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与民居、田园、山野融合共洽,文化旅游综合效益良好的全国第四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级景区扎囊县桑耶寺及其周边风光。
全面普查,追本溯源
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社会变迁的见证,更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珍贵资源。山南市作为西藏古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其大量的文物遗存既向世人诉说着古老的故事,更在新时代闪耀出愈加灿烂的文化光辉。
一直以来,山南市始终秉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加强管理、合理利用”的文物保护总方针,在保护维修过程中不断恢复、传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艺术、技艺,让历史留下的宝贵遗产在新时代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再立新功。
家底清则方面明。要想文物保护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首先要全面普查,追本溯源摸清文物家底。
山南市文化局(文物局)副局长强巴次仁说:“文物普查是科学保护、研究、利用文化遗产的基础性工作,事关为文物‘证名定身’,意义重大。通过三次全国性不可移动文物普查、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以及区内组织的各类田野调查和摸排自查,我们基本掌握了辖区内的文物和文化遗存点分布情况,为加大保护力度夯实了基础。”
为强化文物普查工作力度,确保有据可查、查则确实,山南市邀请文物专家举办普查骨干培训,组织业务精、素质高的干部人才150人建立专家库和一线普查队,深入高山河谷、田野草原、乡镇社区开展一线普查,确保了全市所辖县区、乡镇普查到达率100%。
截至目前,山南市已累计摸排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6处、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108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处,登录文物数量超过1万件,总数位居全区前列。
在普查过程中,山南市加强派出车辆和人员的安全管理,并且还积极加强对可移动文物的安全保护工作,在对每一个文物点进行登记造册时,严格控制直接接触文物的人员不得随意拍照,确保文物的绝对安全。
在普查的基础上,山南市积极以申报促保护,推进文物等级评定工作,新近申报14处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雍布拉康等知名历史遗存有望入围“国宝”。
大项目凸显大文明,彰显大形象。山南市通过加快地上文物遗存工程项目建设,以大遗址发掘、保护、维修为突破口,推动文物工作有力度、上台阶、见成效。
——对敏珠林寺祖拉康、桑阿颇章、廊坊等主要建筑实施保护维修,修复周边设施,建设防洪导流堤工程,并通过国家验收。
——顺利完成藏王墓23座墓的本体保护维修和环境治理工程,完成昌珠寺壁画保护维修工程,完成桑耶寺消防、安防工程。
——对错那县中印自卫反击战前线指挥部旧址开展抢救性保护,完成张国华将军前线指挥部旧址展览馆的陈列布展工作。
——对琼结县下水乡邦嘎遗址开展3年期大规模发掘行动,首次发现西藏中部地区新石器时代的房屋,出土各类颇有研究价值的石器、陶器、骨器。
……
“大项目建设对文物保护具有引领示范作用。山南市历史积淀深厚、文化遗产众多,更需要通过重大工程项目全面提升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利用水平,实现文化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强巴次仁如是说。
近年来,山南市累计投入各项资金超4亿元,先后对近40个重点文物和重要历史文化遗存点实施了抢救性发掘、保护、维修工程以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将一大批文物从历史沙海中发现打捞,并拂去尘埃,让其重现曾经的璀璨样貌,为今后进行文化旅游、史学研究、民族文化传承和爱国主义教育打开了更大窗口。
合理利用,文旅双赢
文物保护的目的不仅仅是确保文物安全,更要让文物在当代“活化”,焕发出新的生机。
山南市乘着近年来文博旅游市场日益火热的东风,坚持“保护第一、开发第二”“以科学适度开发促进深入全面保护”的原则,正确处理好文物保护与利用的关系,促进了文保与文旅的双赢。
在今年琼结县举办的吐蕃故都旅游文化节中,来自河北的游客魏子轩第一次来到琼结,就被眼前藏王墓群遗址震撼了。高高耸立的遗址土丘兀然起于平地,背靠山、面朝水,与自然浑然一体。阳光照在墓群上,红顶黄瓦熠熠生辉,历史遗留下残存的辉煌让后人敬仰、赞叹。
魏子轩说:“藏源山南历史文化悠久,琼结更是遗迹遍布,人文景点荟萃,这次来既了解了历史,又饱了眼福,真是不虚此行。”
和魏子轩有着相同体验的游客还有很多。西藏历史上第一座宫殿雍布拉康、第一座正规寺庙桑耶寺无不让人心驰神往。
现如今,通过在保障文物安全基础上,适度进行包装、展示和旅游开发,山南市擦亮了“藏民族之宗、藏文化之源”的金色名片,推动文博旅游成为山南旅游的生力军。
不仅如此,为进一步发挥好文物普及历史文化知识、传承民族记忆的作用,不断提升文博旅游知名度,山南市文物部门积极组织精品文物赴北京、合肥等地参加展览,加紧筹备山南市博物馆布展工作,从而一步步让历史遗珍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