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萨尔王的英雄传说  
        在藏族人民的心目中,格萨尔王是一位充满神奇色彩的英雄人物。
        根据历史记载,格萨尔王于公元11世纪前后诞生于今四川甘孜州德格县的阿须草原,那时的西藏正处于战乱纷争之中。自从公元9世纪时朗达玛统治的吐蕃王朝结束以后,整个吐蕃处于群雄割据、各霸一方、相互掠夺征战的分裂局面,在雪域高原上出现了各自为政、互不相属的许多邦国和部落。广大藏族人民生活在战乱频繁、杀伐相继、妖魔横行的水深火热之中,他们厌恶战乱、反对掠夺、盼望和平,期待有一个能为百姓造福、完成统一和平大业的英雄人物出现,带领他们过上像以前佛法兴盛时的和平安康、幸福美满、如天人般快乐的日子。据说,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为了普渡众生脱离苦海,向阿弥陀佛请求派天神之子下凡降魔。神子推巴噶瓦发愿到藏区,做黑发藏人的君王——即格萨尔王。
        在吐蕃帝国政权兴盛时期,佛教也开始传入了藏土,但由于藏土本地的一些神灵鬼怪的阻挠,不得不迎亲莲花生大师来说教降服这些恶道众生;但在吐蕃帝国土崩瓦解之后,当年没有被莲花生大师说服的一些恶魔又开始以人的身相在这末法时期虐待众生时,莲花生大师不得不以一位武将的身份来征服他们。于是,在广大藏族人民的热切期盼中,莲花生大师的化身——英勇威武、神通广大、天下无敌的大英雄格萨尔王诞生了。他并非一位普通的英雄,而是神、龙(水中的所有生物都为龙神的范畴)、念(藏族原始宗教里的一种厉神)三者合一的半人半神的英雄。
        格萨尔从诞生之日起,就开始为民除害,造福百姓。在这个过程中,曾经多次遭到陷害,但由于他本身的力量和诸天神的保护,不仅未遭毒手,反而将害人的妖魔鬼怪一一杀死。5岁时,格萨尔与母亲移居黄河之畔,8岁时,岭部落也迁移至此。12岁时,格萨尔在部落的赛马大会上取得胜利,并获得王位,同时娶森姜珠牡为妃。从此,格萨尔开始施展天威,东讨西伐,征战四方,降伏了入侵岭国的北方妖魔,战胜了霍尔国的白帐王、姜国的萨丹王、门域的辛赤王、大食的诺尔王、卡切松耳石的赤丹王、祝古的托桂王等,先后降伏了几十个“宗”(藏族古代的部落和小邦国家),最终完成了统一和平的大业,使善良的百姓重新过上了太平安定、富足快乐的幸福日子。在降伏了人间妖魔之后,格萨尔王和众将相完成了此生的大业,功德圆满;幻化升入天界。

        说唱艺人与格萨尔王史诗
        世世代代的藏族人民满怀着对英雄格萨尔王的深切热爱,千百年来不断地吟唱着对格萨尔王的崇敬和赞美,汇成了一部饮誉世界的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这部有着一千多年历史的英雄史诗,得到了“当今世界惟一活着的最长的史诗”和“东方《伊利亚特》”的最高褒奖,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一颗光彩夺目的璀璨明珠。
        使得这部英雄史诗流传至今的主要是藏族的说唱艺人,藏族叫“仲垦”。他们对史诗的流传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他们是史诗的传播者、创造者,是当之无愧的民间艺术家。正是因为他们的存在,《格萨尔王传》才被誉为世界仅存的“活着的史诗”。
        目前我国仅有100多位格萨尔说唱艺人,根据艺人的称谓大致可以分为5类。
         一是神授艺人,艺人称在梦中得到故事。他们认为自己头脑里的关于格萨尔的东西不是自己学来的,也不是听别人说的,而是通过神的传授将格萨尔的故事降到他的头脑里,然后他就开始说唱了。
        二是闻知艺人。这些艺人是闻而知之的艺人,就是他听到别人的说唱而慢慢学会的。
        三是吟诵艺人,他们是照本说唱的,这类艺人的特点是首先要有文化,可以看得懂藏文;第二,他必须掌握许多有关《格萨尔》的固定曲调。
        第四类是掘藏艺人,这类艺人很少,他们发掘史诗的方式是通过用一种宗教形式来发掘前人埋伏于各种圣地的史诗。
        第五种类型是圆光艺人,在历史上,藏区曾经出现过一些圆光艺人。奥地利藏学家内贝斯基在1956年发表的《西藏的神灵和鬼怪》中曾介绍了藏区一个小男孩看圆光的情况:把一副《格萨尔》像挂在桌前,桌上放着镜子和箭,箭用五色彩带装饰,小男孩通神后,即可从镜中看到图像,说唱出《格萨尔王传》。法国藏学家石泰安在噶伦堡也见到过一位叫桑姆塔的艺人,他一出生便会说唱《格萨尔王传》,因为他是《格萨尔》的八十大将中一位大将的转世,同时他还可以通过圆光占卜未来。解放后圆光艺人在藏区只发现过一位,那就是西藏昌都地区类乌齐的卡察扎巴,遗憾的是他已经于1994年去世了。

        走近神奇的圆光
        圆光作为一种占卜的方式,历史悠远,在印度、汉地和藏区都曾经广泛流传。但是如今上述地区的圆光秘法大多失传,推断其原因,可能与对修行者的要求极高有关。
        现存的圆光秘法来源于佛法密宗之核心,经过高僧大德的修炼形成,可分为心圆光和眼圆光两种。看圆光的仪轨主要依靠出世间本尊和世间护法神——如吉祥天女、度母、格萨尔王等——的指示,看圆光需要按仪轨获得神力,抹上有关神物,念诵密咒,方才获得圆光目(双眼或者单眼)。心圆光则是依靠悟性技能来获得信息。最为重要的是:看圆光者要具有虔诚的信仰、遵守因果、舍己为人、时常少言寡语、讲诚信、不妄语的要素。盗窃之类大事件预言时要设法因人而宜,杜绝全盘托出。对神物及咒语要有强烈的信心。
        看圆光的器具有坛城、镜子(铜器供水也行)、水供、彩箭、酥油灯火、藏香、圆光毯等,还需要白米和粮食,进行仪式时需有一位没有世俗生活且德高望重的16岁少女树彩箭而立。形圆光可从镜子、清水、湖面以及指甲上看到。能看圆光的人虽然需要先天的业果和誓愿,但也必须通过后天学习和修炼的方法也可获得此本领。缺乏上述所言的圆光目就不能看到圆光。看到的东西由于圆光目等级差别而有显示神预、暗示、文字以及图像形式的区别。
        圆光又可以分自圆光和他圆光两种,所谓“自圆光”,即占卜师不需要假借他人的眼睛,自己就有这种能力。《章嘉•若必多吉传》中记载:(当时章嘉国师得了病)巴桑曲杰举行了天女圆光占卜,幻景中只见章嘉国师身边涌聚了很多非常大的蜘蛛,欲与章嘉国师较量。一个威风凛凛的红脸大汉手持宝剑,将那些蜘蛛赶往他处。巴桑曲杰有“自圆光”的能力,查出了章嘉国师所得疾病的缘由和保护者。《尊者阿底峡》传记中也说他在进藏途中进行过圆光占卜的记载。
        “他圆光”即占卜师自己入定观修,有旁边选定的具有“圆光眼”者,看镜中或占卜师的指甲上显现出的景象,这些景象如同电影画面一样,一幕幕地出现,从而可知问卜的内容,或出现象征性的画面。依次进行推断。所选的观看者,大多是儿童,据说儿童生性天真,容易开发出这种能力,更能胜任。据《巴协》记载,公元8世纪,莲花生大师在西藏举行过圆光卜:大师画了坛城,选出拉龙地方的儿童错协年勒巴充当降神者,举行圆光。他说出了西藏境内所有不驯服的神、龙的名字:水淹旁塘的是香保神,雷击拉萨红山的是唐拉山神,自造旱灾、荒年、瘟疫的是永宁地母十二尊等等。次日,又选出十位出身高贵、父母双全、祖父俱在的男孩做降神者,举行圆光。
        无论是他圆光或自圆光都要进行修炼,要观修自己所选的神,如吉祥天女、度母、格萨尔王等等。目前见到的有《光明圆光导释》,作者是宁玛派一代尊师龙钦•热绛巴•止美沃色(公元1308—1363年);《白度母法门中圆光占卜修法》,作者是格鲁派大师赛赤•丹白尼玛(公元1689—1772年),曾被清朝敇封为“慧悟禅师噶尔丹锡图呼图克图”。但是,最著名的要数宁玛派居•米旁大师撰写的《格萨尔大王圆光占卜仪轨》,该仪轨专门通过格萨尔修供,用来占卜福祸吉祥。

        当代圆光艺人才智仁波切
        由于老的圆光艺人已经故去,全国《格萨尔》工作小组办公室保存的艺人档案材料中,圆光艺人一栏一直处在空缺状态。终于,才智仁波切的出现填补了这一空白。
        才智仁波切是第十世拉龙华吉多杰仁波切的俗称,1967年6月出生于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久治县一个牧民家庭。出生前夕,在他家帐篷附近突然出现了一个弓箭,出生时天空则出现了彩虹瑞相。1980年,果洛州久治县隆嘎寺寺主——贡嘎群培仁波切梦见在年保玉则脚下的圣湖边落下一只大雁,然后翱翔到雪山乡的格日寺遗址。贡嘎群培仁波切视此为瑞兆,并于次日问卦,卦相显示第十世拉龙华吉多杰仁波切降生在青海省果洛州久治县索乎日麻乡。于是,他专程来到才智家,与卦相中出现的场景仔细进行比对,观察灵童的言谈举止,最终认定才智为拉龙华多仁波切的第十世转世灵童。就在群培仁波切观察期间,由于听到小才智的灵异聪慧,白玉寺的嘎尔隆仁波切也不约而同的来到他家,向小才智献上了圣洁的哈达和黄缎的袈裟,以示他出生不凡。
        就在这一年,13岁的才智被确认为第十世拉龙华吉多杰仁波切,并于隆嘎寺剃度出家,研习佛教,接受各种灌顶、传承和开示,为他成为一名合格的学僧奠定佛学基础。在13岁至21岁间,年轻的才智仁波切刻苦修行,拜许多仁波切和堪布为师接受各种灌顶和传教,学习经律论等经典,成为名副其实的佛教僧人。
        1989年,第八世拉龙华吉多杰仁波切的儿子图才喇嘛在下大武乡修建格日寺另一个重要的子寺;格日•贝吉多杰仁波切的心传弟子——成就者唐东杰波转世格日土登才让仁波切,经过各方事前推测,引经为证,也认定为才智是第十世拉龙华吉多杰仁波切的转世灵童。1989年藏历8月15日,22岁的才智仁波切被请到位于下大武镇刚修建的格日寺举行坐床典礼,第十世拉龙华吉多杰仁波切格日吾坚赤列多吉在庄严的法螺及号角声中被扶上历世拉龙华吉多杰仁波切的法座,正式成为格日寺的寺主。后来,才智仁波切不仅成为宁玛派阿迪达杰寺和嘎杂寺的主持活佛,而且还成为了格鲁派寺庙隆嘎寺的主要活佛,为藏传佛教各宗派的和谐共存树立了典范。
        才智仁波切殊胜的修行成就之一就是圆光秘法。
        才智仁波切看圆光的能力主要来自与生俱来的天赋和祖辈的遗传。他和祖辈的眼睛异于常人,其眼睛结构类似于鸟类,可以看到普通人所观察不到的微观世界。才智仁波切的祖辈曾去西藏拜一位活佛为师,接受了灌顶和传承,获得了圆光的能力,从此代代相传,传到才智仁波切已经是第五代了。
        在他9岁时,他的叔叔把祖传的神镜交给了他,希望将来有朝一日他能继承父辈的事业。在才智仁波切21岁时,隆噶寺噶玛嘉央仁波切和著名的空行母桑丹拉姆亲自观察才智,发现才智在看圆光方面非常有潜力——其眼睛符合圆光师所需要的各项条件。因此,两位上师为他开启了看圆光的能力。在两位上师的指导下,才智仁波切通过修习《格萨尔仪轨》和《度母仪轨》,其圆光技能日臻成熟。才智仁波切以圆光秘法预言了很多已知和未知的事情,在藏区名声渐起。
        才智仁波切不仅是通过修习《格萨尔仪轨》获得圆光能力,而且,也能从圆光中获得《格萨尔王传》中岭国的疆域以及故事中天龙八部的形象装饰等等信息,如今这些信息已录为文字资料,在民间广为流传。
        2007年7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全国《格萨尔》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科研人员前往果洛州进行《格萨尔》艺人调研时,从果洛州格萨尔研究中心主任、全国人大代表、果洛州人大副主任、著名《格萨尔》专家诺尔德处得知才智仁波切的情况。并同西北民族大学格萨尔研究院的兰却加教授和岗尖参才让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格萨尔研究室的学者诺布旺丹,青海省医学院的教授万德才让博士,青海省藏语广播台的记者诺布等人多年对此作了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格萨尔研究室的学者诺布旺丹编写的教材《藏族神话与史诗》中也写道:总而言之,藏族的圆光文化和现在的圆光艺人才智活佛的圆光文化是中国藏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索南多杰的著作《中国格萨尔文化之乡——玛域果洛》一书中注重到才智仁波切的圆光密法和格萨尔史诗。由于老的圆光艺人已经故去,全国《格萨尔》工作小组办公室保存的艺人档案材料中,圆光艺人一栏一直处在空缺状态。科研人员立即对他进行了访问。经鉴定,他确系《格萨尔》圆光艺人。目前,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研究人员已经把他作为重要的研究对象,正在对他的说唱之谜进行科学的分析和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格萨尔研究所研究员降边嘉措赠送给才智活佛的证书中特意指出:圆光密法在格萨尔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果洛州《格萨尔》研究中心已经聘他为该研究中心研究员。
        2008年,在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全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青海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以及西北民族大学有关领导和专家参加的果洛州申报 “中国《格萨尔》文化之乡”专家鉴定会上,州委州政府把才智仁波切作为当地重要的《格萨尔》艺人进行介绍,并且请才智仁波切在会议上向专家学者进行《格萨尔》表演。2009年9月4号,应全国《格萨尔》领导小组办公室的邀请到北京参加由中宣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出版总署等部门的领导参加的著名作家阿来的新书《格萨尔王》的全球首发式,在会上,他用独特的圆光说唱方式向来宾和国内外300多家媒体表演了《格萨尔》的说唱,得到了广泛的赞誉。在北京期间,接受了中央电视台,央视国际网和搜狐网等多家媒体的采访。
        2009年9月30日,《格萨尔》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进一步确立了《格萨尔》在人类文化遗产尤其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重要地位。
        2010年11月25日,经过了种种考核和验证,全国《格萨(斯)尔》工作领导小组正式认定才智仁波切为《格萨尔》圆光艺人。在目前仅存的100多位格萨尔艺人中,才智仁波切是身份最为特殊的一位,他不仅是继卡察扎巴之后发现的唯一的格萨尔圆光艺人,也是格萨尔艺人中唯一的一位活佛。
        2012年9月19日在西北民族大学举办的关于《格萨尔艺人进校园活动——圆光艺人眼中的格萨尔唐卡展》的会议上邀请才智仁波切等各民族艺人在现场给各位嘉宾和学生们演唱格萨尔王传,展出了才智活佛近年来请一些画家画出的关于格萨尔王的近四十幅唐卡;并被西北民族大学格萨尔研究院聘任才智仁波切哦为该院实践教学艺人。
        2012年9月21至25日,西北民族大学邀请才智仁波切参加该校举行的《中国人类学民族学2012年年会》。并在“多民族《格萨尔》史诗艺人研究专题会议”上演唱格萨尔王传。
        近年来,在才智仁波切周围聚集了一些学者、艺术家、能工巧匠,根据他在圆光中看到的图像,制作格萨尔唐卡、服饰、兵器、乐器、音乐、舞蹈等,试图用现代技术还原格萨尔王时代的风土人情和征战历史,让这一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真正 “复活”并发扬光大。

附新闻一篇

圆光中的《格萨尔》史诗艺术

——青海果洛《格萨尔》艺人成果展暨圆光中的《格萨尔》史诗艺术展览会综述


圆光中的《格萨尔》史诗艺术展览会


青海省文联党组书记、主席班果


果洛州副州长尕藏才让

        青海果洛是《格萨尔》史诗的主要发祥地之一,在这里史诗《格萨尔》用不同方式和不同形式广为流传。这里有写不完的艺人格日尖参、丹增扎巴、门俄保,画不完的艺人阿吾嘎洛,说不完的艺人昂日,讲不完的圆光艺人才智仁波切,看不完的《格萨尔》藏戏,走不完的遗迹遗物赛马称王的地方玉龙森多、王妃珠牡的故居嘉洛城堡、嘉洛三兄弟的寄魂湖扎陵湖、鄂陵湖和卓陵湖,格萨尔岭部落的保护神阿尼玛卿雪山,以及保存着古老的史诗传统村德尔文部落。
        2012年12月23日,“青海果洛《格萨尔》艺人成果展暨圆光中的《格萨尔》史诗艺术展”在北京西藏大厦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全国《格萨(斯)尔》工作领导小组、青海省文化和新闻出版厅、青海省《格萨尔》工作领导小组、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青海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联合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全国《格萨(斯)尔》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武寅为本次展览会领导小组顾问,青海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青海省《格萨尔》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吉狄马加为本次展览会领导小组组长。
        全国政协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副主任金日光;中国社科院党组书记、副院长、全国《格萨(斯)尔》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武寅;青海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青海省格萨尔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吉狄马加;中央统战部二局副局长官却;中国社科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所长、全国《格萨(斯)尔》工作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朝戈金;文化部非遗司、产业司;果洛州委、州政府;青海省旅游局的相关领导和来自北京、四川、青海、甘肃、内蒙古的《格萨尔》研究专家出席了展览会。
        本次展览会由青海省文联党组书记、主席班果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全国《格萨(斯)尔》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武寅和青海省果洛州委书记林亚松发发言致辞。青海省常委宣传部部长、青海省《格萨尔》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吉狄马加宣布启动仪式开始。青海省果洛州政府副州长尕藏才让介绍了青海省果洛州《格萨尔》抢救、保护工作。
        果洛州委书记林亚松在展览会上致辞说,在全国格萨尔工作领导小组的支持和青海省委、省政府的重视关心下,收集、整理了《格萨尔》史诗艺人说唱本近百部,启动了《格萨尔》数据库建设,开展了传承艺人的保护,培养了格萨尔文化研究队伍,一批《格萨尔》传承艺人获得国家级和省级命名。先后成立了格萨尔研究机构,举办了一系列格萨尔文化旅游节庆活动,着力发展格萨尔文化旅游,在打造格萨尔文化品牌建设中,赢得了整个藏区乃至于国家有关专家的好评,对进一步弘扬、保护和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必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果洛州副州长尕藏才让介绍果洛州抢救、保护格萨尔文化工作情况。他说,果洛州境内格萨尔文化资源富集、底蕴深厚,且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果洛格萨尔文化具有遗址、遗迹多、史诗部本多、传承艺人类型多、表现形式多样化,群体性传承等特点。果洛州委、州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建设玛域格萨尔文化长廊的实施意见》和《果洛州文化体制改革意见》,制定了《果洛州格萨尔文化保护规划2008-2015》,对州内格萨尔文化的保护范围、对象、发展目标、建设内容及政策支持作出了明确规定。在1986年成立了格萨尔抢救办公室,1997年成立玛域格萨尔研究中心,在2010年成立了格萨尔博物馆。系统地开展格萨尔的抢救、整理、保护工作,发挥了政府主导的作用,确保了格萨尔文化建设内涵及外延的有机统一。果洛全州现有《格萨尔》艺人168名,有16名分别被命名为国家级和省级传承人,出现了由国家四部委命名的“说不完的格萨尔”、“写不完的格萨尔”、“画不完的格萨尔”传承艺人。收集、整理了120余部《格萨尔》史诗部本,建立了果洛州“《格萨尔》艺人之家”和19家艺人传习所,为他们搭建了活动、交流的平台。现有24家《格萨尔》藏剧团、10家民间保护传承机构。与全国《格萨尔》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西北民族大学《格萨尔》研究院、青海省《格萨尔》研究所等教育研究机构合作,启动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格萨尔》抢救、保护与研究”,全面开展了果洛州格萨尔文化普查,初步建立了艺人数据库,发现了新的艺人类型,如智态化艺人丹增智化。共同建立了果洛《格萨尔》口头传统研究基地、中国格萨尔研究基地,果洛成为院校、学科研究机构的重点研究实践地,在格萨尔文化研究层次、范围、深度方面大大向前推进。加强文化与旅游融合,成立了文化产业实体,把格萨尔文化作为旅游文化的内涵深度挖掘,有效释放格萨尔文化蕴藏地经济因子,开发利用,积极培育文化产业发展。最后他强调,举办高层次、高规格的青海果洛格萨尔艺术成果展暨圆光中的《格萨尔》史诗艺术,这不仅是对艺人才智的肯定、更是对果洛格萨尔文化建设的肯定,我们倍感振奋和鼓舞,我们将倍加珍惜宝贵的文化资源,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自信,积极推进格萨尔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加大区域性整体保护力度,在格萨尔文化保护和发展上积极作为,不断增强文化软实力,实现文化自强,努力实现果洛藏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青海果洛《格萨尔》艺人


圆光艺人才智

         展览会上,著名圆光艺人才智和掘藏艺人格日坚参分别说唱了《格萨尔》史诗,并展出22套根据圆光艺人圆光显现图示制作的服装,包括18套格萨尔王妃的服装以及《格萨尔》史诗所描述的人物故事、家庭用具,这些服装经由专业模特和少数民族姑娘现场走秀展示呈现给观众。还展出120余幅绘画作品,这些作品是次成尼玛、孙文彬等5位画师根据才智在圆光中看到的景象,历时三年绘制而成,由格萨尔故事、主要人物、兵器、家庭用具和服饰等五个部分组成。另外,会上播放了由水晶石公司特为本次活动制作的动漫短片《格萨尔王》,得到了与会人员的青睐。
        圆光艺人是《格萨尔》说唱艺人类型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种类型,凭着铜镜或水碗等器皿看到想要知道的一切。据说圆光者的眼睛与众不同,能借助铜镜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图像或文字,通过这种圆光的方法,从铜镜中讲述或抄写《格萨尔》故事。
        中国社会科学园民族文学研究所藏族文学研究室主任、全国《格萨(斯)尔》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诺布旺丹介绍圆光艺人才智时说,在目前全国近100位《格萨尔》艺人中,才智是藏区仅有的几位《格萨尔》圆光艺人中的一位。他出生在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久治县的一个牧民家中。7岁起,他在久治县索日乡民办学校学习。从13岁时起,还接受了系统的藏传佛教的传统教育。21岁时,在桑丹拉姆和噶玛加杨尊者门下得闻圆光秘法,并开示了圆光,自此他从圆光中看到了岭国格萨尔时代的各种生活场景和故事情境,开始以圆光方法说唱格萨尔史诗,至今已经说唱了数部。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格萨尔》抢救、保护与研究”课题组已经录制了才智说唱的格萨尔史诗录音六十余小时。
      2012年12月23日下午,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副所长尹虎斌,中国社会科学园民族文学研究所藏族文学研究室主任、全国《格萨(斯)尔》办公室主任诺布旺丹以及来自西藏、四川、云南、甘肃等全国各地的《格萨尔》学界有名的降边嘉措、角巴东主、杨恩洪、诺尔德、斯钦孟和、巴嘉活佛、宁梅等《格萨尔》研究专家学者举行了学术研讨会。与会人员纷纷发言,各抒己见,一致认为,青海果洛是《格萨尔》史诗的故乡,对史诗的抢救、保护、传承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说唱艺人与格萨尔王史诗
        世世代代的藏族人民满怀着对英雄格萨尔王的深切热爱,千百年来不断地吟唱着对格萨尔王的崇敬和赞美,汇成了一部饮誉世界的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这部有着一千多年历史的英雄史诗,得到了“当今世界惟一活着的最长的史诗”和“东方《伊利亚特》”的最高褒奖,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一颗光彩夺目的璀璨明珠。
        使得这部英雄史诗流传至今的主要是藏族的说唱艺人,藏族叫“仲垦”。他们对史诗的流传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他们是史诗的传播者、创造者,是当之无愧的民间艺术家。正是因为他们的存在,《格萨尔王传》才被誉为世界仅存的“活着的史诗”。
        目前我国仅有100多位格萨尔说唱艺人,根据艺人的称谓大致可以分为5类。
         一是神授艺人,艺人称在梦中得到故事。他们认为自己头脑里的关于格萨尔的东西不是自己学来的,也不是听别人说的,而是通过神的传授将格萨尔的故事降到他的头脑里,然后他就开始说唱了。
        二是闻知艺人。这些艺人是闻而知之的艺人,就是他听到别人的说唱而慢慢学会的。
        三是吟诵艺人,他们是照本说唱的,这类艺人的特点是首先要有文化,可以看得懂藏文;第二,他必须掌握许多有关《格萨尔》的固定曲调。
        第四类是掘藏艺人,这类艺人很少,他们发掘史诗的方式是通过用一种宗教形式来发掘前人埋伏于各种圣地的史诗。
        第五种类型是圆光艺人,在历史上,藏区曾经出现过一些圆光艺人。奥地利藏学家内贝斯基在1956年发表的《西藏的神灵和鬼怪》中曾介绍了藏区一个小男孩看圆光的情况:把一副《格萨尔》像挂在桌前,桌上放着镜子和箭,箭用五色彩带装饰,小男孩通神后,即可从镜中看到图像,说唱出《格萨尔王传》。法国藏学家石泰安在噶伦堡也见到过一位叫桑姆塔的艺人,他一出生便会说唱《格萨尔王传》,因为他是《格萨尔》的八十大将中一位大将的转世,同时他还可以通过圆光占卜未来。解放后圆光艺人在藏区只发现过一位,那就是西藏昌都地区类乌齐的卡察扎巴,遗憾的是他已经于1994年去世了。

青海果洛《格萨尔》艺人


圆光艺人才智

         展览会上,著名圆光艺人才智和掘藏艺人格日坚参分别说唱了《格萨尔》史诗,并展出22套根据圆光艺人圆光显现图示制作的服装,包括18套格萨尔王妃的服装以及《格萨尔》史诗所描述的人物故事、家庭用具,这些服装经由专业模特和少数民族姑娘现场走秀展示呈现给观众。还展出120余幅绘画作品,这些作品是次成尼玛、孙文彬等5位画师根据才智在圆光中看到的景象,历时三年绘制而成,由格萨尔故事、主要人物、兵器、家庭用具和服饰等五个部分组成。另外,会上播放了由水晶石公司特为本次活动制作的动漫短片《格萨尔王》,得到了与会人员的青睐。
        圆光艺人是《格萨尔》说唱艺人类型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种类型,凭着铜镜或水碗等器皿看到想要知道的一切。据说圆光者的眼睛与众不同,能借助铜镜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图像或文字,通过这种圆光的方法,从铜镜中讲述或抄写《格萨尔》故事。
        中国社会科学园民族文学研究所藏族文学研究室主任、全国《格萨(斯)尔》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诺布旺丹介绍圆光艺人才智时说,在目前全国近100位《格萨尔》艺人中,才智是藏区仅有的几位《格萨尔》圆光艺人中的一位。他出生在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久治县的一个牧民家中。7岁起,他在久治县索日乡民办学校学习。从13岁时起,还接受了系统的藏传佛教的传统教育。21岁时,在桑丹拉姆和噶玛加杨尊者门下得闻圆光秘法,并开示了圆光,自此他从圆光中看到了岭国格萨尔时代的各种生活场景和故事情境,开始以圆光方法说唱格萨尔史诗,至今已经说唱了数部。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格萨尔》抢救、保护与研究”课题组已经录制了才智说唱的格萨尔史诗录音六十余小时。
      2012年12月23日下午,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副所长尹虎斌,中国社会科学园民族文学研究所藏族文学研究室主任、全国《格萨(斯)尔》办公室主任诺布旺丹以及来自西藏、四川、云南、甘肃等全国各地的《格萨尔》学界有名的降边嘉措、角巴东主、杨恩洪、诺尔德、斯钦孟和、巴嘉活佛、宁梅等《格萨尔》研究专家学者举行了学术研讨会。与会人员纷纷发言,各抒己见,一致认为,青海果洛是《格萨尔》史诗的故乡,对史诗的抢救、保护、传承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