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奇观核心腹地的云南“梅里雪山国家公园”,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名胜景区,也是全藏区尊奉的“卡瓦格博”神山圣地。慕名而来的四方宾客走入这片神秘的地方,自然会从当地少数民族信众向山水顶礼膜拜的场景,领悟出藏民族与雪山、冰川、草原、森林和生灵万物结下生生世世的情缘。置身于这记录历史遗迹,承载着无限希望的雪山峡谷,让我们去寻觅梅里雪山经历了漫长岁月的荡涤与沉淀,自然形成的山水文化意境及无尚的精神世界。

一、惊世震俗的自然地理

梅里雪山国家公园是云南省自然资源和少数民族文化多样性等级最高、保存状态最完备的地区,是反映地球演化主要阶段的杰出代表和具有特殊意义的生物和生态演化的代表地,具有显著的生物多样性,也是多种濒危物种的栖息地。该地区具有十分特殊的地理、气候、地貌条件,高度集中地反映了地球多姿多彩的生物系统类型和独特的自然景观。

据地质专家们研究发现,早在200万年前(第四季更新世)起,由于印度大陆板块的持续碰撞、推挤,三江(金沙江,澜沧江、怒江)地区强烈推覆、走滑,同青藏高原一起进入快速隆起阶段,最终形成了现代群山会聚、千姿百态的横断山脉高原地貌景观。使中国梅里雪山与三江并流,成为一座展现地球历史演化重要阶段和重大事件的地质大观园,亚州乃至北半球生物资源的一座活宝库,它汇聚了众多具有罕见自然美学价值、名胜景观;包容了地质地貌的独特性、立体气候的典型性,生物资源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自然风光的神奇性。成为世界自然遗产组织和专家所关注和追寻自然痕迹、解注地球命脉运动的关键点。

德钦梅里雪山复杂的地质构带属于澜沧江断裂带北段,从滇藏交界的怒山山脉进入云南,大致沿梅里雪山——碧罗雪山山脉东坡延伸到云南保山瓦窑的澜沧江边,长约300公里。从德钦贡坡石棉矿的公路边,可见澜沧江断裂带的平行断裂痕迹,在佛山乡古水村见到有古堰塞湖堆积遗址。目前,大多数地质学家将澜沧江断裂带看作是曾宽达1200公里的澜沧江洋(特提斯海)消亡闭合的缝合线。

与梅里雪山一山之隔的金沙江断裂带(又称作金沙江——哀牢山断裂带),北段在德钦羊拉乡,奔子栏镇附近可见宽达2—3公里的断裂挤压破碎带,堆积有大量彩花的混杂岩、纹绿岩,那是地质构造变迁过程复杂性的说明,在德钦县白马雪山海拔4300 多米的滇藏公路垭口附近,还可以观察发现2—3平方公里深海硅质岩、蛇绿混杂堆积和沉积混杂堆积层。大多数专家将金沙江断裂带看作是地球地理史上曾经宽达1800公里,受控于地球板块构造的金沙江洋消亡、闭合的缝合线。

梅里雪山群有20多座终年积雪的雪峰,海拔6000米以上的就有6座,冰川地貌广泛发育,最著名的有明永冰川、斯农冰川、纽巴冰川。海拔6000米以上的冰斗中,雪崩、冰斗、冰瀑、冰塔林,冰裂缝广泛分布;明永冰川是截止目前我国发现的海拔最低的冰川,长约800米,厚度约30多米,其冰舌一直延伸到海拔2600米的森林地带。明永冰川还是我国运动最快的冰川,在现代冰川学史上具有重大的科研价值,成为世界级高品位自然景观,是科考旅游和探险旅游的极佳场所。

在卡瓦格博神山南侧的杰瓦仁安峰下,是藏民朝山巡礼必去的雨崩神瀑。神瀑从百丈高的悬崖峭壁上飞泻而下,如银河狂泻,巨练舞空。雨崩神瀑景色随着季节而变化,春夏冰雪消融,瀑布水流增大,落下地面溅珠飞玉,阳光照射霞霓升腾,游人穿瀑布而过能见彩虹绕身。秋冬时节,水流变小,有时凌空掷地,有时贴壁而泻,变幻万千,远观如素帛飘飞,近看似明珠泻落。站在神瀑下,但见神女峰下冰谷纵横,泉瀑奔涌,百川挂壁。若有雪崩出现,则冰雪翻腾,漫天彩霞飘荡,散落万朵银花,轰隆之声震山撼谷,经久不息。朝圣者视神瀑水为胜乐金刚赐给人类的甘露,争相沐浴、饮用,并盛入瓶中带回家祭供。梅里雪山下大峡谷之中,隐藏着一个“月亮湾峡谷”奇景,只见雪山脚下8座陡高的石崖,形如犬牙交错,夹持浩荡急涌的澜沧江钻入九曲八弯的深谷涧,形成极其罕见的江水连续拐八道弯的自然恢弘壮景,夏秋两季江水暴涨,咆哮着自山涧急流狂奔,至冬春季节,蓝色江水如画静流;每逢月夜两岸雪峰伫立、月光照在峡谷中似幽蓝的银带,成为梦幻般美景。因此,又有“蓝月山谷”美誉。

由于梅里雪山地处东亚、南亚及青藏高原地域的交汇部位,西受印度洋孟加拉湾西南季风气候影响,东受太平洋东南季风气候影响,北受青藏高原高寒气候的影响,气候环境十分特殊。从孟加拉湾吹来的西南暖湿气流带来丰沛雨量,自西向东移动过程中因高山阻挡迅速减少,致使西边的独龙江峡谷年降雨量高达4600毫米,翻越高黎贡山进入怒江潞西一带时,年降雨量降低为1800毫米,到怒江峡谷六库附近降低为1200毫米,当翻越梅里雪山进入德钦澜沧江峡谷时,年降雨量约800毫米, 再翻越白马雪山进入奔子栏金沙江附近,年降雨量仅为400毫米,呈现出典型的梵风立体气候和立体生态植物现象,影响生态环境和立体生物物种群落的分化,为孑遗物种、珍稀濒危生物提供了有利的生态地质环境,使它们躲过了第四季冰川严寒的浩劫而幸存下来,也因此形成了梅里雪山群峰山顶终年冰雪覆盖的寒带(或极地)气候。造成梅里雪山西面的怒江湿热河谷郁郁葱葱,东面的澜沧江河谷半湿半热半干旱的河谷林地植被,到金沙江奔子栏河段是稀疏灌草丛的干旱河谷。据1992—1994年卡瓦格博植物资源考察统计,卡瓦格博有种子植物2900种,人们可以在梅里雪山、白马雪山和金沙江、澜沧江大峡谷中观赏到第四纪冰期来临前避难于此的孑种植物长苞冷杉、桫椤、光叶珙棝、独叶草、扇蕨、黄牡丹、云南红豆杉、云南榧树等。可以观赏到云南松、干香柏林、阔叶林、乔松林、高山栎类林、秃杉林等类型多样的森林;还有五彩花海中的数百种杜鹃花、龙胆花以及绿绒蒿、马先蒿、鸢尾、百合、兰花等名贵野生花卉;也能观赏到药用植物冬虫夏草、贝母、雪山一枝蒿、胡黄莲、血竭草、红景天、雪莲花等珍贵药材。德钦梅里雪山和白马雪山的原始森林中动物种类繁多,这里是原始孑遗动物避难处,小熊猫、针尾鼹、鼩猬、林跳鼠在此躲过冰期而存留下来。在佛山乡巴美村和霞若、拖顶两个乡的原始森林中分别有数批千余只与大熊猫齐名的滇金丝猴,还有黑麂、藏马熊、斑尾榛鸡、雪雉等等。

据相关史料记载,卡瓦格博地区生物多样性早在20世纪就已经进入了世界的视野。被公认为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北半球生物景观的缩影,名列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十七个“关键地区”第一位,是世界级物种基因库,是中国三大生态物种中心之一。上世纪20年代初,英国植物学家乔治·福雷斯特曾7次到这里采集植物标本和植物种子,运回英国皇家植物园栽培,为英国园艺事业作出巨大贡献而多次受勋得奖。1930年英国园艺学会又赠予他杜鹃花银杯,以表彰他在滇西发现一百余种新杜鹃品种,因此使卡瓦格博成为西方“园艺学家的乐园”,“观赏植物的大本营”,大批西方植物学家蜂拥而至。1923年夏,美籍奥地利学者约瑟夫·洛克慕名来到这里探险搜集植物,被壮美的雪山和丰富的资源而震撼,惊叹:“这是世界上最美的山”。

梅里雪山殊胜的自然地理与人文情怀.jpg梅里黄杜鹃   潘发生 摄

梅里雪山千奇百怪的地质地貌和自然现象,作为地球上古大洋演化历史阶段的地质记录和多期造山作用叠加而变质变形的有力见证,其价值在于:“从美学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由地质和生物结构或这类结构群组成的自然面貌;从科学或保护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地质和自然地理结构以及明确划定的濒危动植物物种生境区;从科学、保护或自然美学的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天然名胜或明确划定的自然带”。符合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组织认定文化和自然遗产名录地的四项标准,即:构成代表地球演化史中的主要阶段的突出例证;构成代表进行中的重要地质过程,生物演化过程,以及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关系的突出例证;独特、稀少或绝妙的自然现象、地貌或具有罕见自然美的地带;尚存的珍稀或濒危动植物栖息地(包括举世关注动植物聚居的生态系统)。

二、神秘秘测的山水文化

位于东亚、南亚和青藏高原三大地理区域交汇处的梅里雪山,所处区域与远古青藏高原强烈隆起时代一致,隆起的地理幅度相近,发育历史基本相似,同属一个巨型地貌单元和特殊文化带。适宜的气候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孕育了高原古代人类文明,培育出藏民族超凡脱俗的信仰文化。迎风浩荡的经幡,旋转的法轮、往复循环的嘛呢珠子,不绝于耳的六字真言,桑烟中绛红色的寺院,形成雪域高原特殊的神秘风景——人与自然、山与神灵合一的山水文化。

探寻梅里雪山山水文化,自然要追溯到藏民族古代的原始信仰。在远古时期,藏族先民们以其生存的地理环境来度量观念中的神秘世界,反映自然生态环境对人类原始宗教产生直接影响。由于受时间和空间以及宗教派系因素的影响,藏地各种史书和民间传说中的神山记载不尽相同,反映出不同时代和不同地域文化传统的特征。据《杂日伏藏文》记载:佛教二十四大圣地前八位分别为:一、汉地五台山;二、印度金刚座;三、雪山岗底斯;四、杂日山;五、布达拉(普陀洛或普陀);六、汉地峨眉山;七、尼泊尔与西藏交界处长寿五姊妹;八、“喀瓦嘎波”(德钦卡瓦格博峰)。吐蕃古籍文献记载“二十一‘凯念’(护卫佛法居士)神山,分布在从印度尼泊尔到卫藏和康巴广大地域之内”。其中第十九座是“绒赞卡瓦格博”。雍仲苯教史料记载的苯教神山是:阿里岗底斯山、林芝苯日山、昌郝孜珠山、德钦卡瓦格博神山;而吐蕃王朝后期流传在青海、西藏北部的《赞山颂》记述:“北有神山四十座,南有神山四十座,都是南北各部的保护神山,云南卡瓦格博神山、西藏岗仁波齐神山、青海阿尼玛卿神山和尕朵觉吾神山是全藏区供奉的佛教神山。”

神山被当地人公认的赋有精神和信仰文化意义的自然地域,因为它把自然系统与人类信仰文化融合到一起,对自然景观赋于一个特定的含义。在古藏民的视野和意识里,神山和人一样,有骨骼、血脉、毛发和皮肤,也有喜怒哀乐这样的体质和丰富的情感;同时,神山中有许多“外人类生命”的物质存在,人类用肉眼看不到它们,它们和世间其它生命一样,有轮回的因果之链与人类相互联系,形成人与神山生命息息相关、同呼吸共命运的亲密关系。因此,藏区总是在俗定的日子里焚香祭祀神山,与神山交流感应,启发人与其它生灵间心灵觉悟,调整人们对其它生灵的态度。

德钦卡瓦格博为藏区八大神山的说法早已有之,当地藏民中久经流传的祭祀颂词说“四洲赡洲最殊胜,有景二十四圣地,南部门地卡瓦绒,位于滇藏交界处,圣地卡瓦格博山,本地厄旺法源宫”。民国时期《云南德钦设治局社会调查报告》称:“此雪山名震康藏,为西藏八大胜山之一,每到冬季,康藏善男信女来朝雪山者极多。藏俗不朝雪山者,死后无人抬埋”。卡瓦格博神山地处藏区边缘地带。但它的美誉度和影响力传播如此广泛久远,除重要宗教因素,还与藏区历史上两次事件密切相关。据史料记载:公元七世纪中叶,吐蕃王朝从甘肃、青海、西藏、四川藏区征集10万部落军队,部署在德钦的金沙江、澜沧江沿线。吐蕃赞普都松芒布(公元669—704年)亲自坐阵神川都督府,指挥占领滇西北南诏国大片土地。当时部落军队中盛行苯教祭祀活动,他们将卡瓦格博神山尊奉为“祖魂山”、“战神”,将神山文化推崇、渲染至极点。这场战争持续到吐蕃王朝崩溃才结束,先后经历了162年(公元680—842年),经由几代各地部落士兵征战的历史,自然把卡瓦格博神山文化传向了各地藏区。另在明正德四年(1509年)丽江木氏土司借助澜沧江、金沙江通道,向西北藏区扩张,攻占了德钦等滇川藏交界处大片区域,这场争夺战争先后持续了169年。上述两个真实历史事件,在世界著名史诗《格萨尔王·加岭传奇》、《格萨尔王·姜岭大战》中分别记叙传流。史诗将德钦卡瓦格博神山的故事传遍天下,使卡瓦格博圣地的传说深入民心,成为藏民世代传承的民俗传统文化活动。

三、雪山承载的宗教印象

据考古专家对德钦梅里雪山下永芝、石底、纳古三个村落石棺墓遗址考古发掘,发现早在2700多年以前,这里就有了苯教“万物有灵”的原始信仰崇拜遗迹。《康区·雪山圣地卡瓦格博指南—— 仙人授记之太阳》记载:“顺应释迦牟尼授记观世音菩萨成为雪域藏地生灵佑主和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施政藏地时都为此处进行加持;绿度母化身的文成公主前往拉萨时途经此圣地,在圣地北段筑塑“察瓦比妥”石像和“炯隆”崖隘石像。此后被誉为二世佛陀的莲花生大师,著名译师白若杂纳、空行母益西措嘉、莲师的身语意得意众弟子、印度八大上师,印度八十二成就者、藏地二十五王众以及历代无数印度和藏地的大学者、大成就者、圣贤大德次第莅临卡瓦格博神山,对这一殊胜圣地进行加持。第七世班禅额尔德尼·丹巴民玛大师,虽然没能亲临卡瓦格博圣地,他撰写的《焚香祭祀仪轨成就集·卡瓦格博焚香祭文》中,用专门的篇幅记述卡瓦格博圣地的功德及祭祀仪式,赞颂卡瓦格博是“自具特色胜乐金刚宫,南瞻部州有名的大圣地”。

莲花生大师驻藏五十五年零六个月,期间亲自造访了纳日的二十座雪山,卫藏、后藏的二十一处修行圣地,多康的二十五处圣地,三处秘密峡谷的其它许多地方,都经过莲花生的加持而成为修行圣地。莲花生大师在《藏域圣地纲目》中描述卡瓦格博“所示身之圣地,藏域察瓦绒界,洁净雪山境地,胜乐金刚宫殿。”世界著名史诗《格萨尔正传》中 就记叙了莲花生请天界神灵协助藏地英雄格萨尔降 伏具有极大法力,既会行善、亦能作恶的卡瓦格博 山神,为其加持授居士戒,成为守护圣地的“念钦 卡瓦格博”的故事,如今,人们在内、外转经路上 可以朝觐莲花生大师修行遗迹,雨崩神瀑下方莲花 生立体石崖像,莲花生修行岩洞;明永冰川一侧崖 壁下的莲花生秘咒水,上部一侧的莲花寺,在外转 经路途中也有莲花生修行崖洞,以及插在岩路旁的 手杖及金刚橛。另据《西藏苯教源流》记载,被吐 蕃赞普赤松德赞派往印度学习的白若杂纳虔心钻研 佛法秘宗,得到印度佛学先贤真传,成为名扬中外的大成就者。学成归来后主持佛学经典翻译,后来因遭受苯教保守派大臣诬陷迫害,被逼流放到滇藏交界的察瓦岗地区,他在“喀瓦尕波”朝圣修行期间,用神通秘法留下了修行遗迹和一批密宗伏藏, 在雨崩神瀑的岩壁上方人们可以看到白若杂纳修行洞窟;在外转经路上见到白若杂纳圣泉及伏藏宝匣山崖。相传,曾有一位名叫穹波,扎西坚参的具缘人,曾从“喀瓦尕波”发掘出他秘藏的《白阿字唸住密意集聚经书》。

公元11世纪中叶以来,藏传佛教各教派次第形成,宁玛派、噶玛嘎举派、格鲁派,以及萨迦派的高僧都把卡瓦格博尊奉为修行和朝觐圣地。在卡瓦格博圣地文化史料中,与藏传佛教噶玛噶举派相关的文献资料较多。其中二世噶玛巴希(1204—1283)于13世纪中叶的藏历火羊年慕名来到德钦卡瓦格博峰修行,禅定中观见此地就是胜乐金刚宫殿,与人类的因缘已经成熟,就倡导建造归缅庙供奉莲花生大师,并写下了传世的《绒赞卡瓦格博颂》,阐释供养神山圣地的功德及修行的途径。制定僧俗朝觐修行的内、外转经路线。三世噶玛巴让穹多杰(1284—1339),继前世来到卡瓦格博修行朝觐后写下了《圣地卡瓦格博焚烟祭文·祈降悉地雨》;五世噶玛巴德行协巴(1384—1415)来到卡瓦格博修行后,立下了绒赞卡瓦格博之上乐圣地供奉词碑,明示萨迦和格鲁等其它教派都应将此作为修行和朝圣的圣地;十世噶玛巴曲英多杰(1604—1674)为躲避西藏内乱而在德钦卡瓦格博圣地修行数年,后来又转到丽江弘法,等等。

上述藏传佛教圣贤大德对卡瓦格博神山的宗教属性,文化传播产生了巨大影响,到新中国成立前德钦县境内有藏传佛教寺庙16座,其中格鲁派寺院11座(含书松“塔巴林”尼姑寺),宁玛派寺庙3座,噶举派寺院2座以及两厅萨迦派传承庙宇。康熙十五年,五世达赖亲自为德钦寺赐名为“噶丹·德钦林”,意为“吉祥如意宝地寺”;赐名红坡寺为“噶丹·羊八井林”,意为“佛法兴盛地寺”;为东竹林寺赐名“噶丹·东竹林寺”,意为“诸事成就寺”。据《康区圣地卡瓦格博指南:仙人授记之太阳》记载:首开卡瓦格博圣地之门的人是名僧南喀·曲吉嘉措(1387—1446), 他出生在卡瓦格博“ 聚隆”(德钦县城所在地名),幼时自醒先世饱学之习性,师从噶陀北巴·郎卡坚参、郎卡北,不久遍知显密教法,成为旧译金刚乘教法之主,学成返回到故乡弘扬佛法后,他运用神通兴建觉吾南卡扎西寺(飞来寺)开启卡瓦格博圣地之门。后人因此尊称为“卡瓦格博·南喀曲吉嘉措”,彰显他无与伦比的护法持教功业。

从德钦县雾浓顶村祭祀台远眺梅里雪山,群峰在宝石般洁净的碧空里整齐排列,与南段的碧罗雪山连成一线绵延数百里,如同一道硕大无比的银色屏风,横亘天际。澜沧江、怒江从梅里雪山群峰从两侧奔流,卡瓦格博型如金字塔银光闪耀,雄居群峰中央,塔尖直刺苍穹,山巅伸入天界象征深广的密宗修行传承,以及大圆满心髓昌盛,与莲花生大师净土铜色山无异的象征;美丽白净、晶莹灿烂如同观世音身色征众生皈依佛法,四周雪山环绕,象征此圣地为莲花生空行的隐密圣地,形似各类珍宝堆积象征在此圣地修行者能成就。《莲花生之藏地在圣地目录》称“圣地卡瓦格博,外观为观世音圣地,内视为胜乐金刚的圣地,密观为“玛欣普松噶坚圣地”。从主峰卡瓦格博向北依次排列的雪峰有布穹桑吉旺秋(王子峰),玛兵扎堆旺秋(战神将军)、学拉争归米布(红脸战神);向南依次排列的雪峰有:帕巴乃钦玖卓(十六罗汉战神)、仁松昂布(三尊博主)、卡瓦绒达(雪山财神)、杰瓦仁安(五方佛)、缅茨姆(神女峰)、多杰机金扎江(大小金刚战神)等。守护卡瓦格博神山四周的还有东方护卫“扎拉穹钦”神山(大鹏鸟战神)、南方护卫“扎拉玛雅钦”神山(孔雀战神)、西方护卫“扎拉生钦”神山(雄狮战神),北方护卫“扎拉卓钦”神山(猛龙战神)。相传如此座落神态的地理空间,精妙绝伦的自然奇观,与神话传说中帝释天的外形结构相似,实属罕见。

四、自然圣境里蕴藏奥秘

自从梅里雪山被冠以世界“三江并流”自然遗产名录地的地标,云南香格里拉旅游皇冠上的明珠,对于每一个欣赏它的人有特殊的意义。人们期待亲近它、了解它蕴含的文化。尤其是对远道而来的信众或是游客,若能一睹卡瓦格博神山展露风采,就会得到莫大的欣慰和满足。而梅里雪山这座颇通人性的神山,也总是会在某个时段,以某种方式显示出神奇的自然变化,回应有缘人虔心顶礼。

1986年10月12日,十世班禅大师莅临德钦视察, 亲临明珠腊卡焚香祭祀卡瓦格博神山,14日早晨大师一行人员要离别德钦,整座雪山被云遮雾罩, 天空还不时地飘起细雨,当班禅大师高扬净水,唸诵祈祷词向神山顶礼时,浓雾竟然神奇地打开一道弧隙,露出卡瓦格博神山顶峰俊美的尊容,待祈祷声落下,神山又完全被淹没在云雾之中。数百名围观民众见此情形,惊奇不已。据“梅里山难事件” 资料记载:1990年12月28日,早晨晴朗,中日登山突击队的五名队员从4号营地出发,试图突击登顶,下午1点30分,已到达6470米的高度,距峰顶只有200多米。而在此时,有许多当地僧俗民众聚集到雪山对面的祭祀台上焚香跪拜,诵经祈求神灵阻止登顶踩踏。奇妙就在此刻出现,雪山上狂风卷着密云,很厚的云层将峰顶裹得严严实实,雪山上能见度下降至2—3米,吹得队员无法站立前行,被迫往下撤退。返程中又遭遇暴风雪迷失了方向,直至夜晚10点15分;天气忽然转晴,明月当空,滞留的队员们才找到下撤的路线,于夜里11点22分返回到3号营地。但不幸的是1991年1月3日深夜,仍静候着冲顶良机的17名中日登山队员在3号营地神秘失踪,后方人员多次组织搜救无果,引起全世界极大关注,成为世界登山史上第二大灾难事件。1991年4月29日,日本“梅里山难事件”死难者亲属赶赴德钦,追悼逝去的亲人。祭奠仪式那天,梅里雪山云遮雾裹,阴霾的天空不时飘着雪花,让前来祭奠的人们心情坏到极点,但当僧人焚烟诵经慰籍亡灵,死难者亲属含泪呼喊亲人的名字时,奇迹顿时发生了,只见雪山竟然云开雾霁,露出俊俏的峰顶,惊诧的死难者亲属们顿时双手合十,长跪叩拜失声痛哭,不禁被这深邃莫测而又极具人性的神山所感动,纷纷向圣地神山顶礼膜拜。人与自然如此神奇地沟通交流,兴许是偶合,但有众目共睹,让人陷入欲语却无言的惊叹之中。

梅里雪山殊胜的自然地理与人文情怀2.jpg滇金丝猴 李钢 摄

藏民族的传统观念认为,人类与其它生物共同生活在同一个自然环境里,应该尊重其它生物和自然的生存权利、生存领地。人类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生存时,自然对人类是仁慈、宽恕的;当人类违背自然、破坏自然时,就会遭到自然的惩罚。梅里雪山奇妙的自然景观和神秘莫测的变化,无论是一年四季,或是一天四时,还是晴朗天或是阴雨天,奇迹总在发生和变化。如在晴朗的清晨,当第一缕阳光从东面的雪山顶露头,点射到卡瓦格博峰顶上时,仿佛点亮了一盏金色的灯,衬着碧蓝的天幕和银色的山体,显得格外庄严高贵,随着阳光射线下移,峰顶那盏金灯渐渐扩展为金光闪闪的金字塔。当阳光洒满主峰两侧整齐排列的诸峰,整座梅里雪山群演化成色彩对比瑰丽、线条勾勒灵妙、座落形体绝俗的金字塔建筑大世界,它亘古而新,而且每个晴晨都展示一次秘彩,远胜于埃及金字塔的古老,如此美景被誉为“日照金山”。又如盛夏正午时光,澜沧江大峡谷里热气涌动,江面升腾的水雾与环山绿林间的蒸气相汇合,在阳光的照射下产生色彩斑斓的气雾,让人产生山水灵动、雪山飘移般梦幻感觉。到日落时节,梅里雪山天际彩霞缥缈,一派恢弘美景;而到入夜时分,远眺静谧的月光下的雪山,点点繁星簇拥着一派清辉的雪峰,让人仿佛在世尘之外,梦幻遥远的宇宙……

对于当地信仰卡瓦格博传文化的人来说,不仅仅涉及对历史和传统的香格里拉社会的向往,还与他们传统的生死理念和仪式有直接的联系。卡瓦格博圣地因莲花生大师和白若杂纳圣僧在此修行而闻名,后来又有诸多先贤大德的加持,其藏传佛教胜乐金刚圣地的名声远播,与西藏的岗底斯山、杂日神山齐名,是胜乐金刚在人世间建立的二十四圣地中位于滇川藏交界处的大胜地。相传,藏传佛教《中阴救度》是宁玛派祖师莲花生埋藏下的伏藏, 被后来的有缘人发掘出来加以整理运用,成为藏传佛教生命礼仪学说中的经典。莲花生大师在卡瓦格博闭门观修,遗留有神奇的金刚手印和多处修行遗址,埋藏下密宗经典中就有中阴学说。因此,卡瓦格博被藏民认作为中阴世界在人间符号化的神圣空间,是每个人死后灵魂回归的入口,成为了信众沟通今生和来生,日常和神圣两个空间的桥梁,形成传承千百年的转经朝拜胜地。

梅里雪山殊胜的自然地理与人文情怀3.jpg秋到梅里 李东红摄

据《香格里拉深处》记载,每逢藏历羊年,香巴拉世界中印度、尼泊尔圣地、西藏岗底斯山等 108 座圣地主将汇聚在卡瓦格博胜乐金刚宫殿内安住,有1022座小圣地主会集结在卡瓦格博神山圣地巡礼。这一年内外转经朝觐卡瓦格博圣地,将获得唸诵10720亿次“六字真言”的功德;其它年份外转经一次,也能获得唸诵700亿次“六字真言”的功德。卡瓦格博转经朝拜区分为“内转经”和“外转经”两种。外转路线经德钦县绕行西藏察隅县、芒康县地界,道路山高水险,是我国藏区神山转经路线最长、路途最艰险、花费时间最长。徒步跋涉要走9— 13天,一般体力和意志难以支撑完成,但虔诚的信众心甘情愿忍受各种艰难困苦,背负着行装,自觉体验自然山水间超自然意境的加持,以满足自身精神和信仰上的慰籍和追求。卡瓦格博内转经路线在德钦县境内,沿途有莲花生修行洞、中阴狭道、白若杂纳修行地以及雨崩神瀑、明永冰川等许多宗教文化遗址,需徒步走4—6天。如今到卡瓦格博神山转经朝拜的人络绎不绝,每逢羊年则更甚,不仅有本地人,还有来自四川、西藏、青海等藏区的信众,以及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旅游观光者。2006年,梅里雪山被《环球旅游》等新闻媒体评选为“中国最值得外国人去的50个地方”之一,梅里雪山外转经路线被评为“最具国际旅游品牌价值的旅游线路”。2016年,搜狐旅游网投票评选“中国新十大户外徒步线路”,梅里雪山内转经路线被评选为“最佳户外活动路线”之一。

五、人神共居的和谐家园

地理环境在民族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一种特殊的民族文化往往诞生于一个特殊的地理环境之中。

梅里雪山丰富的自然资源为各民族同胞提供充足的物质基础,被人们誉为莲花生大师所传法遍地昌盛的世界之巅凉爽雪域地界。这里地基稳固、耕地肥沃,牧草肥美,人畜兴旺、五谷丰登,是人间吉祥如意的福地。卡瓦格博神山孕育的61条大小河流一甘二净三柔软,四轻五清六无垢,七饮不伤身,八是神瀑圣水有消罪孽的功能。冰川两侧郁郁葱葱的森林里生长各种优质木材,树木遍布的山梁沟箐内、林隙间地是天然的草地牧场,林中有各种珍禽异兽,高山盛产虫草、贝母等珍贵药材;山脚下沿澜沧江岸梯田层层、村落交错、气候宜人,村民们修建水渠或架设木渡槽引接清泉,依靠山地资源从事种养殖业和林下采集业。每年从农田里收获一年两季的有小麦、玉米、青稞等作物,村村粮果并茂,绿树掩隐。人们把如此祥和宁静的生活归结于大自然的恩赐和神山的护佑,用民间信仰仪轨, 定期进行转经活动。树经幡、挂风马旗、煨桑祈祷等各种形式的祭祀,把神山信仰根植于日常生产生活及文化活动之中,把卡瓦格博敬奉为灵魂和生命的皈依圣地,当作生命和信仰不可分割。从而使卡瓦格博成为最具原始苯教、最具传统民间民俗文化,藏传佛教神秘魅力与地域民族风情色彩浓厚的神山。

梅里雪山殊胜的自然地理与人文情怀4.jpg春到梅里 潘发生 摄

由于历史和自然的原因,梅里雪山丰富的自然资源过去没有完全被世人所认识,当地的人们守着人间仙境却过着清贫的生活。如今欣逢盛世鸿运, 梅里雪山殊胜的地理环境造就了特色旅游文化产业的形成与发展。卡瓦格博神山文化为高原雪乡带来了无限商机,1996年,德钦县尝试乡村生态旅游文化开发,走依托自然资源发展富民富县经济的路子,历经十年扶持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基础逐步形成,梅里雪山成为“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地核心景区景点、云南香格里拉旅游皇冠上的明珠。2006年《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联合36家都市类报纸和主流媒体举办“中国最美的地方”评选,梅里雪山被评为“中国最美的十大名山”之一,德钦澜沧江大峡谷被评为“中国最美的峡谷”之一, 澜沧江和金沙江之间的白马雪山,被评为“中国最美的森林”之一。2008年,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云南省“梅里雪山国家公园”和“白马雪山国家公园”。

参考书目

郭净:《雪山之书》,云南人民出版社

斯那都居,扎西邓珠:《圣地卡瓦格博秘籍》, 云南民族出版社

仁钦多吉,祁继先:《圣地卡瓦格博颂》,中国民族摄影出版社

图登协珠韦威瑟:《康区雪山圣地·卡瓦格博指南——仙人授记之太阳》,云南民族出版社

杨世光:《亲吻美丽——三江并流胜境散记》, 云南民族出版社

郑振煌:《西藏生死书》,青海人民出版社

泽波,格勒:康巴文化名人论坛文集《横断山民族文化走廊》,中国藏学出版社

《香格里拉深处》,云南科技出版社

潘发生:《揭开滇川藏三角区历史文化之谜》, 云南民族出版社

汤世杰:《梦幻高原》,云南教育出版社

灵智多杰:《藏族传统文化与青藏高原环境保护》,中国藏学出版社

杨世瑜:《横空出世——三江并流地质奇观》, 云南民族出版社

杨旭黎:《迪庆史话》,云南民族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