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孜”歌舞所用乐器
“果孜”道具
“果孜”服饰
阿里地区普兰县西德拉德寺 “果孜”歌舞是一种藏族古兵舞,卫藏地区多称“百谐”,是普兰县西德拉德寺一年一度大型庆典仪式“次杰”的重要内容之一,每年藏历正月二十三日和二十四日上演。表演场地为西德拉德寺“羌热”,即寺庙跳羌姆舞的场地,也叫“德央”,即宽敞的吉祥之地,有固定的表演队伍、程式化的表演内容、专用的服饰道具和伴奏乐器,是普兰西德古老文明的活化石,具有丰富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是研究阿里普兰文化的重要载体和有力依据。
走近“果孜”歌舞
普兰西德拉德寺仪式歌舞“果孜”的由来与早期各部落之间或者邻国之间为争夺地盘,扩大自己的疆域,而频频发生的战争有关。
据普兰县西德村的老人讲,现在的西德拉德寺所在地早前由“寺”和“喀尔”两部分构成。关于喀尔的由来,当地民间说法是诺桑王子时期,他的王妃玉卓拉姆为表彰猎人而赏给他们的庄园,后来猎人的后裔平措旺布统治时期建成了西德喀尔(城堡),平措旺布时期和他的夫人江白时期,建筑了这座寺庙。平措旺布统治时期,周边部落时时征战,为争夺地盘入侵西德喀尔,但因平措旺布实力强大且英勇善战,入侵者一一被击退。 平措旺布执政时,其实力十分雄厚,古格·次仁杰布的书《传奇阿里》中记载:“民间有传说,若有人骑马从孔雀河北面前往科加寺,到了西德喀尔(城堡)对面时,必须要下马,否则他的长枪一声轰鸣,该人定没命,故此没有人不胆战心惊。”为了纪念战争的胜利,体现雄厚的征战实力,同时祭祀护法神的庇护和歌颂英勇善战的部落首领和战士们,故此有了这一独具特色的西德喀尔拉德寺的仪式歌舞“果孜” ,并在西德拉德寺一年一度的大型庆典仪式“次杰”活动上隆重上演。
“果孜”是一种藏族的古兵舞,卫藏地区多称“百”或者“百谐”。西藏著名舞蹈家丹增次仁在其著作《西藏民间歌舞概说》中写到:“百谐”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称呼,如,森穷娃(古代卫士)、该巴赤嘎(男子刀舞)、达归米归(勇士骏马)、果尔孜(武艺歌)、拉玛(神兵)、扎拉(战神)、甲江(祭祀歌舞)等,但多数地区称“百谐”(战歌或征战歌舞)。“百谐”虽有很多不同的称呼,但表演的形式、内容、特点、服饰道具基本相同。“果孜”是种古兵舞,西藏艺术研究所原研究员云聪·索朗次仁(王希华)在其文章中对这一歌舞称谓做了详细解释,“果”在藏语里是对戴着钢盔帽,穿着铠甲服,手持刀枪的藏族古代士兵服饰的总称,“孜”藏语指舞蹈。
早期的“果孜”是以歌舞支差的形式,在西德拉德寺“次杰”仪式活动上表演,以此完成这一年的歌舞差役。表演时间为拉德寺传统大型庆典活动仪式“次杰”及西德喀尔的重大节庆日。“小次杰”那天“果孜”歌舞最后一段上演,“大次杰”那天倒数第二段上演。它有固定的表演者、表演程式、服装道具,早期的表演者必须为西德部落十户头人家族的人,各家派一名男子参加此歌舞的演出。
其构成要素包括五个方面。表演者:西德拉德寺 “果孜”歌舞,表演者均为男性,早期按规定必须由当地十户头人家族,各家派一名男子参加“果孜”歌舞的习练和表演。具体人数按当地十户头人家族能出多少个而定,一般为九到十三人不等,年龄上没有具体的限制。伴奏乐器:西德拉德寺 “果孜”歌舞伴奏乐器有两种,一是挡江,是个双面牛皮鼓。一名舞者,沿着其余舞者队形内侧,围着表演场地中间的寺庙大院正中立起的塔尔庆边舞边击打。二是挡阿,又称达玛鼓,是个单面双鼓,达玛鼓以乐队的形式出现,多则六人,少则三人。达玛鼓乐队成一排,集中坐在表演场地边上,便于演奏。表演时间与场地:西德拉德寺 “果孜”歌舞的传统表演时间为藏历正月二十三日和二十四日和早期西德喀尔时喀尔的重大节庆日。“次杰”时的表演习俗一直保留到现在。表演场地为西德拉德寺“羌热”即寺庙跳羌姆舞的场地,也叫“德央”即宽敞的吉祥之地,是寺庙重大节庆日活动开展的宽敞场所。表演形式:西德拉德寺 “果孜”歌舞表演集歌、舞、乐为一体,开头伴有简短诵词。首先有段“扎西”即吉祥颂,其次进入歌和舞的表演。服饰与道具:西德拉德寺 “果孜”作为一种古兵舞(歌舞),最典型的服饰特征是舞者身穿盔甲,头戴盔帽,手持道具为征战用的长刀和盾牌。
现状与价值
西德拉德寺“果孜”歌舞现状主要还是延续了传统习俗。首要的表演场地和时间依然是西德拉德寺传统大型庆典活动仪式“次杰”。“果孜”歌舞是“次杰”众多歌舞节目之一,表演形式、内容、服饰道具等依然延续了传统,甚至参与表演的舞者和乐手,也要求是来自“果孜”表演家族的传习人。虽然由于各种现实因素不能百分百地找到祖传的传习人,但这一条件或要求是有的,而且大多表演者也是以此条件加入到现在西德拉德寺“果孜”歌舞表演队的。
(一)传统庆典活动仪式“次杰”表演
“次杰”是西德拉德寺特有的一种传统大型庆典仪式,为期两天时间,自古至今,如期举行。内容除了祭祀地方护法神等宗教仪式外,由拉德寺跳羌姆舞为主,穿插表演当地特色歌舞,以此赞颂庇护世世代代的地方护法神,讲述建寺历史,歌颂大自然,歌颂幸福生活,祈愿来年风调雨顺等等。
“果孜”歌舞作为该仪式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古至今、约定成俗,“小次杰”那天最后一段上演,“大次杰”那天倒数第二段上演,是深受当地老老少少欢迎的歌舞节目,体现西德人富有内涵的传统文化生活和当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高度发展。
(二) 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直以来,国家十分重视地方特色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近年来,在国家好政策和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部门大力支持和帮助下,2009年,阿里地区文化局主导,群艺馆协办制定了五年计划,组织研究组,到普兰县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考察,对西德拉德寺“果孜”歌舞的相关器乐、服饰、道具、音乐、舞蹈、歌词内容等进行搜集和整理。
2009年,西德拉德寺“果孜”歌舞被列入西藏自治区级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被列入国家级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认定和命名了代表性传承人,设立民间“果孜”歌舞艺术家名录,在拉德寺新建传习基地培养学生,并规定每年在农闲时期保证不少于两个月的传习活动,引导和鼓励本村年轻人学习“果孜”歌舞,提高新一辈人对传统歌舞的兴趣,加深年轻人对传统文化价值的认识。
随着社会进入新纪元,社会生产活动发生了改变,文化进入市场,并被大众消费、共享。传统文化,又以它丰富的人文气息和厚重的历史感,广受欢迎。而传统歌舞以动态的艺术形式和审美形态,成为了文化市场的宠儿,产生了有效的经济效益。西德拉德寺“果孜”歌舞亦如此,代表着西藏阿里普兰特色传统文化,曾多次参加自治区举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暨阿里地区历届象雄文化旅游艺术节活动,受到了来自国内外广大旅游爱好者及广大人民群众的赞叹与好评。
传承与发展
传统歌舞文化是人类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产物,它与各族人民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密切相关,深深地渗透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代代相传,源远流长。尤其许多仪式性的歌舞,如“果孜”,无论是宗教的还是民俗的,都已形成一套规范化的表演程式,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口口相传,代代传习,较完整地保存了歌舞的原貌,是人类文明演化的“活化石”,意义深刻,富有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
阿里普兰西德拉德寺“果孜”歌舞,2009年被列入西藏自治区级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被列入国家级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获得了国家文化部门的认可与肯定,是当地独具地方特色的传统歌舞文化,具有一定的庄严性和古朴性,折射出当地历史社会环境、宗教信仰和民风民俗,是当地古老文明传承和发扬的重要载体。“果孜”歌舞的传习、表演,能够促进当地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在将来的传承发展中,要结合文化消费大趋势,提高它的市场价值,创造更多、更健康的文化市场效益,为当地老百姓奔向富裕生活添砖加瓦。
艺术是人类生活过程中创造的精神财富,价值丰富而复杂,但其最重要的价值是精神价值。艺术能够丰富、调节、改善和发展人的精神意识,从而对人的情感、认知和意识进行诱导、感化、训练和交流,提高人的精神素养。在记录不发达的年代,舞蹈被记录的很有限,往往只是在一些文献中零散记载,阿里普兰“果孜”歌舞亦如此,但其载体——歌舞、乐舞,通过不同的方式保存下来,代代相传,相沿成习,形成独具特色的地方艺术活动。“果孜”歌舞以歌、舞、诵、乐等综合性艺术表现形式,结合动态艺术特征,制造氛围,传情达意,凝聚人心,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
阿里普兰县西德拉德寺 “果孜”歌舞通常在寺庙的仪式活动和民间望果节上表演,是属仪式性歌舞。西德拉德寺“果孜”歌舞以歌曲、舞蹈、器乐相结合,歌时无舞蹈,无伴奏;舞时无歌唱,有伴奏,歌曲旋律悠扬古朴,速度缓慢,整体格调庄严肃穆,古韵悠悠,极具艺术审美性和观赏性,是西藏传统文化的一颗璀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