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绣针:传承文化绘出幸福.jpg古老的青绣正绘制出新时代的“幸福图”。

       8月21日,记者走进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东沟乡姚马村的索兰卡民族工艺品有限公司绣坊看到,二十多位绣娘正飞舞银针,用七彩线“作画”,赶制一批刺绣订单。“为了打通销量,我们线上线下同时推进,将盘绣制作过程拍成视频,现在的粉丝量已经有6000多人了,去年的收入有十几万元。”公司负责人胡兰索卡说。

       身着七彩艳丽民族服饰的胡兰索卡是当地的绣娘,也是“80后”土族盘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在绣坊的展厅内,每一种绣品她都如数家珍,“我们从小跟着母亲学刺绣,平时绣个鞋子、衣服,没想到这种生活技能也能成为赚钱的好手艺。”

       在这之前,胡兰索卡与其他农村妇女并无不同,一年365天不是围着锅台转就是照顾老人和孩子,到了农忙时还得下地帮助种植当归的丈夫处理地里的作物。自从2016年被政府选派出省接触到刺绣专业培训后,她找到了生活的新方向:手艺学成之后,可以设计小作品,自己去销售,既能有一份事业,又可以照顾家庭照顾孩子,她想帮助更多的留守妇女,实现居家就业,另外一方面希望能让传统刺绣技艺得以传承。

       “原来刺绣全凭兴趣,现在当作事业,村里的妇女种地休息时绣两针,陪孩子时绣两针,做饭馒头出锅前再绣两针,一个月随便增收上千元。”2018年11月,胡兰索卡成立了一家民族工艺品公司,专门生产各类土族盘绣工艺品。在胡兰索卡的带动下,同村的不少妇女加入其中。胡兰索卡信心满满地说:“第一次订单有5000多元,收款的时候特别激动,因为这是我们一针一线挣出来的钱。现在,公司员工已经有100多人,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上,我们的盘绣工艺品销往了省内外。”

       从鞋垫到枕头,从香包到手袋,从服饰到家纺……在绣娘们的眼里,刺绣不仅仅是一门挣钱的手艺,也是一门艺术,丰富了她们的精神世界,承载了她们的梦想。她们土生土长的这片土地,有着悠久的民族历史文化,有美丽的古村落,绣娘们做出带有民族特色的工艺绣品,让来这里的游客爱不释手。

       绣坊中76岁的麻宝琴老人算得上是最早将土族绣品卖给游客的土族妇女,她说,游客对她们身上的民族服饰和佩戴的挂件很感兴趣,于是就五元、十元地卖给游客,没想到还能挣个零花钱补贴家用。

       以前,麻宝琴家也是村里的贫困户,老两口年纪大了,不能种地,日子过得紧紧巴巴的。这几年,靠着党和政府的好政策,补助保障都不少,老两口脱了贫。“咱不能光靠国家帮,好日子也要靠自己的双手去创造。”麻宝琴激动地说。

       可谓是“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如今,古稀之年的麻宝琴每年光刺绣收入就有一万多元,生活不愁吃喝,过得安逸,她还义务“传帮带”,手把手教村里的妇女、贫困户刺绣技巧,也是越教越有精神头。从贫困户到刺绣师,将传统技艺进行传承,“我们要把小康生活‘绣’出来。”麻宝琴满脸洋溢着笑容说。

       据了解,土族盘绣采用“两针两线”的独特针法,具有很高观赏和收藏价值,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文化遗产”。目前,互助县仅盘绣生产企业、基地、经营户达34家,绣娘7000余名。去年,全县加工生产盘绣产品10万余件,销售收入达2200万元,盘绣产业已成为助推当地农村妇女致富增收的“巧手产业”, 绣出了“彩虹故乡”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