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河湟别意: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恰逢藏历火猪年五月初五,是“桑杰曼拉”日。
千里之行的准备工作
六月十九日早九点半我们一行五人乘“金杯”面包,以90公里/小时驶入兰西高速路,开始了青海藏语卫视大型系列专题片《走进华锐》的千里之行。此前,在台门口,我们的同事现场报道了此行,台中心领导以及同事们也为我们大家送行,让我们感到此行任重道远。我们在青海东部河湟区域的西宁、乐都、民和盆地的怀抱追风逐电,穿越甘青交通要隘老鸦峡。车窗外一路葱郁的景象耳畔习风飒爽。清乾隆年间,青海乐都诗人钱茂才吟咏的“曲径迂回两岸间/斜阳卸影鸟飞还/云垂峭壁青千丈/风皱奔流绿一湾”的《老鸦峡》和“危桥接岸虹腰细”的《享堂》如今已由路桥和隧洞连缀为坦途。只是“踏破丹梯崖作磴/凿开石锁路为关”(钱茂才)的雄浑已不复入目了!
摄制组成员金杯车司机小周善跑长路
今天是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恰逢藏历火猪年五月初五,是“桑杰曼拉”日。这个节日可意会为“药师佛加持日”。在民间,人们在第一道霞光之前去河边汲水,这一天所有的流水和植物皆有药性。我们同行的摄像洛加说“桑杰曼拉”这一天诵读《桑杰曼拉颂》特别灵验。两个小时后,我们在民和县“川垣红”稍事休息。这里北隔大通河与甘肃相望,甘肃永登县距此80公里。从一册六百万分之一的地形图上观察;于祁连山东北一线,河湟区域至北冷龙岭内侧,大通河与湟水汇流而为甘青界河,我们的里程也行将步入一个新的里程吧!
华锐之行的现场报道从台门口就开始了
新的里程在水一方的甘肃永登县,照教科书的分类,这里正是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的接壤所在。地貌呈丘陵和平川。到了这里马上就有刘侃的“青海风涛还积山/玉门车马半中原”的感受。为什么呢!一是平缓的山塬都退到了山川的远景,视野开阔。二是因为永登的古城。这里有楼群中兀立的几处断垣,那是建于汉宣帝神爵二年(前60年)的允街故址玉山古城残余吧!在这里我还目睹了史料称建于清世宗雍正十一年(1733年)的永登满城,保存完整,其高度却令人迷惘;大概只有四米,有点象影片中作为攻伐场景的一圈矮墙。但城郭毕竟是中原文化的一个表征。陈正祥先生曾在其《中国文化地理》中说过;城邦是国家的别称。中国的城与中国历史一起成长。这使我产生了重新审视的浓厚兴趣。
领导和同志们在台门口送我们踏上旅程
安顿好住宿后,我们上了县城东面的青龙山。听人说;青龙山因其山形似卧龙,故名。在青龙山公园入口我读到一段文字;“青龙山古为名胜地。清初,已经十分壮观,前山建有眼光楼、老祖殿、迎爽楼、玉皇楼、静房。后山建有魁星阁、孙膑殿、娘娘庙及药王楼,山下建有城隍行宫和孔雀寺等。山上殿宇错落,林木葱茏,实为游览休憩之所。每年农历四月八、九月九举行庙会,四方游客比肩继踵,山脚下摊贩云集,戏班搭台演出,热闹非凡。民国17年(1928年),青龙山建筑在兵燹中毁坏殆尽。民国20年(1931年),县城绅士倡导并募捐整修,以后又陆续废圮。解放后,城关人民在青龙山植树造林。1985年辟为公园,。青龙山人文景观众多,有眼光阁、玉皇殿、牌坊亭、蝴蝶亭、鸳鸯亭、三台阁、永宁寺、卧龙桥、腾云桥、青龙阁、魁星廊、双拥碑、钟鼓楼等十几处景点建筑群………”青龙山最让我赏识的还在于它是一座道教文化山。从它的曲廊文字到亭台楼阁的设计全都体现了它作为这座城市的一个传统的品相,它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黄土断垣与高楼漠然相处的尴尬吧。在青龙山上,我们品味青龙阁上的铭文“西含葱岭”、“北吞大漠”的历史厚重,骋目北方的天空,在卧龙桥下留影。
华锐之行的第一个镜头
夜宿县政府招待所“玫瑰宾馆”。读到房间内一幅仿齐白石字画, “叶黄子熟正西风/乱点丹砂散粒红/不是画家含巧思/石榴皮裂自相攻” 玩味其中意境,觉得此夜虽无红艳的子实慰藉旅程,读读诗品品画却也齿颊留香!
二、“华锐”抵达:
“华锐”,意为英雄的地区或部落,藏文化意义上的华锐是指湟水以北,包括青海的乐都北山、互助、门源、大通东部、甘肃的天祝藏族自治县、肃南皇城藏区。
我们受到天祝广播电视局的热情欢迎
6月20日起程向北.庄浪河在我们左手。我们在一条山谷行进,这条山谷想必就是庄浪(藏语“野牛沟”)我们不时目睹一些干涸的河床。永登县离开我们此行的目的地——天祝藏族自治县30公里。祁连山以北,黄河以西,东南至乌鞘岭是河西走廊的大致范畴。从这个意义上说,天祝县是河西走廊的门户。当然,在我们一行人的心目中,“华锐”天祝是我们此行的目的地。关于“华锐”在这里有必要给读者提供注脚;“华锐”,意为英雄的地区或部落,藏文化意义上的“华锐”是指湟水以北,包括青海的乐都北山、互助、门源、大通东部、甘肃的天祝藏族自治县、肃南皇城藏区。形成华锐藏族的主体是史称“温末”的吐蕃人。《新唐书》谓之“六谷蕃众”。相传吐蕃王朝时期吐蕃的一支军队进驻这个地区后定居逐渐形成了该地区藏族的主体。根据电视专题片《走进华锐》的编导俄保的设想;以狭义的“华锐”——甘肃天祝藏族自治县为视点,全面报道“华锐”天祝县的人文、自然、生态和改革开放以来的各项成果。俄保是青海藏语卫视社教节目《高原写真》栏目制片人。由青海藏语卫视组织策划拍摄策划编导的十六集专题片《海东藏乡行》和《宗喀藏乡行〉(八集),自去年播出后社会反响很大,是藏语电视节目首次走出去,真实、客观地反映藏区社会生活的一次成功尝试。它从而也确立了《高原写真》纪录片叙事和新闻报道结合的风格。《走进华锐》也将一如既往地采用主持人现场报道和专题—新闻套拍形式与天祝广播电影电视局联合拍摄。青海电视台藏语中心与华锐台的业务往来由来已久,合作拍摄这是第一次。
一落脚,甘青同仁就开始交流工作
进入天祝县城华藏寺镇,我们一行人在天祝宾馆门前受到县广播电影电视局的同志们的热情接待。在这里我们与此次合作方的天祝同仁见面了;天祝县广播电视台副台长公保才让。天祝电视台藏语部主任囊萨。天祝县广播电视台播音土丹。天祝县广播电视台摄像乃旦。如此,八人联合摄制组即告成立。当晚,天祝台报道了我们抵达天祝的消息。
三、在天堂寺:
在周围我没有见到白牦牛,却很高兴能够拍到一块牛粪,你相信吗,我大概有十年没有见到牛粪了!
石门沟的牛粪,而且是白牦牛的,我有十年没见到过牛粪了,且不说是白牦牛的
摄制组的采访点根据拍摄方案由天祝台方面安排。21日我们赴天堂寺。这是我们实地采访的第一站。我们的“金杯”车体贴上了藏、汉文的“青海藏语卫视、天祝电视台《大型系列电视片《走进华锐》摄制组”字样。采访行程向北经岔口驿,再向西经石门沟到天堂寺,这是天祝县一条金牌旅游线路。山谷的景色宜人,草原生态也较好,石门沟山谷狭长,我们看到山势陡峻的巨大谷口,看到山腰上斑斑磐石。过石门沟我们喝到白牦牛的酸奶,象一块晶亮的白玉。一位叫王叶周措的姑娘在卖酸奶,每碗2元。在周围我没有见到白牦牛,却很高兴能够拍到一块牛粪,你相信吗,我大概有十年没有见到牛粪了!一路颠簸90公里我们到达天堂寺,住在天堂乡农家园。次日我们拍摄天堂寺。天堂寺是天祝地区第一大佛教寺院。这里南隔大通河与青海互助县一衣带水。天堂寺藏语称"却典堂扎西达吉琅",意为宝塔滩吉祥兴旺洲,汉语音译"却典塘"。它的建成比拉卜楞寺还要早八百多年,其前身是公元806─822年时所建的苯教寺院,五百年后,西藏藏传佛教噶举派噶玛噶举第四代黑帽系活佛噶玛若贝多吉(公元1338─1340年)进京路过此地,接受当地群众的请求,降伏大通河中的“吉勒”(一种水怪),在扎西滩建镇龙塔108座,遂得名"却典堂",意为宝塔滩。后称"天堂寺"沿用至今,而大通河也从此得名“吉勒曲”。自噶玛大师建塔后,藏传佛教噶玛噶举黑帽系便在此兴盛起来,古老的苯教寺院渐变为噶举派佛教寺院。明朝中期,宗喀巴创立的格鲁派兴起,逐渐替代了宁玛、萨迦、噶举诸教派。明万历年间,青海互助甘禅寺大师丹玛慈诚嘉措,改天堂寺为格鲁派寺院。清顺治四年(公元1647年),丹玛慈诚嘉措和当地莫科、朵仓、嘉豆等部落的请求下,青海湟源东科寺第四世活佛多居嘉措呼图克图扩建了天堂寺并任寺主。清顺治九年(公元1652年),五世达赖罗桑嘉措进京路过天祝地方,给天堂寺赐名"扎西达吉琅"。1980年3月1日重新开放。修建释迦牟尼殿1座,时轮经堂一座,现有僧人50人。天堂寺极盛时,有1000余僧人,俗有“天堂八百僧”之称。天堂寺建筑布局合理,宏伟庄严,具有浓郁的藏族风格。有大经堂、千佛殿、密宗殿、菩萨殿、佛母殿、狮身佛母殿、天王殿、文殊殿、土主殿、释迦牟尼殿、护法殿、龙王殿。以上十三座殿堂中,以建于清初的大经堂最为壮观,共两层,102间。活佛府邸17座。
世界上最高的宗喀巴大师木雕坐像
1984年9月17日十世班禅大师额尔德尼却吉坚赞莅临该寺讲经说法。1999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重新修建了千佛殿、密宗殿、多识活佛府邸等建筑,动工修建的千佛殿(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殿)。殿高27米,宽18.7米,内造18米高的宗喀巴大师木雕坐像在我国还是第一座,也是世界之最。在千佛大殿,听寺管会副主任勒协介绍说,当时为坐像运内藏经卷整整6辆东风车。天堂寺主供宗喀巴大师。在在千佛殿,我想起大师给文殊菩萨的献诗:“无论何时目睹您的尊容/在世间落难的我无时不在祈祷/请求您把一颗欲界燥动的心/引向菩提善愿的路”在天堂寺院内,我们看到早已见诸媒体的一块奇石。同行的土丹说;今年4月份,天堂寺寺管会得知,在大通河上游北岸距天堂寺约13公里处,有人发现一块奇石。寺管会主任即偕僧众到现场,在河中当时的位置南侧看去,形似一乌龟背负一莲花状宝盆,盆内注水,酷似一巨型砚台;从西侧看去,似一卧牛;从北侧看,似一神兽守护着一朵莲花。洛桑宗周随即派寺僧及信教群众看守保护,并于当日赴兰州报该寺活佛、著名藏学专家、西北民族大学博士生导师多识教授认定。因该奇石发现地处天堂寺西侧的天堂乡大宗台社青冈峡,恰好属于阿弥热高神山下大通河河段,与佛经记载和历史传说相符,多识教授遂初步认定其为天堂寺寺宝——阿弥热高“聚宝盆”。并认为这一宝物的横空出世,是地方兴盛、国泰民安、众生福泽增长、大地风调雨顺的盛世之兆,嘱寺僧及信众搬迁至天堂寺,妥为保存。据说,为了将这块“奇石”从河底运出,参与挖捞者想了许多办法。首先用推土机在大通河边开拓了一条道路至奇石旁,然后在河边支起一个支架,用滑链将巨石慢慢挪动,但最终没能成功。后调用一辆65吨起重机尝试抓捞,也没能成功。4月16日,从兰州又调用一辆100吨的起重机。起重机17日到达挖捞现场,直到17日夜,才将奇石从大通河中起出。历经9昼夜奋战,该奇石顺利运达天堂寺。根据藏人文化网的报道,这块奇石表面直径长5.1米,宽4.9米,侧高1.9米,重40.9吨。此刻,这块被人奉为灵异的奇石正披红持彩静静地接受人们的瞻仰。
天堂寺奇石
天堂寺倚山临水,清秀钟灵。洁白的旃檀树点缀着雨霁的庙宇建筑。在这里给人印象深刻的还有白塔周围人们供奉各色奇石。我不断按下快门,纪录下自己的欣喜。看到这里的石头,我们就会明白诗人对天堂奇石的赞美是由衷的;“北方/有一座叫天堂的寺院/月光下一趟趟担水而归的僧人/点亮了三盏灯/神圣的上师喜好石头/石崖上生长的蓝宝石/大河边花纹奇异的鹅卵石/有空就去捡/带着学生/花一个上午坐在乱石头堆里/专心致志/直到黄昏才归……”( 旺秀才丹《大地上的三朵花》)
天堂寺美丽的石头
四、大山深处的寻访者:
民间口述者的寻访是我们拍摄的难点,时间和精力往往是在驱车的路上消耗掉的。
口述史和民族民间文化的宝贵资源和它的采集者们
在大通河畔的那委桥上,甘青电视人开始了此行的首次现场联合主持。青海藏语中心的主持人拉华和天祝台藏语主持人土旦站在桥中央。背景中河水清澈,边风光亮丽,天气睛好。
大通河畔华锐天祝一侧青海藏语电视和天祝电视台节目主持人的首次合作
在桥的另一端,青海省互助县嘉定乡的玛久村,我们采访了根登坚措,一位唐卡画家。他早先在佑宁寺出家,后来还俗去西藏日喀则学习唐卡艺术。他称自己的作品属“卫藏”画风。我在他的卧室的书架上发现平山郁夫的日文画册。他也搞室内装饰的藏式设计,天祝县政府会堂就是他设计的。除了作画,他的涉猎似很广,工作台上有各类音乐光盘、放机。墙角有一把吉它。在嘉定镇,我们与根登初次见面时,他骑着一辆0﹒6排量的雅玛哈摩托,据方家讲价值40万。另外一名来自青海的根登的伙伴也跨一辆本田600型摩托车,他们是摩托车一族,这些高端机车的主人们将于今年7月28日参加“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的大型延伸活动之——2007第二届中国青海汽车摩托车狂欢节。
唐卡画家和他的摩托车一族的现代骑士们
民间口述者的寻访是我们拍摄的难点,时间和精力往往是在驱车的路上消耗掉的。我们辗转几十里,在青海互助县一侧的巴杂乡曲尕日村找到了72岁的多吉才让。在这样的现场,我们是作为采集信息的蜜蜂出现的。我们的工作是把个我的、行将被岁月吞噬的口碑通过电视手段变为社会化记忆留传下去。等到我们把自己需要的内容从他嘴里淘走,看到我们匆匆离开的样子,老人显出一付茫然的神情。72岁的老人,作为我们电视资源的宝贵口述者,历史碎片的载体,在大山深处,我想我们再也不会有重逢的日子了!
晚上在农家园遇到参加甘青作家笔会的几个网友,其中有我喜爱的诗人嘎代才让(网名黑人),还有甘南文艺界的几个前辈,他们对近几年来藏语电视的发展赞誉有加,只是热忱希望藏语电视节目的播出时间能够更长一些!
初到天祝在甘青笔会上我见到自己喜欢的诗人和网友黑人
五、华锐妇女服饰:
身后和两侧“阿热”古朴似铠甲,华丽不失庄重,形同出征的战士,据说华锐妇女装扮正是脱胎于武士的装束。
华锐夏玛尔地方的服饰
今天6月23日老藏民( 笔者的网名)的早餐依然是酥油糌粑。阳光明媚,我们利用早晨的黄金时光在河边林地拍摄华锐妇女服饰。一位退休教师在一旁为我们一一解说。华锐藏族妇女的辫饰较为复杂,由辫筒(藏语称“加盛”)和三大片(藏语称“阿热”)组成。辫筒一般宽约三寸,长约三尺左右,成对地佩戴在胸前。三大片中间一片最大,叫“斗哈”,宽约五寸长约三尺:两边两片叫“阿热”宽约四寸,长约二尺。三片用绳子连接成“小”字形,佩戴在身后和两侧。辫饰上各种饰物的排列、缀饰都有一定的习俗惯例,并与信仰紧密联系起来 形成了完整的传承仪式和排列规范。辫筒主要由刺绣花纹组成,一条辫筒上往往排列五、六幅绣片图案,图案内容也极为丰富,有云纹、水纹、卷草纹、回纹、万字纹、吉祥八宝以及花鸟走兽等。所有这些都象征着幸福美满,如意吉祥。在刺绣手法上,盘绣、平绣、钉线绣都使用。盘绣是青海藏族、蒙古族、士族常用的一种绣法,绣时颇费一番功夫,首先在木板上雕刻成固定的图案纹样,称之为“印板”,然后将“印板”图案拓在绣布上,再进行绣制。盘绣的针法细密,用线考究,富有立体感,而且坚固耐磨。在构图形式上,用单独纹样与复台纹样相结合,二方连续与四方连续穿插使用。图案的装饰性极强而且巧妙地组合成相互缠绕,相互纽套的谐调图案,反映团结友爱,互不分离的民族属性。辫筒上除刺绣图案外 其间还缀有银牌、钱币、纽扣、骨片等,形成一个色彩斑斓的装饰带。
华锐服饰
“阿热”用布和皮革制成,厚重而坚挺,上面全都是装饰物,有纽扣、银币、象牙等,按照习俗规程排列有序,整套辫饰就是一件完美的艺术品。从它那夸张的造型,浓重的色彩,强烈的对比,粗扩的线条中,展现出一身豪迈的气质。华锐藏族女性将这一套装束佩戴在身上,身前是繁花辫筒随身摇曳,光彩晶莹,美不胜收;身后和两侧“阿热”古朴似铠甲,华丽不失庄重,形如同出征的战士,据说华锐妇女装扮正是脱胎于武士的装束。随着历史的发展,辫饰已由原始的护发、装饰两大功能演变成礼仪习俗。姑娘出嫁,要举行“戴头”仪式,亲人 们郑重地将辫筒佩戴在她的发辫上。所以,佩戴辫筒和“阿热”也是已婚妇女的标志。已婚妇女一般要天天戴辫筒和“阿热”,特别是喜庆佳节、家中来客、会见长辈,必定要戴。如果丈夫亡故就只戴辫筒,不戴“阿热”;长辈去世也不戴“阿热”。妇女到40岁以后,辫筒就不戴了。辫筒一般由女方陪送,有条件的要陪送好几副。“阿热”中的“斗哈”也由娘家陪送,意指娘家后面站着撑腰哩。两侧的“阿热”由婆家置办,表示要尊重婆家的老人。
华锐服饰
六、车过科拉山谷:
王永福老人双眼微闭,精神恍惚,双手紧握浑身充满张力------这位《格萨尔》土族说唱艺人的演唱语言是藏语。
服饰拍摄完成后,我们启程进入青海互助县北山林场。一路柏油路面,两边伟岸的高山上是满目的松、柏。我们先后到达神龙瀑布和门岗嬉水,与居住在这里的藏人聊天得知,原先路经这条山谷由青海进入甘肃的唯一的客栈在山谷的尽头。此地距西宁120公里。听林场的人讲,不久要凿隧道打通与省会的直线距离。沟里现有藏族人家世102户七、八岁的学龄儿童孩子懂母语。北山林场的瀑布景象大气磅礴,不愧为旅游度假胜地。由北山林场返回天祝一侧后,我们经“引大入秦”渠干进入另一个旅游线路;朱岔峡——金沙峡。我们此行拍摄也含旅游风光内容。“引大入秦”是为解决兰州市永登县秦王川地区干旱缺水的严峻形势,甘肃省水利部门自1976年至1995年,勘测设计并建成将流经青海、甘肃两省交界处的大通河水,调入100公里以外,兰州市以北60公城处的永登秦王川地区的大型水利工程,是目前中国规模最大的跨流域自流灌溉工程,被称为“中国的地下运河”,工程规模宏大,气势宏伟,成为游客重要的参观内容。
采访格萨尔土族说唱艺人
引大入秦工程西起天祝县天堂寺东侧的大通水,西至永登县秦王川,地跨甘青两省的四地市、五县区。全长八百多公里,隧洞总长达一百多公里。这个工程的周边旅游资源有:距引大渠首枢纽仅5公里的青海北山森林公园、渠首天堂寺、吐鲁沟隧洞、天王沟森林区、吐鲁沟国家森林公园、尕达寺、鲁土司衙门、东大寺、大沙沟渡槽、盘道岭隧洞、香炉山、庄浪河渡槽等景点。笔者以为甘肃青海完全可以依托这些旅游资源,联手开拓森林公园和宗教寺院为内容的旅游线路。车过朱岔峡。据说是藏语“双水”的音译,但在这里我们没有见到流水的迹痕。干涸的山塬和裸露的土地在炎日下经受着煎熬。
在朱岔峡的多让沟村,我们采访了格萨尔艺人更登加,格登加又名王永福,现年74岁。他是我国唯一健在的一位能说唱史诗《格萨尔》的土族艺人,王永福老人的父亲杨增(1890~1957)是《格萨尔》说唱艺人恰黑龙江(1875~1946)的女婿,他很早就从岳父那里学会了说唱《格萨尔》。王永福的父亲早年逃荒带着一家人过大通河,来到今甘肃省天祝县朱岔乡多让沟。到了1941年前后,他父亲得了眼病因无钱治疗而双目失明。这时为打发贫病交加的日子,父亲便整日整夜地说唱《格萨尔》。父亲发现几个儿子当中数王永福最喜欢听《格萨尔》说唱。在父亲耐心传授和他的苦学之下,王永福老人在十多岁时就逐渐地能独立说唱《格萨尔》了。
1947年之后,他已成为名闻四方的“酒曲匠”了。每当逢年过节、迎亲嫁娶之时,唯有他最忙。就连老家青海互助的土族群众也远道而来请他去说唱《格萨尔》,或是请他去当主持婚礼的司仪。1987年,西北民院的王兴先老师赴天祝县考察《格萨尔》的流传情况时,“发现”了能说唱多部《格萨尔》的王永福老人。他说唱的《格萨尔》录音部分已被记音对译、整理翻译后,编入《格萨尔文库》第三卷《格萨尔》上、中册出版。演唱录像时王永福老人双眼微闭,精神恍惚,双手紧握浑身充满张力……这位《格萨尔》土族说唱艺人的演唱语言是藏语。
笔者以为;相对于“土族格萨尔艺人”的概念谬误,匡正为“《格萨尔》史诗土族说唱艺人”则于名实无碍。
前行就到了有“小麦积”之称的科拉山谷。小麦积山在朱岔至天堂的老路旁。山体呈红色,似丰收的一个个大麦垛,一层一层的垒起来,上面还缀有青葱的林木,从外形看和天水的麦积山大同小异。正午时分,远处油菜地里送来芬芳的气息。我又听到初到天堂寺时布谷鸟吉祥的鸣叫,一声声在远方陪伴我们的旅程。
科拉沟的小麦积
七、石门怡情:
这里有格萨尔大王珍藏铠甲和神箭穿石的地方。西面端知岩山的一个叫丹剑的洞里,传说晚上会传出叮当打铁的声音,还能见到闪烁的火花。
将近下午五点我们到达石门沟(藏语称垭垅)的噶昭神山脚下(汉语称马牙雪山),这一带都是天祝县旅游资源的洞天福地。噶昭神山脚下的 药水神泉是天祝闻名遐尔的旅游风景点。走进天祝,走进石门沟,朝圣噶昭神山,人们的脚步自然就会迈向通往药水神泉的路径。
纯净的清泉也是医治百病的神泉
举目四望,石门沟的周围是郁郁葱葱的山峰。左手的山峰峭立多姿,其中一座在斜阳的剪影下极象一只傲然的雄鹰。右边的山峰坡缓林茂。茂盛的野草随意生长,漫山遍野一片翠绿。阳光从四围密密匝匝地涌进来,织成一片色彩斑谰的夕阳光影,让人不由得目光迷离起来。 逆泉水而行,就到了药水神泉。湍喧不息的石门河,跳荡着欢快的舞姿,顺流而下,只是这过于幽静的峡谷尽是挥之不去的静寂,连风也有几分散淡。在河边生长的草丛中,鞭麻花绽放着金色的花朵,花香虽淡然却沁人心肺。 药水神泉有大药水和小药水之分,东面是小药水,西面是大药水。过小桥,走小路,看见从松柏簇拥的石缝中汩汩而出的清流,就是小药水。药水泉的周围,挂满了黄、绿、白诸颜色的哈达,给享誉四方的药水泉,蒙上了几层神秘的面纱。
石门沟噶昭神山脚下一眼洗眼明目的清泉
离开了小药水,继续西行,就能看到更为壮观的大药水泉了。从巍峨的药水山脚下汩汩而涌出的清流,形成了数十眼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的小泉。据说,一眼泉有一样功能,治胃的,治眼睛的,还有治风湿的、皮肤病的……。 药水神泉,是一个美丽的地方。在白云、阳光、绿荫映衬的山水间,灿烂盛开的百花,簇拥着一座庄严的药师佛殿周围。掬一捧泉水入口,清纯甘冽的泉水,沁人肺腑,使人脱俗。 据传,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二世达隆活佛洛桑丹巴曲吉尼玛、三世土观?洛桑曲吉尼玛等高僧大德,都曾在此修行,并在此举行隆重的加持仪式,根据各个泉眼的特点标明了泉水的功能。一时间,药水神泉名噪一时,前来求水治病的人们络绎不绝。
在石门沟第一次见到华锐白牦牛
这里的裸露的草地尽是肥沃的钙质黑壤,看上去没有丝毫的碱性。我建议我们摄制组的小周师傅拿回去一点养花,他觉得这个建议不错,当即取了一纸箱放到车上。据天祝同仁的介绍;这里有格萨尔大王珍藏铠甲和神箭穿石的地方西面端知岩山的一个叫丹剑的洞里,传说晚上会传出叮当打铁的声音,还能见到闪烁的火花。驻足美丽的石门峡谷,我的心头也滚过阵阵阴云:从石门沟口传来隆隆炮声,那是炸取石膏矿的野蛮开采,从进入这个景区我们就不时听到这个与环境极度不和谐的声音。
过了石门,在路边一家规模很大的“民族风情园”,在这里,我们遇到一群来自家乡青海的年轻人。他们是从贵南县、共和县来天祝“文化打工”,在这里演出藏族歌舞。夜幕降临我们与这些远离乡土的年轻人一起联欢。他们屡屡点我们的主持人拉华出节目,看来藏语电视出镜主持的电视采访形式很有社会效应。我唱给他们的歌是一曲《澜沧江的呼声》。晚上回到天祝宾馆已近午夜时分。
八、松山古城:
在强烈的光照下,曾经的铁马金戈已在历史的风尘中抖落了它狰狞的威仪,剩下的只是象枯树一样的躯干了。
6 月25日启程东向。十时许到达位于天祝藏族自治县松山乡松山滩草原的松山古城。这里视野开阔。是乌鞘岭东侧最大的天然牧场。在明代万历年间在这儿爆发过的一场大会战———松山战役,更使此地闻名遐迩。松山古城坐北向南,分内外二垣,平面呈“回”字形,城垣基本完整。墙高约10米。四角筑角墩,西面南北端城墙破坏较严重。城墙系黄土板筑,夯土层厚度估有十几厘米,墙内壁有梯形木椽印迹,椽径约有碗口粗。
在松山古城.
查史书可知;松山自汉武时就已驻牧开垦,成为通往河西的一条便道,即从永登穿过中堡的石灰峡,从松山到景泰或古浪西进,史称 “松山古道”。宣德年间,蒙古各部不断侵扰凉州地区,“番人(藏人)失其地,多迁徙”,使这里的社会和边防动荡不安。尤其在嘉靖三十八年,蒙古俺答汗(阿勒坦汗)“慕青海富饶”,携弟着力兔、宰僧,子阿赤兔、丙兔、宾兔等数万众,从河套南下西进,经阿拉善、景泰、古浪、天祝松山、永登袭据青海,一年后东还,留丙兔据青海,留着力兔、宰僧、阿赤兔、宾兔占据大小松山(包括天祝、永登、古浪、景泰等地),于是鞑靼势力从河套到松山、青海连成一线,开大小市于宁夏、中卫和庄浪、凉州,日寻干戈,盘踞30余年。元朝灭亡后,蒙古分裂为东西两部,即东蒙鞑靼和西蒙瓦剌。东蒙实行左翼3万户和右翼3万户。后东蒙达延汗兴起,他控制了左翼3万户后,将锋芒指向右翼3万户的首领亦卜剌、阿尔秃斯,这二人拒不屈从。明武宗正德四年(1509年),他们拥众逃出河套,掠凉州,入青海驻牧。达延汗招回亦卜剌二人后,派次子去统治右翼3万户,被亦卜剌二人刺杀,达延汗即挥师讨伐。在达延汗的追击下,亦卜剌、阿尔秃斯率残部1万余人逃出河套南下,明武宗正德六年(1511年)辗转于河西走廊,明武宗正德七年(1512年)进入青海。从明宣宗宣德年间(1426年一1435年)开始,蒙古人就不断南下游牧。明廷为了防御,多次修补长城、壕沟、烽火墩,但无济于事。明世宗嘉靖十五年牗1536年牘夏,蒙古部吉囊率10万之众驻牧贺兰山,分兵侵犯凉州,被副总兵王辅击败。接着又侵入庄浪,与庄浪总兵大战于毛毛山一带,三战三负,吉囊败走。明世宗嘉靖十一年(1532年),达延汗三子巴尔斯博罗特的长子吉囊和次子俺答(阿勒坦)等进入青海,大破亦卜剌,收其部落大半而去。明世宗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俺答(阿勒坦)第二次率部进入青海湖地区,抢掠了卜儿孩及当地藏族部落而去。明世宗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俺答的势力从河套至松山、青海连成一线后,不断侵扰边关。明穆宗隆庆五年(1571年),明王朝封俺答汗为“顺义王”,其子宾兔为指挥同知,驻牧松山。侄子永邵卜曾授督都同知,在青海游牧。这些封授,更助长了蒙古部落的气焰,经常出没于兰州、西宁、庄浪、中卫、靖远、凉州等地。在这种形势下,明军与蒙古部的一场大战势在必发。
松山古城
松山“左拥兰、靖,右护凉、古,前逼庄浪,两河则腹心,甘镇则咽喉,山以西为扒沙(今古浪大靖)为凉屯地,山以东芦塘(今景泰)为靖膏地,山以南隆答、石炭以至红井皆庄浪(今永登)屯牧之地”(《秦边纪略》)。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只要控制了松山,就可割断青海蒙古和河套蒙古之间的联系,军事上可处于主动地位,削弱蒙古势力,达到保境安民的目的。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兵部尚书兼三边总督李汶,大司马兼甘肃巡抚田乐、甘肃总兵达云等奉旨收复松山。先克昌宁湖之青把都,后破青海之永邵卜。是年三月二十日出奇兵分路进剿,一路从泗水出兵直捣扒沙(今古浪大靖),一路从黄羊川出兵猛击鱼沟,攻其腹背,一路直攻黑马圈河,共斩杀714人,俘获黄金榜什等500余人,阿赤兔部溃逃。后阿赤兔等重整其鼓,联合青海鞑靼抵抗官兵,并于是年七月三日乘雨挖边,欲从镇羌、岔口越长城入青海,被官兵击退,打死卜打台吉等5名头目和50余名散众,其余败走,退入松山。九月二十四日,各路官兵并进围攻,西宁兵备右布政使刘敏宽挥戈青海,庄浪兵备按察使梁云龙控弦乌鞘岭之北,甘州副使李景元进击黄羊川,甘肃总兵达云率五郡官兵入黑马圈河,西宁同知龙应坚和凉州通判王伦整其军旅前后堵截。九月二十五日至二十六日,两河道官兵10万人会攻大小松山,俘获880人,获牛、马、驼、羊1500多头(只)。至此,松山战役结束后,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修筑了松山城。------ 如今,在残破的城区里,在强烈的光照下,曾经的铁马金戈已在历史的风尘中抖落了它狰狞的威仪,剩下的只是象枯树一样的躯干了。我伫立在硬涩的风中祈祷世间永无纷争!
九、阿赛的“巴彥藏人”:
雷声从四面八方聚敛来又散开去,我们的脸部只感受到几滴濡湿的水屑。
一个小时后我们一行到达松山镇阿赛滩村(汉语称“藏民村”)。囊萨把我们带到村民华卡才让家。与华卡和他老伴聊天我们惊奇地发现他们的口音竟与青海化隆的“万彦”藏语毫无二致。他们说祖上是从青海化隆过来的,在这里已六代人了。他们当初来到此地是为了躲避战乱人祸。没有想到一来就此扎下根来。华卡有五女三男。三女二男早二十年前就去了新疆塔城安家。在身边的儿女也是心不在阿赛滩。华卡说他小时的阿赛草原,即使一头牛放到草滩上也是不见踪影,可现在就是一只老鼠也藏不住了。历史上的移民垦种、大量的流民无序迁徙加剧了自然生态的恶化和社会动荡,许多化隆藏人流离失所来到这里。我们走访村长了解到一些情况。全村口500多人,青壮年都出外务工。老话题一直就是生态恶化和人口之间的尖锐矛盾。据了解;天祝藏族自治县境内的贫困人口大部分居住在林缘地带和生态保护区,居住零星分散,既不具备生存条件,又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为有效保护石羊河水源涵养林,县上建立了劳务输转联席会议制度和专门工作机构,将劳务输转培训纳入了扶贫开发工作重要日程。按照“合理流向,农民自愿,积极稳妥,讲求实效”的原则,走先劳务后移民的路子,每年迁出4000人左右。县上制定了新的移民补助标准,将原来的省外、省内300元、200元的标准分别提高到800元和600元,整组搬迁的提高到800元,通过新疆移民工作站、乡镇联系组织、移出户引介、能人带动、个人投亲靠友等途径,实行整村整组移民。对生存条件艰苦、自然条件恶劣的地方,集中以村(组)为单位进行整体移民,结合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实施及产业结构调整,将退出的25度以上土地还林还牧,发展种草养畜和舍饲育肥,改善生态环境。临别,天庭滚过沉雷,华卡说旱了好一阵子了,来自家乡的同胞带来了吉祥的甘露。我则在心里为他们几代人背井离乡,不停地走在迁徙路上的一段人间经历由衷感到痛心。雷声从四面八方聚敛来又散开去,我们的脸只感受到几滴濡湿的水屑。
下午四点我们往东回到祝县华藏寺镇的地界的南山村。路边一排排院落整齐划一。村长介绍说;两年前,天祝县启动实施松山镇松山街村和华藏寺镇南山村以工代赈易地搬迁试点工程,规划4个住宅安置区,全部按小康住宅建设标准进行修建,安置193户780人。对小康住宅小区实行“四改三化”,即改水、改厨、改厕、改圈和巷道绿化、四旁绿化、村容绿化。
十、石门寺:
我想像中的华热洛桑饶萨可能就是在一声声的布谷鸟的鸣叫中渐渐入定……
穿过县城,我们马不停蹄,向石门沟方向行进。这是我们二进石门沟。此行前往石门寺。在石门沟秀美的怀抱中,石门寺恬淡地更象是一朵路边人们不经意的花。
历史记载;藏传佛教领袖六世达赖喇嘛·仁增仓央嘉措1697年被藏王第司·桑杰嘉措认定为五世达赖喇嘛的转世灵童。1706年,因蒙古军队首领拉藏汉与藏王第司·桑杰嘉措作对,蒙藏军队冲突时,藏王第司被杀,六世达赖仓央嘉措被迎往北京,行至青海湖畔时,于一风雪夜中遁去。先往青海各地,复返西藏,最后辗转来到内蒙古阿拉善,因天祝石门旧寺僧众的再三恳请,于中秋七月初三日,驾临石门寺。1727年重新修建石门新寺,并亲自担任该寺寺主。他前后用十六年时间将青海罗布藏丹津反清事件中遭到彻底毁灭的石门旧寺另选寺址全部重建恢复。1746年,六世达赖喇嘛在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南部沙漠中的承庆寺圆寂,享年64岁。他的法体由亲炙弟子阿旺多尔济供奉于广宗寺内,直到“文革”前,镀金灵塔尚存于世,透过灵塔内镶嵌的红玻璃,可看见法体的面孔,“文革”中被毁,尚有佛舍利供于广宗寺。
与石门寺的华锐罗桑嘉措在华藏寺采访留影
石门寺最初由清朝国师达纳罗桑丹巴却吉尼玛修建,颇具规模,后被清将年羹尧率军烧毁。依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之福得以择新寺址重建,规模宏大,学经制度十分完善,学者辈出,声名远扬,成为天祝藏区非常有名望的大寺。现住寺僧侣6人。在经堂我们见到了享誉雪域的“华热洛桑饶萨”的照片,还有一本宗咯巴大师《菩提道次第广论》译本,译者罗桑嘉措。接着我们拜谒了寺后另一条山谷里叫达垅地方的华热洛桑饶萨故居。故居座落在一个大约三十五度的坡地上。旁边的平房里有一个来自玛曲县的尼姑叫尕玛卓玛的在看护这个小经堂。1840年华热洛桑饶萨就出生在这里,他自幼出家在石门寺。1906年十三世达赖喇嘛因英国入侵出走外蒙,由外蒙进入甘肃天祝,听说华热洛桑饶萨的博学,就嘱人请来,听他讲解《诗镜》,欣赏华热洛桑饶萨才学和书法,遂拜他为经师。之后,华热洛桑饶萨先后前往五台山、内蒙、外蒙等地传法。在布谷鸟声声鸣叫中我在故居上方的岩石下面拜谒了华热洛桑饶萨坐禅的地方。我想像中的华热洛桑饶萨可能就是在一声声的布谷鸟的鸣叫中渐渐入定……
返回途中,我们商定:一、主持人在进入工作地之前提前熟悉采访内容及领会编导意图,这样可以在到达工作地点后尽可能快地写出导语出镜,迅速进入状态,提高工作效率。二、导语部分的人名、地名必须由编导核实、审定。
十一、在县城的采访:
“延用至今,经久不衰”。这是足以慰藉先人的最好的结果吧!
6 月2 5 日——上午:在县城采访藏医药开发研究所。在研究所,我们采访了所长当智。他是阿赛滩人,他领我们拍摄了封闭完善的制剂室。这个研究所的一大成果是成功配制出名贵藏药“仁钦佐它”,填补了华锐藏区在这一重要领域的空白,实现了天祝县藏医药开发的重大突破。“仁钦佐它”在传统藏药制作中以科技含量高、技术难度大、配制要求严而著称。目前,除一些实力较强的藏药生产厂家和一些地市级医疗单位的制剂科(室)能独立配制“仁钦佐它”外,县级医疗机构能独立完成这项工作的还为数不多。天祝县藏医药开发研究所自2004年成立之日起就把配制“仁钦佐它”列入重要工作日程,邀请全国著名藏医药专家、青海藏医院名誉院长洛桑尼玛先生和青海省藏医院制剂科专家杨本扎西、仁增多杰等人进行现场指导,于2006年10月10日正式开始了配制工作,经过两个月的辛勤努力后,成功配制出高质量“仁钦佐它”70公斤,为下一步配制“仁钦”类名贵藏药制剂提供了原料,也为今后研制开发其它藏药新品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甘青两省的地缘友好合作也给予我们很大的鼓舞。当然,作为研究所的学科带头人当智所长,16岁才开始学习藏医药成为专家的非凡经历,给人以难忘的印象。
天祝县藏医药研究所所长当智
下午:采访县藏医院。扎西院长接受了我们的采访;本世纪初,天祝县审时度势,将藏医药产业列为全县经济发展的五大支柱产业之一,全面开展藏医药产业化开发工作。以县藏医院为龙头,天堂藏医院和乡镇卫生院藏医门诊为重点的藏医药服务网络不断拓展,新型藏药制剂开发、药物药理研究、野生藏药材资源普查、濒危藏药材试验种植等工作全面铺开。县上研制的华锐洁白丸等临床常用的藏药制剂和二十五味珍珠丸等名贵藏药制剂达到250余种,这些药剂在治疗风湿、类风湿等疾病方面已具效果。疗风湿、类风湿等疾病方面已具效果。我们重点采访拍摄了药浴室。扎西院长介绍说藏医药浴疗法是将全身或部分肢体浸泡于药物煮熬的水汁中,然后卧热炕发汗,使腠理开泄,祛风散寒、化瘀活络,达到治病目的的一种疗法。 藏医经典《四部医典》中,列有专章讲述药浴疗法。13世纪藏医南北两派和新宇妥?元丹贡布等历代藏医名家都著书论述药浴疗法。延用至今,经久不衰。“延用至今,经久不衰”。这是足以慰藉先人的最好的结果吧!
在天祝县藏医药开发研究所制剂室采访
下午四时许,采访天祝县民族师范学校附小。在学校里我们见到身着藏装的少儿。我们拍摄采访了藏语文课、电话教学和教师电子备课,以及“母语会话课”。这个“母语课”是天祝县根据十世班禅大师的建议和自己的实际,自1988年设立的。在藏语通用地区还要实施“母语”教学,说明母语丧失的情况有多么严重了。这情景想必也不是华锐地区独有的吧!
附小的母语课
多媒体教学的藏文课
6月26日:华藏寺。华藏寺始建于明初,是一座显密合一的古刹。天祝县治所在华藏镇因华藏寺因而得名。“华藏”系藏语“英雄堡垒”意译。华藏寺一度是满清王朝的家庙,每年都从朝庭接受奉禄。历尽沧桑,华藏寺香火不绝。在这里我们采访了来华藏寺办事的石门寺的寺管会主任罗桑嘉措。我问起他翻译《菩提道次第广论》的缘由,他说是应一些汉族居士的要求从1999年开始翻译的。到2000年译出,先后出版三次,印行17000册。
华藏寺
27日:县民族中学。这所中学建于1981年,是“双语”教学的寄宿制完全中学。这里有建于2005年的全国首家藏文中学网站——中国藏族中学网;这里有以藏语为主加授汉文、英文以及以汉文为主加授藏、英文的教学形式。这所学校也设有“母语课”。我特别选择地听了高二的藏语文课,女教师仁青吉一口地道的华锐藏语,讲得非常流畅。在这里,我们还请县民师的退休教师行千讲了华锐藏语的特征和规律。另外采访拍摄了华锐地区的婚嫁风俗,听到67岁老人华卓噶吉演绎的一段《出嫁前母亲的叮嘱》,风格独具一格!
十二、抓西秀龙:
影片《天下无贼》火车上一段精彩的打斗戏就是在这条路上拍摄的。
“抓西秀龙”的“抓”字倒是特别能表现华锐藏语拼读的发音。我们在学校采访时也感受到了这个读音。
这几天,我们青海一方的摄像洛加因事返回,他的工作由天祝台乃旦承担。那台DVCPRO50摄像机重达27斤,乃旦单薄的身体实在是不堪其重。扛了一天我看他已是精疲力竭,连吃饭的力气都没有了。可从那以后,他就逐渐适应起来,显示了华热藏人耐劳的品性。
摄制组的小伙子们
生态的题目我们准备在县城西南38公里处的抓西秀龙乡也找一找。抓喜秀龙,藏语意为吉祥富饶之沟,是第五世达赖喇嘛公元1652年途经此地时命名的。 抓喜秀龙乡地处乌鞘岭-歪巴郎山-代乾山及噶昭雪山之间的金强河谷及其支流的狭长地带,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草原广阔,牧草丰美。在此观望,噶昭雪山呈齿轮状。顺着谷地远远地看到有一段路桥。华锐公保才让(相对于我们同行的青海公保才让而言)说那是以前的兰新铁路。2006从东面穿毛毛山改道走的。影片《天下无贼》火车上一段精彩的打斗戏就是在这条路上拍摄的。同样是在这里,我第一次见到华锐天祝特有、全世界惟此地独有的白牦牛。天祝白牦牛,是中国最珍贵的牦牛品种。它是牦牛、犏牛的特殊种群。是国家珍贵的遗传资源,天祝人民历来很重视天祝白牦牛的资源保护,近几年,天祝县加大了白牦牛保种选育工作力度,围绕白牦牛种质资源保护,坚持“保护资源,提高质量,扩大数量,开发利用,发展产业,整体推进,增产增效”原则,加强资源场、种公牛站、人工授精站等基础建设,加快“三区一站”建设步伐,促进白牦牛三级繁育体系建设,以核心群及后备群、选育群的组建为突破口,建立起了可供选育选配的保种核心群,建立选育群,推广种牛。积极开展白牦牛鉴定测产工作,淘汰不合格的品种个体,选留培育优秀个体,建立系谱档案。经过多年的辛勤努力,天祝白牦牛保种选育工作取得了显著效果,白牦牛种群数量增加,个体生产性能提高,白牦牛的比例由28%提高到44%,提高了16个百分点,为白牦牛产业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此刻,它们威严地站在靠路边的草地上。只是在这个季节,白牦牛长长的绒毛已被剪除,这于它的威仪多少有所影响吧。
抓西秀龙草原上的席地采访
囊萨是抓西秀龙人。他指着路边的一座建筑说那是1984年9月十世班禅来天祝视察,在抓喜秀龙滩观看赛马,进行佛事活动后,群众在班禅大师念过经的地方修建的班禅纪念经堂。在抓西秀龙草原,我们在夕照下拍照流连,像是回到了自己久别的家乡。放眼西南面的噶昭雪山和一川芳草,我努着鼻子惬意地嗅出清风中牛粪的味道和脚下草屑的芳菲。暗想;此时此刻,谁人不是胸襟涤荡的心境合一呢!
抓西秀龙之夜
十三、纵深向夏季牧场:
这条长长的、人为形成的沟壑象草原巨大的创口,向无情的岁月诉说伤痛-----
6月28日。在天祝草原随处都可以看到水泥礅子和铁丝连扯的网线。一部分礅子顶尖上涂着绿色。另一部分是红色。问其故。得知绿色是轮牧草山。红色表示禁牧草山。早晨,我们在德欠村采访牧民囊华。他们家今天要去夏季草场,正忙着往手扶上装东西。他家六口人,共有360亩草场资源,他说要在夏季草场呆二个月。在往夏季草场的路上,村长冷智指着一条长大约十几公里的泥石坑说,那是4年前淘金挖出来的,是对草原永久的破坏。他痛斥着,不断重复“从那之后水就干了”。谁来承担这一切恶果呢!我们发现,在这一堆被贪婪和暴虐放弃的虚墟上面,至今仍然有人在淘捡哪怕是微薄得一点点的金屑。这条长长的、人为形成的沟壑象草原巨大的创口,向无情的岁月诉说伤痛------
夏季草场上的白犬
在夏季牧场,我们拍摄报道天祝县草原生态建设。近年来,天祝县不断加大了天然草原的保护和建设力度,加强草原围栏建设,综合改良退化草原。建成草原围栏,防灾保畜育草基地、多年生人工草地,治理鼠害草场,综合改良退化草场。退耕还草,围栏改良草场,建立人工饲草料地,治理鼠害草场,取得了较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在夏季草原上采访草原建设的主题
十四、在“铜奔马”的故乡:
下午三时一刻,我们的车离开了抓喜秀龙谷地,上了312国道向北飞驰,很快便进入了乌鞘岭山丘地貌又渐变化为戈壁和高山。这里有2006年开通的号称亚洲最长陆地隧道-兰新铁路乌鞘岭隧道路桥横贯天空。乌鞘岭特长隧道属国家一级铁路干线,是中国铁路史上首次长度突破20公里、亚洲最长的陆地隧道,全长20.05公里。
武威市商业步行街
驶过一段高等级国道,公路开始进入峡谷地带,这里就是古浪峡。古浪峡地势险要,曾是古代通往西域的必经之路,被称为“金锁银关”。“古浪/送我上路的码头/土里埋着黄羊和烽烟/屋里贮满五谷杂粮/门后立着红缨枪”(旺秀才丹《诗歌片断》)从“古浪”到“黄羊川”,你会猛醒;历史的经纬在某一个瞬间的片断中象通途一样突然交汇(“古浪”即藏语“黄羊川”的意译,比如“庄浪”)
武威市考古研究所的最新考古发掘之一
继续沿312国道向武威前进,不久驶上古永高速。在古永高速东段下高速再行驶约15公里,便到达河西走廊东端咽喉———丝路重镇武威。武威市辖天祝县、民勤县、古浪县、凉州区。我对武威的印象缘于“铜奔马”。这座城市看上去比西宁宽阔,人烟也稠密多了。我们住宿的九楼窗下是商业步行街。我想仅仅这一点就大大提升了这座城市的文化品位。 武威商业步行街位于凉州区城中心地带,东口与文化广场连成一体。中间是特色小吃市场——凉州市场。这条街集购物、餐饮、休闲为一体,成为当地市民和旅游者漫步的乐园。据说3年前,这条大街原来是武威传统的商业区,集中了百货、地摊、夜市小吃等,一度市场管理混乱;同时这条街也是城区交通主干道,人车混流,交通管理难度大,交通事故频发,群众不满意,政府也头疼。03年初,武威市筹办第一届“天马旅游节”之际,武威商业步行街正式建成投入使用。
武威市的标志"马踏飞燕"
步行街路面全用花岗岩和彩色砖铺设,休息座椅分布有序,各式彩灯错落有致,音乐喷泉魅力十足,花坛、绿树、城市雕塑相映成趣。白天人来人往,摩肩接踵,夜晚灯火辉煌,流光溢彩,休闲的人流,漫步其间,步行街向人们展示着这座历史古城的今日的繁华和魅力。
中午,我们采访了原市长赵永红先生。采访内容是古凉州藏文明遗迹。赵永红先生是天祝县抓西秀龙人(藏名多杰才让)。历任天祝县县长、书记。赵老目光炯炯,外表威严很健谈,我们在一起聊得非常开心。笔者觉得老人一口藏语说得很富于乐感。老人十分关注家乡天祝的发展特别是教育。 赵老多年来利用工作之余,坚持不断地学习钻研,积累了厚实的藏学知识,于06年在中国藏学出版社出版发行了《文化雪域》一书,多层次、多角度地反映了高原藏区考古、文学艺术、宗教文化、道德文化、制度文化、民俗文化、对外文化交流等雪域文明。这样勤奋不辍的长者谁人不敬仰呢!根据我们的请求,赵老把他的《文化雪域》》一一签名赠给我们摄制组全体成员并与大家合影留念。
下午:武威西夏博物馆。
在武威市采访原副市长多杰才让
西夏博物馆位于城区东南隅,与武威文庙毗邻,为二层仿古式建筑,主要展示凉州出土的西夏珍贵文物。 西夏是我国北宋时期以党项族为首共同创建的一个少数民族国家。11世纪初,在我国西北地区,包括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和甘肃大部、陕西省北部、内蒙古自治区西部毗连的广大领域,出现了一个以党项族为主体的国家政权———大夏国,在宋、辽之西。开国皇帝李元昊,采取一系列措施完成了建国大业,定国都于宁夏银川。在创建国家的同时,为了巩固民族语言,增强民族意识,李元昊命大臣野利仁荣创造了自己国家流通的语言文字西夏文。西夏文乍看起来和汉字十分相似,方块字,横平竖直,细看却无从识别。西夏与吐蕃的关系密切。至西夏建国初期,藏传佛教已经盛传开来。《宋史?夏国传》记:(德明之子)元昊“晓浮图学,通蕃、汉文字”。在他新制西夏文字以前,所谓“蕃字”即指藏文,因此元昊早年已和藏文化发生联系。西夏境内有很多的吐蕃人,他们主要使用藏语,这是藏传风格佛教艺术在西夏广为流传的因素之一,在吐蕃撤出河西敦煌和于阗一线后,藏语文直到10世纪仍被作为西夏的官方语言而普遍使用着,以致于藏人出家也要经过层层考试才能剃度为僧人;西夏人在吐蕃人聚居的河西立碑时不用西夏文而用藏文,可见此地使用藏文已经有为时不短的时间了。据专家考证;现存敦煌写本《嵬名王传》,则是西夏民间用藏文字母代替西夏拼音写成。此外,藏语文在西夏境内是诵读佛经的必备文字之一,如乾祐二十年的大法会“念佛诵咒,读西番藏经”,将藏语经文(西番)放在首位,可见藏语在西夏佛教活动中的地位。克西夏国内佛教徒学习藏语文是强制性的。要求用藏语诵读佛经如《文殊室利名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等。西夏建国以后藏传佛教的流行实际上是党项人的佛教与吐蕃前宏期与后期交替时期佛教关系的继续。
武威市藏学会秘书长苏得华在介绍吐蕃手写经卷内容
我们重点拍摄武威地区出土的藏文古籍经卷。在一间大储藏室里我们见到了搁置在大大架上面的成堆的藏文长卷。据介绍,这些书籍都是在武威地区发现的。它的发现证实了藏文历史文献《安多政教史》中有关“湟水之北,凉州供奉有<<甘珠尔>>(《大藏经》)----”的记载。 这些长卷中有手写本《大藏经》 409函;手抄本《莲花生本生传》;少量《丹珠尔》。还有丝织品祈文以及大量的精美彩绘,这些都被专家鉴定为公元755年前的吐蕃文本。有关专家从纸质和相关文字分析,断定这些经卷系当地群众捐资抄写。这些抄写卷本都用金、银、珍珠、珊瑚、等研磨书写,据说还加有少量的麝香、檀香粉以防蛀。字体依然鲜亮工整,足见吐蕃先人们在书籍保存方面的智慧。另外我们还见到四块吐蕃木牍。在西夏博物馆旁边的文庙我们也见到一些在武威出土的佛教文物如鎏金大黑天铜像、十一面观音鎏金铜像等。听说文庙还有件宗喀巴大师铜像,无奈掌管钥匙的人不在,我们这些同样来自“宗喀”地方的人在异乡无缘得见大师!令人欣慰的是;去年年底,甘肃武威藏学研究会宣告成立,这可能将对凉州的藏学研究前景发挥积极、深远的影响吧!
保存在武威市西夏博物馆的吐蕃手写经卷
在考古研究所我还拍摄到最新出土的陪葬品,其中马的造型居多。考古所的同志介绍说;今年5月份,武威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城区西郊抢救性清理发掘了一座魏晋时期墓葬,出土了一批珍贵文物。而最为引人注目的是清理发掘出的一匹长58.5厘米,高42厘米的陶奔马,其为泥质灰陶。由马身、四腿及足踩的飞燕分别雕塑烧制后组装为一体。马作奔跑状,头微左偏,顶饰雄胜,双耳耸立,双目为阴刻,圆睁。鼻孔奋张,作张口嘶鸣状。马的躯干、前胸和后臀浑厚,造型朴拙,形体稳健。马背饰鞍,长尾飘举,三足腾空,右后足踏一展翅的飞燕。飞燕双目突出,展翅回首,双翅微翘,伸展的燕尾平铺于地,恰好稳稳地支撑住凌空飞驰的马身。
武威市博物馆馆藏的佛教文物一
十五、海藏寺:
佛教萨迦派第四代祖师萨迦班智达,在凉州捐资扩建修建了海藏寺。
继续往东,我们造访了在武威城西北2.5公里处的海藏寺。
在国内的寺院中,除了莲花生大师在建造西藏第一个寺院桑耶寺时,将寺院的格局按照佛教世界的理论分为东南西北四大部洲外,在凉州东南西北分别建东部幻化寺、西部善应寺、南部金塔寺、北部海藏寺就属绝无仅有的例子吧。
藏传佛教萨迦派第四代祖师萨迦班智达,在凉州捐资扩建修建了海藏寺等凉州四大寺,使其成为藏传佛教寺院并命名“海寺”。海藏寺因此得名。海藏寺距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历史。1963年公布为甘肃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海藏寺面南而开,红色宫墙外,一座四柱三间三层的木构牌楼,古朴玲珑,巧夺天工,颇具民族特色。走马板上书有“海藏禅林”4个大字。后明、清又扩建翻修,殿宇宏伟,佛像庄严,成为丝绸之路上一处重要的寺院。
海藏寺
唐三藏大师玄奘西行取经,滞留凉州月余,也曾在海藏寺念经拜佛,并接受这里僧俗要求,讲经说法。海藏寺前面是一座四柱三间三楼的木构牌楼山门,古朴玲珑,巧夺天工,颇具发族建筑特色。走马板上有“海藏禅林”四个大字,牌楼一缕青烟飘浮而升,盘旋缭绕于白杨,垂柳之间,若有若无,时隐时现,给海藏寺增添了一种神奇美妙的景象,以“海藏烟柳”、“日出寒烟”引人入胜。
进山门迎面为前后两座庄严的大殿,虽经维修,仍不失原来气派。大殿北为内院,正面高台基上原为转角楼,现这里面迁来另一座殿宇,在两侧宽阔的廊主房陪衬下,亦显得紧凑、庄重、幽雅。屋顶脊兽装饰雄建而大方,尤其是无量殿正脊两侧吻兽,对张大口,怒目相视。无量殿内立两块字迹清晰保存完整的石碑,其中东面一块《海藏寺藏经阁记》,为清乾隆元年(1736年)郭朝祚所立,文笔生动,书法流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中国历史上佛经大翻译家鸠摩罗什鸠曾在海藏寺译经十七年。摩罗什一生译经共七十四部、三百八十四卷。70岁辞世时,发下善愿:“所译经典,如若没有违背原意的地方,死后焚身舌不烂。” 果然,祖师圆寂后“薪灭形碎,唯舌不坏”。临别海藏寺,我默读寺门一副对联“三心不昧身入法门爱国佑民/四相俱无力持佛教化人正已”。
回到宾馆后稍事休息,在商业步行街对面的博识书城买到余秋雨的《中国之旅》。在商业街东面拍摄《马踏飞燕》(铜奔马)城市雕塑。武威是中国旅游业标志物“铜奔马”出土的地方。二十世纪60年代末出土的“铜奔马”重7.15公斤,高34.5厘米,长45厘米,宽10.1厘米, 三足腾空,右后足踏一飞鸟。故铜奔马又名“马踏飞燕”。 “嘶青云/振绿发/腾昆仑/历西极”(李白) 。飞鸟出现在马足下,无疑正反衬出奔马飞驰时的迅疾。但值得注意的是,它的同一侧之两腿同时凌空腾踔,而一般的马却只能同时抬起呈对角的两腿。前者被称为“对侧步”。早听从说过,这正是天祝县岔口驿良马的步姿。这样迈步不仅速度快,而且使乘马者无颠簸之感。在甘肃酒泉丁家闸十六国墓壁画、韩国庆州新罗天马冢出土障泥以及唐太宗昭陵六骏石雕之“特勤骠”等图像上,都可以看到迈着对侧步的奔马形象。那么这个奔马也可以叫“华锐马”吧!
十六、白塔寺:
萨班当时已63岁高龄,但他不顾路途遥远艰险,为了西藏众生的利乐前途,经过两年跋涉,于1246年8月到达凉州。
上午十一时许到达白塔寺。白塔寺是位于武威市东南23公里白塔村。白塔寺为元忽必烈(1260年-1295年)时期藏传佛教萨迦派法王萨班赴凉州会谈西藏统一,并达成协议的纪念地,也是藏传佛教萨迦派第四代祖师萨迦班智达,在凉州捐资扩建修缮的凉州四大寺之一。萨迦班智达在白塔寺驻寺五年,讲经弘法,与当地各族群众建立了密切关系。这位宗教领袖一二五一年在此圆寂,与他会谈的蒙古汗国皇子阔端按照藏式佛塔形式,修建了一座高四十二点七米的灵骨塔,周围环绕着九十九座小塔,我听当地人说;“白塔寺”其实也是“百塔寺”。
在正午的阳光下,一痤座白塔在蓝天下反射耀眼的光芒。我仿佛看到历史蜿蜒的路上走来了一位步履蹒跚步伐坚定的老人。 自9世纪吐蕃王朝崩溃后,西藏就陷人了分裂割据的状态。新兴的地方封建势力与新兴的各教派势力相结合,各霸一方,相互倾轧,纷争不止。这时,蒙古族军事首领成吉思汗从北方崛起,开始用武力统一中国。13世纪初,他兵临西夏,征服畏吾儿,占据青海柴达木地区。公元1229年,成吉思汗的第三子窝阔台即汗位,把原属西夏和甘青部分藏区划给了他的次子阔端作为封地。阔端虽未继承过汗位,但他镇守凉州(今武威),扼守咽喉,成为蒙军的西路军统帅,号称西凉王。为了统一西南边疆,他派手下的大将多达那波领军人藏,直至藏北热振寺。多达那波沿途让其首领人物照旧管理地方。他还在藏区仔细了解当地社会、宗教情况,欲寻精通教法的高僧前来蒙古领地传播和发展佛教。当他了解到西藏各地僧俗势力称雄割据、实力地位不等后,向阔端上了一份报告说。报告说;现在卫藏地区,以噶当派的寺院最多;达垅噶举派的法王最有德性;止贡噶举派的京俄大师最有法力;而兴起于后藏的萨迦派大师声誉最高、学问最好。最后,阔端采纳了多达那波的建议,决定迎请萨迦派大师贡噶坚赞来凉州传法,共商西藏归顺大计。
白塔寺遗址
贡噶坚赞(1182—1251),是被誉为“萨迦五祖”中的第四代祖师,出家前名叫贝丹顿珠。他自幼聪明智慧,随伯父扎巴坚赞学习萨迦密宗经典,贯通大、小五明(即声明、工巧明、医方明、因明、内明)。27岁时,师从印度那烂陀寺高僧喀且班钦释迦室利受比丘戒,懂梵文、祝夏(唐代勃律)语,对噶当派、希解派的教法也很精通。由于学识渊博,声名远扬,卫藏各地百姓都尊称他为萨迦班智达(简称萨班,意为萨迦派的大学者)。萨班在接到阔端派金字使者送来的邀请诏书后,审时度势,权衡利害,毅然决定亲自前往凉州见蒙古皇子。公元1244年8月,萨班先派了10岁的八思巴和6岁的恰那多吉两个侄儿从萨迦先行起程,而他本人就归顺蒙古事宜与各地方势力进行磋商后才从拉萨动身。萨班当时已63岁高龄,但他不顾路途遥远艰险,为了西藏众生的利乐前途,经过两年跋涉,于1246年8月到达凉州。当时,阔端王子正在蒙古参加贵由汗的即位典礼。萨班在当地广设经场,弘传佛法,又给各族信众施药看病,萨班被凉州百姓奉为“神人”。
公元1247年,阔端返回凉州,即与邀萨班在白塔寺见面并举行会谈,经过磋商,议妥了西藏归顺蒙古的条件,包括呈献图册、交纳贡赋、接受派官设治等等。萨班认为:西藏现在如果和西夏、畏吾儿、甘青地方各族一样,和平的隶属于蒙古汗王的统治之下,定会给西藏的僧俗民众带来永远的利乐和莫大的好处,为此由他出面,拟写了给西藏各地僧俗势力与百姓一封公开信(即《萨班致蕃人书》),向西藏僧俗各界说明归顺蒙古的利害关系,奉劝西藏僧俗人等要接受蒙古王子的条件,遵行蒙古法度,乃大势所趋,大家要齐心协力,勿存其他侥幸心理。萨班还在信里告诉他们,西藏已成为蒙古属地,阔端大王已委派萨迦和其他金字使者对西藏进行共同治理。凡愿归顺者,相安无事,官员原有职权地位可继续保持;不愿归顺者,蒙古大军到来时,便作为武力讨平对象。信中还把蒙古为西藏规定的各项制度、包括委派官员,缴纳贡赋等,都作了说明。 《萨班致蕃人书》是一份关系西藏后来生存发展的告白书,是一份使西藏人民免受兵戈之苦的重要文献。著名的藏文史籍《萨迦世系史》对它作了完整记录,说明信中内容和主张,赢得了西藏全体僧俗各界的认同和欢迎。阔端对萨班这种政治家的远见卓识和顾全大局的举动十分钦佩,对他优礼相待,崇尚有加。萨班在他的致蕃人书中说:“汗(阔端)于余关切逾常,故金国、蕃、畏吾儿、西夏等地之善知识大德、各地人士均目为奇异,前来听经,极为虔敬。”在阔端和凉州臣民以及众僧侣的大力支持下,萨班精心策划、按照佛教天地生成的理论,以凉州城内的罗什、清应、大云三寺为中心,象征须弥山,在其周围改建、扩建了四座佛教寺院,以此象征四大部洲,藏语称作“凉州岱宇”。这四座寺院即东部幻化寺、西部莲花寺、南部灌顶寺、北部海藏寺。四寺中以东部幻化寺(即白塔寺)规模最大。它是萨班在凉州期间讲经布道和驻锡之所,藏语称为“夏尔智白代”。《安多政教史》记载说:“离城(凉州城)四十里,有白塔寺,也叫夏珠巴第寺(东幻化寺)。蒙古阔端汗邀请萨迦班智达法王,供施双方于藏历火羊年(1247年)会晤,多次在此举行庆贺与谈论,法王在此讲授许多甚深妙法。”
据导游小张的讲解;白塔寺在凉州成为著名的藏传佛教寺院以后,香火十分旺盛。每天前来礼佛朝圣的善男信女络绎不绝。据近年考古发掘与实地考察得知,这座寺院经阔端萨班的扩建重修,已成为当时一座雄伟的佛城,占地面积达184800平方米。四周有宽厚的城墙,宽4米,高8米,全部由夯土筑成。墙上开了4座城门,有8座烽墩。寺院建在城西部,坐北朝南。主体建筑有山门、钟楼、鼓楼、金刚殿、三宝殿、大经堂等。殿堂重檐七彩,雕梁画栋。佛像千姿百态,形象逼真。殿堂内的四壁布满了巧夺天工的壁画,光彩耀人。城中并有官邸、僧舍、店铺、戏楼等附设建筑。寺前是一片松林和塔林,有大菩提塔108座,四周环有形制各异的小塔。萨班就住在这白塔林立的佛城内,接纳四方贤哲,融政治、经济、宗教和各民族文化于一体。白塔寺成了蒙古王室、各族官员和僧众听经礼佛的圣地和从事贸易经商的场所。至萨班圆寂、八思巴主持该寺时,这里仍驻有僧侣一万多人。
百塔之首萨班灵骨大塔
萨班在白塔寺驻锡5年多时间,于藏历阴铁猪年(1251年)十一月十四日凌晨,伴着诸种异兆安然圆寂,享年70岁。阔端王子为这位大师的仙逝深表痛惜,为他举行了盛大的悼祭活动。用紫白檀木火化了他的真身,在佛城内建起了7级高49米、周边63米的灵骨白塔,将其舍利及灵骨大部分藏于塔内供奉,一部分送往后藏萨迦地方供养。灵骨塔建成后,由萨迦第五代祖师八思巴亲自作了开光安神仪式。关于阔端为萨班大师化尸和建塔事迹,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刻石的《重修白塔碑记》有这样一段描述:“昔阿育王造塔八万四千,而震旦国中止有一十六座,甘州之万寿塔与凉州之姑洗塔居其二焉。若白塔不知创自何代,近翻译番经知系果诞王从乌斯藏敦请神僧名板只达者来凉,即供奉于白塔寺,时年已六旬矣。后六载即涅槃沐浴焚火,空中见祥云五色,霞光万道,于口上坎骨显出西天“阿”(藏文)字,即哑字也。于顶骨显出文殊菩萨、喜金刚佛二尊。于囱门骨显出典勺佛。于后脑骨显出释迦佛像。于两耳上显出尊胜塔二座。于两膝盖显出观音菩萨、救度佛母二尊。于手指上显出弥勒勒、不动怒佛。于胸前显出金刚杵。于中间显出西天“吽”(藏文)字,即吽字也。兼舍利无数,光彩照耀,王与众等靡不踊跃赞叹,合掌恭敬,缘建白塔,将班智达金身灵骨装入在大塔内,其余众塔俱有舍利。缘板只达原系金刚上师化现流传,经二十五转身,故显化灵异一至于此。”灵骨塔是纪念和缅怀萨班的象征,凉州人民不忘敬仰这位教化各族僧众、促进各民族团结和睦的伟人,经常到这里焚香顶礼膜拜。八思巴继承了萨班的衣钵,继续主持该寺。据说,他在凉州又生活了9年。
1927年,凉州发生7.75级大地震,白塔寺又横遭了一次更大规模的破坏。断瓦残垣,一片狼藉,荒凉的现场保留下来的只有倒塌后的7米高的灵骨塔基座和幸存的清康熙二十一年立的《重修白塔碑记》石碑一块。 近年,从白塔寺沉寂的遗址中,有了新的发现。文物工作者和当地群众不断发掘,出土了一批珍贵文物。它们是明宣德年间生产的铜炉、铜镜、铜龟,用黑陶制作的忿怒明王像,小型模制的泥塔、泥佛,还有自汉唐至宋、元、明历朝的大批钱币。在诸多文物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发现认定了一尊萨班铜像,这尊铜像为铜头铁身,高122厘米,肩宽60厘米。造像头戴法帽,身穿法衣,盘腿而坐,面部表情庄重宁静,目光下射,展现出当年萨班在凉州坐禅传法的情景。据专家考证,此像可能在萨班圆寂后不久所铸。元末兵燹寺毁,佛像从白塔寺移置到大河驿的铜佛寺保存,后又迁移到大云寺内。这是一件国家级的不可多得的造像珍品。此外,在萨班灵骨塔遗址中,还发掘出了明宣德五年和六年刻制的两通石碑。宣德五年的石碑名为《重修凉州白塔志》,碑阳为汉文,碑阴为藏文,圆首,通高50厘米,宽29厘米,厚10厘米;宣德六年的石碑名为《建塔记》,圆首,通高42.5厘米,宽29厘米,厚10厘米。两碑碑文均记录了明宣德年间重修白塔寺的经过与建造者的募缘情况。现在,两通石碑受到了当地政府的精心保护,其复制品已送白塔寺遗址陈列馆中展出。
凉州人民十分重视本地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修复,专家学者接踵前来考察访古。甘青地区和西藏的藏族群众纷纷反映,白塔寺是西藏和中国的历史见证地,“凉州会谈”在中国历史上有重要的历史地位,阔端和萨班两位领袖人物,顺应历史潮流,维护祖国统一,是爱国先驱。对他们的事迹应该永久纪念,广为宣传。广大群众强烈要求政府重建白塔寺,修复萨班灵骨塔。群众的呼声引起中央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重视。李铁映同志和王兆国同志先后来到凉州作实地考察,他们亲自指示要在白塔寺的原址上搞好修复,争取恢复原貌并设立文物陈列馆,利用文物对“凉州会谈”的伟大意义作好宣传。中央领导同志的支持,鼓舞了当地政府和广大群众。从20世纪90年代始,凉州地区各级政府就组织人力先期踏访勘察,探明了白塔寺的确切位置和范围,备好了相关资料。2000年,白塔寺修复工程正式列人国家“十五”期间重点文物保护工程,开始起动。经过4年的基础建设,现在白塔寺遗址周围,道路宽广畅通,水电设施齐备,林木葱茏,花团锦簇。新修建的百座白塔拔地而起,错落有致地棋布于林木之间,其布局是按藏传佛教密宗坛城式样,以十字折角形分布的。在距萨班灵骨塔塔基四角30米处,分别修建了高约19米的萨迦四祖的佛塔,其余小塔围拱周围,高度分别为5米、7米、9米、11米。5米塔共有5座,7米、9米、11米塔各30座,形成了一片白塔塔林,蔚为壮观。
十七、祁连山下:
无论今古,有些话题不会过时;特别是如何在“globalization(全球化)”的进程中保持自己的文化特性,保持自身的语言、文字、风俗,更是与环保有同等重要的社会问题!
白云和草原的主题会不会是人类历史的最后一页
赴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在河西走廊腹地行进。上九条岭,途中远眺祁连山脉。一张跨页全国地图的比例尺1比1600万地图中,一厘米代表的是160公里,在这样的图上,祁连山只能是一条线。当然,祁连山根本不是一条单薄的线,而是一组大致平行的呈西北—东南走向的庞大的山脉群。这组山脉群长达1000多公里,宽达300多公里。青海湖也在祁连山的范围内,甚至青海湖南边的青海南山也是祁连山系的一条山脉。在一张卫星三维地图上看得更直观;青海湖的长轴方向与祁连山诸山脉的走势完全相同,它南边的青海南山不仅走向相同,而且与祁连山中的党河南山、哈尔科山相连,逶迤绵延,青海湖只是缀在祁连山的身上的一颗明珠吧。我们指点雪峰,那些隐隐约约的闪银辉的地方,叹息着说雪线上升了,忧虑涵养水源养育众生的宝库有朝一日会竭尽……
浮云游子意
19:00到达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的皇城镇。我们见到华镇长。他是央翔人。听他的口音不用问还是“巴彦”藏人,也是在此地五、六代人的光景。皇城镇一座人烟稀少的、安静的小镇。读图;皇城镇位于祁连山东段冷龙岭北坡,南面与青海祁连县接壤。东面是天祝县。解放后到1959年归青海省管辖。这里藏族人口居多。原来有铧尖、央翔藏族乡,现在撤乡并镇,成为皇城镇。
刚到此地,生平第一次遇到裕固人,他们自称“尧乎尔”。学会了他们的一句日常用语——祁散琐(你好)。
县城夜晚没有街灯,黑黢黢一片。
听说这里牧草繁茂,生活殷实。人们闲暇无聊,嗜酒成性——昼夜不停杯,常常有人醉卧黄泉!
又听说这里的人性憨直、好客,无诳语、无偷盗,夜不闭户。
在此地遇到一同仁县老乡周加。他与一裕固族结婚生子,儿子七岁时送到央翔寺出家。他经营一小杂货店。见到我们非常高兴,邀我们与当地唯一的青海老乡——位藏医以及其他裕固朋友一道晚上联欢。我第一次听到他们的歌声。
周加大叔说裕固人的语言和同仁年都乎村的是一样的。周加的妻子告诉我,裕固人分成两种;一种裕固人说的话她也听不懂。语言学家认为;裕固族分别使用二种语言:东部裕固语、西部裕固语。
忧郁的裕固人
西部裕固语亦称“尧乎尔语”,属于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东匈语支。主要分布在肃南裕固族自治县西部,即今天的明花区的莲花乡、明海乡,大河区的韭菜沟乡和皇城区的马营乡等地。 东部裕固族亦称“恩格尔语”,属于阿尔泰语东乡蒙古语族。据研究,它接近于十三世纪的蒙古语,保留较多的古代蒙古语词汇和语音的特点。主要分布在自治县东部康乐区的康乐乡、红石窝乡、青龙乡,大河区的红星乡,以及皇城区的北峰乡、北极乡、东滩乡等。 无论是西部裕固语或是东部裕固语,都吸收了大量的汉语借词,涉及的范围还相当广泛。此外,皇城区有少数人会说藏语。 据说裕固族先民曾经使用过古代回鹘文,后来,他们失去了自己的文字。现在,他们没有本民族的文字。
皇城地区先后有古代民族戎羌、月食、匈奴等活动。观察裕固人,反观藏人现状,我感到问题的严重性;他们的过去,不会是我们的将来吗?民族蚀变的时态依次为;语言——生活方式——心灵……
无论今古,有些话题不会过时;特别是如何在“globalization(全球化)”的进程中保持自己的文化特性,保持自身的语言、文字、风俗,更是与环保有同等重要的社会问题!不应忘记;我们除了需要有维持正常生计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等物质生态,我们更需要维系社会健康发展的形式多样的文化/精神生态。
6月30日夏季草场——百花掌。
华镇长他们推迟了周六的一个活动,陪我们上山拍摄采访。
百花掌在镇西南二十多公里处的一个宽阔的台地上,海拔三千多米。我们在牧民达龙家落脚,家里有太阳能供给能源的电视机、录放机。他家对面不远是下切的峭壁,峭壁下面是我们当初路过的铧尖。达龙家有六百只羊,三百头山羊。现在是收购羊毛的季节。一头山羊身上能收至少半斤羊绒,一斤羊绒一百二十。达龙说今年雨水太过,牧草长势不好。一只羊上能剪至少六斤羊毛,多的能收十斤,每公斤羊毛二十五元。我们还到别处剪羊毛的地方转了转,发现几乎每家都是一样的情况。华镇长介绍说这里的羊是“甘肃高山细毛羊”。其父系是高加索细毛羊和新疆细毛羊,母系是蒙古羊和藏蒙混血羊,经过改良,其产毛量和毛质得到很大的提高。华镇长不无自豪地说“甘肃高山细毛羊出在皇城”
百花掌对面是冷龙岭
天气晴好,雄鹰高翔在蓝天。华镇长告诉我峭壁对面就是主峰海拔五千多米的冷龙山脉。他说那些山峰以前还是雪山,现在融化了,见不到积雪了!黄镇长说从环保、草原发展的长远利益出发,政府准备禁养山羊,“那家伙专吃草根”他平静地说。镇上计划在三个月内处理掉全镇六万头山羊!
晚上回到皇城镇,与周加大叔聊天。他说自己计划要扩大营销规模,他认为在此地做生意很容易。他说本地社会上学习藏语言文字的热情很高(当然,镇上的学校有藏文教学),但苦于没有教材和配套的VCD光盘。这个问题我和旺秀才丹在去年年底北京碰面时也谈论过。社会的需求是广泛而 急切的,这其实也是一线商机。据我的了解;当下,随着城镇人口中藏族居民的剧增,这一需求更显突出。重要的是考虑之后有谁去做这件事!
七月一日:皇城镇采访一家1959年迁自青海祁连县野牛沟的农户。路过“皇城”。“皇城故址”在皇城镇东一处草滩上,皇城镇因其得名。
据历史记载,这里原是元朝永昌王官殿。1335-1340永昌王迁都今永昌县,此城遂成避暑行官,现遗址存南北二城、南城稍小较巍峨,北城较大,但坍塌较严重。二城相距200米,皆坐北向南,夯土板筑而成。
肃南的青海人夏吾才让太.他是位藏医大夫
南城东西长320米,南北宽300米。城防结构颇复杂。门开南垣正中,城垣四周每边筑有圆形土墩5座,墩距约50米,城四角亦有圆形角墩各一。城周设护城河两道,外河宽9米,内河宽10米,河岸呈凹凸相吻之齿状,为护城河之所罕见。而圆形角墩亦为少有,体现出迥异于中原城池文化的审美情趣。
阔大的城内及护城河壕沟里草长没膝,走在城内不时可见砖瓦碎片,许多砖块的棱角已变得浑圆,可想而知废城为桑年代之久远。站在城北的草滩上南望,浑圆的角墩在祁连雪峰的衬映下楚楚动人,那被风蚀了的曾经高大而巍峨的残墙断垣长满了青草,仿佛极尽全力地想把自己的一段苦衷隐入凄凄芳草。
继续东行二十公里处,采访原央翔乡的央翔寺(也叫沙沟寺)。采访周边村庄。这里的藏族居民一部分是凉州城外华锐“六谷蕃众”的后代,另一部分是1730年来自青海化隆县的“万彥藏人”,这里以前是藏族乡,现在撤乡并镇。藏族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之八十二。之后未做停留,狂奔八十多公里,到达武威市。至此,我们已累积行程1756公里,大家的肤色包括手臂都变成绛红色了。通都大邑取代了身后广阔的草原,我仿佛听到楼宇之外,心的尽头,苍凉的牧歌在淡蓝的昏黄之间响起;“那些占有马背的人/那些敬畏鱼虫的人/那些酷爱酒瓶的人/那些围着篝火跳舞的人/那些孵育了草原/耕作牧歌的/猛兽的征服者/猛禽的施主/炊烟的欣赏家/大自然宠幸的自由民”(昌耀《众神》)
十八、归途:
在华藏寺镇盘点了一下我们的活动半径;祁连山脉、冷龙岭东北、河西走廊腹地、天祝县东、西、北一线。
七月二日是第六届武威“天马”文化旅游节。摄像乃旦和主持人拉华去艺术节拍摄开幕式天祝县代表队的演出《高原神牛》。我们在宾馆里通过电视直播了解到,国宝“铜奔马”将从甘肃省博物馆回归天马故里,与武威市博物馆的其他35件精品文物一起与世人见面。 “铜奔马”在7月2日参加完武威隆重的迎接仪式后,将被护送到雷台公园天马艺术馆参加为期5天的武威市国宝级文物展览之后,送回省博收藏。
中午启程,上永古高速经白塔寺向南古浪——黄羊川,沿路是“封山禁牧,涵养水源”的牌子。甘肃生态环境脆弱,畜牧超载和散养放牧方式,加剧了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2004年甘肃在全省林业重点工程区、自然保护区、公益林区、人工造林区、生态脆弱区、草场重度退化区、飞播造林及封山育林区全面实施封山禁牧,推行舍饲圈养等办法,从窗外的生态情况看来收效还是不错的。
归途中可有酐梦行程近三千公里我们没有停顿过一天
十三时到西大滩乡,这里是华锐公保才让的故乡。在牧场村采访一户牧民。两个小时后到夏季草场。夏季草场在山谷腹地一个四周林木葱茏的环境。在这里我见到“祭敖包”的华锐独特民俗。其实这是藏人祭“拉则”的习俗。只不过“敖包”沿袭了蒙古族的叫法。 “拉则”在藏文化上的诠释是;在山口、山坡、主峰、边界等处用石、土等所堆砌,其中插上、长箭、长矛,系各种颜色的经幡地方。藏族近代著名大学者更敦群培认为“拉则”源于赞普时代。松赞干布时在红山上修建了红宫后,在宫顶插有箭簇做为装饰。后来百姓在赞普住地插箭做为权与威的象征,从此成为一种民俗。祭“拉则”其实就是祭山神。
祭祀“拉则”的时候,僧俗群众手持法器供品,顺时针方向绕着“拉则”转圈,向空中抛洒“隆达”风马,高呼“拉加洛”(神胜利),并木箭、木矛插在“拉则”上,企求山神赐予人们力量和勇气。同时,还举行盛大的“煨桑”仪式。 而在华锐的西大滩,人们对着“敖包”嗑头,然后手持系在木棒上的经幡顺时针方向转圈,口颂六字真言。最奇特在于;藏人祭“拉则”只有男人参与其中,而在这里,我们却看到女人也在祭“敖包”的行列中。
西大滩藏语称“夏玛”。这里有夏玛林场,听乡长介绍,素有河西走廊门户之称的天祝藏族自治县,是一个森林资源丰富、地位比较特殊的生态林业大县。境内森林以祁连山水源涵养林为主。发源于天祝县水源涵养林区的两条外流河(黄河水系)和六条石羊河水系,流域面积七百多平方公里,灌溉着下游200多万亩耕地,养育了下游地区250多万人民,保证了数以百计的工矿企业和城市用水。被誉为“绿色保姆”。夏玛林场的主要树种有青海云杉、祁连,圆柏。夜宿林场招待所。
次日早九时回到出发点华藏寺镇。在华藏寺镇盘点了一下我们的活动半径;祁连山山脉、冷龙岭东北。河西走廊腹地。天祝县东、西、北一线。
十八、尾声:
在华锐大地跋山涉水顶风冒雨一起走过来的一群伙伴们在都市人惊异的眼光中紧紧拥抱在一起。
七月四、五日采访天祝一白牦牛系列食品开发企业、县语委语文办的主任谈天祝县民族语文发展现状;采访县委书记才旺诺布,采访天祝县广播电视台。在离开天祝县的送行宴会上,县长和书记都高度肯定了甘肃和青海地缘文化合作的积极意义,表达了今后进一步加强电视文化合作的美好愿望!
五日下午赴兰州采访多识·洛桑图丹琼排。采访内容:一、华锐历史地理概说。二、华锐地区丧失母语现象分析。
采访藏学大家多识教授
多识教授是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朵什寺第六世寺主活佛。曾在天堂寺和拉卜楞寺研习藏文和藏传佛教十明学科。1983年调至西北民族学院少语系任教, 1992年至1996年任少语系系主任。现为西北民族大学藏语言文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教授《藏语语法》、《藏文修词学》、《藏文代历代文选》、《因明学》、《藏传佛教》等课程。多识教授兼任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干事,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研究员,甘肃省藏学研究会副会长,甘肃省民族语文翻译专业委员会主任、甘肃省学位委员会委员、四川省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研究所特约研究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帖专家,是当代深孚众望的藏学家和教育家。多识教授发表出版有藏文著作:《藏语语法论集》、《云使浅释》、《诗学概论》、《藏密典籍选编》、《多识论文集》、《多识诗文集》、《佛教总论乐道灯塔》等。汉文专著、译著有:《爱心中爆发的智慧》、《大威德之光》、《佛理精华缘起理赞》、《藏传佛教疑问解答120题》、《佛教理论框架》、《宗咯巴大师佛学名著译解》等。
多识教授曾应邀去蒙古国、日本、美国、韩国等举办藏族文化和藏传佛教讲座。曾获“甘肃省园丁奖”、“甘肃省高等学校教书育人奖”、“甘肃省劳动模许多大专院校藏文专业作为教材和参考书,在学术界获得了广泛认可。兰州是我们华锐之行的最后一站。由我策划,与藏人文化网总编辑才旺瑙乳先生联系商定,青海藏语电视“走进华锐”摄制组一行全体人员五日下午在藏人文化网站兰州总部集体亮相并浏览了藏网新开的音乐和影视频道,通过藏网媒体发表了摄制组圆满结束拍摄,取道兰州即将返回的信息。
做客藏人文化网浏览影视频道
次日上午根据事先的预约时间,我们采访了在家的多识教授。七十二岁的高龄,多识老人家也是我的教师,我向他敬献了哈达。他看上去衰老多了,精神状态也不是很好。但思维依然敏锐,声音洪亮。我们视他的状态尽量多请教一些问题多录一点像。我在倾听多识老人的教诲的同时,也想起此行的一点缺憾——没能拍摄到“华锐铜牦牛”!我们在天祝县上得知这件宝贝在省城展出。提起“华锐铜牦牛”,于多老还有一段绵长的佳话呢!1972年6月,在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原哈溪公社发现了一头青铜质牦牛,身长118厘米,前脊高61厘米,背高51厘米,臂高52厘米,腹径30厘米,尾长30厘米,角长40厘米,重75公斤。在生产队库房存了一周后,铜牦牛被拉运到哈溪供销社废品收购站出售,当时有位具有一定文物知识的收购员见到,认定铜牦牛属珍贵文物,便拒绝收购,并叫他们请示公社领导,后送公社保存入库,达六年之久。1979年秋,公社将铜牦牛第二次拉进废品收购站,按废铜出售,价值人民币180元。年底,收购站将铜牦牛及其它废品拉运到天祝火车站废品仓库。
1980年6月,在天祝县文教局任副局长的多老在哈溪下乡时得知铜牦牛详情后,立即返回县城与农副公司协商,并通知文化馆前去征集,最后以360元价格收回保存。1996年经国家文物局鉴定,其铸造年代不晚于明代,被确定为国宝级文物。多老慧眼识真宝使铜牦牛这个国宝才得以保存至今,于国家和人民是不折不扣的一大功德啊!
利用工儿的一点间隙,我回到亲爱的母校。我在陌生又熟悉的校园流连,寻觅一些记忆的碎片。路边的二层小楼。在那里我第一次走进诗歌殿堂。在那里我听到北岛如同炸雷一样的宣言《我不相信》“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墓志铭/我不相信天是蓝的/我不相信雷的回声”我真切感受到自己内心的惶恐和强烈的感召—种年少的莫状冲动!二十年之后又见到我梦中牵系的那片丁香林。它们已经告别了吐露芬芳充满魅惑的四月,在荫凉的一角平静地把它青葱的枝叶展现给一个年逾不惑、满怀心绪的异乡人:他既不高尚也不卑鄙,相信一切回声!
梦回丁香林
分别的时候来到了。在华锐大地跋山涉水一起走过来的一群伙伴们在都市人惊异的眼光中紧紧拥抱在一起。我们在短暂的十几天的旅行中建立了真挚的友情—深沉的同胞情同事情。我们怎能忘记一起度过的日日夜夜,我们又怎能忘记一起并肩走过的山山水水,那是与青藏高原山水相连的英雄的草原部落啊!
回到西宁,在网上与他们的谈话中,我们彼此都在传送思念的话语,那难以仰止的强烈的手足情怀!难忘身体单薄一路上即便在睡梦颠簸中紧握摄像机不撒手的小伙子乃旦;难忘一路上跑前忙后照顾我们食宿的华锐公保才让;难忘帅气活泼的歌王土丹;难忘母亲身患绝症,但仍然坚持工作,和我们“走”完全程的囊萨。
临别的拥抱心中万语千言
当然,还有更多与我们在举手投足间留下美好印象的华锐人。从华锐人身上我们感受到了天马一样的洒脱人格和白牦牛般耐劳苦干的工作作风!
正如拍摄组在做客藏人文化网的报道中所说的那样;青海藏语电视大型系列专题片《走进华锐》摄制组在天祝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以及天祝县广播电影电视局的具体配合下,架构“华锐”天祝文化理念,为期十六天的紧张拍摄,行程近三千公里,从风物民俗、自然生态及历史地理、语言流变、社会变迁等方面切入主题话语,将在以后的成片中充分展示天祝藏族自治县境内的社会历史文化在藏族文化单元中独特而又生动的精神风貌。
结束华锐千里之行的采访回到夏都,天气依然清凉如秋。打开心爱的电脑突然想到;除了同胞情手足情同事情之外的感动,老藏民此行还多结交了几个华锐天祝的网友——康巴人(乃旦的网名);英雄部落(土丹的网名);白雪皑皑(华锐公保才让的网名)。
(藏人文化网青海特约记者 程强报道)
三、在天堂寺:
在周围我没有见到白牦牛,却很高兴能够拍到一块牛粪,你相信吗,我大概有十年没有见到牛粪了!
石门沟的牛粪,而且是白牦牛的,我有十年没见到过牛粪了,且不说是白牦牛的
摄制组的采访点根据拍摄方案由天祝台方面安排。21日我们赴天堂寺。这是我们实地采访的第一站。我们的“金杯”车体贴上了藏、汉文的“青海藏语卫视、天祝电视台《大型系列电视片《走进华锐》摄制组”字样。采访行程向北经岔口驿,再向西经石门沟到天堂寺,这是天祝县一条金牌旅游线路。山谷的景色宜人,草原生态也较好,石门沟山谷狭长,我们看到山势陡峻的巨大谷口,看到山腰上斑斑磐石。过石门沟我们喝到白牦牛的酸奶,象一块晶亮的白玉。一位叫王叶周措的姑娘在卖酸奶,每碗2元。在周围我没有见到白牦牛,却很高兴能够拍到一块牛粪,你相信吗,我大概有十年没有见到牛粪了!一路颠簸90公里我们到达天堂寺,住在天堂乡农家园。次日我们拍摄天堂寺。天堂寺是天祝地区第一大佛教寺院。这里南隔大通河与青海互助县一衣带水。天堂寺藏语称"却典堂扎西达吉琅",意为宝塔滩吉祥兴旺洲,汉语音译"却典塘"。它的建成比拉卜楞寺还要早八百多年,其前身是公元806─822年时所建的苯教寺院,五百年后,西藏藏传佛教噶举派噶玛噶举第四代黑帽系活佛噶玛若贝多吉(公元1338─1340年)进京路过此地,接受当地群众的请求,降伏大通河中的“吉勒”(一种水怪),在扎西滩建镇龙塔108座,遂得名"却典堂",意为宝塔滩。后称"天堂寺"沿用至今,而大通河也从此得名“吉勒曲”。自噶玛大师建塔后,藏传佛教噶玛噶举黑帽系便在此兴盛起来,古老的苯教寺院渐变为噶举派佛教寺院。明朝中期,宗喀巴创立的格鲁派兴起,逐渐替代了宁玛、萨迦、噶举诸教派。明万历年间,青海互助甘禅寺大师丹玛慈诚嘉措,改天堂寺为格鲁派寺院。清顺治四年(公元1647年),丹玛慈诚嘉措和当地莫科、朵仓、嘉豆等部落的请求下,青海湟源东科寺第四世活佛多居嘉措呼图克图扩建了天堂寺并任寺主。清顺治九年(公元1652年),五世达赖罗桑嘉措进京路过天祝地方,给天堂寺赐名"扎西达吉琅"。1980年3月1日重新开放。修建释迦牟尼殿1座,时轮经堂一座,现有僧人50人。天堂寺极盛时,有1000余僧人,俗有“天堂八百僧”之称。天堂寺建筑布局合理,宏伟庄严,具有浓郁的藏族风格。有大经堂、千佛殿、密宗殿、菩萨殿、佛母殿、狮身佛母殿、天王殿、文殊殿、土主殿、释迦牟尼殿、护法殿、龙王殿。以上十三座殿堂中,以建于清初的大经堂最为壮观,共两层,102间。活佛府邸17座。
世界上最高的宗喀巴大师木雕坐像
1984年9月17日十世班禅大师额尔德尼却吉坚赞莅临该寺讲经说法。1999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重新修建了千佛殿、密宗殿、多识活佛府邸等建筑,动工修建的千佛殿(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殿)。殿高27米,宽18.7米,内造18米高的宗喀巴大师木雕坐像在我国还是第一座,也是世界之最。在千佛大殿,听寺管会副主任勒协介绍说,当时为坐像运内藏经卷整整6辆东风车。天堂寺主供宗喀巴大师。在在千佛殿,我想起大师给文殊菩萨的献诗:“无论何时目睹您的尊容/在世间落难的我无时不在祈祷/请求您把一颗欲界燥动的心/引向菩提善愿的路”在天堂寺院内,我们看到早已见诸媒体的一块奇石。同行的土丹说;今年4月份,天堂寺寺管会得知,在大通河上游北岸距天堂寺约13公里处,有人发现一块奇石。寺管会主任即偕僧众到现场,在河中当时的位置南侧看去,形似一乌龟背负一莲花状宝盆,盆内注水,酷似一巨型砚台;从西侧看去,似一卧牛;从北侧看,似一神兽守护着一朵莲花。洛桑宗周随即派寺僧及信教群众看守保护,并于当日赴兰州报该寺活佛、著名藏学专家、西北民族大学博士生导师多识教授认定。因该奇石发现地处天堂寺西侧的天堂乡大宗台社青冈峡,恰好属于阿弥热高神山下大通河河段,与佛经记载和历史传说相符,多识教授遂初步认定其为天堂寺寺宝——阿弥热高“聚宝盆”。并认为这一宝物的横空出世,是地方兴盛、国泰民安、众生福泽增长、大地风调雨顺的盛世之兆,嘱寺僧及信众搬迁至天堂寺,妥为保存。据说,为了将这块“奇石”从河底运出,参与挖捞者想了许多办法。首先用推土机在大通河边开拓了一条道路至奇石旁,然后在河边支起一个支架,用滑链将巨石慢慢挪动,但最终没能成功。后调用一辆65吨起重机尝试抓捞,也没能成功。4月16日,从兰州又调用一辆100吨的起重机。起重机17日到达挖捞现场,直到17日夜,才将奇石从大通河中起出。历经9昼夜奋战,该奇石顺利运达天堂寺。根据藏人文化网的报道,这块奇石表面直径长5.1米,宽4.9米,侧高1.9米,重40.9吨。此刻,这块被人奉为灵异的奇石正披红持彩静静地接受人们的瞻仰。
天堂寺奇石
天堂寺倚山临水,清秀钟灵。洁白的旃檀树点缀着雨霁的庙宇建筑。在这里给人印象深刻的还有白塔周围人们供奉各色奇石。我不断按下快门,纪录下自己的欣喜。看到这里的石头,我们就会明白诗人对天堂奇石的赞美是由衷的;“北方/有一座叫天堂的寺院/月光下一趟趟担水而归的僧人/点亮了三盏灯/神圣的上师喜好石头/石崖上生长的蓝宝石/大河边花纹奇异的鹅卵石/有空就去捡/带着学生/花一个上午坐在乱石头堆里/专心致志/直到黄昏才归……”( 旺秀才丹《大地上的三朵花》)
天堂寺美丽的石头
四、大山深处的寻访者:
民间口述者的寻访是我们拍摄的难点,时间和精力往往是在驱车的路上消耗掉的。
口述史和民族民间文化的宝贵资源和它的采集者们
在大通河畔的那委桥上,甘青电视人开始了此行的首次现场联合主持。青海藏语中心的主持人拉华和天祝台藏语主持人土旦站在桥中央。背景中河水清澈,边风光亮丽,天气睛好。
大通河畔华锐天祝一侧青海藏语电视和天祝电视台节目主持人的首次合作
在桥的另一端,青海省互助县嘉定乡的玛久村,我们采访了根登坚措,一位唐卡画家。他早先在佑宁寺出家,后来还俗去西藏日喀则学习唐卡艺术。他称自己的作品属“卫藏”画风。我在他的卧室的书架上发现平山郁夫的日文画册。他也搞室内装饰的藏式设计,天祝县政府会堂就是他设计的。除了作画,他的涉猎似很广,工作台上有各类音乐光盘、放机。墙角有一把吉它。在嘉定镇,我们与根登初次见面时,他骑着一辆0﹒6排量的雅玛哈摩托,据方家讲价值40万。另外一名来自青海的根登的伙伴也跨一辆本田600型摩托车,他们是摩托车一族,这些高端机车的主人们将于今年7月28日参加“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的大型延伸活动之——2007第二届中国青海汽车摩托车狂欢节。
唐卡画家和他的摩托车一族的现代骑士们
民间口述者的寻访是我们拍摄的难点,时间和精力往往是在驱车的路上消耗掉的。我们辗转几十里,在青海互助县一侧的巴杂乡曲尕日村找到了72岁的多吉才让。在这样的现场,我们是作为采集信息的蜜蜂出现的。我们的工作是把个我的、行将被岁月吞噬的口碑通过电视手段变为社会化记忆留传下去。等到我们把自己需要的内容从他嘴里淘走,看到我们匆匆离开的样子,老人显出一付茫然的神情。72岁的老人,作为我们电视资源的宝贵口述者,历史碎片的载体,在大山深处,我想我们再也不会有重逢的日子了!
晚上在农家园遇到参加甘青作家笔会的几个网友,其中有我喜爱的诗人嘎代才让(网名黑人),还有甘南文艺界的几个前辈,他们对近几年来藏语电视的发展赞誉有加,只是热忱希望藏语电视节目的播出时间能够更长一些!
初到天祝在甘青笔会上我见到自己喜欢的诗人和网友黑人
十八、尾声:
在华锐大地跋山涉水顶风冒雨一起走过来的一群伙伴们在都市人惊异的眼光中紧紧拥抱在一起。
七月四、五日采访天祝一白牦牛系列食品开发企业、县语委语文办的主任谈天祝县民族语文发展现状;采访县委书记才旺诺布,采访天祝县广播电视台。在离开天祝县的送行宴会上,县长和书记都高度肯定了甘肃和青海地缘文化合作的积极意义,表达了今后进一步加强电视文化合作的美好愿望!
五日下午赴兰州采访多识·洛桑图丹琼排。采访内容:一、华锐历史地理概说。二、华锐地区丧失母语现象分析。
采访藏学大家多识教授
多识教授是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朵什寺第六世寺主活佛。曾在天堂寺和拉卜楞寺研习藏文和藏传佛教十明学科。1983年调至西北民族学院少语系任教, 1992年至1996年任少语系系主任。现为西北民族大学藏语言文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教授《藏语语法》、《藏文修词学》、《藏文代历代文选》、《因明学》、《藏传佛教》等课程。多识教授兼任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干事,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研究员,甘肃省藏学研究会副会长,甘肃省民族语文翻译专业委员会主任、甘肃省学位委员会委员、四川省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研究所特约研究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帖专家,是当代深孚众望的藏学家和教育家。多识教授发表出版有藏文著作:《藏语语法论集》、《云使浅释》、《诗学概论》、《藏密典籍选编》、《多识论文集》、《多识诗文集》、《佛教总论乐道灯塔》等。汉文专著、译著有:《爱心中爆发的智慧》、《大威德之光》、《佛理精华缘起理赞》、《藏传佛教疑问解答120题》、《佛教理论框架》、《宗咯巴大师佛学名著译解》等。
多识教授曾应邀去蒙古国、日本、美国、韩国等举办藏族文化和藏传佛教讲座。曾获“甘肃省园丁奖”、“甘肃省高等学校教书育人奖”、“甘肃省劳动模许多大专院校藏文专业作为教材和参考书,在学术界获得了广泛认可。兰州是我们华锐之行的最后一站。由我策划,与藏人文化网总编辑才旺瑙乳先生联系商定,青海藏语电视“走进华锐”摄制组一行全体人员五日下午在藏人文化网站兰州总部集体亮相并浏览了藏网新开的音乐和影视频道,通过藏网媒体发表了摄制组圆满结束拍摄,取道兰州即将返回的信息。
做客藏人文化网浏览影视频道
次日上午根据事先的预约时间,我们采访了在家的多识教授。七十二岁的高龄,多识老人家也是我的教师,我向他敬献了哈达。他看上去衰老多了,精神状态也不是很好。但思维依然敏锐,声音洪亮。我们视他的状态尽量多请教一些问题多录一点像。我在倾听多识老人的教诲的同时,也想起此行的一点缺憾——没能拍摄到“华锐铜牦牛”!我们在天祝县上得知这件宝贝在省城展出。提起“华锐铜牦牛”,于多老还有一段绵长的佳话呢!1972年6月,在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原哈溪公社发现了一头青铜质牦牛,身长118厘米,前脊高61厘米,背高51厘米,臂高52厘米,腹径30厘米,尾长30厘米,角长40厘米,重75公斤。在生产队库房存了一周后,铜牦牛被拉运到哈溪供销社废品收购站出售,当时有位具有一定文物知识的收购员见到,认定铜牦牛属珍贵文物,便拒绝收购,并叫他们请示公社领导,后送公社保存入库,达六年之久。1979年秋,公社将铜牦牛第二次拉进废品收购站,按废铜出售,价值人民币180元。年底,收购站将铜牦牛及其它废品拉运到天祝火车站废品仓库。
1980年6月,在天祝县文教局任副局长的多老在哈溪下乡时得知铜牦牛详情后,立即返回县城与农副公司协商,并通知文化馆前去征集,最后以360元价格收回保存。1996年经国家文物局鉴定,其铸造年代不晚于明代,被确定为国宝级文物。多老慧眼识真宝使铜牦牛这个国宝才得以保存至今,于国家和人民是不折不扣的一大功德啊!
利用工儿的一点间隙,我回到亲爱的母校。我在陌生又熟悉的校园流连,寻觅一些记忆的碎片。路边的二层小楼。在那里我第一次走进诗歌殿堂。在那里我听到北岛如同炸雷一样的宣言《我不相信》“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墓志铭/我不相信天是蓝的/我不相信雷的回声”我真切感受到自己内心的惶恐和强烈的感召—种年少的莫状冲动!二十年之后又见到我梦中牵系的那片丁香林。它们已经告别了吐露芬芳充满魅惑的四月,在荫凉的一角平静地把它青葱的枝叶展现给一个年逾不惑、满怀心绪的异乡人:他既不高尚也不卑鄙,相信一切回声!
梦回丁香林
分别的时候来到了。在华锐大地跋山涉水一起走过来的一群伙伴们在都市人惊异的眼光中紧紧拥抱在一起。我们在短暂的十几天的旅行中建立了真挚的友情—深沉的同胞情同事情。我们怎能忘记一起度过的日日夜夜,我们又怎能忘记一起并肩走过的山山水水,那是与青藏高原山水相连的英雄的草原部落啊!
回到西宁,在网上与他们的谈话中,我们彼此都在传送思念的话语,那难以仰止的强烈的手足情怀!难忘身体单薄一路上即便在睡梦颠簸中紧握摄像机不撒手的小伙子乃旦;难忘一路上跑前忙后照顾我们食宿的华锐公保才让;难忘帅气活泼的歌王土丹;难忘母亲身患绝症,但仍然坚持工作,和我们“走”完全程的囊萨。
临别的拥抱心中万语千言
当然,还有更多与我们在举手投足间留下美好印象的华锐人。从华锐人身上我们感受到了天马一样的洒脱人格和白牦牛般耐劳苦干的工作作风!
正如拍摄组在做客藏人文化网的报道中所说的那样;青海藏语电视大型系列专题片《走进华锐》摄制组在天祝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以及天祝县广播电影电视局的具体配合下,架构“华锐”天祝文化理念,为期十六天的紧张拍摄,行程近三千公里,从风物民俗、自然生态及历史地理、语言流变、社会变迁等方面切入主题话语,将在以后的成片中充分展示天祝藏族自治县境内的社会历史文化在藏族文化单元中独特而又生动的精神风貌。
结束华锐千里之行的采访回到夏都,天气依然清凉如秋。打开心爱的电脑突然想到;除了同胞情手足情同事情之外的感动,老藏民此行还多结交了几个华锐天祝的网友——康巴人(乃旦的网名);英雄部落(土丹的网名);白雪皑皑(华锐公保才让的网名)。
(藏人文化网青海特约记者 程强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