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科:甘孜的“阿勒泰”1.jpg草原牧场。

被网友们称为甘孜“阿勒泰”的地方是甘孜州道孚县玉科大草原。查百度,“玉科”,被译为“玉石”。据藏文史料及当地传说,“玉科”地形犹如一张白猞猁皮铺展之地,故藏文书写为“衣科”(汉语注音)后演变为“意科”(汉语注音)。当地亦传说,此地是岭·格萨尔王“玉依颇荣”福地隐匿之地;又是统御璁玉宫舍护持康地之地祗拉麦多杰玉登之地,故藏文又书写为“玉科”(汉语注音)。汉文典籍一度用“鱼科”、“榆科”等,最后通用为“玉科”(汉语注音),藏语意为“翠绿的地方”或“璁玉之地”。

玉科,白猞猁皮铺展开的长长山谷,依尼山是其心脏,扎拉山脉是其头,噶科河、玛科河是其双臂,惹智塘和曲赤塘是其胸膛,革科和庆切科是其双脚,措达以下则是其尾。这片山川地势,晶莹的雪峰、郁郁葱葱的林海、翠绿的草甸,清澈的碧湖,湛蓝如洗的天空、洁白的云朵,栖息着丰富的珍稀动植物,构成了一幅如诗如画、动人心魄的原生态画卷。一年四季景致千姿百态,美不胜收。夏三月,百花盛开,大地铺展五彩锦缎。秋三月,一片金黄,映衬得山岗黄灿灿。冬三月,雪花翻飞,大地银装素裹。难怪旅游达人们要惊呼,赞美这里是甘孜的阿勒泰。

这里的景致的确动人心魄,但更让人感怀的是其久远的历史,深厚而神奇的人文资源。

玉科:甘孜的“阿勒泰”2.jpg弥勒佛山。

远古时期,玉科地方盛行雍宗苯教,是嘉莫查瓦绒土官夺谢纳的管辖地,此地名为“绒穷夏日科”。据《格萨尔王传》及当地民间传说,花岭.格萨尔时期,玉科地名叫“玉绒琼科”,部落土酋被称为“革”或“革智勒”,统领了玉科上下各部。格萨尔王曾率领部众先后二次来到玉科。头一次为寻找达绒神牦牛。第二次是因汉地茶宗到达玉科。此后,花岭十八大骨系之一的穆波董氏系的格彭统领了玉科。格彭有三个儿子,老大帕赤前往青海,小儿子俩驻牧玉、宗、革三地……

玉科的子民自豪地说,他们是花岭雄狮大王格萨尔王的后裔,这里有说不完的格萨尔王的故事,有看不尽的格萨尔王的遗迹。

玉科地方说唱《格萨尔王传》史诗的艺人其须仁松讲述道:神子觉如十三岁时,其姑母贡麦嘉莫预言,应征服阿色王、木雅赤尊王、玉绒革吉王,并将其珍宝财产归于岭国。当时,觉如的叔父晁通部落的神羊、神马、神牦牛被小偷偷杀而藏匿各地,花岭于是派军队前去玉绒琼科调查,叔父晁通部在措普、措须、措达三处建兵营。大将邓玛部在革吉隆巴设兵营。一场大战在即,口齿伶俐的博楚米琼为玉绒与花岭间传递信息,进行狮虎面对面的调解。最终,玉绒王将太阳神通羂索、月亮神通之宝、星辰神通库藏、世界神通之镜、智慧神通之剑如数奉献给神子觉如。双方在依尼扎拉山举行烟祭,玉卡惹智塘赛马,庆切雪德塘掷色子,革吉达朵塘磨兵器,扎拉柏贡塘角力赛……觉如还在依贡噶村、曲赤塘将装满福禄财宝的白铜锅藏匿,并竖立玉绒臣服花岭的石碑……如上事件在玉绒王的传记中也有记载。

炉霍县汪嘉老师提供的《玉绒色宗》藏文手抄本,描写的就是花岭一部与玉绒发生的一场纷争。故事梗概是这样:花岭贵胄所属有名望的色科谷如部二个乞讨的流浪汉,赶着一头黄牛,驮着生活物资到汉地朝圣巡礼,从汉地返回途中,他们路过朵康色莫岗下部玉绒时,遭到了当地土王革智勒内臣手下厉鬼九兄弟、四牙信使等派出扼守关隘人的各种侮辱殴打,并被抢夺财物。为此,他们向色科谷如色尔坝的长官尼绷达亚控告,于是色科与玉绒之间发生了激烈的战争。

据介绍,《玉绒色宗》藏文手抄本,系传统的条形藏纸用藏文草书体,共四十页码,没有书题,结尾也不全,抄写者不详,估计是本伏藏本。

玉科:甘孜的“阿勒泰”3.jpg灿烂花海。

如今在玉科的沟谷各处有许多与格萨尔王征战有关的地名遗迹,诸如格萨尔王的搭帐处、栓马桩、磨刀石、烟祭处等等,不胜枚举。

藏历绕炯三年,蒙元成吉思汗兴兵该地,嘉绒各部及玉科被纳入蒙元治下,但蒙元未行使有效管理,没有任命官员,众多部落仍互不统领,各自为政。

藏历绕炯六土猪年(1359),四世噶玛巴日必多吉前往内地顺道经过玉科,给当地百姓讲经布道,并在此修行。

藏历绕炯七年,木雅学者降央扎巴来到玉科,为玉科百姓宣讲佛法,修缮噶玛巴当年的讲经台,并赐名“曲赤塘”。

藏历绕炯十一年,第十世噶玛巴曲英多吉、第十世红帽派益希宁波前往玉科修行……

藏历绕炯十一金虎年(1650),十世噶玛巴曲英多吉来到玉科时,见当地部落散乱,没有首领管理,于是在玉曲赤塘为百姓讲经布道,宣说部落没有统一总管不行,应推举威望之人为部落首领,并按花岭赛马登位之法,公开举行赛马,凡夺魁者不仅可推举为部落首领,而且承诺将其侄女许配于他。

当地有母子俩,母亲聪慧机灵,儿子是穆波董格彭氏系,名叫“瓦须”。准备赛马时,母亲将事先准备好的相同的二匹白马中的一匹藏匿在赛道途中的一片树林中。正式比赛那天,儿子骑乘另一匹白马,途经树林时,儿子急忙换马,于是很轻松地将其余赛手远远抛在后面,最终拔得头筹,被推举为玉科各部头领,并迎娶了噶玛巴曲英多吉的侄女。瓦须自然成了玉科第一代部落酋长,玉科因此也被称为“瓦须玉科”。

据文史资料载,清雍正七年(1721),瓦须噶玛汪须被册封为安抚司,敕给印信。直至解放后民主改革时,瓦须玉科土司已传承十二世。

玉科:甘孜的“阿勒泰”4.jpg怡人温泉谷。

据玉科益当多杰先生介绍,玉科长长的沟谷,上部夏仁雅噶,中部普达南山北山,下部绰斯甲附近,有若干座来历清楚或不清楚的古碉。 虽然玉科沟一半以下,从古到今都属于嘉绒绰斯甲的领地,但玉绒和俄森等地,一个时段有不同的地名。如今此范围属于阿坝州金川县,而名为玉科、玉科娃的沟谷一半以上是牧区部落。一般来说玉科地区古代属嘉莫绒的领地,但后来由于各种战乱,时代变迁,玉科地区至今仍留存有许多古碉遗迹。当地历史传说,古代各个山头有瞭望碉。据说,古代军队需要传递军情信息时,命当地土头官员到山顶燃放烽烟,其余山头看见烽烟,也相继燃放烽烟,这样各地就可以相互传递军情信号了。山脚下古碉周围有村寨遗迹,这些古碉大多是民居家碉和土头官寨碉。山顶瞭望碉体量较大,村寨官寨碉和家碉体量较小。

据玉科益当多吉先生实地考察,玉科现存古碉约二十余座,其中高的约有二层楼高,其余大多因村民建新房拆毁取石而遭破坏。这些残存的古碉何时何人所建不详,一些古碉与地名有关,如,卡查、惹细索卡、卡堆、卡朗仁、卡恰朗冬等。少数古碉有历史传说,比如,革达亚岗的古碉,据说是格萨尔王时期玉绒革智勒王的宫堡。革吉智朵古碉、庆切玛朵古碉是玉绒革智勒王大臣的官寨,阿色巴朵古碉是革智勒王时期扼守关隘的瞭望碉。柏贡有处六角碉,传说是当地一土头请一位技艺高超的匠人修建的。六角碉建成后,土官莫名其妙,妒火中烧,把建碉匠人头砍下……演绎了一段离奇的故事。

回望历史,嘉绒土官夺谢纳统御,革智勒土王纷争、苯教流行,嘉绒绰斯甲土司治理,花岭.格萨尔王兴起,花岭后裔“瓦须”繁盛,蒙元征服,部落各自为政,清王朝册封……历史烽烟,波诡云谲,演绎了一场场历史大剧。给这方高天厚土留下了嘉绒文化、古碉文化、苯教文化、藏传佛教文化、格萨尔文化、游牧部落文化、草原牧业文化、石刻文化、山川圣地文化……为多元文化添彩,让后来人赞美、探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