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六长寿”图。供图:阿旺嘉措
中原寿星图。供图:阿旺嘉措
在我国民间,有众多与祈愿长寿相关的文化。中原地区的寿星崇拜历史久远,“福禄寿”三星妇孺皆知;“六长寿”图则是西藏家喻户晓的吉祥图案,由岩石、水、树、长寿老人、仙鹤、鹿等6种形象组成。不过,追根溯源的话,“六长寿”图的“娘家”其实在中原,与中原地区常见的寿星图密切相关。
寿星之得名源自天空中的“老人星”,司马贞在《史记索隐》中解释:“寿星,盖南极老人星也。”《通典·周礼》载:“周制,秋分日享寿星于南郊。”这说明早在周代,就已经有祭祀南极老人星的活动。随着时代的发展,寿星逐渐演变成人格化的神仙形象。《汉乐府·长歌行》中便有对寿星形象的描述:“仙人骑白鹿,发短耳何长。导我上太华,揽芝获赤幢。”可见,当时人们心中的寿星形象是以白鹿为坐骑、短发长耳的仙人。《后汉书·礼仪志》又载,东汉奉祀老人星时,常有敬老活动,对70岁以上的老人赐9尺长的鸠头玉杖。很可能是受这一风俗的影响,后世寿星的手中又多了拐杖。
南宋岳珂的《桯史》进一步解释:“凡寿星之扶杖者,杖过于人之首,且诘曲有奇相。”就是说当时拐杖的形制已定,必须要高过寿星的头顶,而且还要有“奇”相。大约在宋代,寿星形象逐渐定格为“身首半”“丰髯秀耳”的老者,并被吸收进道教的神灵系统,与“福星”“禄星”一起受到民众的信奉。中原民间祝寿时,常在堂内正厅悬挂“福禄寿”三星画轴,并贴有“福如东海 寿比南山”的对联。
鹿、仙鹤、松树、山等也是寿星图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寿星图中的“鹿”是我国吉祥文化中重要的象征符号。在“福禄寿”三星图中,就有老寿星骑鹿或抚鹿的画法。《抱朴子》云:“鹿寿千岁,满五百岁则其色白。”《述异记》载:“有千年为苍鹿,又五百年化为白鹿,复五百年化为玄鹿。”因此,人们以鹿为长寿象征,在多种场合用来表达祝寿、祈寿的主题。
仙鹤,反映出人们视其为长生不死的仙禽的传统观念。《雀豹古今注》载:“鹤千年则变苍,又二千年则变黑,所谓玄鹤也。”鹤经常与松、龟画在一起,取“松鹤长春”“鹤寿松龄”“松鹤延年”“龟鹤齐龄”“龟鹤延年”之意。在中国传统观念中,“鹤寿”“鹤龄”“鹤算”都是颂人长寿之词。
松树,在道教中被视为百木之长,常青不朽。松与鹤经常构成“松龄鹤寿”“松鹤长春”的吉祥图案,并衍生出许多吉祥祝寿的图画。
同时,民间祝寿还常有“寿比南山”之说,祈愿人的寿命就像南山一样长久。
而今,寿星图的画面核心是一位额头突出、慈眉善目、仙风道骨的老寿星。他一手握拐杖,拐杖上通常挂着一个葫芦,一只手里拿着一个大仙桃。寿星身旁一般是仙鹤和鹿,仙鹤或鹿的嘴里叼着灵芝。整幅图的背景是四季常青的松树和万年不变的山岩。虽然寿星图的具体细节千差万别,但其长寿的主题及核心元素往往是一致的。
“六长寿”图究竟何时开始在西藏流行,尚不清楚,但是目前所能见到的最早的图像遗存和系统介绍其寓意的文献,似乎都不早于清代。不过,“六长寿”图是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过程中从中原传入西藏,这应该是不争的事实。西藏常见的“六长寿”图,也是以一位仙风道骨、皓发银须的长寿老人为中心。老人一手握拐杖,一手拿仙桃或佛珠,慈祥地注视着画面中的仙鹤和鹿。他的身后是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有时是桃树,有时是松树。老人身旁的岩石,传说曾受到三世诸佛及众菩萨的加持,具有恒久不变的7种功德;画面中的泉水清澈无比,具有甘甜、清凉、柔软、温润、爽口、清净、不伤喉和不伤腹8种特点。
还有一类“六长寿”图,更是直接借用中原的寿星图,不过是以唐卡或者堆绣等具有藏族文化特色的艺术形式予以表现。
不过,寿星图和“六长寿”图确实有一些区别:寿星图一般没有水,“六长寿”图中有水。寿星图中有葫芦、灵芝、仙桃等。葫芦是道教中仙人盛放灵丹妙药的容器,又因其多籽,在中原文化中也是多子多福的象征。仙桃又名寿桃,寓有长寿之意。灵芝在中原文化中被视为能够延年益寿甚至起死回生的神药。西藏不产葫芦、桃子,也不将灵芝视为吉祥长寿的象征,因此,这些物品在“六长寿”图中一般不会出现。
寿星图中的老人一般是高额头、白发、白髯、手持长拐杖。“六长寿”图中的长寿老人有时候被刻画成苦行僧的形象,手里拿的东西也从仙桃变成一串佛珠。“六长寿”图中的长寿老人身前还会摆放宝瓶、铜钹、碟等常见的佛教器物。有些“六长寿”图中还会有一尊无量寿佛,或者加入佛塔等元素。
可以看出,西藏地区创造性地吸收了源自中原的寿星图,经过一系列的加工改造,使寿星图在雪域高原化身为“六长寿”图,成为藏族民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两种图像是各民族交流往来的有力见证,反映了民间层面文化的深度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