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五月,志愿者当起了珠峰的清扫工。百余人的队伍对珠峰海拔5120米大本营至8000米之间的登山废弃物进行全面清理
比环保更大的难题是文化
似乎浅层的是开发与资源的问题,是发展进程的问题;但从深层的角度和长远的目光来看,一切又存在各种可能,所有的一切归结到文化和信仰层面。也许要等到青藏铁路开通后,人们才能真正意识到:比环保更大的难题是文化。
尽管为了保护生态环境,青藏铁路建设者们不仅千方百计地保护原有植被,对于沿线生态脆弱地带还采取了许多恢复植被的措施。但列车对于西藏人民究竟会带来什么?青藏铁路将如何运营?与运营伴生的环保问题如何解决?能把西藏从援藏经济带到自我造血经济状态中吗?而从更深的角度看,这条铁路线是否意味着西藏从“低度开发”进入“深度开发”呢?西藏从此将进入什么样的轨道?有专家评论说,青藏铁路的开通,将面临比工程技术更大的挑战。
开发与发展的“陷阱”
2003年3月10日,国务院办公室发表《西藏的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白皮书。白皮书谈到:“西藏在中央政府的支持下,已经制定并于2001年开始实施了一项大规模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计划。从现在起到本世纪中叶,将投资220多亿人民币,建设160多个生态环境保护项目,促进西藏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2006年2月8日,《西藏高原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规划》论证会在北京召开。与此同时,全国各类新闻媒体、政府报告及科学论文,都不约而同地表达同一观点:西藏是全球生态环境最好的地区之一,同时也是世界上生态系统最脆弱的地区之一。长期以来,地广人稀的自然环境以及粗放型的生产方式,形成了一种“索取多、保护少”的局面。体现在生态方面,是一种整体退化局部改善的局面。
无可否认,经济指标是发展水平重要表现之一——但是,现在的社会似乎已经把它当成了唯一的成功标志。如果中国 13亿人都以达到美国人的生活水平为目标,据运筹学专家计算,需要的资源将是现在的70倍。这块已经喂养了我们五千年的土地,能提供70倍的资源?而目前流行的种种“现代化”观念,更是通过国家社会的行政影响力,通过文化的媒介,在解构完汉文化儒道保守的底线以后,也在通过地区经济文化交流,渗透影响着藏文化的观念。
西大滩,是青藏铁路从格尔木出来快到昆仑山口的一个地方,前几年铁路修建到那里时人声鼎沸,但现在铁路建好后,除了被改变的生态环境之外,其他一切生活又恢复到以前的平静。康巴藏区贡嘎山修水库、修路、大修豪华宾馆和计划建高尔夫球场,而同属高海拔领域的尼泊尔喜马拉雅地区,国家这么多年来一直在极端限制山区通马路,代之的是徒步小道以鼓励对生态冲击力较小的生态旅游;日喀则、林芝,内地援建的房子和大道完全是一种新水泥瓷砖体系,而对本地老百姓实惠并不多;横断山区的藏区修房仍使用大量木头;藏北矿产的无证盗挖和无序开发……今年3月,来自中科院的专家表示,那曲乃至整个藏北地区很可能成为下一个沙尘暴源地。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自然资源研究所研究员李文华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西藏地区地理条件特殊,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因此保护生态环境是西藏发展最根本的途径和方法。
最宝贵的资源在于信仰
从社会学角度来看,综合考虑开发与生态、资源的矛盾关系,离不开人口、资源与欲望这三大主体,三个环节中最人为也最易膨胀的变量是欲望。从生活经验和社会历史可以看出,由穷变富,尤其是暴发时,欲望最贪婪。终极关怀和道德伦理本来是制约欲望的主要机制,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所谓文化问题。
问题是在中国,文化的问题却被弱化了,以至欲望的制约机制基本失效。于是我们的状态就变成了三“最”:人口最多,人均资源最少,欲望最高。这实在是最可怕的一种状况——以最多的人口乘以最高的欲望,去吞吃最少的资源,那将是一种什么后果呢?
而西藏,因为雪域高原的高海拔特殊性,从而对内地的人口天生有地理上的排斥性,所以新疆能够兴盛起更多的新兴城市,而在西藏还没有;拉萨有不少外来者,也都是季节性的生意游民,这本身也与拉萨相对比较低的海拔有关——拉萨海拔3700米,在西藏算比较低的了。
西藏人口少,藏文化比较纯粹,能一定程度弱化外来消费主义、现代化极端开发主义的侵蚀力。而藏传佛教的全民信仰以及虔诚度,也使西藏的传统文化以宗教的载体能保留比较完整。比如,昌都地区的一些活佛,也参与生态环保活动。他们把藏传佛教中有关环境保护的内容整理出来,尤其其中经典式、戒律式的东西,社会效果往往好过传统政府环保部门的宣传口号和比较生硬的法令。在藏族地区,活佛说一句话,权威性甚至超过政府颁布的政策、指令。正是考虑到西藏的这一特点,当地政府部门已经开始把有些环保的职责交给寺院,由寺院来部署。佛教中的“不杀生”观念至今仍有相当的约束性。
至于资源,西藏的矿产、工业、林业都是有限的,略多一点狂热,几年就消耗得差不多。西藏最好的资源在于雪域风景,它可以带来可持续发展低度冲击的生态旅游经济发展。而西藏旅游,如果没有藏传佛教、没有藏文化的传统保护,那么西藏的旅游吸引力恐怕和内地的游人如织的景点,没有任何区别。
这一点,专家有过研究,曾经绘制过整个世界的生态和宗教关系的地图,非常清楚地展示:凡是很长时间演化出来的本地的宗教、文化,和本地的生态就构成最好的关系,最佳的模式。
发展要从护根做起
正如我们所看到的那样,开发、资源、利润最大化、生态旅游,这些目前相当流行的概念以及相应的开发热潮也吹到了青藏高原,一向安静的西藏,这些年也是逐渐被卷入这热闹中来。就在青藏铁路即将开通的热浪声中,人们似乎渐渐忽略了一个比环保更重要的问题,那就是,西藏的资源不仅只是矿产、水资源、生态旅游资源,还在于西藏文化资源。我们国家政府,乃至西藏自治区的各级政府及单位,包括科学机构等,对于西藏的开发发展以及资源利用,都已经从理论角度、战略角度,考虑得相当清楚和理性,那就是合理发展旅游经济,提高农牧业的质量,合理有序地开发矿产资源——总之,在节奏上、手段上,相关报告、法令都注意到了“合理”、“有序”、“低冲击”等等。
但西藏的生态冲突还有一种传统民族观念、信仰、生活方式与现代消费主义之间的冲突,这一冲突,随着全球化、现代化和城市化的热潮对西藏的波及,已经变得越来越严重。事实上,佛教信仰本身具有一种排毒能力;对物质消费本身并没有什么不好,但要看地区、环境和人群,以及资源关系。如果把消费和享受比作人体内正常存在的文化菌群,那么,地区的健康、精神的丰富,也必须在信仰、物质追求上应当保持一定的合适比例。所以,西藏的发展,也要从文化的护根做起来。
人们常说:“西藏如果没有文化,也就没有魅力了。”可很多表面上很尊重西藏文化的人,却在实际行为中,把其中那种深刻的精神和信仰仅仅理解为一种有异域情调的文本描述、佛教仪式等那种表面的东西来加以保留,而不是要基于相对更高的人群观念与现代社会公共素质,这就难免使得我们对西藏文化生态的保护走入歧途。
对于西藏,也许我们应该做的,就是不做或者少做,尤其是消费主义、物质主义的鼓吹,在佛的地方,我们应该保持清净。
这也许,就是西藏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