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读过的各种《格萨尔王传》中,这部史诗的总基调是实现人类的和平,主旋律是为民众谋福祉,向善自由平等公正是它的核心价值。战争和征服不是史诗的主要手段和目的,化敌为友和建立合作关系是常见的故事情节和解决难题的途径。
《辛丹之和》是根据《格萨尔王传》当中一个很经典的故事改编而成的剧目,主要讲述了岭国大将擦香丹玛与霍尔(岭国附属邦)首领辛巴梅如泽这两位勇士之间的一段关系,从敌对到互相理解,从仇恨到不计前嫌,为了天下百姓的幸福安宁,他们放下个人恩怨,以宽容的心态、包容的胸怀,团结在一起。剧情曲折动人,想必对观众产生感化人心、警示启发和借鉴引导的作用。舞台对白部分既尊重了《格萨尔》史诗文本的语言风格,也运用了很多当地农牧民的大白话,很接地气。
在《辛丹之和》这出戏里,格萨尔王召集文臣武将商议进军姜国这件事上,突出了君臣平等的思想,协商议政充分发扬民主,听取各个层面不同的意见。他不仅要发挥自己作为君王的能力和作用,同时也调动了所有人参与国事的积极性,让他们发表见解、反映民意,发挥各自的优势,以主人翁意识保护好共同的家园。增进民众的福祉,需要凭借大家的力量,维护地区和平,需要赢得所有人的信任和支持。史诗中的格萨尔王,就是一个超人形象,这在他童年时期的故事里表现得更加生动具体。但是,自从赛马登位以后,有什么事情不再由自己一个人去做,遇到什么困难不再是自己一个人去面对,关乎国家整体利益或集体局部利益的事情,他都会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权衡利弊之后再做决定。否则,不论大事小事,全都被你大包大揽,慢慢就会被大众认为那就是你的私事。我在不同的《格萨尔》史诗中发现,有些事情格萨尔王他依靠自身的超常能力一天就可以做完,但是他还是会尊重大家的意愿(其实这就是尊重自然规律和客观现实),让他们在曲折磨难中做上一个月、六个月甚至十二个月。你该强的时候不能弱,要压得住强悍的岭国各部,你该弱的时候不要强势,让岭国的勇士们显示出自己独特的力量。这部剧似乎也在暗示这样一个道理。
在现当代语境下,《格萨尔》史诗衍生文化的创新发展,正在扩散到各种艺术门类,譬如格萨尔藏戏、格萨尔音乐、格萨尔舞蹈、格萨尔电影(动漫、电视剧)、格萨尔唐卡、格萨尔书法、格萨尔石刻、格萨尔酥油花……在传承和弘扬文化方面不断涌现出具有新的思维方式和审美意象的作品。兴海县编排的《格萨尔》藏戏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被重构的传统史诗出现在舞台上,用新的艺术形式表现传统文化的内在精神,表达了当代人们想要看到的形象和想要听见的声音。我曾经观看过不同地区的传统藏戏和现代藏戏,今天看了《辛丹之和》这出戏(之前也看过剧本),发现剧本、导演、演员(表演、对白)、音乐(包括乐器、唱腔)、服装(具有兴海当地服饰特点,武士的盔甲也与格萨尔时期的盔甲基本相符)、道具等,都没有简单地复制传统藏戏,也不是与传统藏戏有意拉开距离,这里面有体现出很多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继承的特点,而且它的主题中融入了时代精神,这应该属于创新性发展吧!
和谐的社会是当今世界人们所期待的理想社会,而和谐文化是一个被具体化了的东西,没有和谐的文化就不可能有和谐的社会。让社会各个因素的发展,互相促进互相制约,保持一种平衡的状态,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的和谐。像兴海县这样一个以牧为主、农牧结合的地区,人们在平时的生产生活中特别注重维护和谐,由于传统思维和习惯,部落意识和经济关系等因素,在农村牧区,人与人之间、户与户之间、村与村之间,草山地界是一个很敏感的话题,个人利益和集体声誉也是关注的焦点,邻里关系往往会因为一些很小的事情、一句不经意的话而变得复杂起来,甚至可能成为影响地区和谐的发酵剂。互相包容,彼此理解,消除隔阂,化解矛盾,增进团结,推进和谐文化是形成良好人际关系的现实需要。我发现他们这个县很重视发挥文艺的积极作用,借用《格萨尔》这部震撼人心的伟大史诗来讲述和谐文化的意义,让群众喜闻乐见的藏戏艺术助力民族团结进步和乡村振兴,使传承千年的《格萨尔》史诗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中体现当代价值。这就是文学艺术的魅力,也是兴海人的远见卓识,体现了他们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决心和实际行动。
兴海县与格萨尔生态文化保护区果洛州接壤,《格萨尔》史诗流传至今,在农牧民当中有着深厚的底蕴和浓郁的文化氛围。公元2020年,我们还在河卡镇发现了史诗新文本,由我本人整理编辑出版了这部兴海版的《格萨尔王征服霍尔-霹雳之剑》(又名《千莲牧场》)一书。兴海县的农村牧区都有着与《格萨尔》史诗相关的人物传说和风物遗迹,我去进行田野考察的地方有温泉乡,那里有《格萨尔》史诗中不可缺少的重量级人物超同的驻牧地和相关很多传说故事,这些文化资源应该得到研究认定和保护利用。兴海县的民间《格萨尔》文化保护者、传承者、研究者为数不少,目前尚未发现的民间《格萨尔》手抄本、木刻本等各种版本资料估计还有很多,有待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开展普查,进行抢救搜集整理,让兴海县的《格萨尔》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活态传承,让《格萨尔》这棵大树不断展露新的枝叶。
从朋友那里了解到,在兴海县的某个乡镇,有一个村里保存着由当地一位高僧发掘(述录)的《格萨尔》史诗文本,据说这个部本分上中下三册,是很多年前的手抄本,他把书分别赠送给自己的三个不同家庭的亲人,作为子孙后代供养和保存的吉祥宝物。后来,这三个家庭因为草山牧场分界等问题发生一些矛盾,从此不相往来,目前还没有和解,所以无法把完整的部本收集起来进行整理出版。听说这部《格萨尔王传》是从未面世过的文本,肯定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抢救保护弘扬传统文化的意义,非常希望《辛丹之和》这部戏剧的演出,能让他们也尽快和好起来,把三个手抄本重新合在一起整理出版。
在县一级官方艺术表演团体中,兴海应该是除了泽库县《格萨尔》艺术团之外,在青海省境内把《格萨尔》史诗搬上舞台的第二个县,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在观看这部剧的时候,我不由地在心里向他们表达敬意!向参与戏剧编创演的所有艺术家表示祝贺!
这部剧目的成功演出,对于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格萨尔》等我国三大史诗的六次重要论述、指示精神,切实加强《格萨尔》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发展,讲好《格萨尔》故事,讲好兴海故事,展示兴海特色文化和地域风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期待还有更多精彩的《格萨尔》剧目出现在兴海草原上。
2023·09·28西宁
久美多杰,藏族,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人,现供职于青海省《格萨尔》史诗研究所。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青海省作家协会副秘书长、青海民族文学翻译协会副会长。出版有藏汉双语散文集、诗集和文学翻译集及《格萨尔》简明读本编译本等十余部。先后获青海第六届“章恰尔”文学奖、青海首届藏语文学“野牦牛奖”、甘肃第四届“达赛尔”文学奖、第七届青海省文学艺术奖和天津第二十四届孙犁散文奖、第三届全国“刚坚杯”藏文文学奖、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