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岁的次多老人坐在羌塘草原特有的黑牦牛帐篷外,一张羊皮料在他腿上摊开。次多手执一根木质长棒,在皮料上来回摩擦。过了一会儿,老人起身,将皮料竖裹在一根粗木棒上,拿起另一个金属长板,继续在料子錶面上下搓动。

      “木棒叫‘瑞’,金属板名为‘吉驰’,都是摩擦皮料的工具,这样做是为了让皮料变软。”次多介绍说,这是藏北牧民制作藏式皮袄的必备环节之一。

      这无数牧民家庭日常生活的一幕,近日被完整地搬到了西藏羌塘恰青格萨尔赛马艺术节的藏北传统生活体验区内。

      次多来自那曲地区班戈县普保镇。15年前,村里建起了固定住房,次多一家四口告别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只在夏季的三个月中需要住在牧场帐篷中。

      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家里用上了洗衣机、电冰箱,老工具在日益舒适的生活中显得有些“过时”了。“有一段时间,我们都不再用以前的东西了。”次多说。

      为了让年轻人了解历史、熟悉传统,2014年,在班戈县扶贫办、旅游局、农牧局的联合帮扶资助下,普保镇成立了民族特色手工艺加工合作社。政府提供专项资金集纳传统工具,并利用各种旅游节庆活动向公众展示。

      三年来,次多徜徉于各届赛马节,借助祖传的老物件展现原汁原味的牧民生活,不仅吸引了四方游客驻足,一些藏族青年人也觉得亲切。

      那曲地区巴青县的藏族小伙子边加指着一个枕头形状的羊皮包对记者说:“这是用来从牛奶中分离酥油的。”说着便拿起羊皮包左右摇晃着示范起来。

      如今,许多牧民已用上电动酥油机,妇女们再也不用为“打酥油”起早贪黑了。“但这些传统工具中闪耀着祖先的智慧,是无尽的宝藏,有必要保留下来,传给后人。”边加说。

      在现代社会,如何传承传统文化,是各民族共同面对的难题。在西藏,各级政府出台多项举措,致力保护藏族优秀传统文化。藏语言文字得到广泛学习和使用;传统音乐、曲艺、歌舞等民族民间文化得到全面抢救和保护;世界最长史诗《格萨尔王传》整理成书,并被译成英、日、法文出版。

      记者从西藏自治区文物局了解到,过去五年间,国家安排资金16亿元支援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与博物馆建设,文物保护维修项目达到130项。

      “如果没有这些强有力的保护政策,很多旧东西可能就慢慢消失了。”次多感慨道。

      此外,各地还积极探索,让文化保护事业向产业化方向发展。班戈县旅游局副局长云丹介绍,普保镇合作社计划在班戈县城建立展示中心,展销牛羊骨工艺品、藏毯等特色产品,进一步提升效益。次多乐观预计:“我们目前每年大概有5万元的利润,以后会更多。”

      那曲地区旅游发展委员会党组书记西德说,那曲地区11个县目前都建立了民族手工艺合作社,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有了更多的平台。此外,历时五年编写的《藏北秘境》等多部藏汉双语图书画册也已出版,对藏北文化进行了完整的呈现。

      “藏北高原拥有草原文化、象雄文化、苯教文化等丰富资源。我们希望通过系统的挖掘和整理,让这些文化在现代社会继续焕发勃勃生机。”西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