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语喜剧电视连续剧《莫哇帕洛》剧情介绍

作者:拉吉卓玛

  有个叫帕洛的懒汉,整天除了吃就是睡,不思进取,仅有的一点卦师的技能也被搁置、生疏,这样下去会坐吃山空。贤慧的妻子想了个法子,在河滩边的草丛中藏了一疙瘩酥油,还在酥油周围撒了点羊脂。妻子给那懒汉丈夫说:“常言道,大男人三步之内发横财。起来上屋顶四处瞧瞧吧,说不定能碰上好运,俗话又说男人睡多了要败给自己的敌人,女人睡多了要耽误家里的活计,我昨晚的梦好快去看看”。帕洛上了屋顶四处看了看。发现河滩那边的草丛有一些乌鸦盘旋,觉得稀奇,帕洛在河滩的草丛找到一疙瘩上好的酥油。懒汉喜出望外。心想妻子的话是不错的。把浮财带回家的帕洛又得到妻子的大大赞赏。踌躇满志的懒汉吩咐妻子备好鞍马猎犬弓箭干粮,声明要出去打猎。帕洛一夜兴奋得失眠;他憧憬着获得猎物后人们对自己的褒奖和赞许——从此他可以雪洗懒汉的恶名。

  帕洛出发去打猎。从一大早到中午连个灰兔的影子也没有,帕洛开始有些后悔。这时候前面出现了一只狐狸。猎犬像箭一样窜出去,那狐狸像闪电般奔逃。哧溜一下钻进了洞。懒汉把弓箭绑到马鞍上把缰绳拴到狗身上,把帽子盖到洞口上,然后用长袖敲打洞口周围,那狐狸一惊,跳起来顶着帽子跑了。猎犬在狐狸后面猛追,帕洛的马也跟着跑,帕洛随后追赶。就这样你追我赶地最终还是追丢了猎犬和马匹。

帕洛在打猎路上歇脚

  沮丧的帕洛气急败坏,懒汉逢人就问:“有谁见到一个戴帽子的狐狸一只牵马的狗和一匹背弓箭的马?”人们报以耻笑,大天白日一派胡言,真是个疯子。帕洛怏怏前行,到了一个庄子,远远见一些人聚集在一起,就走过去心想客气点说些好听的兴许能得到帮助。帕洛就说:神一样快活的人们啊,你们可曾见到一只戴帽子的狐狸、一条牵马的狗和一匹背弓箭的马。那些人冲他的脸唾唾沫,骂道:我们正伤心得不得了,还说什么和神一样快活。骂完了又把他结结实实地揍了一顿。原来这户人家亲人去世正在做超度法事。帕洛又到了一个村庄。远远看见一些人聚集在一起,心想上次说错话招打,这次得小心了。于是他走近人们说:鬼一样晦气的人啊,你们曾见到一只戴帽子的狐狸、一条牵马的狗和一匹背弓箭的马。而那些人正在迎亲,争先恐后地正在看热闹,听到他的一派胡言,就扒光了他的衣服,把他赶出了村子。被剥光了衣服的帕洛牙齿打着战嘴里不停地说“别刮风别刮风千万别刮风”。那些在碾场乞求风神的人一听到他的话抄家伙要揍他,吓得帕洛落荒而逃。帕洛抱着双肩惊魂未定地嘴里念叨“刮大风刮大风”。附近印经院的工人正在晒印好的纸张,听到他说刮大风刮大风就骂骂咧咧地过来要揍他,吓得帕洛又逃开了。

  就这样心有余悸的帕洛又饿又累躲在一个王宫门前的草垛里和一头猪睡在一起。第二天早上帕洛听到啪的一声见一绿松石掉到草垛里,不一会儿从楼上下来一位女仆捡起那松石和在牛粪里抹到墙上并打了记号,这一切让帕洛看在眼里。不一会儿王宫里沸沸扬扬,人们到处寻找那块绿松石。帕洛声称他能算出那块松石的下落。于是人们给他穿上崭新的衣裳带他去见国王,国王盛宴款待了懒汉。国王问懒汉算卦需要什么东西做法器,懒汉想到那头和他一起分享草垛暖席的猪,就顺口说需要一个猪头、五色彩链和一点糌粑。帕洛口中念念有词煞有介事地做法,突然睁眼直奔王宫外的一堵墙边,用猪头打落了一块牛粪说这里面有那块绿松石。找到失物,国王大喜过望,宴请三天庆祝。国王问帕洛需要什么奖赏,回答只要一匹马、一条狗和箭弓一套,还要一张狐狸皮,另外国王还给了懒汉许多赏赐。如愿以偿的帕洛体面地回到家中,妻子满心欢喜。人们都说他是有神奇特异功能的“猪头卦师”,于是“猪头卦师”声名大振。以后的日子里,“猪头卦师”手持五彩猪头以自己的机巧和运气屡试不爽,在江湖博得了更多的浪名。但是,在遭遇了几次失败后,最终“猪头卦师”幡然悔悟,当着乡亲们的面丢弃了象征投机取巧的猪头“法器”,决心以自己辛勤的劳动改变生活。

下一页:《莫哇帕洛》:在大众藏人的生活和心灵之间

《莫哇帕洛》:在大众藏人的生活和心灵之间

作者:完玛冷智

  虽然对影视评论很外行,我还是乐于作为一名观众,说说观看《莫哇帕洛》的感想。

  原因很简单:《莫哇帕洛》,让我跟只懂得母语的母亲度过了一个美好的新年。

  当然,这部六集贺岁剧的受益者,不仅仅是那些只掌握单语的藏族观众。

  我想,在文化内涵上,它不失为一次关于牛粪、酥油茶乃至藏人生活和心灵的近距离接触。

  基点:一个耳熟能详的民间故事

  很小的时候,就在村落或家里倾听老人讲述这类故事。新春的《莫哇帕洛》似乎唤醒了那些孩童的记忆。

  这篇故事在藏区流传很广,我的家乡当然不例外,用“喜闻乐见”这个词,就最恰当不过了。

  我跟母亲回忆着,在我们偏僻封闭的村落,在那些社会很不开放的年代,农闲时的村民们经常聚集在某一处,讲述身边的事情,讲述鬼怪的故事,更是能听到亦农亦牧的人物故事,尤其是猪头卦师狼狈不堪的故事片段。

在泽库草原的拍摄地的一个场景

  孩子们喜欢狐狸逃跑、狗撵狐狸、马被狗牵、人追坐骑的热闹场面,也在游戏的时候喜欢重复:“一只狐狸戴帽子,一条猎狗牵牧马,一匹牧马背弓箭”。同屏幕上一样,甚至把这样的叙事,当作农闲时幽默、诙谐的游戏片断来享受。

  这篇故事,在我的家乡叫做《莫顿帕果》,意思是猪头卦师、用猪头点验的卦师。这是一个滑稽、幽默而哭笑不得的典型故事,是一个描述了狩猎、农事活动以及旧社会各阶层藏族家庭生活场景和社会现象的大众故事,塑造了一个懒惰无能、孤陋寡闻、投机取巧、坑蒙拐骗的反面形象。这位大众形象的“家乡”,被描述为以农为主,兼有牧业和狩猎业的藏族村落:有房舍、有火炕、有牛粪饼、有糌粑、有农田、有林地、有草场、有打碾场、有马和狗……

  故事的民族特征与地域特征显然比较突出。主人公是一个普通的藏族农民,故事依托妻子务农、老人们转嘛呢、喝酥油茶、吃糌粑、晒牛粪饼、戴“灵魂玉”、卜卦、诵经做法事等情节,展示了一个活生生的半农半牧区藏族社会的生活文化场景。从艺术上说,故事情节较曲折,富于变化,描写细腻,想象丰富,并具一定的神话色彩。

  我那远在黄河南岸浅脑山地带的故土,恰好处在这样的生产和生活环境中。孩童时代的我,更是习惯并喜欢在入睡前倾听爷爷把这些故事讲述得惟妙惟肖、引人入胜。这样一个故事在电视屏幕上的再现,对于我,当然也有更多城市藏人,唤醒的不仅是那些生动的情节、形象的人物,更是那些已经远去的亲人的声音和古村的生活场景。

  在那样封闭和贫穷的山村,讲述《猪头卦师》的思想倾向性可以说比较复杂。其“神奇预言因巧合而应验”的核心母题,以及情节由乡村、穷苦人家、富人、官府乃至宫廷逐步扩展的叙述模式,让村里的孩子和大人们感受到了许多熟悉的和陌生的世界,并在这样熟悉又陌生的世界里,表达对社会各个阶层和各种问题的倾向性思考和讨论。

  首先在文化内涵上,故事对主人公既懒惰肤浅、游手好闲又胡乱吹嘘自己,以假装精通卦术来行骗、从懒惰再次走向寄生给予了坚定的嘲讽和否定,用实实在在的语境揭露主人公的骗局。这是故事的主题。

  但在一某种程度上,也常常对这个贫穷的懒汉寄予同情,为他的巧遇走运和发迹感到庆幸。我想,着可能是对旧时代劳苦大众命运的深切同情和怜悯。

  同时,在帕洛面前上当受骗的,竟然是那些有钱有势的头面人物,显然是专门贬低和讽刺富人、贵族和头人的无知和愚昧,是底层普通百姓对社会上层的不满。

  故事蕴涵的思想倾向和价值观念常常在故土的生活应用:人们会用猪头卦师的遭遇讥讽那些懒惰成性的乡亲,会喻猪头卦师的欺骗伎俩嘲讽那些不学无术的男人,会通过猪头卦师的巧遇走运警告那些巧遇成功的“幸运者”……一则耳熟能详的故事,在乡亲们的生活中变得栩栩如生,“猪头卦师”似乎就活跃在我们的身边。

  如此看来,在我的偏远故里人们深爱这篇故事,也就不足为奇了。

  亮点:一部耳目一新的电视喜剧

  《莫哇帕洛》深厚的群众基础,显然造就了首部藏语贺岁电视连续剧的观众期待度。我们似乎不用任何心理准备,也毫不犹豫地选择这个档期的青海藏语卫视。

  当节目播出时,这部喜剧的确让人耳目一新,藏语观众的期待是值得的:熟悉的生活、熟悉的环境、熟悉的语言、熟悉的服装、熟悉的面孔、熟悉的故事……

  西德尼玛用动作有些夸张的喜剧表演,按照故事原型,以懒汉出门的尴尬遭遇和幸运的奇遇发迹为叙述中心,通过现代媒体的多维形象,塑造了媒体时代的懒汉和寄生虫莫哇帕洛,用喜剧的艺术手法展现了一个藏族农民从懒惰寄生走向觉醒奋发之路生活和思想变化,成功地再现了这篇民族民间故事的社会文化内涵、价值观念和思想倾向。整篇故事语言朴素简炼,朴实无华,叙述直截了当,没有浮词艳语,生活气息浓厚,寓教于乐,轻松、幽默、滑稽、可笑又可泣,给人以清新、简朴、刚健的美感。所谓按遮幅式、黄金分割线原理处理的唯美画面和用“折嘎”风格表现诙谐调子的主题歌《醒悟》(桑德作曲),更让人觉得新年佳节观看《莫哇帕洛》是个纯朴的享受。

  朋友李加去老家过年回来告诉我们,父老乡亲们非常喜欢《莫哇帕洛》,尤其同那些社会生活不熟悉的影视译制片相比较,它有四大优势:第一,贴近大众藏人的民族文化心理,更乐于观赏;第二,贴近大众藏人的社会生活实际,更容易接受;第三,贴近藏族社会的大众文化背景,更喜于投入;第四,贴近大众藏人的日常用语习惯,更便于解读。这样的感受,是真切的,也是直白的。

后期配音

  显然,译制片在文化背景、社会基础、生产生活、本土语言等方面,与藏区社会生活存在一定的差距。《莫哇帕洛》正在译制片占据藏语电视主导地位而观众“审美疲劳”期间,走进藏语电视观众,不能不说是一个成功的举措。

  从内容上说,电视剧基本上遵循了原有的踪迹,但并没有照搬原来的民间故事,还是有一些文人化的影视艺术处理。有一个主要剧情,是富人家的“灵魂玉”,并不是游玩或劳作时不注意掉在地上并被牛粪盖住,继而由不知情者连同牛粪贴在墙上,而是设计了一场女仆偷窃绿松石“未遂”的场景。

  在原来的故事中,除了反面的主人公和委罪自首的小偷,其他的故事人物都是正面的、诚实的,体现了广大藏人的公众品质和人格魅力,民间故事的传承者们知道:没有任何女仆乃至生活在底层的普通藏人存有偷盗之类的卑鄙行为和品格问题。

  这一改变,表现了编剧、导演西德尼玛对藏人文化心理的时代变迁所做的初步思考,这样的思考,不仅仅增加了一个女仆的不良行为,更重要的似乎是功利时代的到来对藏族社会诚信、朴实和正直的冲击,也似乎是对转型时代藏族文化价值理念的担忧。

  故事的结尾,电视剧也注入了符合社会前进步伐的新寓意。即通过占卦确认已经“去世”,老母亲为“儿子”亡灵超度做法事时,死去的“儿子”走进家门,彻底揭穿了莫哇帕洛的骗术和自欺欺人的道德品质。

  而老母亲的悲伤、“儿子”的责骂和愤怒、众人的唾弃和藐视、以及主人公疏渎他人灵魂、践踏生命价值和道德义理的服罪感,使丧事上的卦师无脸面对江中父老,最后幡然悔悟,当众丢弃了用来招摇撞骗的猪头“法器”,决心以辛勤的劳动改造自己。

  这样的处理,同更多的藏族民间故事一样,将一种积极的、向上的和正面的喜剧效应带给观众,迎合了大众藏人的价值观念和视觉审美,也迎合了这个时代深入批判等、靠、要、不诚信等不良思想的社会需求。

  看点:一次寓教于乐的道德历程

  对于故事的深层思想,似乎与发生的时间相关联。在故事和剧目里,都把故事安排在收获的秋季,想来是非常巧妙的。一个好吃懒做的人,在秋季能够有什么“收获”呢?

  经妻子巧妙安排,决心用劳动创造财富的主人公,于秋季备马出猎,本身包含着铺垫和悬念双重内涵。主人公所要“收获”的,似乎是猎物和财富。现实却不尽如意。

  而对于听众,故事的收获在于,故事通过特定的情节和思想,让人们在夸张的喜剧表演中获得审美愉悦,在娱乐的剧情变化中接受道德教育。这是一个民族化的看点。其优势在于,这样的处理冲破了没有特色的、商业主导的、去民族化的影视文化怪圈。

  在我看来,故事是分解为四个篇章的。

  首先是描写游手好闲的懒虫。不顾家庭的生计、不顾妻儿的劳苦、不顾自身的形象,一个在十足的贫穷中不务正业、东游西荡、游手好闲之懒虫。电视剧甚至夸张地让主人公在好长时间内躺在土炕上,以表现极度的懒惰和无赖。

  其次是描写懦弱无能的可怜虫。在追寻马匹途中四次挨打受辱的遭遇,表现了主人公懒惰无能、懦弱,是一个十足的无知。四次挨打后连衣服都遗弃,本质上源自于主人公不了解基本的习俗礼节(说娱悦招来葬礼上的殴打,喊倒霉遭到婚礼上的赶打),不注意当地的生产生活常识(喊“别刮风”引起扬场者的,道“刮风”引起印晒经文者的不满)。此处一组相互对称、富有对比性的喜剧场面和可笑遭遇,凸现了主人公社会阅历和生活经历的缺乏,更是突出了对无知无能、游手好闲、孤陋寡闻的嘲讽和贬低。

  再次是描写巧遇哄骗的寄生虫。落难的可怜虫夜宿草堆,无意巧遇,偶然发现“灵魂玉”而受宠发迹,然后一发不可收拾,阴差阳错或者歪打正着地在治病、发现盗贼等事情上获得成功,纯粹地弄虚作假,依靠哄骗他人来维持生计。这是剧目重点披露和揭穿的主要方面,对卦师所谓能知晓一切事情的欺骗伎俩和虚弱本质做了尖锐的讽刺和批判,也大胆地揭露了猪头卦师从懒惰走向欺骗的寄生性。也批判和揭露了藏区信仰活动中一些不理智的迷信成分,在教育性、思想性、批判性上是有一定深度的。

群策群力设计动感镜头

  结尾是描写这个反面形象的觉醒。电视剧最希望观众所要接受的,似乎在于各种丑陋行为和思想的彻底摆脱。当老阿妈虔诚地希望帕洛占卦察看旧日无有音讯的“儿子”时,已经哄骗成性、得意忘形的“猪头卦师”竟然断言其“儿子”已死,老阿妈当场晕倒,只好操办丧事。结果这个严重的关于乡亲生命的骗局被当场揭破。

  在藏人的道德体系中,撒谎、欺骗本来就是不可原谅的,尤其是声称一生一世的生命已经终结,把他人的灵魂和生命当作儿戏,更是无法容忍的。拿乡亲的生命、灵魂,揭穿“用猪头点验”的虚伪本质,让人们觉察到这位走红的“卦师”已经冲破自欺欺人的道德底线,他不可避免地受到了众人的唾弃、藐视和乱打。如果不了解这种民族社会文化心理,观众可能有矛盾冲突不彻底的感觉。有人告诉我,如果老阿妈晕倒致死,乡亲同时为母亲和“儿子”办丧事,可能更有深度。我想,在藏人的思想和价值观念中,白发老阿妈送黑发“儿子”,已经是足够的矛盾之源了,它显出的文化意蕴也不言而喻。

  这样看来,帕洛的“醒悟”,虽然安排在结尾,某种程度上却伴随着全剧的展演。自始至终的懒惰、游手好闲、苦难遭遇、巧遇走运、拐骗发迹等一系列的懒惰性、无知性和欺骗性,成就了主人公自身最后的道德冲撞。
《莫哇帕洛》的这个道德历程,在直观的揭穿骗术和最终醒悟的过程中,让故事发挥了寓教于乐的积极作用。

  起点:跨越民间文学的学科危机

  最后,我想抛砖引玉,把话题转向《莫哇帕洛》以外的空间:

  对于社会转型时代的藏族――一个在强势民族文化攻势和强势社会的时代召唤下不断变迁的民族,《莫哇帕洛》的成功上演,显然具有不可低估的时代和社会意义。最主要的是,它跨越了民间文学尤其是少数民族民间文学面临的学科危机,是媒体时代通过影视艺术拯救民间故事,乃至在社会道德层面用自己的方式教育大众的又一个起点。

  这样的跨越,还没有多少现成和成熟的思路和实践基础。

  所以,对于这样的起点,以及相关的话题,我们期待着专业的和理论的深究。

  也衷心希望少数民族观众能够欣赏到更多这样一些喜闻乐见的影视剧目,祝愿藏语电视从一个个起点,走向一个个新的高处!

上一页:《莫哇帕洛》剧情介绍

下一页:以高原的速度行进:简论我国首部藏语电视连续剧《莫哇帕洛》的节奏

以高原的速度行进:简论我国首部藏语电视连续剧《莫哇帕洛》的节奏

作者:龙仁青

  青藏高原由于其海拔高度,从而限制了人们行走的速度,或者说,由于高山缺氧等原因,在高原上行走,就要适当地放慢速度。这也便成了生活在高原上的人们的生活节奏:相对缓慢,闲适,甚至有着几分懒散。如何在影视作品中体现这一节奏,并通过这种刻意放慢的节奏表达人物性格及其生活的地域?由青海电视台藏语综合频道摄制的我国首部藏语电视连续剧《莫哇帕洛》在这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

  电视剧的节奏是电视剧剧情的一种内在韵律,是电视剧创作者在观照对象过程中所产生的情感状态,并自觉不自觉地在创作过程中以韵律方式表现出来。

录音才秀太在后期制作

  藏语连续剧《莫哇帕洛》讲述的是一个名叫帕洛的人,整日里好吃懒做,不思进取,情急的妻子巧设妙计,使这个懒汉终于走出家门,从此他历经艰辛,吃了不少苦头,闹了不少笑话。最后这位懒汉居然以卦师自居,四处为人们占卜问卦,竟也屡试不爽,屡屡得手。一时间这位懒汉名声大振,沉醉于巧合中的懒汉更加肆无忌惮,但在最后一次为本村的老人打卦时却暴露了其骗人的伎俩。最终这位懒汉幡然悔悟,当着乡亲们的面丢弃了象征投机取巧的 “法器”猪头,决心以自己辛勤的劳动改变生活。这个故事是根据藏族民间传说《尸语故事》中的一个篇章改编的,故事本身具有鲜明的戏剧色彩,段落分明,节奏明快,这些因素都为把这个故事改编成电视剧提供了条件,仅从这一点上就可以看到这部电视剧创作者独具慧眼。

  电视剧的故事情节是一种有序的组合,这种有序不仅表现故事发展的内在逻辑上,也表现在剧情的节奏上,剧情的内在韵律正是通过这种节奏表现出来的。除此之外,镜头运动的节奏、演员表演的节奏和音乐和音响的节奏等都会对电视剧的故事的推进和电视剧风格的形成产生作用。

  藏语连续剧《莫哇帕洛》的故事发生在青藏高原上,主人公是一个好逸恶劳的懒汉,为了表现这一特色,该剧创作者匠心独运,以缓慢的故事节奏来展现主人公的懒惰,该剧第一集运用帕洛睡懒觉与他的妻子在地里劳作的画面相互穿插,形成对比,充分表现喝刻画了主人公帕洛的懒汉形象。

  影视是流动的艺术,这一点是照相、绘画、建筑、雕塑等艺术无法比拟的。影视创作者可以充分利用这一优势,通过摄影机的推拉摇移等运动方式创造节奏。在这一点上,藏语连续剧《莫哇帕洛》同样独具匠心,创作者充分利用长镜头来表现行进节奏的缓慢,有意为观众造成画面冗长的错觉,使一个发生在青藏高原上人烟稀少的山野老村的懒汉身上的故事跃然于画面。

  如何依靠演员的表演来体现影视作品的节奏?藏语连续剧《莫娃帕洛》也表现得较为到位,没有三言两语的简洁,也没有拖泥带水拖沓。符合观众的接受心理。

  藏语连续剧《莫哇帕洛》的音乐很有特色,是根据藏族民间广为流传的折嘎音乐基础上创作而成的,这种音乐本身所具备的诙谐、幽默的成分强调出了该剧的戏剧色彩,加上主人公帕洛的饰演者夸张搞笑的表演,使得音乐与该剧内容相得益彰。

  除了上述节奏以外,电视剧的内在韵律还要通过画面的色调来表现。剧情的节奏与画面的色调决定了电视剧风格的基调。藏语连续剧《莫娃帕洛》刻意将故事发生的背景安置在深秋季节,这种萧瑟的色彩,对塑造主人公帕洛的人物性格也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上一页:《莫哇帕洛》:在大众藏人的生活和心灵之间

下一页:因势利导:《莫哇帕洛》剧主题曲演绎民族民间文化

因势利导:《莫哇帕洛》剧主题曲演绎民族民间文化

作者:三盘俄日

  电视剧音乐在电视剧艺术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正如电影音乐大师伯纳德 赫尔曼所说的:“银幕上的音乐能够挖掘并强化角色的内在性格” ,这部由青海电视台藏语中心,首次自主摄制完成的第一部藏语电视连续剧《莫哇帕洛》中的音乐便是如此.在剧中平淡的对话一经音乐的衬托就显得更加富有诗意感,成为联系银幕和观众的纽带,起到了渲染气氛、抒发情感、描绘人物形象、推动情节发展、加强影片节奏及演绎影片主题等不同的作用。

才航配音录音

  《莫哇帕洛》这部电视剧,是由二十多个藏族民间故事连缀的故事集《说不完的故事》中,一篇叫《猪头卦师》的故事改编而成的喜剧电视连续剧,该剧作曲,藏族著名作曲家桑德老师谈到创作过程时说:“第一次接到这个活是在2007年的8月份,因为该剧是个喜剧片,而且是根据藏族民间传说中一个耳熟能详的故事改编的,所以在音乐素材的选择和主旋律的把握上,我就结合剧情的内容主要考虑了藏族民间传统的音乐元素,包括片头和片尾曲。另外,在乐器的选择和不同配器的不同发声音效的处理上应用了传统和现代的手法,既有藏民族传统的民间歌曲的味道,还有现代流行音乐的气息,使得影片变得更加丰富。” 的确,引用民间传统的音乐元素,对塑造电视剧的风格特征和增强影片的喜剧色彩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音乐虽然不是电视剧的主要组成部分,却是电视剧中不可或缺的元素,电视剧当中最诉诸于听觉的富于传神的部分也就是音乐了,因为电视剧不能把话说尽,有很多东西是让观众随情节联想的,这种联想若想得到强化,音乐的作用在其中建树最大。虽然很多时候我们没有注意到电视剧音乐,但你经常会感到有一种无形的东西在左右你的心绪,这就是电视剧音乐的独特作用。《莫哇帕洛》一经播出,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其中的音乐创作的审美也是显而易见的。电视剧是一种声画的艺术,音乐的作用在电视剧中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可以帮助电视剧表达主题,强化情节、烘托气氛,还可以帮助塑造人物形象甚至会影响到整个电视剧的艺术态度,这是我在《莫哇帕洛》剧中的一点体会。

上一页:以高原的速度行进:简论我国首部藏语电视连续剧《莫娃帕洛》的节奏

下一页:藏语电视连续剧《莫哇帕洛》小型座谈会侧记

藏语电视连续剧《莫哇帕洛》小型座谈会侧记

作者:程强

  由青海电视台藏语中心根据藏族民间故事《猪头卦师》主创摄制的六集藏语电视连续剧《莫哇帕洛》于藏历新年期间播出,获得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在此期间,青海电视台网、藏人文化网、中国藏族网通都给予长足报道。《青海广播电视报》曾以两个版面的篇幅宣传介绍了这部电视剧的剧情和与拍摄相关的一些信息。日前,青海电视台、藏族网通、藏人文化网媒体记者以及藏语电视连续剧《莫哇帕洛》的编剧、主演兼导演西德尼玛座谈这部电视剧创作,话题涉及这部电视剧的影像技术、主体创作思路、藏语电视剧创作前景探索。现将谈话录音整理如下。

  程强(青海电视台网站主管、藏人文化网青海特派记者):《莫哇帕洛》这部片子藏历新年期间播出,观众反馈很好。说明我们藏语电视创作的路线是没有错的;走专业化、规范化道路,扎扎实实搞创作,遵从艺术规律。这是第一步也是可喜的一步!现在动员网络、平面、纸质媒体品评这部片子,旨在总结经验得失,不断鞭策藏语电视创作前进。

西德尼玛与程强策划宣传方案

  龙仁青(青海电视台网站记者、著名小说家):《莫哇帕洛》影像是极其专业的,讲究构图、镜头语言的规范。单机拍摄的工作强度和工作量可想而知!我以前也见到过几部制作,但一概逃脱不了电视纪录片的随意性,这部片子一下子就直走到了电视剧创作的专业水平。

  西德尼玛:剧组也是很佩服我的工作状态。通过此次拍摄,大家对电视剧创作有了一个全新的了解:无论拍摄流程、制作工艺。作为电视创作的专业拍摄,我考虑这是一个“第一次”,应该开好头。眼下专不专业都在搞,没有规范没有艺术追求。我们要遵从艺术规律遵从电视剧的专业拍摄流程,这样为将来的健康发展铺平道路。

  才华加(藏族网通记者):对,这也是文化态度问题。大众对电视剧的欣赏是简单的二分法,但我们却可以从理论上加以总结、探索。

  三盘俄日(藏族网通记者):比如这部片子的音乐创作主很有特色,用“折嘎”艺术形式把握,突出表现了其诙谐、幽默、轻松的风格,给全剧增色不少。

  龙仁青:画面节奏是否缓慢。片中几个长镜头,其中的元素是不是太单调了!这是我看片的总体感觉。

  西德尼玛:我和摄像商量,不搞花哨手法,完全遵从传统的镜头语法,遵从大众的审美习惯讲故事。这部片子构成的几个情节的铺陈遵从藏人对时间的一般反映——缓慢甚至拖沓。贪睡的长镜头也是为了激发观众对片中人物的评判。充分说明剧情发生的文化氛围:比如莫哇帕洛贪睡和狩猎前夜兴奋的长镜头由此而来。接近末尾为什么节奏快起来子呢,因为帕洛的警醒,也是剧情的需要。

  程强:恰巧这几天我看到一册子1961年整理的《藏族民间故事集》其中有《猪头卦师》一节。搜集时间在1957年。那上面的故事情节完全是一连串无厘头笑料,我想导演在把握改编、创作《莫哇帕洛》时,是否充分考虑了它的喜剧元素并用足这一资源!

  龙仁青:作为正剧、喜剧的划分,这部片子的喜剧风格在主演方面是做足了的、充分的,可惜没有能够幅射反映在剧中其它演员身上。

  西德尼玛:全片我用的是冷峻的幽默,没用形体的、外在的表演去强化。当然把它完全做成喜剧愉悦大众也无不可,但我想反向处理,以增加喜剧深度。我去西安电影学院,老师和同学们将看到这部片子,我想会面临严格的评判!

  程强:尤其是第六集结尾是不是说教味道过浓了,是对全剧的颠覆吧!

  才华加:我也想到如果这部片子的终点落到卦师的骗术破产就可以保全它整体的的喜剧效果。又比如,官府来请卦师的那场戏,差人的表情过于严肃。有些戏路还可以再开拓,比如与窃取绿松石的女佣之间可以再有一些情节发生。因为剧情的发展预示了这种可能!

  三盘俄日:每年藏历新年藏族同胞都有一个共同的盼望,那就是除夕晚上守候在电视机旁观看青海藏语电视的藏历年新年晚会。今年更是如此,因为很多藏族家庭都从藏语电视预告中得知,今年藏历新年期间除了很多文艺节目之外还有一个大家值得期待的节目,那就是洛赛(新年)初三、初四晚上安排播出的藏语电视首部贺岁片———《莫哇帕洛》。小娃娃们都从大人口中听说过这个故事,从电视里有声有色地观看这个故事感到格外亲切,娃娃们还时不时的学电视剧里的经典台词——风来啊风来!我家邻居的一个大娘看完这部电视剧后说:虽然自己小时候从大人口中听说过这个故事,但搬上银幕后的情景更是锦上添花。这部电视片塑造了很多栩栩如生的人物画面,比如剧中勤劳朴实的藏族妇女卓玛和她的孩子,还有她那懒惰的丈夫,塑造得那样的逼真。她希望今后还有很多藏族民间优秀经典故事搬上银幕,让自己的娃娃们从中学到为人处事的道理。邻居大娘还带着一种讽刺和嘲笑的表情对自己的丈夫说,咱家又得去邀请那个卦师帕罗,来算算失踪一年多的那个卦师旦果和那30只羊的去向。原来一年前丢失30只羊而心急如焚的她丈夫才让,去找了一个自称名叫旦果的外来卦师,卦师预言三天后那30只羊自找家门而来,但才让一家整整等了三年,望眼欲穿也没见到一只羊的影子,才让听信了卦师的谎言不但失去了寻找羊的最佳时机,而且还被那卦师从他家里骗走了一头牛,真是人财两空啊!可见这部藏语电视剧在民间引起了很大反响,电视剧情再现了现实生活中那些投机取巧的人们。幽默滑稽的帕罗、勤劳善良的卓玛为广大的电视观众再现了一幅即可亲又可爱的电视艺术画面。

  才华加:拍摄为什么选择在秋末冬初的泽库草原

  西德尼玛:剧情要求有作物收获的系列场景,要求是农牧区兼有的景色。我们就选择了路途相对近一些的泽库草原。农民和牧民农业和牧区的故事背景容纳了众多的地域文化元素,符合这个故事广大的人民性。因为它毕竟是流传在整个藏区的耳熟能详的故事。

  龙仁青:这部片子的题材选择是民族民间故事,这说明我们的艺术家非常重视传统文化的土壤,是一个良好开端!值得一提的是这部剧在电视剧创作流程。一句话:规范、工整。分镜本非常细致,说明导演的专业水准。

  西德尼玛:拍摄流程以外,制作环节也是严格按规范化做的。片头片尾的排序和规格都是按电视制作的规范化操作的。通过这个剧,藏语电视剧创作者之间的交流进一步加强,对电视剧创作的认识无论是观念的和技术的进一步得到了当提高。

  程强:是啊,流程是高效运作的制度保障!但这一切都以观念为前提!

  龙仁青:西德,你感觉在电影学院学习,对自己的提高有多大帮助?

  西德尼玛:那简直说是从一个黑咕咙咚的地方出来了一样的亮堂。专业,必须是专业的学习才可能造就高质量的作品。

  三盘俄日:那么你在藏语影视译制导演的工作给予你怎样的认识?

  西德尼玛:我在电影学院的开心的学习得益于藏语译制工作;我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看过的国内外影视片逾千部,这个对于喜爱影视艺术的人来说是一个丰厚的积累,我一个藏族学生,年龄也有点大,汉语也不怎么通,但就因为有这个积累,比别人倒显得游刃有余。看来生活是不会欺骗人的!

  程强:西德的积累也在于在青海藏语电视的电视评书和舞台小品剧以及他自己的电视单剧的创作,再加上他有文学的濡染浸泽,所以根底扎实吧。
龙仁青:我听人说,《莫哇帕洛》这个故事就发生在她朋友的身上,说那人就在某某地方!

  西德尼玛:这很有可能的,《莫哇帕洛》的故事片原型《猪头卦师》流传在整个藏区。

  程强:藏人因为文盲居多,文化传承往往是口耳相传。藏人的形象思维异常发达,每一个人成为文化延续的载体,流传中又发生变异。格萨尔王传的传承就是一例证!

  龙仁青:《莫》剧的民俗含量中,服饰是不是考量的一个方面?

  西德尼玛:这部剧是年代戏。因为拍摄时间紧,根本没有功夫考征服饰文化的严格定义,不然这块至少也要需要一年的光景。但剧中人物的服饰大都多少有一个文化参照。比如人物的活动场景中的服饰变化——农民和牧人,官家和仆从等。

  龙仁青:坚持走专业化路子,杜绝率性而为不负责任的蛮干,为观众负责的态度是《莫》剧的可贵先天的成功!

  程强:《莫》剧摄制组在四十天的时间里,奋战在平均海拔四千米的高寒草原,圆满完成拍摄任务,充分体现了高原人无畏开拓,勇敢进取的精神状态,既是工作热情的生动写照,更体现了藏语电视人舍我其谁的文化抱负!

上一页:因势利导:《莫哇帕洛》剧主题曲演绎民族民间文化

《莫哇帕洛》:在大众藏人的生活和心灵之间

作者:完玛冷智

  虽然对影视评论很外行,我还是乐于作为一名观众,说说观看《莫哇帕洛》的感想。

  原因很简单:《莫哇帕洛》,让我跟只懂得母语的母亲度过了一个美好的新年。

  当然,这部六集贺岁剧的受益者,不仅仅是那些只掌握单语的藏族观众。

  我想,在文化内涵上,它不失为一次关于牛粪、酥油茶乃至藏人生活和心灵的近距离接触。

  基点:一个耳熟能详的民间故事

  很小的时候,就在村落或家里倾听老人讲述这类故事。新春的《莫哇帕洛》似乎唤醒了那些孩童的记忆。

  这篇故事在藏区流传很广,我的家乡当然不例外,用“喜闻乐见”这个词,就最恰当不过了。

  我跟母亲回忆着,在我们偏僻封闭的村落,在那些社会很不开放的年代,农闲时的村民们经常聚集在某一处,讲述身边的事情,讲述鬼怪的故事,更是能听到亦农亦牧的人物故事,尤其是猪头卦师狼狈不堪的故事片段。

在泽库草原的拍摄地的一个场景

  孩子们喜欢狐狸逃跑、狗撵狐狸、马被狗牵、人追坐骑的热闹场面,也在游戏的时候喜欢重复:“一只狐狸戴帽子,一条猎狗牵牧马,一匹牧马背弓箭”。同屏幕上一样,甚至把这样的叙事,当作农闲时幽默、诙谐的游戏片断来享受。

  这篇故事,在我的家乡叫做《莫顿帕果》,意思是猪头卦师、用猪头点验的卦师。这是一个滑稽、幽默而哭笑不得的典型故事,是一个描述了狩猎、农事活动以及旧社会各阶层藏族家庭生活场景和社会现象的大众故事,塑造了一个懒惰无能、孤陋寡闻、投机取巧、坑蒙拐骗的反面形象。这位大众形象的“家乡”,被描述为以农为主,兼有牧业和狩猎业的藏族村落:有房舍、有火炕、有牛粪饼、有糌粑、有农田、有林地、有草场、有打碾场、有马和狗……

  故事的民族特征与地域特征显然比较突出。主人公是一个普通的藏族农民,故事依托妻子务农、老人们转嘛呢、喝酥油茶、吃糌粑、晒牛粪饼、戴“灵魂玉”、卜卦、诵经做法事等情节,展示了一个活生生的半农半牧区藏族社会的生活文化场景。从艺术上说,故事情节较曲折,富于变化,描写细腻,想象丰富,并具一定的神话色彩。

  我那远在黄河南岸浅脑山地带的故土,恰好处在这样的生产和生活环境中。孩童时代的我,更是习惯并喜欢在入睡前倾听爷爷把这些故事讲述得惟妙惟肖、引人入胜。这样一个故事在电视屏幕上的再现,对于我,当然也有更多城市藏人,唤醒的不仅是那些生动的情节、形象的人物,更是那些已经远去的亲人的声音和古村的生活场景。

  在那样封闭和贫穷的山村,讲述《猪头卦师》的思想倾向性可以说比较复杂。其“神奇预言因巧合而应验”的核心母题,以及情节由乡村、穷苦人家、富人、官府乃至宫廷逐步扩展的叙述模式,让村里的孩子和大人们感受到了许多熟悉的和陌生的世界,并在这样熟悉又陌生的世界里,表达对社会各个阶层和各种问题的倾向性思考和讨论。

  首先在文化内涵上,故事对主人公既懒惰肤浅、游手好闲又胡乱吹嘘自己,以假装精通卦术来行骗、从懒惰再次走向寄生给予了坚定的嘲讽和否定,用实实在在的语境揭露主人公的骗局。这是故事的主题。

  但在一某种程度上,也常常对这个贫穷的懒汉寄予同情,为他的巧遇走运和发迹感到庆幸。我想,着可能是对旧时代劳苦大众命运的深切同情和怜悯。

  同时,在帕洛面前上当受骗的,竟然是那些有钱有势的头面人物,显然是专门贬低和讽刺富人、贵族和头人的无知和愚昧,是底层普通百姓对社会上层的不满。

  故事蕴涵的思想倾向和价值观念常常在故土的生活应用:人们会用猪头卦师的遭遇讥讽那些懒惰成性的乡亲,会喻猪头卦师的欺骗伎俩嘲讽那些不学无术的男人,会通过猪头卦师的巧遇走运警告那些巧遇成功的“幸运者”……一则耳熟能详的故事,在乡亲们的生活中变得栩栩如生,“猪头卦师”似乎就活跃在我们的身边。

  如此看来,在我的偏远故里人们深爱这篇故事,也就不足为奇了。

  亮点:一部耳目一新的电视喜剧

  《莫哇帕洛》深厚的群众基础,显然造就了首部藏语贺岁电视连续剧的观众期待度。我们似乎不用任何心理准备,也毫不犹豫地选择这个档期的青海藏语卫视。

  当节目播出时,这部喜剧的确让人耳目一新,藏语观众的期待是值得的:熟悉的生活、熟悉的环境、熟悉的语言、熟悉的服装、熟悉的面孔、熟悉的故事……

  西德尼玛用动作有些夸张的喜剧表演,按照故事原型,以懒汉出门的尴尬遭遇和幸运的奇遇发迹为叙述中心,通过现代媒体的多维形象,塑造了媒体时代的懒汉和寄生虫莫哇帕洛,用喜剧的艺术手法展现了一个藏族农民从懒惰寄生走向觉醒奋发之路生活和思想变化,成功地再现了这篇民族民间故事的社会文化内涵、价值观念和思想倾向。整篇故事语言朴素简炼,朴实无华,叙述直截了当,没有浮词艳语,生活气息浓厚,寓教于乐,轻松、幽默、滑稽、可笑又可泣,给人以清新、简朴、刚健的美感。所谓按遮幅式、黄金分割线原理处理的唯美画面和用“折嘎”风格表现诙谐调子的主题歌《醒悟》(桑德作曲),更让人觉得新年佳节观看《莫哇帕洛》是个纯朴的享受。

  朋友李加去老家过年回来告诉我们,父老乡亲们非常喜欢《莫哇帕洛》,尤其同那些社会生活不熟悉的影视译制片相比较,它有四大优势:第一,贴近大众藏人的民族文化心理,更乐于观赏;第二,贴近大众藏人的社会生活实际,更容易接受;第三,贴近藏族社会的大众文化背景,更喜于投入;第四,贴近大众藏人的日常用语习惯,更便于解读。这样的感受,是真切的,也是直白的。

后期配音

  显然,译制片在文化背景、社会基础、生产生活、本土语言等方面,与藏区社会生活存在一定的差距。《莫哇帕洛》正在译制片占据藏语电视主导地位而观众“审美疲劳”期间,走进藏语电视观众,不能不说是一个成功的举措。

  从内容上说,电视剧基本上遵循了原有的踪迹,但并没有照搬原来的民间故事,还是有一些文人化的影视艺术处理。有一个主要剧情,是富人家的“灵魂玉”,并不是游玩或劳作时不注意掉在地上并被牛粪盖住,继而由不知情者连同牛粪贴在墙上,而是设计了一场女仆偷窃绿松石“未遂”的场景。

  在原来的故事中,除了反面的主人公和委罪自首的小偷,其他的故事人物都是正面的、诚实的,体现了广大藏人的公众品质和人格魅力,民间故事的传承者们知道:没有任何女仆乃至生活在底层的普通藏人存有偷盗之类的卑鄙行为和品格问题。

  这一改变,表现了编剧、导演西德尼玛对藏人文化心理的时代变迁所做的初步思考,这样的思考,不仅仅增加了一个女仆的不良行为,更重要的似乎是功利时代的到来对藏族社会诚信、朴实和正直的冲击,也似乎是对转型时代藏族文化价值理念的担忧。

  故事的结尾,电视剧也注入了符合社会前进步伐的新寓意。即通过占卦确认已经“去世”,老母亲为“儿子”亡灵超度做法事时,死去的“儿子”走进家门,彻底揭穿了莫哇帕洛的骗术和自欺欺人的道德品质。

  而老母亲的悲伤、“儿子”的责骂和愤怒、众人的唾弃和藐视、以及主人公疏渎他人灵魂、践踏生命价值和道德义理的服罪感,使丧事上的卦师无脸面对江中父老,最后幡然悔悟,当众丢弃了用来招摇撞骗的猪头“法器”,决心以辛勤的劳动改造自己。

  这样的处理,同更多的藏族民间故事一样,将一种积极的、向上的和正面的喜剧效应带给观众,迎合了大众藏人的价值观念和视觉审美,也迎合了这个时代深入批判等、靠、要、不诚信等不良思想的社会需求。

  看点:一次寓教于乐的道德历程

  对于故事的深层思想,似乎与发生的时间相关联。在故事和剧目里,都把故事安排在收获的秋季,想来是非常巧妙的。一个好吃懒做的人,在秋季能够有什么“收获”呢?

  经妻子巧妙安排,决心用劳动创造财富的主人公,于秋季备马出猎,本身包含着铺垫和悬念双重内涵。主人公所要“收获”的,似乎是猎物和财富。现实却不尽如意。

  而对于听众,故事的收获在于,故事通过特定的情节和思想,让人们在夸张的喜剧表演中获得审美愉悦,在娱乐的剧情变化中接受道德教育。这是一个民族化的看点。其优势在于,这样的处理冲破了没有特色的、商业主导的、去民族化的影视文化怪圈。

  在我看来,故事是分解为四个篇章的。

  首先是描写游手好闲的懒虫。不顾家庭的生计、不顾妻儿的劳苦、不顾自身的形象,一个在十足的贫穷中不务正业、东游西荡、游手好闲之懒虫。电视剧甚至夸张地让主人公在好长时间内躺在土炕上,以表现极度的懒惰和无赖。

  其次是描写懦弱无能的可怜虫。在追寻马匹途中四次挨打受辱的遭遇,表现了主人公懒惰无能、懦弱,是一个十足的无知。四次挨打后连衣服都遗弃,本质上源自于主人公不了解基本的习俗礼节(说娱悦招来葬礼上的殴打,喊倒霉遭到婚礼上的赶打),不注意当地的生产生活常识(喊“别刮风”引起扬场者的,道“刮风”引起印晒经文者的不满)。此处一组相互对称、富有对比性的喜剧场面和可笑遭遇,凸现了主人公社会阅历和生活经历的缺乏,更是突出了对无知无能、游手好闲、孤陋寡闻的嘲讽和贬低。

  再次是描写巧遇哄骗的寄生虫。落难的可怜虫夜宿草堆,无意巧遇,偶然发现“灵魂玉”而受宠发迹,然后一发不可收拾,阴差阳错或者歪打正着地在治病、发现盗贼等事情上获得成功,纯粹地弄虚作假,依靠哄骗他人来维持生计。这是剧目重点披露和揭穿的主要方面,对卦师所谓能知晓一切事情的欺骗伎俩和虚弱本质做了尖锐的讽刺和批判,也大胆地揭露了猪头卦师从懒惰走向欺骗的寄生性。也批判和揭露了藏区信仰活动中一些不理智的迷信成分,在教育性、思想性、批判性上是有一定深度的。

群策群力设计动感镜头

  结尾是描写这个反面形象的觉醒。电视剧最希望观众所要接受的,似乎在于各种丑陋行为和思想的彻底摆脱。当老阿妈虔诚地希望帕洛占卦察看旧日无有音讯的“儿子”时,已经哄骗成性、得意忘形的“猪头卦师”竟然断言其“儿子”已死,老阿妈当场晕倒,只好操办丧事。结果这个严重的关于乡亲生命的骗局被当场揭破。

  在藏人的道德体系中,撒谎、欺骗本来就是不可原谅的,尤其是声称一生一世的生命已经终结,把他人的灵魂和生命当作儿戏,更是无法容忍的。拿乡亲的生命、灵魂,揭穿“用猪头点验”的虚伪本质,让人们觉察到这位走红的“卦师”已经冲破自欺欺人的道德底线,他不可避免地受到了众人的唾弃、藐视和乱打。如果不了解这种民族社会文化心理,观众可能有矛盾冲突不彻底的感觉。有人告诉我,如果老阿妈晕倒致死,乡亲同时为母亲和“儿子”办丧事,可能更有深度。我想,在藏人的思想和价值观念中,白发老阿妈送黑发“儿子”,已经是足够的矛盾之源了,它显出的文化意蕴也不言而喻。

  这样看来,帕洛的“醒悟”,虽然安排在结尾,某种程度上却伴随着全剧的展演。自始至终的懒惰、游手好闲、苦难遭遇、巧遇走运、拐骗发迹等一系列的懒惰性、无知性和欺骗性,成就了主人公自身最后的道德冲撞。
《莫哇帕洛》的这个道德历程,在直观的揭穿骗术和最终醒悟的过程中,让故事发挥了寓教于乐的积极作用。

  起点:跨越民间文学的学科危机

  最后,我想抛砖引玉,把话题转向《莫哇帕洛》以外的空间:

  对于社会转型时代的藏族――一个在强势民族文化攻势和强势社会的时代召唤下不断变迁的民族,《莫哇帕洛》的成功上演,显然具有不可低估的时代和社会意义。最主要的是,它跨越了民间文学尤其是少数民族民间文学面临的学科危机,是媒体时代通过影视艺术拯救民间故事,乃至在社会道德层面用自己的方式教育大众的又一个起点。

  这样的跨越,还没有多少现成和成熟的思路和实践基础。

  所以,对于这样的起点,以及相关的话题,我们期待着专业的和理论的深究。

  也衷心希望少数民族观众能够欣赏到更多这样一些喜闻乐见的影视剧目,祝愿藏语电视从一个个起点,走向一个个新的高处!

上一页:《莫哇帕洛》剧情介绍

下一页:以高原的速度行进:简论我国首部藏语电视连续剧《莫哇帕洛》的节奏

藏语电视连续剧《莫哇帕洛》小型座谈会侧记

作者:程强

  由青海电视台藏语中心根据藏族民间故事《猪头卦师》主创摄制的六集藏语电视连续剧《莫哇帕洛》于藏历新年期间播出,获得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在此期间,青海电视台网、藏人文化网、中国藏族网通都给予长足报道。《青海广播电视报》曾以两个版面的篇幅宣传介绍了这部电视剧的剧情和与拍摄相关的一些信息。日前,青海电视台、藏族网通、藏人文化网媒体记者以及藏语电视连续剧《莫哇帕洛》的编剧、主演兼导演西德尼玛座谈这部电视剧创作,话题涉及这部电视剧的影像技术、主体创作思路、藏语电视剧创作前景探索。现将谈话录音整理如下。

  程强(青海电视台网站主管、藏人文化网青海特派记者):《莫哇帕洛》这部片子藏历新年期间播出,观众反馈很好。说明我们藏语电视创作的路线是没有错的;走专业化、规范化道路,扎扎实实搞创作,遵从艺术规律。这是第一步也是可喜的一步!现在动员网络、平面、纸质媒体品评这部片子,旨在总结经验得失,不断鞭策藏语电视创作前进。

西德尼玛与程强策划宣传方案

  龙仁青(青海电视台网站记者、著名小说家):《莫哇帕洛》影像是极其专业的,讲究构图、镜头语言的规范。单机拍摄的工作强度和工作量可想而知!我以前也见到过几部制作,但一概逃脱不了电视纪录片的随意性,这部片子一下子就直走到了电视剧创作的专业水平。

  西德尼玛:剧组也是很佩服我的工作状态。通过此次拍摄,大家对电视剧创作有了一个全新的了解:无论拍摄流程、制作工艺。作为电视创作的专业拍摄,我考虑这是一个“第一次”,应该开好头。眼下专不专业都在搞,没有规范没有艺术追求。我们要遵从艺术规律遵从电视剧的专业拍摄流程,这样为将来的健康发展铺平道路。

  才华加(藏族网通记者):对,这也是文化态度问题。大众对电视剧的欣赏是简单的二分法,但我们却可以从理论上加以总结、探索。

  三盘俄日(藏族网通记者):比如这部片子的音乐创作主很有特色,用“折嘎”艺术形式把握,突出表现了其诙谐、幽默、轻松的风格,给全剧增色不少。

  龙仁青:画面节奏是否缓慢。片中几个长镜头,其中的元素是不是太单调了!这是我看片的总体感觉。

  西德尼玛:我和摄像商量,不搞花哨手法,完全遵从传统的镜头语法,遵从大众的审美习惯讲故事。这部片子构成的几个情节的铺陈遵从藏人对时间的一般反映——缓慢甚至拖沓。贪睡的长镜头也是为了激发观众对片中人物的评判。充分说明剧情发生的文化氛围:比如莫哇帕洛贪睡和狩猎前夜兴奋的长镜头由此而来。接近末尾为什么节奏快起来子呢,因为帕洛的警醒,也是剧情的需要。

  程强:恰巧这几天我看到一册子1961年整理的《藏族民间故事集》其中有《猪头卦师》一节。搜集时间在1957年。那上面的故事情节完全是一连串无厘头笑料,我想导演在把握改编、创作《莫哇帕洛》时,是否充分考虑了它的喜剧元素并用足这一资源!

  龙仁青:作为正剧、喜剧的划分,这部片子的喜剧风格在主演方面是做足了的、充分的,可惜没有能够幅射反映在剧中其它演员身上。

  西德尼玛:全片我用的是冷峻的幽默,没用形体的、外在的表演去强化。当然把它完全做成喜剧愉悦大众也无不可,但我想反向处理,以增加喜剧深度。我去西安电影学院,老师和同学们将看到这部片子,我想会面临严格的评判!

  程强:尤其是第六集结尾是不是说教味道过浓了,是对全剧的颠覆吧!

  才华加:我也想到如果这部片子的终点落到卦师的骗术破产就可以保全它整体的的喜剧效果。又比如,官府来请卦师的那场戏,差人的表情过于严肃。有些戏路还可以再开拓,比如与窃取绿松石的女佣之间可以再有一些情节发生。因为剧情的发展预示了这种可能!

  三盘俄日:每年藏历新年藏族同胞都有一个共同的盼望,那就是除夕晚上守候在电视机旁观看青海藏语电视的藏历年新年晚会。今年更是如此,因为很多藏族家庭都从藏语电视预告中得知,今年藏历新年期间除了很多文艺节目之外还有一个大家值得期待的节目,那就是洛赛(新年)初三、初四晚上安排播出的藏语电视首部贺岁片———《莫哇帕洛》。小娃娃们都从大人口中听说过这个故事,从电视里有声有色地观看这个故事感到格外亲切,娃娃们还时不时的学电视剧里的经典台词——风来啊风来!我家邻居的一个大娘看完这部电视剧后说:虽然自己小时候从大人口中听说过这个故事,但搬上银幕后的情景更是锦上添花。这部电视片塑造了很多栩栩如生的人物画面,比如剧中勤劳朴实的藏族妇女卓玛和她的孩子,还有她那懒惰的丈夫,塑造得那样的逼真。她希望今后还有很多藏族民间优秀经典故事搬上银幕,让自己的娃娃们从中学到为人处事的道理。邻居大娘还带着一种讽刺和嘲笑的表情对自己的丈夫说,咱家又得去邀请那个卦师帕罗,来算算失踪一年多的那个卦师旦果和那30只羊的去向。原来一年前丢失30只羊而心急如焚的她丈夫才让,去找了一个自称名叫旦果的外来卦师,卦师预言三天后那30只羊自找家门而来,但才让一家整整等了三年,望眼欲穿也没见到一只羊的影子,才让听信了卦师的谎言不但失去了寻找羊的最佳时机,而且还被那卦师从他家里骗走了一头牛,真是人财两空啊!可见这部藏语电视剧在民间引起了很大反响,电视剧情再现了现实生活中那些投机取巧的人们。幽默滑稽的帕罗、勤劳善良的卓玛为广大的电视观众再现了一幅即可亲又可爱的电视艺术画面。

  才华加:拍摄为什么选择在秋末冬初的泽库草原

  西德尼玛:剧情要求有作物收获的系列场景,要求是农牧区兼有的景色。我们就选择了路途相对近一些的泽库草原。农民和牧民农业和牧区的故事背景容纳了众多的地域文化元素,符合这个故事广大的人民性。因为它毕竟是流传在整个藏区的耳熟能详的故事。

  龙仁青:这部片子的题材选择是民族民间故事,这说明我们的艺术家非常重视传统文化的土壤,是一个良好开端!值得一提的是这部剧在电视剧创作流程。一句话:规范、工整。分镜本非常细致,说明导演的专业水准。

  西德尼玛:拍摄流程以外,制作环节也是严格按规范化做的。片头片尾的排序和规格都是按电视制作的规范化操作的。通过这个剧,藏语电视剧创作者之间的交流进一步加强,对电视剧创作的认识无论是观念的和技术的进一步得到了当提高。

  程强:是啊,流程是高效运作的制度保障!但这一切都以观念为前提!

  龙仁青:西德,你感觉在电影学院学习,对自己的提高有多大帮助?

  西德尼玛:那简直说是从一个黑咕咙咚的地方出来了一样的亮堂。专业,必须是专业的学习才可能造就高质量的作品。

  三盘俄日:那么你在藏语影视译制导演的工作给予你怎样的认识?

  西德尼玛:我在电影学院的开心的学习得益于藏语译制工作;我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看过的国内外影视片逾千部,这个对于喜爱影视艺术的人来说是一个丰厚的积累,我一个藏族学生,年龄也有点大,汉语也不怎么通,但就因为有这个积累,比别人倒显得游刃有余。看来生活是不会欺骗人的!

  程强:西德的积累也在于在青海藏语电视的电视评书和舞台小品剧以及他自己的电视单剧的创作,再加上他有文学的濡染浸泽,所以根底扎实吧。
龙仁青:我听人说,《莫哇帕洛》这个故事就发生在她朋友的身上,说那人就在某某地方!

  西德尼玛:这很有可能的,《莫哇帕洛》的故事片原型《猪头卦师》流传在整个藏区。

  程强:藏人因为文盲居多,文化传承往往是口耳相传。藏人的形象思维异常发达,每一个人成为文化延续的载体,流传中又发生变异。格萨尔王传的传承就是一例证!

  龙仁青:《莫》剧的民俗含量中,服饰是不是考量的一个方面?

  西德尼玛:这部剧是年代戏。因为拍摄时间紧,根本没有功夫考征服饰文化的严格定义,不然这块至少也要需要一年的光景。但剧中人物的服饰大都多少有一个文化参照。比如人物的活动场景中的服饰变化——农民和牧人,官家和仆从等。

  龙仁青:坚持走专业化路子,杜绝率性而为不负责任的蛮干,为观众负责的态度是《莫》剧的可贵先天的成功!

  程强:《莫》剧摄制组在四十天的时间里,奋战在平均海拔四千米的高寒草原,圆满完成拍摄任务,充分体现了高原人无畏开拓,勇敢进取的精神状态,既是工作热情的生动写照,更体现了藏语电视人舍我其谁的文化抱负!

上一页:因势利导:《莫哇帕洛》剧主题曲演绎民族民间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