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慧法日《善说一切宗教源流及教义晶镜史》中说:“藏地所宏之苯教分为三派:(一)笃苯(二)洽苯(三)觉苯。”这三个派系的先后出现,也表明了苯教在西藏的演变过程。
  (一)笃苯派 在聂赤赞普后六代的打赤赞普时,卫(前藏)翁雪纹地方,有一个叫汝辛的人,是一个苯教大巫师。他宣称能通鬼神,知道在什么地方有什么鬼怪精灵,并且精通祭祀、禳祓、遗送、役使鬼神的法术,能“上祀天神,下镇鬼怪,中兴人宅。”他把过去苯教的种种巫术加以总结,并设法把各地的苯教徒联系起来,形成了一个派别,叫笃苯教,又称苯教黑派,或因苯派。以后一段时间,此派大盛。他们之中就有人担任过“敦那钝”的职位,参与掌管政事。
  (二)洽苯派 这是来自外地的苯教徒所开创的一个派别。相传志贡赞普被杀后,他的儿子布带公杰起兵镇压反叛,笃苯派受到很大的威胁,不能不错外来苯教徒的势力相助。于是便从克什米尔、勃律和香雄三地请来三位苯教巫师,从中调停苯教徒和赞普王室之间的矛盾,答应由苯教主持为志贡赞普举行隆重的葬礼,同时亦请赞普王室重新支持苯教。这三位外来的苯教巫师,带来了一套苯教的教义,结束了原来藏地苯教只重巫术没有宗教理论的历史。但因当时西藏无文字,这些教义只能口头流传。有的藏史资料中说,自布带公杰时期到吐蕃王朝建立以前,是苯教发展的第二阶段,指的就是洽苯派盛行的时期。
  (三)觉苯派 这是佛教传入西藏后,苯教在同佛教作斗争的过程中,为了求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而演变成的派别。所谓觉苯派,意思就是搞翻译的苯教派别。因佛教传入西藏带来了大量的佛教经典,而苯教当时尚无经书,不能同佛教抗衡,所以也开始搞起经书来,主要是翻译一些佛经,并把它改头换面,充认苯教的典籍。这一苯教流派又分为三个发展时期。前期觉苯派是一个叫青裙班智达的人创立的。他搞了一个“伏藏”即把一些翻译经典埋藏起来,伪称是古代苯教宝藏,后又由他本人挖掘出来公诸于世,借以抬高苯教的声望。中期觉苯派起自甲哇强曲。他本人先学佛法,后改信苯教,便将一部分佛经改为苯教经典,事情被发觉后,吐蕃赞普赤松德赞下令严禁,很多人受株连被杀。但仍有苯教徒将他译的经书私藏起来,作为伏藏,后挖出传世,称《本藏法》。后期觉苯派,兴于朗达玛灭佛以后。当时有个后藏地方人辛古鲁伽在前藏苯教圣地达域卓拉,将大量佛经改为苯经,如将《般若十万颂》改为《康勤》,《般若二万五千颂》改为《康穷》《瑜珈师地论》的《决择分》改为《苯经》、五部《大陀罗尼》改为《白、黑龙经》等等。他篡改佛经,别创名称,并加入许多苯教的说法,使其融合为一套较完备的苯教经典。后来也搞了伏藏,以便于流传。这三期的觉苯派,又称为苯教“白派”,或“果苯派”。
  佛教传入西藏后,苯教同佛教曾经进行过长期的斗争,在斗争过程中苯教虽然不断地变换斗争策略和手法,但终因其教义不能适应奴隶主阶级的需要,渐渐失去统治者的支持,又敌不过佛教庞大精密的唯心主义思想体系,退出西藏的政治舞台,演变为一种民间信仰,在西藏偏僻地区流传。到解放前夕,西藏各地苯教大小寺庙有三十多个,信仰苯教的仍有几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