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叙多吉顿珠认识到,挖掘、整合唐卡的价值,让唐卡既能登大雅之堂又能为普通群众所接受,使唐卡在推动对外文化交流中发挥积极作用,就必须走产业化之路。


年叙·多吉顿珠(左)正在与同事交流作画技巧。 本报记者 刘风华 摄

  年叙·多吉顿珠简介:
  多派唐卡创始人,当代杰出藏文书法家、唐卡艺术家、西藏唐卡文化产业领头人,现任拉萨岗地经贸有限公司及吞米岭·藏艺文博园项目董事长、西藏拉姆拉绰唐卡画院院长、西南民族大学客座教授、中国奥运文化重点项目《格萨尔千副唐卡》艺术顾问、中国唐卡博物馆艺术顾问、国家级项目《宗喀巴大师功德大全》大型唐卡制作顾问……

  年叙·多吉顿珠是一位既普通又不平凡的唐卡画师。说他普通,是因为他数十年如一日坚守画室,追寻自己的艺术梦,过着普通的画师生活;说他不平凡,是因为他不守旧、敢于创新、自成一家,同时也涉足文化产业领域并成为其中的领军人物。而年叙·多吉顿珠自我评价说,我很平凡,多派唐卡的出现归功于这个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伟大时代。
  年叙·多吉顿珠是多派唐卡的创始人。他与多派唐卡,相依相生、相依相存,在传承和创新中使自己的人生和追寻的艺术得以升华。而他生活的全部就是唐卡及其背后独特而又深厚的民族传统文化。


  唐卡,是用彩缎装裱后悬挂供奉的宗教卷轴画,源于唐代吐蕃,为藏民族所独创,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浓郁的雪域气息,是代表藏传佛教深厚文化底蕴的宗教美术作品,也是藏族文化中别具特色的一种绘画艺术形式。唐卡,是宗教传播的需要和必然,是多元文化交流、链接、融合的例证,是藏汉民族双向交流相互影响的结果,是民族大团结的历史见证。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唐卡形成了与众不同的艺术风格,产生了各具特色的艺术流派。至明清,出现了勉唐、嘎止和青孜三大流派,标志着藏族绘画的成熟和绘画风格的确立,又经百年发展,形成了多种流派并存的格局。进入新世纪,多派唐卡应时而生,并逐渐引起公众的关注。
  多派唐卡中的“多”字就是年叙·多吉顿珠名字中的“多”字,体现了这个流派的艺术风格、技法、题材的“多”元化特点,不仅与百花齐放的艺术创作环境相适应,同时还符合公众不同的审美要求。
  年叙·多吉顿珠说,没有传承就没有创新。自少年起,年叙·多吉顿珠就与唐卡结下了不解之缘。他来自康巴地区著名的年叙家族,家族中曾走出过不少精通五明的高僧大德,年叙·多吉顿珠就是在这样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厚重文化氛围的家族中成长起来的。13岁,他就跟随勉唐派唐卡大师年叙·拉旺堪布走上了唐卡之路。浓郁的文化氛围、深厚的家学功底以及多年不懈的探索与追求,注定了年叙·多吉顿珠的唐卡之路必有一番不同寻常的收获。
  在西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过程中,从历史深处走来并承载某种象征意义的唐卡引起了广泛关注。2006年,唐卡被列为我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唐卡艺术品开始在市场上走俏,唐卡画师逐渐进入了公众的视野。然而,如何在这种背景下进一步推动唐卡艺术的发展,如何整合唐卡的文化艺术价值,如何寻找一种恰当的当代表达方式,如何通过唐卡弘扬传统的藏族文化并能为当代人广泛接受,成为很多画师关注和探索的命题。
  身处唐卡创作前沿的年叙·多吉顿珠,比旁观者更清楚唐卡的前世、今生和当下。于是,年叙·多吉顿珠开始了一场悄无声息的艺术“突围战”,他想找出一条能为多数人接受,既不失传统本色、又不偏离现代人审美观的唐卡艺术之路。既是为了唐卡,也是为了自我的解放。
  历史发展到某个阶段,执著地坚守固然难能可贵,但创新和发展才是永恒不变的主题。1996年,年叙·多吉顿珠在四川创办了多康唐卡画院。1998年,他将画院迁至拉萨,并改名为“拉姆拉绰唐卡画院”。他一边寻访各派名师,研究不同流派的技法和风格,寻找唐卡艺术的新路径;一边邀请大批行家,扩大画院规模,探索唐卡的产业化发展道路。
  离开了传统文化就如同失去了艺术创造的根基,脱离了公众审美情趣也就意味着失去了未来发展的方向。年叙·多吉顿珠以画院为基地,在广泛汲取传统文化“营养”的基础上,和其他画师一道,尝试整合唐卡流派体现元素的和谐统一,不断发展噶玛嘎止绘画的材料技法,将世俗内容纳入唐卡创作的范围之中,并在形式上大胆追求优美高贵、色彩明亮、造型大方的艺术特色,试图能够寻找到一种新的创作出路。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历经十余年,年叙·多吉顿珠结合当今唐卡艺术的发展变化,融合各家之长,在唐卡创作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一种被称为“多派”唐卡的新唐卡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多派唐卡在传承古法的基础上追求创新,从现代审美标准入手、将世俗内容纳入创作之中、实现了图像制作到艺术创作转变,不仅得到了业内人士的肯定,同时还得到了社会公众的认可,还成为唐卡艺术品市场上的宠儿。2012年春,拉姆拉绰画院创作的唐卡《五度母像》以168万元的高价被收藏者买走,创下了多派唐卡最高的售价纪录,使多派唐卡一时成为公众舆论的焦点。
  年叙·多吉顿珠认识到,挖掘、整合唐卡的价值,让唐卡既能登大雅之堂又能为普通群众所接受,使唐卡在推动对外文化交流中发挥积极作用,就必须走产业化之路。十多年前,年叙·多吉顿珠创立了拉萨岗地经贸有限公司,从初创时30多万元的启动资金发展到拥有固定资产几千万元,员工数百人的大型文化产业公司,业务范围从唐卡制作扩展到藏香生产、民族歌舞表演等领域。2008年,该公司被文化部命名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2009年,被自治区文化厅评为“自治区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2010年,年叙·多吉顿珠在拉萨市达孜县工业园投资兴建占地1000亩的吞米岭·藏艺博览园,产业化之路不仅为年叙·多吉顿珠的唐卡梦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而且他自己也实现了一次华丽转身,成为一名有担当的企业家。
  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今天,在人们的审美观念呈现多元化的“视界”里,多派唐卡的出现不仅仅是应时而生的产物,更是符合当今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要求的时代产物,具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60多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西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投入巨大人力、物力、财力,倾力保护和弘扬西藏优秀传统文化,使西藏文化得到了前所未有的保护和发展。而多派唐卡正是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中,破土而出,开花结果的。年叙·多吉顿珠也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在各种优惠政策扶持下,实现了自己的文化产业梦想。正如年叙·多吉顿珠所说,多派唐卡的出现正是西藏文化保护和发展取得巨大成功的一个时代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