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贯彻习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支持少数民族地区楹联文化发展,由中国楹联学会主办,甘肃省楹联学会和舟曲县委、县政府承办的中国楹联文化翠峰山高峰论坛,于6月8日至11日在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隆重举行。
活动期间,与会人员参观了舟曲泥石流纪念馆,中国楹联文化第一街廊,舟曲民俗楹联文化专题展览馆;参加了博峪第三届舟曲民俗风情楹联文化节活动,围绕“一带一路”进行了楹联文化高峰论坛发言,对“松棚楹联灯会”申报国家非遗项目进行了专题论证。
八方联人汇甘南
6月8日,应邀参会的楹联文化学者、创作高手,从四面八方赶往舟曲。因交通不便,许多人都是先集中到四川广元,再换乘舟曲派来的中巴车奔赴目的地。
在四川广元,甘肃楹联学会会长薛渊热情地接待了各地来宾。从广元到舟曲,一路上,只见群峰耸立、沟壑纵横,一道江水在群山峡谷间蜿蜒流淌、跌宕奔腾。来自江南水乡的女联家关永梅,见这江水一路相随,便好奇地问:“这是什么河啊?”薛渊会长解释说:“这叫白龙江,从舟曲县奔腾而来,汇入嘉陵江,再到重庆的两江口汇入长江,奔向大海!”。
沿着白龙江翻山越岭,终于来到舟曲。这里翠嶂如屏、青峰似剑,在苍翠如画的绿色山麓间,舟曲如同镶嵌在山中的明珠。在河流纵横的绿色峡谷中,舟曲宛如停泊在岸畔的一叶龙舟。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参会的专家学者们欢聚藏乡舟曲,观联、赏联、论联,度过了一段美好时光。
中国楹联学会领导一行步入会场
拉尕山上,对联杂志社长孙满仓(左二)与甘肃省楹联学会会长薛渊(左三)等合影
参观泥石流纪念馆
歌美酒醇醉仙山
6月9日晨,吃过早饭,大家迎着朝阳乘车前往博峪乡拉尕山,参加第三届舟曲民俗风情楹联文化节活动。
中国楹联文化翠峰山高峰论坛暨第三届舟曲民俗风情楹联文化节开幕式
当天恰逢端午节,也是藏乡博峪的采花节。博峪乡位于舟曲南部,与四川九寨沟毗邻,生活在这里的藏族人至今依然保留着古朴原始的民族文化和独具特色的奇异民俗。每年五月初五,当地的青年男女都要上山,煨桑祭祀山神。人们在山上放歌,纵情山林,踏青采撷鲜花,将采来的鲜花送给孤寡老人和期待生育的妇女,然后聚集到场院里载歌载舞,庆祝一年一度欢乐的节日,祝福一年的吉祥和丰收。
车在山间蜿蜒行驶,两侧青山如画,仄径通幽,翠屏摩天,松盛千秋。行至拉尕山顶,只见山高万仞,松风送籁,花团锦簇,遍地芬芳。山路上流动着盛装的队伍,山坡上怒放着鲜艳的花朵,置身此地,尘俗烦恼顿时消散。大家迫不及待捧起手机,摄入一幅幅美景。
民俗活动开始了,盛装的藏族姑娘们向主席台的嘉宾敬献哈达。在松软的草地上,青年男女开始载歌载舞。
东方七彩朝霞绚丽灿烂,
祥光照耀我们欢登花山。
花山上吉祥的鲜花柏香,
等我们多采撷把生命巧扮。
……
藏民载歌载舞欢度菜花节
淳朴的歌声在天地间荡漾。伴着歌声,花枝招展的藏族少女们尽情舞蹈。她们身着色彩斑斓的服装,藏青色开襟袄,左右两侧是天蓝色下摆,宽袖饰七彩条纹,腰间系手工编织的宽幅锦带,锦带上垂满金黄色流苏坠于胯间,四百余根发辫绾在腰间,再绾成硕大的“尾结”。头至腰间插满鲜艳的花朵。胸前是直径约八寸,中心镶着珊瑚玛瑙并镂刻有八宝吉祥图案的银盘。尽展绚丽多彩,雍容华贵。正是:
格桑花艳迎嘉宾;
卓玛歌轻绕翠峰。
歌舞正酣,甘肃省楹联学会副会长王家安小跑而来,将花儿扎成的头饰分送给参会的女士们。大家高兴地戴到头上,和藏民们一起狂欢。参会人员拉着藏民的手,围成三圈,跳起了锅庄舞。大家踩着明快的节奏,在天地间舒展身体,让歌喉和肢体尽情释放。
与会代表与藏民跳锅庄舞
这是大山深处藏族民众在春夏之交向大自然的顶礼膜拜,这是以采花为形式的一次纵情放歌,是山寨中一年一度的狂欢和沉醉。
下午,寨子里的人们将最好的山珍美味、水果、青稞美酒敬献给远道而来的联家。大家在帐篷中席地而坐,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博峪藏乡的腊肉入口绵软,五味俱全。青稞酒如琼浆玉液,那世代相传的特殊酿造工艺,那唇齿留芳的醇香甘甜,那动人心弦的曲曲酒歌,令远客为之赞叹、为之倾倒,有几位醉卧山乡,不舍离去。
走出帐篷,尽兴而归,此刻的山寨,雾气腾空,青岚缭绕,微风习习,经幡招展,大家又一轮疯狂“抢拍”,特别是首次聚到一起的联坛“十秀”,他们围坐在石头上合影留念,将人生定格在万花筒般的藏乡博峪。
中国联坛“十秀”在拉尕山合影
如果说许多年前的采花节,是一种宗教意义浓厚的娱乐活动,那么,今天的采花节,更多的是一种美学意义的文化活动。
正如王家安联语:
辟一方清凉胜境,纵衣袂飘摇,树影依稀,分不开云还是梦;
揽万里散淡辰光,共羌笳灵动,藏歌嘹亮,最难忘酒如人心。
中国楹联文化翠峰山高峰论坛暨第三届舟曲民俗风情楹联文化节专场文艺演出
重大关头显作为
6月10日上午,中国楹联文化翠峰山高峰论坛正式开幕。6月10日、11日上午皆为论坛时间。
甘肃省楹联学会会长薛渊讲话
论坛以“一带一路”楹联文化为主题,共收到来自全国22个省市、81位作者的82篇学术论文,共计45万字。代表们宣读论文,从“一带一路与传统文化”、“陆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沿线”、“丝路与融合”等五个方面扣题,从西北地区楹联文化、重点联家、舟曲楹联文化、中华楹联文化海外影响、少数民族楹联及非汉语汉字楹联等,多视角展开论述。论文大多选题新颖、考据准确、论点充分,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因论文较多,为保障每位联家都有发言机会,大会规定:每人发言时间不得超过五分钟!于是,每到五分钟,主持大会的中国楹联学会副会长陈健,便敲杯子提醒。在这紧张而热烈的气氛中,来自全国各地的50余位专家学者先后进行了学术发言。其中,王家安关于《天水,我国对仗理论的发源地》,余德泉教授讲得《非汉语汉字对联》,白重生谈《日渐消失的西夏文字对联》等研究成果,都让人耳目一新,赢得全场一阵阵掌声。
对于本次论坛,蒋有泉会长总结说:人类任何重大的活动,都离不开文化。而每逢重大历史关头,中国楹联都要有所作为!中央提出“一带一路”重大战略构想,我们决不能缺位,先来走几步看看。
是的,在百花盛开,姹紫嫣红的六月天,全国联界名家齐聚藏乡舟曲,赏民俗,论楹联,话人生,勇担当, 开启了“一带一路”的楹联文化大门。这是全国楹联界第一次围绕“一带一路”战略,举办的大型学术交流会议,充分体现了楹联人作为党的宣传战线常规军、正规军、主力军的大视野、大情怀、大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