巨山处在象雄王国中心,而不是边境。玛域为象雄王国领地。在文化上也属于象雄文化圈,其宗教信仰及山水地名文化以苯教元素为主;而最东端的安多(今青海)地区东昆仑东端则有玛卿伯姆热峰(རྨ་ཆེན་སྦོམ་རི།);古为下象雄东境,为安多蕃人居住地区,亦称“玛域”(རྨ་ཡུལ།),玛曲(黄河)流经其境域。同时代的文化属于下象雄。冈底斯山西南有格拉曼札山(སྐུ་བླ་མཎྜལ།),东有格拉念青唐古拉山(སྐུ་བླ་གཉན་ཆེན་ཐང་ལ།);格拉唐古拉山脉西北有西昆仑山(ཁྱུང་ལུང་།),中有格拉丹冬山(སྐུ་བླ་མདའ་གདོང་།),东有格拉唐古拉山(སྐུ་བླ་ཐང་ལ།),这就是大昆仑山地理特殊的象雄文化元素地标特征。

四、昆仑名称诸说

(一)、关于匈奴语:《山海经》中的《山经》一般都认为著录于西周末至东周初(约公元前770~前476)。按照三国两晋时期有关史料的记述,昆仑山在安息国(古象雄阿里的称谓)。“昆仑”是地名,最早见于《山海经》。“昆仑”是外来语,引入中国最早。有些推测认为“昆仑”是匈奴语,是黑山的意思。但“昆仑”名词出现的时代远早于匈奴定居今新疆地区的汉文帝时代。西汉时期,汉文帝前元四年(公元前176年),匈奴冒顿单于给汉文帝书云:“楼兰、乌孙、呼揭及其旁二十六国皆以为匈奴”。这一地区主要在塔里木盆地东北及西北。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匈奴昆邪王杀休屠王,率领部众4万余人臣属于汉,汉据有河西直至盐泽(罗布泊)之地。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楼兰,车师为匈奴耳目,汉派将军赵破奴与王恢以轻骑700余人攻打楼兰,虏栏王。时匈奴部在楼兰、车师一带。征和元年(公元前92年),匈奴在西域置僮仆都尉。楼兰王死,请立在汉的质子。因质子在汉犯罪,被处以宫刑,不能回囯。楼兰立新王后,分遣质子去汉与匈奴。后王又死,匈奴先遣质子归,立为王。汉令新王入朝,厚加赏赐。征和四年(公元前89年),重合侯马通将4万骑击匈奴,复遣开陵候将楼兰,慰犁、危须6国兵分出击车师,车师臣属于汉。元凤四年(公元前77年),大将军霍光遣傅介子刺杀了依附于匈奴的楼兰王安归,更立其弟尉屠耆为王,国都南迁扜泥城,更改楼兰国名为鄯善。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汉在乌垒设西域都护府,郑吉为西域都护,推行汉朝政令。匈奴僮仆都尉由此结束,匈奴益弱,自此不得进西域。历史上匈奴活动范围均在塔里木盆地以北地区,因此“昆仑”为匈奴语说不成立。

(二)、关于“昆仑”、“穷山”、“穷隆”说:周穆王西游登昆仑之滨,以观黄帝之宫。穆王途经扜弥(克里雅河中下游,今于田)、渠勒(克里雅河上流)等地的年代,学界认为是先秦时代,周穆王十三年(前964年)。[5]《且末县志》大事记载:“西周时期,周穆王十三年(前989年),周穆王开始西往,曾升于昆仑之丘(今阿尔金山),以观皇帝之宫。再由且末西行至春山等处。” 

所谓“昆仑”,本是一个译名。是“昆仑”实体所在地民族语地名。“昆仑”有两种不同性质的名词。其一,“昆仑”泛指中印半岛以及南洋诸岛地。其语源出自阿尔泰语系。故凡言“黑”均谓“昆仑”。如“昆仑国”、“昆仑奴”、“昆仑族”等等。其中,“昆仑族”之来源;《旧唐书•西蛮西南蛮》载:南蛮林邑国王范头黎死后,立他的儿子范镇龙为王。唐太宗十九年,范镇龙为他的大臣摩诃漫多伽独所杀。其宗族立诸夷,范氏逐绝国人,乃立头黎之女婿婆罗门为王,后大臣及国人感恩旧主,乃废婆罗门,而立头黎之嫡女为王,自林邑南皆卷发黑身,统号为昆仑;又如今印控克什米尔地区仍有自称“昆仑”(ཁུ་ནུ།)的民族存在。严格意义音译,应发音“kene”。其二,《山海经》“穷山”与象雄“穷隆”说:《山海经》“昆仑”,实为自然实体,分西、中、东三段,神话中有昆仑丘、昆仑虚、昆仑三成。其地域很广。并且译名多种,最初译作“金陈”、“金潾”、“昆崚”、“穷山”等,《西域记》中译作“阿耨大太山(ཨ་ནུ་ཏ་ར།),后译作“昆仑”。是“穷隆”(ཁྱུང་ལུང་།)的对音。昆与穷同。上古汉语韵部中“昆”、“穷”、“穹”、“窘”韵母、声母、声调相同。三十个韵母次序中,“昆”、“穷”或“穹”等排列在文部中。《山海经》中汉羌(象)复合语地名很多,其中“穷山”一词是象(雄)汉复合语地名,而非纯汉语。并且“轩辕”一词也是“象雄”的对音。“穷”为古象雄语音译“ཁྱུང་།”(音穷),意思是“鹏”,而“山”为汉语。《山海经•海外西经》载:“轩辕国在此穷山之际。” “穷山在其北,不敢西射,畏轩辕之丘。在轩辕国之北,其丘方,四蛇相绕。” 意译则: 轩辕国(象雄国)在穷山的附近。穷山在轩辕国的北边,这里的人不敢向西边射箭,因为敬畏轩辕丘(这是黄帝威灵所在)。在冈仁波齐神山地区,历史上至今仍然忌讳在看见神山尊容的范围之内禁止射枪及猎杀生灵。丘在轩辕国的北边。这个丘是方形的,有四条蛇缠绕着它。这里的轩辕丘是象雄的冈底斯山主峰冈仁波齐神山,而“四条蛇”是象征性隐语,实际上是冈底斯山四方的四条河—象泉河、马泉河、孔雀河、狮泉河。

“穷”在《楚辞•天问》中记载:“阻穷西征,岩何越焉?化为黄熊,巫何治焉?威播秬黍,雚莆是营,何由并投,而鮌疾修盈?”

注释:“穷”,古传说中的山名,在西方轩辕国附近。四句大意谓鲧(1.古书上说的一种大鱼,2.古人名,传说是夏禹的父亲) 被诛戮,变成了一只黄熊,往西方诸多巫师(苯波人)居住的昆仑山,请求他们将他治活,可是被昆仑(穷山)山的岩冈阻挡,鲧何法以越穷山?到了诸巫师所在地,诸巫师又如何将鲧治活?[6]这些记述,明确了“穷山”在西方,同时,隐语鲧化为″穷山”护法神的情形。古代象雄苯教的南藏苯教典籍之一《护法之尊斯巴女王经》中就记载有冈底斯山护法神之一“斯巴之王黄熊”[སྲིད་རྒྱལ་དྲེལ་དམར་མ།]的记述。它是冈底斯神山的世间护法神之一。认为是苯教宇宙之一王,一种黄棕色雌熊;西藏聂荣县(གཉན་རོང་རྫོང་།)北部唐古拉山脉中有“牛格日”(སྨྱིག་གུ་རི།)等十八座苯教世间护法神山,灯娥山(གཏིངས་ངུ་རི།)上有古老的苯教寺院罗林(ནོར་གླིང་སྒོན),寺院大经堂内供奉着印有斯杰姆哲玛[སྲིད་རྒྱལ་མོ་དྲེལ་དམར།]足印的巨形岩石。[7]这种与苯教神山相关的“黄熊",与鲧化为黄熊奔“穷山”的记载相吻合。

“穷”何以是古象雄语?大约在与孔子在世的春秋同时期,在古代象雄,为象雄十八鹏俑(ཁྱུང་རུ།)“穷茹”王朝时期。象人称今西昆仑山脉叫穷拉(ཁྱུང་ལ།),山谷叫“穷隆”(ཁྱུང་ལུང་།)。[8]意译为鹏岭、鹏谷。藏学研究专家才让太等考证“穷隆”与“象雄″对音, 并论证:  “ ‘象雄’是个古老的象雄文词汇,‘象’( ཞང་།)是地方或者山沟的意思,‘雄’(ཞུང་།)是‘ཞུང་ཞག’(雄侠)的缩写形式,即古象雄一个部落的名字,因而,象雄就是雄侠(部落)的地方或者雄侠部落的山沟,以藏语来讲‘穷隆’。”[9]依照专家的这一结论,“昆仑”就是古象雄的区域名。在古象雄区域,“穷隆”的疆域外延不断扩大,成为国名。[10]这个称为“穷隆”的王国在吐蕃崛起之前的疆域包括南边的拉达克(ལ་དྭགས།)、西南的克什米尔(ཁ་ཆེ།)、西部的大食(སྟག་གཟིག),即今以朗、北部的于田,东部藏北高原及丁青(སྟེང་ཆེན།)、昌都(ཆབ་མདོ།),那曲(ནག་ཆུ།)等地,东北部青海玉树(ཡུལ་ཤོར།)地区。统称上、中、下象雄(ཞང་ཞུང་སྒོ་ཕུག་བར་གསུམ།)。今昆仑山在其国之中北部,冈底斯在其国之中央。

在象雄苯教观念中,冈底斯被认为是宇宙十三神(མགུར་ལྷ་བཅུ་གསུམ།)居住的神山。[11] 《山海经》等汉文典籍将“穷隆”音译成了“昆仑”或译成象汉复合语“穷山”。因此,可考定“昆仑”为古象雄语“穷隆”的音译。意译“鹏之山谷”。

五、穷隆、喀喇、格拉

“穷”(ཁྱུང་།)为一神鸟之称谓,学界虽有不同定义,但在此暂译作“鹏”。“穷”在西文中拼写为Garuda。[12]古代象雄十八王国的国王们以“穷日”(ཁྱུང་རུ།)— 一种头上长有双角,口衔毒蛇的神鸟铜俑作为国家图腾,佩带在帽上。这种神鸟以往汉译为“鹏”,近年有些学者译作“琼鸟”,认为鹏与琼不同。这种神鸟的俑像铜制品至今在西藏很流行。人们普遍收藏或佩戴它。“穷”的历史与世界形成史相关联。古代像雄王国国教苯教认为,作为千劫万苯之本的普贤菩萨为了教化众生,在空乐智之法界变幻为一只神鸟叫做穷(ཁྱུང་།),降落在古象雄王国的一个叫“卡佑”(ཁ་ཡུག)的地方,这个穷鸟产了三枚卵,从卵中孵化出普贤之三个化身,身之化身叫拉穷噶尔布(ལྷ་ཁྱུང་དཀར་པོ།),即白色神鹏;语之化身叫鲁穷鄂江(ཀླུ་ཁྱུང་སྔོ་ལྗང་།),即篮绿色龙鹏;心之化身叫弥穷母枯(མི་ཁྱུང་སྨུག་གོ),即紫色人鹏。这种情形类似西王母国的燧人弇兹氏部落的三大分支:大鵹、少鵹、青鸟。即三青鸟。象雄王国将紫色人鹏作为王国的国师。从此有了象雄王国的穷氏。从此,四十代象雄王统与穷氏国师们的历史相始终。古象雄王国首都亦命名冠以“穷″字为首字,叫“穷隆鄂喀”(ཁྱུང་ལུང་དངུལ་མཁར།),现今译为象汉复合语“穷隆银城”,全意译应是“鹏谷银城”。位于今西藏阿里地区札达县(རྩྭ་མདའ་རྫོང་།)达巴乡穷隆村旁山上,地处朗钦藏布( གླང་ཆེན་གཙང་པོ།)北岸。山顶(鹏头)与两边山坡(两翼)建有城堡,山顶为地方神宫殿,两边为王宫。为古象雄赤岱(ཞང་ཞུང་ཁྲི་སྡེ།)万户政治中心。苯教祖师兴饶弥沃诞生在3900多年前。与他同时出现的“卍”符号,使冈底斯神山状“卍”九叠化,称作“拉日雍仲古匝”(ལྷ་རི་གཡུང་དྲུང་དགུ་བརྩེགས།)—九叠卍神山,如同汉文化的“昆仑九层”。兴饶弥沃本人作为九叠卍神山的“佛陀”。这也恰似黄帝作为昆仑山的中心神。这应该是后来《山海经》等古籍中出现的昆仑山、五帝等神话的源头。

九叠卍山和它的四个中心形成了古象雄苯教宇宙“沃摩隆仁(འོད་མོ་ལུང་རིང་།)的内地洲(ནང་གླིང་།),出现了一个有十二座城市的中地洲(བར་གླིང་།),其中四座城市座落在东西南北四方。这也与汉文典箱记载昆仑山四面“十二座白玉楼”吻合。古代象雄的的十二座城市中,西边城市叫“嘉纳俄摩城”(རྒྱ་ནག་འོལ་མོའི་གྲོང་།),意思是“汉竹林城”,被命名为孔子神变王居住地。在象雄,视孔子为兴饶弥沃的高徒之一,尊称“神变王孔子”(ཀོང་ཙེ་མཁྲིད་ཀྱི་རྒྱལ་བོ།),这充分印证古象雄王国与周朝的联系,“昆仑”、“穷山”等译名大约起于公元前550~前479年上下。班古《西域传》载:“葱岭以西为天竺国,又西有大昆仑,是为天柱,是为地中。”同时,史籍亦载“是有二昆仑焉”。“大昆仑”者为今之“喀喇昆仑山”。而“喀喇昆仑”是古象雄的王者寄魂之神山。“喀喇”是汉语音译,准确的音译应为“格拉”或“格喇”。古代象雄王国、吐蕃王国均视雄伟高大的雪山为王者的身魂寄宿的神山。宗教习俗方面讲,给诸多大山的命名前冠以“格拉”(སྐུ་བླ།),即“王之身魂”。如冈底斯山名前冠以“格拉”,称作“格拉底斯”(སྐུ་བླ་གངས་ཏི་སེ།)、穷隆前冠以“格拉”,称作“格拉(喀喇)穷隆(仑)[ཁྱུང་ལུང་།]。现今居住在印(控)巴(控)克什米尔地区的蕃巴(བོད་པ།)人(巴尔蒂斯坦),唐代称大勃律国称“喀喇昆仑山”为“སྐུ་བླ་ཁྱུང་ལུང་།”,即“格拉穷隆″。他们沿用古象雄的地名叫法。而我国境内沿用“喀喇昆仑”,“喀喇”被误认为是匈奴语“哈喇”(Hara)的音译。这就产生了对“昆仑”民族学和语言学的巨大误区。昆仑历史与文化产生诸多曲解,甚至歪曲。古代象雄王国时期,对雄伟高大的雪山命名时名前冠以“格拉”的现象非常普遍。象雄人敬奉冈底斯山,它的主神是格拉盖肖尔(སྐུ་བླ་གེ་ཤོད།),“穷隆”前冠以“,格拉”,称作“格拉穷隆”(སྐུ་བླ་ཁྱུང་ལུང་།,汉语音译“喀喇昆仑”)等等。古象雄王国区域内“格拉”诸神山与现代地理昆仑山系在空间上如影随形紧密相依。它们是古诸羌国、象雄王国、吐蕃王国的历代神与“王之身魂山”。它们都坐落于大昆仑山的轮廓中,亦即藏地“六岭”(སྒང་དྲུག)的诸条山脉中。所谓“六岭”是古代象雄、吐蕃对整个青藏高原的地形地貌的概括,是对基本上东西走向的六条大山脉及其标志性神山的描述。在这六条山脉中,又分出四大山神,他们从属于格拉穷隆东延及南北中列的诸支脉,如发脉于喀喇昆仑的唐古拉山脉、冈底斯山脉、喜马拉雅山脉、西、中、东昆仑山脉的神山化身。具体为:

(一)、雅拉香波神山(ཡར་ལྷ་ཤམ་པོའམ་ཡུལ་ལྷ་ཤང་པོ།):位于今唐古拉山脉,其上端为喀喇昆仑山(格拉穷隆山),中段为格拉丹冬( སྐུ་བླ་མདའ་མདོང་།)山,东段为今聂荣县苯塔(བོན་མཐའ།)、鲁索(ཀླུ་ཟོག)部落北边高大的格拉雅拉香波(སྐུ་བླ་ཡར་ལྷ་ཤམ་པོ།),有雅拉香波三兄弟神山坐落东唐古拉山脉。格拉雅拉香波被认为是吐蕃第一代藏王聂赤赞普(གཉའ་ཁྲི་བཙན་པོ།)的王之身魂(བླ་རི།)山。居地东唐古拉山。

(二)、格拉喀日神山(སྐུ་བླ་མཁའ་རི།)居于东喜马拉雅山脉中;

(三)、格拉诺金康桑神山(སྐུ་བླ་གནོད་སྤྱིན་གངས་བཟང་།):居于中喜马拉雅山脉中;格拉穷隆(སྐུ་བླ་ཁྱུང་ལུང་།),位于西喜马拉雅山脉西端;

(四)、格拉盖肖尔神山(སྐུ་བླ་ཀེ་ཤོལ།):居于冈底斯山脉;格拉曼扎(སྐུ་བླ་མཎྜལ།)位于冈底斯山西南;格拉念青唐古拉神山(སྐུ་བླ་གཉན་ཆེན་ཐང་ལྷ།),居念青唐古拉山脉中。以上神山,又各有王或神寄魂。如,格拉喀日神山是格萨尔王的身魂山;格拉诺金康桑是毗沙门神(རྣམ་ཐོས་སྲས།)的身魂山;格拉念青唐古拉神山是金刚手恰那多吉(ཕྱག་ན་རྡོ་རྗེ།)的身魂山,也是吐蕃赞普赤松德赞( ཁྲི་སྲོང་ལྡེའུ་བཙན།)的身魂山。神山还有家族,如,古代神山沃岱巩杰(འོད་དེ་གུང་རྒྱལ།)位于卫藏。他是念青唐古拉神山的父王。西昆仑山北麓,和田有西昆仑山的主神格拉瓦合孜(སྐུ་བླ་བག་ཙེ།),他是宝帐护法神和姊妹护法神山。在怒江(དངུལ་ཆུ།)有格拉智玛托交神山(སྐུ་བླ་བྲག་དམར་མཐོ་ཅོག)等等。“格拉”(喀喇)是古羌、古象雄王国、吐蕃王国乃至拉达克藏人自然敬畏的主题词。是一种民族品德,它贯穿在昆仑自然实体神人之中。

六、六岭与昆仑山

“藏地六岭”就是今天的大昆仑山系的概念,只是称谓不同而已。藏地六岭是古代藏族对“昆仑山”的立体化描述和概括。“六岭”中囊括“大昆仑”,在当今青藏高原,昆仑山诸列山脉不外乎在“六岭”之内:

(一)、夏达岭(ཤར་ཟླ་སྒང་།):意思是东月山岭。 是今巴颜喀拉山脉。其中包括可可西里山、布尔汗布达山、阿尼玛卿山、傲拉玉泽山(སྔོ་ལ་གཡི་རྩེ།)、闷摩黎山(མ་མོ་ལུ་གུ),傲拉玉泽在今甘肃省临夏市境内,当地人叫“老爷山”。女神闷摩黎位于玉树州南部川西北。夏达岭中段为今曲麻莱县境内,著名神山有约格•雅拉达孜山(ཡུག་གི་གཡག་ལ་སྟག་རྩེ།)、喀尔佐姆日孜山(མཁར་མཛོ་མོ་རི་རྩེ།)、赛沃札拉达孜山(སེ་བོ་དགྲ་ལྷ་སྟག་རྩེ།)、冈恰巴拉达孜山( གངས་ཆག་དཔལ་ལྷ་སྟག་རྩེ།)等昆仑中列大山。据说巴颜喀拉山脉中共有十三座神山。

(二)、 辰达岭(འབྲང་ཟླ་སྒང་།) :意思是中月山岭。为紫昆仑阿尔金山脉(ཨ་ཆེན་སྨུག་པོ།)、祁连山脉(མདོ་ལ་རིང་མོ།)及其南列托勒山(ཐོག་རི།)、托勒南山(ཐོག་རིའི་ལྷོ་རྒྱུད།)、疏勒南山(བསེ་རིའི་ལྷོ་རྒྱུད།)、大通山(རྟ་ཐང་རི་བོ།)、青海南山(མཚོ་སྔོན་ལྷོ་རི།)等山脉。 辰达岭亦写作“撑达岭”。为现今东昆仑山的阿尔金山脉至祁连山的疏勒南山一段。汉文典籍对这段山脉称作“撑达岭”或“辰达岭”。对疏勒南山东端岗格尔肖合力雪山(གངས་དཀར་ཕྱོགས་ལས།)叫“阿木你木枯"。即“紫山老爷”。

东昆仑山东延和南列的支脉形成一个弧形,将柴达木盆地西部、南部和北部夹在中间,形成西南的“白昆仑”、西北的“紫昆仑”、中列的“黑昆仑”自然景观。东昆仑在北纬85~90度之间,东经37~38度范围内东延为阿尔金山(ཨ་ཆེན་སྨུག་པོ།),东南延为祁漫塔格山一列;阿尔格山、博喀雷克塔格、唐格乌拉山、布尔汗布达山为一列,形成柴达木盆地西部、西南部昆仑屏障,对此藏语称作“阿嘉钦莫”(ཨ་རྒྱ་ཆེན་མོ།)或“阿钦冈嘉”。这就是白昆仑山;柴达木盆地西北绕以阿尔金山脉,史籍也叫“阿尔金母枯山”(ཨ་ཆེན་སྨུག་པོ།),即紫昆仑山,一直到疏勒南山都统称“阿木尼母枯”(ཨ་མྱེས་སྨུག་པོ།)。“阿尔金”是“阿嘉钦莫”的简称“阿钦”的对音。从阿尔金山到疏勒勒南山统称“辰达岭”(འབྲང་ཟླ་སྒང་།)。疏勒南山东端的岗格尔肖合力雪山在《安多政教史》等一些史籍中称作“鄂尔肯雪山”,此名乃“阿尔金”(ཨ་ཆེན།)之谐音。《山海经》中记载的“昆仑之丘”、“紫山”均坐落于辰达岭中。中列的昆仑山玉虚峰称作“阿钦杂纳”(ཨ་ཆེན་རྫ་ནག),即“黑昆仑山”。

(三)、 洛达岭(ལྷོ་ཟླ་སྒང་།):意思南月山岭。为东喜马拉雅山脉,其中坐落格拉盖尔佐神山(སྐུ་བླ་གེར་མཛོད།)、格拉喀日神山(སྐུ་བླ་མཁའ་རི།),亦称格拉喀日赛尔翁巴(སྐུ་བླ་ཧ་རི་ཟེར་སྔོན་པ།)等神山。

(四)、 怒达岭(དངུལ་ཟླ་སྒང་།):意思是银月山岭。 为唐古拉山脉(གདང་ལ་རི་རྒྱུད།)及其东南延山脉。“怒”(དངུལ།)为藏语,即“银”。怒江(དངུལ་ཆུ།)意为“银河”,发源于西藏聂荣县(གཉན་རོང་རྫོང་།)北部唐拉夏噶尔(ཐང་ལ་ཞྭ་དཀརའམ་གདང་ལ་ཞྭ་དཀར།)雪山南麓。为怒达岭主脉,所以发源于此山的河命名“怒曲”(དངུལ་ཆུ།),译作“怒江”,下游叫“路江”。怒达岭中坐落格拉札玛尔托久(སྐུ་བླ་བྲག་དམར་མཐོ་ཅོག)神山、格拉雅拉香波(སྐུ་བླ་ཡར་ལྷ་ཤམ་པོ།)神山、格拉唐古拉(སྐུ་བླ་ཐང་ལ།)神山。

(五)、达姆岭(ཟླ་མོ་སྒང་།):意思是阴性月亮山岭。古代吐蕃人称整条昆仑山主脉为达姆岭。山脉的分段如同现代地理所划分之西、中、东昆仑山:

西昆仑山叫“达多”(ཟླ་སྟོད།),意为上月岭。此山岭中有达依嘎纳松多神山(ཟླ་ཡི་དཀར་ནག་སུམ་མདོ།),意为“月之黑白三岔”;有凯念多吉旺札(དགེ་བསྙེན་རྡོ་རྗེ་དབང་གྲག)神山、有娘塘羌日(སྙིང་ཐང་འཆམ་རི།)神山。谓之三大名神,在西藏典籍《神烟》中有记载;

中昆仑山叫达盖(ཟླ་སྐེད།),意为中月岭。此山岭中有木格斜兴昌果依神山(སྨོག་ཤེ་ཤིན་འཕྲང་གོ་གཡས།)、塞依玛姆偏桑神山(གཟེ་ཡི་མ་མོ་འཕེན་བཟང་།)、玉措鲁勉霍尔札神山(གཡུ་མཚོ་ཀླུ་སྨན་ཧོར་བྲག)、乃班岱尔达日姆茹神山(ནེ་བན་གཏེར་བདག་རག་མོ་རི།)、白玉恰卜希宗昌(འབེ་ཡི་ཆབ་བཞི་རྫོང་འཕྲང་།)五大名山及名湖,记载于《神烟》;

东昆仑叫达麦(ཟླ་སྨད།),意为下月岭。此山岭中有纳布冬载朵拉茹(ན་པ་མདུང་རྩེ་མདོ་ལ་རི།)、有札噶尔札纳(རྫ་དཀར་རྫ་ནག)两大名山。现今藏族叫“札茹噶尔纳山(རྫ་རི་དཀར་ནག)。即白昆仑岩山和黑昆仑岩山。当今汉语地名为玉珠峰和玉虚峰。昆仑山脉的以上神山多命名于吐蕃时期,晚于象雄地名。以上诸山名具体方位,多数巳无从考证。达姆岭东部为辰达岭。

(六)、察瓦岭(ཚ་བ་སྒང་།):今怒江和澜沧江(དངུལ་ཆུ།)之间一带。他念他翁山(བདག་གཉན་བདག་དབང)、横断山脉等。此山岭中有多吉哲噶尔达尔托坚(རྡོ་རྗེ་དྲིལ་དཀར་དར་ཐོད་ཅན།)、察瓦滇姆钦姆(ཚ་བའི་བརྟན་མོ་ཆེན་མོ།)等伴神司山。以上藏地“六岭”及其“格拉”系列神山均在“万山之祖”昆仑山系之内。

七、象雄、春秋、昆仑

拉当芒布与孔子神变王:中原的春秋时期,汉族学者(或宗教学者)在古象雄地区活动。并且在宗教等文化领域,与象雄苯教发生过交流。相关实史被藏籍记载并存史。苯教典籍普遍记载了一个叫拉当芒布(也被译作“来当芒布。藏文)的汉人在象雄活动。比较一致的记载是: 拉当芒布等在象雄修习苯教,以后将其传到汉地,成为象雄的苯教支派,这个支派向东进行了传播。关于拉当芒布汉人在象雄修习苯教和向东方汉地传播苯教的活动,在苯教典籍中虽然有记载,但非常零散,难将其串成一部完整的历史。但这一记载至少说明汉人与象人在宗教方面的早期接触及交往、交流的历史渊源。[13]

英国知名学者噶尔梅教授在《苯教史》中说:苯教第二次兴起时,“学术界六位异人”,来自大食、印度、嘉纳(汉地)、高昌、象雄、吐蕃、木雅。其中,“汉地学者来当芒布,他精通秘传的知识”。也叫“嘉苯来当芒布(ལེགས་ཐིང་མང་པོ།)。”[14]这一时期,为吐蕃藏王布德贡杰执政的地王六列时期,即大约公元前2世纪(约公元前465年~前225年),亦即战国时期周贞定王(姬介)四年至秦始皇秦王政22年,约历240年。苯教史典籍中将孔子作为冈底斯神山西边的国家的国王记载。孔子生于春秋时代,公元前551~前479年。布德贡杰执政的公元前465年,孔子去世已14年。说明早在公元前465年以前,孔子与古象雄苯教存在某种联系,而且是深度联系。象雄苯教敬称孔子为“孔子神变王”(ཀོང་ཙེ་མཁྲིད་ཀྱི་རྒྱལ་བོ།)。[15]并且在冈仁波齐神山宇宙观的理想模式—九叠雍仲神山和它的四个中心形成的沃摩隆仁(འོད་མོ་ལུང་རིང་།)的内地洲(ནང་གླིང་།)中的十二座城市(中地洲)中,给汉人留了一席之地。将孔子神变王的都邑城市设在九叠雍中山西边,城市命名为“汉竹林”。另外古象雄的河流,也有一条为汉所拥有。“自昆仑东绝两恒山,日月之所道,江、汉之所出”(《淮南子.时则篇》)中所谓“汉河”,根据苯教典籍记载为发源于冈底斯山的孔雀河(རྨ་བྱ་གཙང་པོ།)即为“汉河”,典籍记载:“布合希(པག་ཤུ།)流自孔雀河,此为汉人的缘分。”[16]

汉碑文中提“小羊同”。[17]这就印证早在古象雄王国时期,大约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7世纪,中原与“羊同″有交往。这就如同炎黄与昆仑山的联系。

2005年,在阿里地区发现有汉字的丝绸织物。考古界认为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卡尔东古墓位于阿里地区噶尔县土门乡象泉河北岸被认为是古代象雄王国都城穷隆银城城址西侧的山脚下,位于现代苯教寺院故如甲木寺门前。随葬物包括“王侯”铭文禽兽纹丝绸残片及大量素面褐色丝绸残片,马蹄形木梳、长方形木案、木奁、草编器、钻木取火棒、青铜釜、青铜钵、青铜环柄杯、木柄青铜箕、镀金银片、铁矛及其他铁器残块、双耳高领陶罐、陶高足杯和带流杯等。“王侯”铭文禽兽纹绵为墓葬提供了相对准确的断代。丝绸残片为典型的汉地经锦,长44厘米,宽25厘米,藏青底上织黄褐色纹饰,自上而下由三循环纹样构成。最下层为波纹状纹饰,每个波曲内饰一组对鸟脚踏祥云。波曲间饰以背对的鸟首状纹饰,波曲顶部技撑柱状图案,将中层分隔为数个单元,每个单元内围绕中心的神树对称分布称对的珠雀和白虎,四角对称分布青龙和玄武。四神之间可见汉字“王候”及其镜像反字。最上层为以神树为对称轴饰以背对而立的虎状有翼神兽,尾部放置一件三足汉式鼎,其旁可见汉字“宜”。同类纹饰和铭文的丝绸发现于西昆仑北麓尉犁营盘墓地和吐鲁番阿斯塔那墓地,年代分别为3~4世纪和公元455年。由此可知西藏卡尔东墓葬的丝绸年代为3~5世纪。有关学者通过对墓主人骨骼进行加速器质谱计碳—14测年(AMS),也将其断代为3世纪或4世纪前半期,与丝绸图案显示的年代十分吻合。从古墓形制看,其沿袭了象雄早期石砌方形墓的传统。相式木棺与新疆的尼雅、营盘和昆仑山北麓和田地区的彩绘箱式木棺有着密切关系,与来自塔里木盆地汉晋古墓中所见和和阗等地汉晋遗址中出土的器物非常接近;具有浓郁汉风的较大件青铜器物和铁制器物也很可能来自于金属制作技术成熟的南疆和阗和洛浦等地。[18]

被认为是古象雄(羊同)王国都城的西藏阿里穷隆银城(ཁྱུང་ལུང་དངུལ་མཁར།)最近处出土了一梱丝织物,这梱丝织物是僧侣们在噶尔县(སྒར་རྫོང་།)的一座苯教寺院前的地下偶然发现的。霍魏教授经过比对周边区域出土的丝织物,发现图案大致相同。经过对该地相关物品进行的碳—14年代检测和比较,这梱丝织物的年代最晚不会晚于唐代初年,最早可以到公元4世纪。尤其让学界震惊的是,丝织物上有四个汉字:“王侯羊王”,与新疆出土的丝织物上的“胡王”形成参照。丝织物上的“羊王”应该就是指古象雄(羊同)的王。这梱丝织物是从中原特织带到当地(羊同)的。至于所来的古道,除了比如吐蕃—泥婆道,即唐使节王玄策到印度的路线、玄奘法师去天竺的路线,从中原到羊同/象雄还存在一条捷径的古道。穷隆银城发现的“王侯羊王”,丝织物是西藏首次发现的带有汉字的织物。证明了中原王朝与“羊同国”(象雄王国)之间存在着往来与交流;它对文献记载的“羊同”象雄国都位置具有意义;它证明由丝绸之路通往羊同的西北(西昆仑)道的存在。[19]同时,印证“穷山”、"昆仑”(穷隆)等汉译地名翻译与“昆仑”文化的雏形可能始于公元4世纪之前。

八、西、中昆仑北麓地区出土汉晋文物

古代象雄王国都城穷隆银城与“穷山”、“昆仑”等地名的源原有着直接的历史文化渊源关系。并且,在穷隆银城出土的中原王朝丝织等文物和新疆和田等地出土的汉晋文物在地理空间背景和时间上有着直接联系。资料表明古象雄王国与古黎宇(指南疆)之间自古以来有一条“昆仑道”。即古安息道。[20]亦称“藏道”。于田县城西南行至兰干乡,再沿克里雅河南行90公里,越过西昆仑山东端达卡牙格达坂山,进入象雄王国腹地,沿途遍布古堡、驿站、石洞、地穴等古迹。由“藏道”西行可通古安息国。安息称古象雄为“条支”。《前汉书•西域传》:“安息长老传闻条支有弱水、西王母。” 自古以来中原王朝与古象雄曾往来于“安息道”。

西昆仑山东端北麓的和田县境内,汉、南北朝、唐代古墓群约有15处,其中,代表性的古墓群有依玛目、木沙、卡孜木麻扎古墓群。时间为唐—五代。面积约800平方米,南北宽约400米。1984年、1995年发掘墓葬10余座。其中2具木棺彩绘上有青龙、白虎、珠雀、玄武等四神及水鸟、花卉图案,棺盖上钉有数排直径约10厘米的木制乳钉。挡板上有彩绘的圆形图案。干尸发式保存较好,身着丝绸衣物,面部、身体上放置金箔。其中一男性的白绫覆面上一面墨书汉文“夫人信附男宰相李枉儿”,一面书于阗文。随葬品有陶器、木器等。

和田地区民丰县境内尼雅遗址,位于尼雅乡喀帕克阿斯干村北约20公里沙漠中,时代为汉、晋。遗址南北长约30公里,东西最宽5公里。沿着尼雅河的古河床呈南北走向。共发现各类遗迹点100余处。其中,1995年MN1号墓地,清理发掘墓葬9座,其中船形木棺墓葬6座,箱式木棺墓葬3座。出土干尸及大量珍贵遗物,包括锦被、锦袍、锦裤、锦袄、绸衣、绣花靴、皮底勾花皮鞋、锦质面衣等。随葬物有弓、弓袋、箭、陶罐、木器座、木碗、纺轮、晕染毛织袋、漆奁、蜻蜓眼料珠及小皮襄、铜镜、镜袋、化妆品、皮腰带、木柄铁刀、漆皮压花刀鞘、束发锦带、葡萄、梨、糜谷饼等。其中“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王侯合昏千秋万岁宜子孙”、“世毋极锦”、“登高明望四海贵富寿为国庆”、“恩泽下岁大孰长葆二亲子孙息弟兄茂盛无极"等大量吉祥语文字织锦,保存良好,引人注目。为1995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1997年发掘N14西北墓地,发掘箱式木棺墓葬1座,出土木器、陶器、铁器及织物。1998年出土“元和元年”文字织锦囊、木器、织物等重要遗物,年代为汉晋时期。

民丰县安迪尔牧场东南约27公里处公路的沙漠腹地的“安迪尔古城遗址”,被考古考证为汉—唐时期。釆集到的遗物有从西亚输入的玻璃珠、1~4世纪罗马产的带花玻璃片、和田马钱等。1901年、1906年英国探险家斯坦因等曾盗掘大量吐蕃文、波罗谜文、汉文文书及大量精美文物。

新疆吐鲁番市阿斯塔那古墓群位于二堡乡巴达木勒克村北,二堡乡政府北约2,5公里,年代晋、唐。墓地东西长约2,5公里,宽约2公里,占地面积约10平方公里。据墓葬编号可知,阿斯塔那有墓葬532座、哈拉和卓338座。其中,麴氏高昌时期(公元6世纪初~7世纪中叶)墓葬中出现大幅伏羲、女娲画像。唐西州时期(公元7~8世纪中)墓葬内出现伏羲、女娲绢画。说明昆仑山神话早在晋、唐时期流传于昆仑山北麓地区。1964年,阿斯塔那18号墓出土“胡王”联珠纹锦。与象雄(阿里地区)出土的“羊王”在文物空间上间隔西昆仑山,一南一北。中原王朝在当年为西域胡人(ཧོར་མི།)之胡王和羊同之羊王特织锦织物并作为赠品相赠。

洛浦县山普拉古墓群地处昆仑山山前和田玉龙喀什河出口后形成的冲积扇上。墓地面积约6平方公里,时代更早,为战国~汉。墓葬形制与昆仑山南麓地区的象雄穷隆银城墓葬形制相同。出土木器为最多,有盆、罐、钵、案等。铜器有汉文“宜家常贵”铭文镜及四乳镜、素面镜及铜饰件等。铁器有镰刀、铁刀、箭镞等。

以上考古文物及遗址充分证明在公元3世纪或更早时期,春秋战国、晋、汉等国人及他们的居落,宗教、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机制业巳存在于西域、羊同、安息等地区,西昆仑南北。丝绸之路通行于中亚西亚、古象雄、古波斯等国。昆仑山崇拜及其神话、伏羲、女娲的故事流传在西域。汉唐时期,西域巳是吐蕃、汉、唐、婆罗等国人交汇的区域。古象雄王国的“穷隆”、春秋的“穷山”、汉的“昆仑"均起源于西昆仑山周边。

九、“穷隆"诸山纵横青藏高原

“沃摩隆仁”(འོད་མོ་ལུང་རིང་།)这一地理区域分为二,即象雄沃摩隆仁(“地理中心”,诞生“穷隆”<昆仑>的区域>和大食(沃摩隆仁(“文化中心”)。关于大食(ཏ་ཟིག)的名称由来:苯教祖师辛饶弥沃切(གཤེན་རབ་མི་བོ་ཆེ།)的传记记载:此等五人经过达岱(ཏ་སྡེ)和斯盘(གཟིག་འཕན།)而到了象雄。此“达岱”意味着当时象雄西部区域的总称。所以在此两个地方名称里,各取了首字而做“ཏ་ཟིག”(大斯、大食)的名称。新、旧唐书译作“大食”。沃摩隆仁被认为是藏族先民对中亚地理的整体记忆,象雄中部的地理地貌和苯教宇宙观的启迪相结合的产物,是古代中亚各民族文化交流的结果在象雄苯教文化中的深层积淀,加上本教起源于象雄西部的大食传说和后来形成的沃摩隆仁与西方极乐世界的一致性使其成为既是苯教的起源又是苯教信徒精神归宿的崇拜对象。穷隆(昆仑)对于道教文化与中原王朝依然。象雄语的“穷隆”被古代汉语译为“穷山”、“昆仑”。这是毋庸置疑的。它的人文源头西起于古大食的地理范畴。古象雄的“格拉穷隆”被译作“喀喇昆仑”。“穷隆”作为宇宙象征,在象雄与吐蕃,其名称与宗教传播一同东延,成为一系列“穷"字当头的山川地名。就象雄地区而上,上象雄有格拉穷隆(被汉译为喀喇昆仑),札达县境内有“穷钦山”(ཁྱུང་ཆེན་རི།)及“穷隆”(昆仑山ཁྱུང་ལུང་།)、“穷隆村”;噶尔县有“穷隆银城”古都遗址;中象雄那曲地区尼玛县境有“穷拉山”(ཁྱུང་ལ་རི།)以及古城遗址;改则县境有“穷普岗拉山”(ཁྱུང་ཕུ་སྒང་ལ།);措勤县境有白隆穷李寺(བལ་ལུང་ཁྱུང་ལྷས།)以及“穷宗”(ཁྱུང་རྫོང་།);尼玛县境当惹雍措湖岸有“当惹穷宗”(དིང་རི་ཁྱུང་རྫོང་།)古遗址;东唐古拉山地区有“穷布丁青”(ཁྱུང་བུ་གཏེང་ཆེན།)、“穷布日孜珠(ཁྱུང་བུ་རི་རྩེ་དྲུག),昆仑山东南延入川西北有“穷拉(ཁྱུང་ལག་རི།),汉译作“邛崃山”。下象雄地区有都兰吐蕃一号墓依山选择“穷日”为其墓倚;在东昆仑东瑞阿尼玛卿山东北麓黄河北拐地拉加寺有阿木你穷关(ཁྱུང་མགོན།)神山。“穷山”及“穷城”纵横于古象雄上、中、下三区。“穷隆”作为一种文化,潜移默化地指导着“昆仑”文化的支配性因素,承载着昆仑文化的原型母胎。“穷隆”即为古象雄王国的国号,也是“昆仑”的对音。它含盖了“大昆仑”的外延和内涵。

十、穷隆与昆仑山神界

(一)、“黄帝四面”与苯教“五宫”:古者黄帝四面。黄帝之初,养性爱民,不好战伐,而四帝各认方色称号,交共谋之,边城日紧,介胄不释。黄帝欢曰:“夫君危于上,民不安于下;主失其国,其臣再嫁;厥病之由,非养寇邪?今处民萌之上,而四盗亢衡,递震于师。”于是遂即营垒以灭四帝。

东方木也,其帝太皥,其佐句芒,执规而治春;南方火也,其帝炎帝,其佐朱明,执衡而治夏;中央土也,其帝黄帝,其佐后土,执绳而治四方;西方金也,其帝少昊,其佐蓐收,执短而活秋;北方水也,其帝颛顼,其佐玄冥,执权而治冬。

以五行所代表的方位和色彩来配神话传说中的五帝;成为一个完整的神国组织。这种五行元素为昆仑山五方五帝的方色称号的构架,恰如古象雄苯教的宇宙论及生命起源说。苯教认为“最初之本源”是“五种本源物质”、“创造主”及阴阳。藏籍《卓浦》(མཛོད་ཕུག)之记载:“很早很早以前,南卡东丹却松(ནམ་མཁའ་སྟོང་ལྡན་ཕྱོད་སུམ་རྗེ།)拥有五种本源物质。”这王类似黄帝拥有“四帝”。黄帝是昆仑山的中央神,南卡东丹却松王同样是冈底斯山的中央神。昆仑山东西南北中五方有了金、木、水、火、土五行中产生的“五帝”;苯教的五行风、火、水、土,加上中央神“空”—南卡东丹却松王就产生了“五种本源物质。“南卡东丹”意译则为“太空空虚”或“太空混沌”。五种本源物质中产生了宇宙蛋一枚。如同“盘古”生于“天地混沌如鸡子”。苯教对五行配宇宙叫“麦巴朗果尔”(སྨེ་བའི་གླང་སྐོར།)。即“九宫”。古象雄苯教用五行解释神山冈底斯东、南、西、北、中五方,并配以颜色及形状。如:古象雄与春秋史中的昆仑山1.jpg

这种五行排列次序及方位、颜色与《山海经》昆仑山“五方五帝”方位、五行、颜色相吻合。

"黄帝四面”:即四张脸。《尸子》:“子贡问孔子:‘古者黄帝四面,信乎?’孔子曰:‘黄帝取合己者四人,使治四方,不计而耦,不约而成,此之谓四面也’。”如是孔说,黄帝和南卡东丹均有“四面”而治“四方。然而,民间传说则认为黄帝确实有四张脸。如是民说,黄帝四面同大梵天(ལྷ་ཆེན་ཚངས་པ།)四面相吻合。大梵天相貌四面两手,是神山冈底斯的中央神,如同黄帝为昆仑山的中央神。汉籍“五帝”与“昆仑山”神话的起源相当早。《晏子春秋•内篇•谏上》记有楚巫见齐景公“请致五帝,以明君德”的记叙,屈原《惜诵》也说:“令五帝以折中兮”,都指的是五方五帝,并非人帝。这一点与古象雄的史前统治“非人”(མི་མ་ཡིན།)极相似。在此,值得一提的是,“大昆仑‘非人’世界”中,可以考证到炎帝“部落”的蛛丝蚂迹。黄帝与蚩尤的战争中的蚩尤神,出现在南喀诺布教授所著《古代象雄与吐蕃史》中所记述的史前远古象雄地区“非人”统治时期的统治者之中。他是继黑夜叉(གནོད་སྦྱིན་ནག་པོ།)统治时期之后的又一个魔王统治者。他在《氐汉藏宗教史》中记载为“惹氐果尤”(རེ་ལྡེ་མགོ་གཡག)。他身着黑色绸缎衣,牛头人身,以刀斧为武器。“蚩尤”被典籍记载,认为是天神之一,他是牛头人身炎帝神农氏的后裔。蚩尤人身牛头,四目六手。“炎帝″疑似“惹氐”(རེ་ལྡེ།)的对音,而“蚩尤”则为“果尤”之异译。“帝”为"氐″(ལྡེ།)之音译。氐为古代一民族之称谓。进一步推测,“果尤”(མགོ་གཡག)或“蚩尤”部落史前居住在冈底斯山周边;“惹氐”(རེ་ལྡེ)或“炎帝”亦居于冈底斯山周边。而“穷隆”( ཁྱུང་ལུང་།)或“穷山”的山名则早于古象雄苯教祖师辛饶弥沃切时期,即早于4000年。公元前6000年或更早农业在中国出现。神农氏炎帝象征中国农业的始祖,炎帝在神话中居于昆仑山的南方,执衡而治夏。四帝居昆仑山四方,昆仑山的主神黄帝居中央,治四方。他们都是“非人”世界的神帝。而黄帝在昆仑神话中的统治地位,从宗教宇宙文化层面讲,他只能与冈底斯山的主神大梵天(ལྷ་ཆེན་ཚངས་པ།)、须弥山的主神大自在(དབང་ཕྱུགས་ཆེན་པོ།)等平齐平坐。都是一方宇宙神山的中央统治者,也是宇宙的创始神。黄帝在昆仑山宇宙世界的东西南北四方中,立于中央;大自在、梵天、偏入三神则资格更老,被认为是“同一自性之神祇,三界皆供奉之,因能自由驾驭世间阴阳诸气,自在于宇宙空间,故称为大自在。”而大自在神的栖身之地底斯山。冈底斯山的主峰冈仁波(གངས་རིན་པོ་ཆེ།)神山是昆仑山的初始原型。汉语音译“昆仑”是古象雄语“穷隆”的对音,意为“鹏谷”。巜山海经》中译作象汉复合语“穷山”,亦称作“轩辕山”。苯教的冈底斯宇宙论模式以及“五行”(འབྱུང་བ་ལྔ།)与黃帝等五帝的“昆仑”宇宙模式极其相似。苯教的宇宙模式及生命起源中,也有类似“五帝”及五行的神话组织。象雄苯教认为有“最初之本源”、“五种本源物质”、“造物主”及阴阳(二元论)的观点。关于最初本源,《卓浦》之记载:“很早很早以前,南卡东单却松王(ནམ་མཁའ་སྟོང་ལྡན་ཕྱོད་སུམ་རྗེ།)拥有五种本源物质。父赤杰曲巴(ཁྲི་རྒྱལ་ཁྱུག་པ།)从他那里把它们收集起来,放入自己的体内。”由此产生了风、火、水、土,加上他自己(太空)是五种本源物质。五种本源物质的精华中产生了宇宙蛋一枚。古象雄苯教用五种本源物质五行化来诠释冈底斯四周及其神山;古代象雄苯教亦使用汉地的“九宫”,称作“麦巴”(སྨེ་བ།),并配以颜色及形状:古象雄与春秋史中的昆仑山2.jpg

(sMe一bavⅰ一glng一sKor)古象雄与春秋史中的昆仑山3.jpg

“黄帝”同梵天(ཚངས་པ།)等非人神灵一样,在佛(苯)教万神殿里属于出世间护法神系统。在特征上尽管伴演着道教的一些角色,但本质上表现了属于誓愿系(དམ་ཅན།)的古代象雄苯教冈底斯穷隆宇宙神灵的原型特征。“昆仑山”是古代汉民族对象雄中西部地理地貌和须弥山、冈底斯山世界神话的总体记忆配以阴阳五行,进行再创作的宇宙说;是古代汉民族曾经生活在中国西部的历史记忆,其后,民族东迁以及民族文化交融发展的结果在道教文化染缸中的深层沉积。它既是炎黄的发源,也是道教之所以成为“教”的文化根系和精神归宿的崇拜对象和精神宇宙。

(二)、“五方帝”与“五方佛”比较:在佛教密宗中,宇宙的东、南、西、北、中五方,亦置有昆仑宇宙似的“五方佛(帝)”一样,宇宙五方各有一尊仙界主神,统称“五方佛”,依次为大日如来佛、阿网佛、宝生佛、阿弥陀佛、不空成就佛。其中东、南、西、北四方的佛又称“四方四佛”,如同“四方四帝”。而大日如来恰似“黄帝”,为中央主神。古象雄与春秋史中的昆仑山4.jpg屏幕截图 2024-05-06 132118.jpg

“昆仑山”五帝与“五方佛”比较表

五方佛是否代表五行,虽然未见记载,然就苯教宇宙形成之五大要素与道教昆仑宇宙五方五帝与五行,按五方配金、木、水、火、土而言,想必“五方佛”亦应代表相应的五行元素同时亦应代表了相应的季节。在密宗传统中,五大要素有两种排序方式:其中,密教及苯教法排序为空、风、火、水、土;五行的排序为木、火、土、金、水。在后一排中的“木”相当于前一排的“风”,而“金”相当于前一排的“土”要素本质相同。如是,“五方五佛”与“五方五帝”在昆仑或须弥、冈底斯宇宙中的五行要素、方位、身色都大同小异,甚至相吻合。因此,“昆仑”、“穷隆”、“穷山”、冈底斯山、须弥山、昆仑之丘等也就无法迥异了。

(三)、“建木”与“瞻部”比较:建木在广都,[21]众帝所自上下,[22]日中无景[影],[23]呼而无响,盖天地之中也。[24]

“有木,其状如牛,引之有皮,若缨、黄蛇;其状如罗,其实如栾,其木若区,其名建木。在窫窳西弱水上”(《山海经、海内南经》)。《山海经》校译者谌东飚先生翻译:“有一种树,形状像牛,扯它就有树皮掉下来,像缨带,又像黄蛇。它的叶子像罗网,它的果实像栾木的果实,树干像刺榆,它的名字叫建木。它生长在、窫窳西边的弱水上。”这里所说的“弱水”, 是环绕着昆仑山的一条河。解释称因为水力弱,不胜鸿毛 所以称其为“弱水”,其实,“弱水”并非纯汉语,而是羌汉复合语,“弱”(རེག)为古羌语,“水”为“曲”(ཆུ།)的汉语意译,羌汉复合语“弱水”的正真意思是“一触即亡之河”,河流汹涌,无以游泳。谌东飚先生又翻译:有一种树,青色的叶子,紫色的茎干,黑色的花朵,黄色的果实,名叫建木。

南海之内,黑水、青水之间,有九丘,以水络之,名曰陶唐之丘、叔得之丘、孟盈之丘、昆吾之丘、黑白之丘、赤望之丘、参卫之丘、武夫之丘、神民之丘。有木,青叶紫茎,玄华黄实,名建木,百仞无枝,上有九本属,[25]下有九栒,[26]其实如麻,其叶如芒,[27]大皞爰过,黄帝所为(巜山海经、海内经》)。[28]

以上几段话均与昆仑山宇宙世界有关。意思据专家解释:“建木”这种“天树”生长在昆仑山的“都广”。是众帝从这棵树上,上下于天。建木在中午太阳当顶时,看不见它的树影,在这里大声呼喊,也听不到回响,建木居于天地的中央。

南海中,在黑水和青水之间,有九座山丘,被水环绕着。名字分别叫做陶唐、叔得、孟盈、昆吾、黑白、赤望、参卫、武夫、神民丘。“黑水青水”是两条河名,据史学家翻译: 都发源于昆仑山。丘即山,有九座山环绕。九丘丘名的取义被认为都是古代著名人物名号。例如陶唐,是尧帝之号。昆吾,是颛顼的后代子孙樊的封号。武夫,以山上武夫这种美石而得名,神民,或作神人。言昆仑山上为这些神人所居等等。中间生长着一棵大树,名叫建木,笔端端地一直生长上去,百由旬高,而不生枝干。只在树顶生了许多九叠的盘曲枝条,如同伞盖;它的树根也是重盘曲交错的。它结的果子象麻子,它的叶子象芒木的叶,它就生长在九丘上。太昊伏羲等神从建木树上上下于天,建木是中央天帝黄帝所造作,施为的。海外的三桑、寻木(巜山海经、海北经》),东方海外的扶桑(《山海经、海外东经》),西方荒野的若木(《淮南子、地形篇》)等。同样的记载也见于藏文古籍中,如须弥山的四大部洲南瞻部洲中生长着的“瞻部”(འཛམ་བུ།)树,又名阎浮提,梵语Jambu一dvipa,所谓“建木”是梵语音译而已,即“Jambu”的音译,而藏语“Azam  bu”,也是“阎浮”或“Jambu”的音译,无论是汉文“建木”还是“瞻部”都不是汉语和藏语。“瞻部”树生长在南咸海中的瞻部洲,其果实落到海中,发出“瞻部”之声,所以南海中的该汌州名命为“南瞻部洲”(ལྷོ་འཛམ་བུ་གླིང་།),“南瞻部洲”中的各神上下天于“瞻部树”。象雄苯教亦认为须弥山上有棵树,“叫做雍杜多瓦”,这棵树穿过山的中心,在山顶开花结果,神和人神就居住在这座山上。雍杜多瓦神树并不仅仅是生长于须弥山的顶端,它的根扎在他们居住的地方,是山脚的水土滋养了这棵树。[28]居住在须弥山顶和山下的不同高度的神和人神(非人)都分享着雍杜多瓦的奇异果,甚至争夺果实。以上几段不同民族史籍所记载的关于“建木”、“瞻部”、“阎浮”、“雍杜多瓦”宇宙树的记载,印证了“昆仑山”、“冈底斯山”、“须弥山”在原型上是同一座山;不同的仅仅是名命标音和民族文字的迥异。根据史籍记载的或民间口碑的早与晚,笔者认为,“穷隆山”早于“穷山”,“穷山”是象雄语“穷”(ཁྱུང་།)的汉象复合地名;“昆仑”是“穷隆”(ཁྱུང་ལུང་།)的汉语音译对音;苯教史籍中称谓的“九叠雍仲山”(ལྷ་རི་གཡུང་དྲུང་དགུ་བརྩེགས།)和《山海经》中记载的昆仑“九丘”、“建木”的“南海”和“瞻部”的“南咸海”、须弥山周的“九山八海”和“九丘以水络之”是一回事。

(四)、象、汉宇宙蛋生说及昆仑文化:象雄苯教认为,神山冈底斯是三界宇宙的地理中心。苯教的三界宇宙观中,将整个宇宙分为三层: 上界为神界(ལྷ་ཡུལ།),中界为厉神年界(གཉན་ཡུལ།),下界为水族鲁界(ཀླུ་ཡུལ།)。神界就是天界,居住着各种不同的神,并有九层(后来扩展为十三层)天之说;年界就是人间;鲁界是大地底下充满着的各种水族类神,藏语称作“鲁”(ཀླུ།)。这是苯教最基本的宇宙结构,在这一宇宙结构中,冈底斯是天、地、人三界宇宙的地理轴心。苯教认为,冈底斯山的底部下伸到鲁的世界,山体像水晶宝塔巍然屹立在年界(亦即人间),其山峰直通神界,它是贯通三界宇宙的神山,也是联系三界的通道。

(五)、混沌初开者比较:苯教的混沌初开者叫格须芒盖(གུ་བྱི་མང་སྐེ།),它始自一枚卵,它初开了宇宙混沌和空间。它起源于神爱和自性。这一情形在古汉籍关于天地初开的故事中有相似记载:“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生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后乃三皇。

数起于一,立于三,成于五,盛于七,处于九,故天去地九万里。”

象雄《琼布王统史白水晶明镜》记载认为:上、中、下象雄、安多、康区都是穆(དམུ།)族王化身“穷”(ཁྱུང་།),他与一女种结合所生四枚彩卵,卵孵化成四位贤人,加父亲五位,他们统治上、中、下象雄、安多、康区。都是“穷”卵的后裔。古象雄与春秋史中的昆仑山5.jpg

3万年前,人类几乎征服了亚洲的每一处未被冰雪覆盖的土地,甚至在北极圈边缘定居。而作为“亚洲脊柱”的昆仑山为地标的青藏高原,却因雪山环绕,气候恶劣,环境艰苦而被认为是人类尚未征服的蛮荒之地。现代社会科学和考古研究认为:青藏高原远古以来就有人类活动。一系列考古成果证实这一观点。其主要依据为自1958年以来在青海省西部托托河(ཐོག་ཆུ།)、西藏林芝(ཉིང་ཁྲི།)、定日(དིང་རི།)、聂拉木(གཉའ་ལམ།)、那曲(ནག་ཆུ།)、阿里(མངའ་རིས།)北部、河湟(རྨ་ཙོང་།)流域、共和(ཆབ་ཆ།)、西藏昌都(ཆབ་མདོ།)、拉萨(ལྷ་ས།)北郊、羌塘高原才多茶卡盐湖(ཚེ་རྡོར་ཚྭ་ཁ།)、藏北热觉茶卡等地发现的古代人类头骨[29]、许多旧石器[30]、骨器、陶器等。尤其在雅典雅土发现游牧守猎部落使用的半锥形石核,[31]经鉴定,上述石器分别属于旧石器、中石器和新石器时代。[32] 在藏北热觉茶卡发现属亚热带类型气候的华夏植物系的遗存,[33]揭示在远古时期,昆仑山以南的羌塘高原具有亚热带类型气候的自然环境,远古人类曾有良好的生存自然环境。首次考古研究初步认为青藏高原上有人类活动的历史约有4000年。

十一、 昆仑山非人世界

古象雄王国至少兴起于4000年以前。曾经以其深邃的文化思想影响了亚洲的广大地区。虽然1000多年前,这个强盛的王朝被吐蕃灭亡,但象雄文化巳成为融入青藏高原文化信仰的根基,更是孕育了“冈底斯”宇宙中心的“昆仑”文化原型的母胎。甚至有人说,正是古象雄王国为今天中国的地理版图、文化信仰和世界佛教起源奠定了基础。象雄王国等曾崛起在地势高峻的被雪山环绕的青藏高原。这一地区是当今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形成时代最新的地区。远古这里曾经是特提斯海,后为浅海陆地。距今约200~300万年前,开始大幅度隆起喀喇昆仑山、喜马拉雅山、昆仑山,形成“世界屋脊”。在这辽阔的高原上,以“万山之父”昆仑山为祖,形成西、中、东昆仑山脉及诸多北、中、南列山脉,形成雪山连亘,山峦起伏的环形山系。古象雄苯教史籍记载,这里史前几度被“非人”(མི་མ་ཡིན།)等世界统治过,之后才为人类统治。

2018年11月30日上午,中国科学院、国家文物局联合发布一项重大学术研究成果: 考古学者在藏北羌塘高原发现一处具有原生地层的旧石器时代遗址—尼阿底(Nwya Deyu)遗址,证实古人在距今4~3万年前巳经踏上青藏高原的高海拔极端环境地区,在世界屋脊上留下了清晰、坚实的足迹。11月30日凌晨,我国学者张晓凌、王社江、高星等有关尼阿底遗址的研究论文被美国《科学》(science)期刊在线发表,向学术界报道了目前青藏高原腹地最早、旧石器时代人类攀登取得最高的史前人类活动证据。改变了以往考古对青藏高原人类活动史的年代初步推断。这一考古发现在某种程度上与古象雄苯教史籍所记载的史前“非人”世界统治相吻合。已故意大利知名教授、藏学研究专家南喀诺布先生著《古象雄与吐蕃史(ཞང་བོད་ལོ་རྒྱུས་ཏི་སེའི་འོད།)》中,[34]引用《冈底斯山志》《国王遗教》《氐汉藏宗教史》《大宝塞城总堆》、《尼卓本续》《大宝塞城明点大界》《斯巴库窟音释神变钥匙》、《总略集》,尤其是《冈底斯山志》中有关“非人世界”史及苯教创世史、大宝雪山冈底斯及其古象雄人文、自然、地理、历史、象、周交往史等进行了系统研究和记述,其中有关“世界中心冈底斯志”与“昆仑山”汉籍记载有诸多相吻合之处。这也充分印证“昆仑”、“穷山”等名称记载源于“穷隆″(ཁྱུང་ལུང་།)、冈底斯史话。这里不妨引用南喀诺布教授有关“非人世界论”中关于远古青藏高原曾被“非人”(མི་མ་ཡིན།)统治史,这也是昆仑人文历史的一个重要内容之一。世界人类学者认为,“我们并非唯一人类”。万年前在地球上至少有三类人种:丹尼索瓦人、霍比特人、(弗洽勒斯人)、尼安特人。青藏高原也有相似的史前类人,即“非人”说。在此,节选藏译汉南喀诺布《古代象雄与吐蕃史》中的“非人众生论”。作为神话昆仑中的“五方五帝”、西王母等同样可以看作是“非人”世界的众生。

译文:

远古时期,被雪山环绕的这片大区域,被非人众生(མི་མ་ཡིན་གྱི་འགྲོ་བ།)统治很长一个时期,相关重要的远古历史,记载于几部史籍。有关情况概载于《国王遗教》(རྒྱལ་བོ་བཀའ་ཐང་ཡིག༼པེ༡༡༢ཕ༡༨༽):首先由黑夜叉[གནོད་སྦྱིན་ནག་པོ།]所统治,该时期区域名称叫魔域喀日克九头区[བདུད་ཡུལ་ཁ་རག་མགོ་དགུ།],他们的早期特征为因九头而強悍;然后由魔与罗叉女[བདུད་དང་སྲིན་མོ།]统治,该时期区域名称叫神与罗叉[ལྷ་སྲིན།]二域,他们的早期特征是“食肉赤面者”[ཤ་ཟ་གདོང་བ་དམར་བ།];然后由鲁(ཀླུ།)与赞(བཙན།)所统治,该时期区域名称叫“蕃域九洲”[བོད་ཁམས་གླིང་དགུ།],他们的早期特征为享用“三白”(酸奶、酥油、奶);其后由玛桑九兄弟氏[མ་སངས་སྤུན་དགུ།]统治,该时期区域名称叫“蕃六牦牛区”[བོད་ཁམས་གཡག་དྲུག],该时期始拥有箭茅等武器。” 由此可知由罗叉、魔、鲁、赞、玛桑等非人曾经先后统治过。与此相似的历史记载还见于《氐汉藏宗教史》( ལྡེའུ་རྒྱ་བོད་ཀྱི་ཆོས་འབྱུང་།༼བོད༢༢༤ཕ༤༽“首先为黑夜叉所统治,该时期区域名称叫桑耶尖弥[བཟང་ཡུལ་རྒྱན་མེད།](直译为:善境无饰),始拥有弓箭等武器。然后由惹氐果尤[རེ་ལྡེ་མགོ་གཡག]所统治(直译:谷囤牛头魔。南喀诺布教授注释:魔王。身着黑色绸衣,头为牛头者。),该时期区域名称叫魔境九洲[བདུད་ཡུལ་གླིང་དགུ།],持钺(形状如斧子,古代兵器的一种——引者注)[སྟ་རེ་དགྲ་སྟ།]为武器;长颈无肩[གཉའ་རིང་ཕྲག་མེད།]夜叉统治期(南喀诺布教授注释: 魔王类。脖颈长而无肩峰。),该时期区域名称叫黑色九服制[ནག་པོ་དགུ་དུལ།],武器为女夜叉髓与砲[སྲིན་མོ་རྐང་དང་སྒྱ།](南喀诺布教授对“སྲིན་མོ་རྐང་།”注释:古代一种武器,铁靴头装有一至三枚镞状铁器。);神玛尔尖木[དམར་འཇམ།]统治期,境域名称叫神境贡塘[ལྷ་ཡུལ་གུང་ཐང་།],叫喀章三叉[ཁ་ཊཾ་རྩེ་གསུམ།]的兵器出现于该时期;由鲁鄂母章江章[ཀླུ་ངམ་བྲང་ཅང་གྲང་།]统治,始拥有茅为武器;由鬼怪浪当浪当[འདྲེ་ལང་ཏང་ལིང་ཏང་།]统治,久巴角尖[རྒྱུག་པ་སྐྱོག་ཅན།]为武器(南喀诺布教授注释:一种绳端上拴有刺状铁球的兵器,旋转绳索时对手无法靠近。);由玛桑九部[མ་སངས་རུ་དགུ།]统治时期,境域名称叫“蕃境六牦牛”[བོད་ཁམས་གཡག་དྲུག],该时期有鞘刀与盾甲[དོང་རལ་ཕུབ་ཆུང་།]为兵器;鲁[ཀླུ།]统治时期,境域名称叫“蕃境九洲”[བོད་ཁམས་གླིང་དགུ།];非人[མི་མ་ཡིན།]统治时期,境域名称叫“阿母域纳布[ངམ་ཡུལ་ནག་པོ།](直译:傲慢黑色)。从以上史籍记载中可见夜叉与魔、罗叉、神与鬼、玛桑与鲁、非人等先后统治过雪域高原。

以上玛桑之前出现过的统治者均为纯粹的“非人”生灵。以上各时期,在雪山环绕的大境域尚未有真正的人类出现。“玛桑”是非常接近于人类的生类,这在很多古代史籍中均有记载。什么时代才有真正的人类出现呢?玛桑九兄弟[མ་སངས་སྤུན་དགུ།]中的“弥玛桑嘉措吉杰章噶尔[མི་མ་སངས་རྒྱ་མཚོ་སྐྱེས་ཀྱི་དྲ་ང་འགུར།](直译:人玛桑大海生之章噶尔)者的名称前冠以“人”的概念;奥玛玛桑顿尼察[ཨོད་མ་མ་སངས་སྟོན་ནས་ཚ།]者的名称前冠“奥玛”༼ཨོད་མ།༽为“蕃弥”[བོད་མི།]的对音。

我们清楚地能够确定的青藏高原的古人类历史只有3900多年,是依据这时期出现的雍仲苯教[གཡུང་དྲུང་བོན།]的创始人辛绕弥沃切[གཤེན་རབ་མི་བོ་ཆེ།]时起,认为是古代象雄[ཞང་ཞུང་།]的历史可查的初始。古象雄崛起于一雪山环包的一片大境域,而大雪山之王冈底斯山则是这片大境域中心的心脏。毋庸置疑,古代象雄的初始历史无一不与这片雪山环包的大境域的变迁息息相关,尤其包括冈底斯山宇宙创世史。[35]

注释及参考文献

[1]民国•黄籁青《黄帝源流考》

[2]《韦驮往世书》

[3][民国]刘运新修、廖徯苏等纂《大通县志》六卷,第三部,第5页注释。

[4]民国年间出版的《玉树调查记》(周希武著): 

[5]《于田县志》,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年2月第1版,第1次印刷。第8页。

[6]袁珂著《古代神话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北京第2次印刷。第293~294页。

[7]三木才著《骚动的昆仑之丘》,青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5月第1版。134~135页

[8]丹增南达著《藏族古代史琐议精要》,藏族苯教寺社团(Tibtan Bonpo Marastic Community)印度梭兰(solan)1997年第2版,第27页。

[9]才让太、顿珠拉杰著《苯教史纲要》,中国藏学出版社,2012年11月第1次印刷。

[10]丹增南达著《藏族古代史琐议精要》,藏族苯教寺院社团(Tibetan Bonpo Monastic communit),印度梭兰(solan),1997年第2版。第27页。

[11][奥地利]勒内,德,内贝斯基,沃杰科维茨著、谢继胜译《西藏的神灵和鬼怪》,西藏人民出版社,1996年12月第2次印刷。第258页。

[12]才让太、顿珠拉杰著《苯教史纲要》,中国藏学出版社,2012年11月第1版,第1次印刷。第37页。

[13][英] 桑木旦.G.噶尔梅著,向红茄译《概述苯教的历史及教义》,《国外藏学研究译文集》第十一辑,西藏人民出版社,1994年4月,第1版。第61~130页。

[14]得荣.泽仁邓珠著《西藏通史》(打印本)。第66页。

[15][韩]金东柱著《苯教古文献<黑头凡人的起源>之汉译及其研究》,青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11月第1版。第113页。

[16]巴桑王堆《宗噶唇代汉文摩崖碑铭考ーー兼论吐蕃古道》,载《西藏研究》汉文版1996年第3期,第56~63页。

[17]仝涛:《西藏阿里象雄都城“穷隆银城”附近发现汉晋丝绸》,载《中国文物报》2011年9月23日,第4版。

[18]霍魏:《西藏西部考古新发现丝织物的研究》,王铭铭主编《中国人类学评论》第20辑,世界地图出版公司,2011年。

[19]安息:音译帕提亚(Parthia),亚洲西部古国。本波斯帝国一行省,在伊朗高原东北部。

[20]建木:神话昆仑中的宇宙大树。

[21]众帝:即天帝。

[22]景:景同影。

[23]《淮南子,地形篇》中记载此段。

[24]属:音烛,意为盘曲的枝条。

[25]栒:盘曲九重的树根。

[26]芒:即芒木。

[27]黄帝所为:即黄帝造作、施为。

[28]土登晋美诺布、柯林特尼布尔著;陈永国、张晓明译《西藏ーー历史宗教民》,1983年8月,拉萨,西藏社会科学院资料情报研究所编印。

[29]曲杰.南喀诺布著,向红茄、才让太译《苯教与西藏神话的起源一一“仲”、“德乌”和“苯″》,中国藏学出版社,2014年5月第1版,第1次印,第6页(注释4)

[30]《西藏古生物》(第一分册),第54~59页。

[31]邱中郎《青藏高原旧石器的发现》载《古脊椎动物学报》,1958年2、3期合刊。

[32]《“无人区”里考古记》载《化石》,1979年第2期。

[33]安志敏等《藏北申扎、双湖的旧石器和细石器》载《考古》1979年第6期 。

[34]朱家柟、胡丽帆《藏北考察记》载《化石》1978年第1期

[35]南喀诺布著《古代象雄与吐蕃史》,中国藏学出版社,1996年5月第1版,第1次印刷,2015年4月第1版,第3次印刷。古象雄与春秋史中的昆仑山6.jpg

作者简介:

三木才,又名桑丁次仁。藏族,原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人大常委会科教文卫委员会原主任委员。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青海省地方志研究会常务副会长;青海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受聘“志书评审验收专家” ,海西州作家协会名誉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