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恰姆石窟

  恰姆石窟是西藏考古史上极其重要的发现,也是近两年在西藏石窟研究中最为闪亮的一颗新星,被誉为“2011中国六大考古发现”之一。这是一个过去从未公诸于世的石窟。在位于海拔4500米到5300米的喜马拉雅山中段的果美山上,它一直沉睡着,就连山下的恰姆村村民也无法说清它的来历。

恰姆石窟

  恰姆石窟位于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地区定结县琼孜乡恰姆村委会西南约3公里处,海拔4589米。石窟寺坐落在位于定结县东南部吉曲河下游西岸约100米的果美山半腰上,东南侧为广阔的平原,西南侧为加日朗庆山。石窟寺高出地面约30米,崖面基本为南北走向。

  根据石窟所处的地势变化、分布范围、不同区域石窟群具有的实际功能和当地百姓对石窟从属关系形成的观念划分法,可将恰姆石窟群划分为三个大区,自南向北依次为Ⅰ、Ⅱ、Ⅲ区。据粗略统计,整个石窟群约有105座洞窟,各个区分布的情况为Ⅰ区洞窟29座、Ⅱ区35、Ⅲ区41座。

恰姆石窟·壁画

  对恰姆石窟寺建寺时间的考证,对进一步探讨研究石窟寺内壁画和雕塑艺术的年代、风格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该石窟寺最南端K1窟的壁画是有窟顶壁画、佛头光背光壁画、窟壁壁画三个部分构成,其中窟顶壁画通常以圆圈装饰画为主,这种装饰图案见于后藏康玛县境内的“艾旺寺”佛像衣饰之上。

恰姆石窟·壁画局部

  此外,窟壁上的壁画主要以人物、马、树为主,未见佛像壁画,尤其是石窟K1当中出现的壁画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关注,该石窟壁画当中题材以人物的壁画颇多,似乎在描述供奉该寺庙施主的有关生平事迹,或是当时该地域内有名望的贵族的一些生活场景。

  恰姆石窟寺是在西藏西南角发现的一处少有的石窟寺遗址。该地处于中国西藏和尼泊尔的交界处,可以说是尼泊尔佛教艺术传播的走廊,而且是研究吐蕃时期佛教美术史的很有价值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