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昆是近年来文坛崭露头角的青年作家。熟悉他的人都知道,“行走”是他文学创作的源头活水,从祖国的海防一线到内陆边疆,军人出身的王昆闻令即起,动辄千里之行,数月之久,而在这不停的行走之中,一部部情感丰沛、扎实稳健的作品也接连而出,我所知道的就有去年的“非虚构”长篇《六号哨位》,今年则是长篇小说《天边的莫云》。
《天边的莫云》脱胎于作者的亲身经历,是一部反映我国医疗援藏工作的现实题材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印记。王昆曾有4年时间担任解放军援助玉树藏区医疗队队员,其间耳闻目睹医疗援藏过程中感人至深的人物故事,同时深入了解了我国的民族政策和扶贫政策,对我国实现全面小康进程中藏区的发展变化有了真切直观的认识,小说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写成的。
相较于王昆以往的作品,《天边的莫云》呈现出来的变化是显而易见的,过去那种热烈明快、单刀直入的叙事风格一转而为舒缓起伏、张弛有度,显示了作者从容余裕的创作心态。小说的故事时间只有数月,以主人公东方玉音为首的援藏医疗小队来到海拔接近5000米的莫云乡,开展高原牧民肝包虫病的筛查工作,从格云村到结绕村,克服重重阻力,救死扶伤,不仅赢得了牧民的尊敬与理解,也收获了心灵的洗礼。在故事的主线之外,作者对藏区风土民情、自然景观进行了细致的描摹,它们作为故事的背景使得整部小说具有浓郁的藏区风情,而一些留白和闲笔的使用不仅增加了小说的阅读趣味,也在体量上为小说进行了有机的扩容,这在王昆以前的作品中是不多见的,显示了作者在叙事技法上的日益成熟。
在叙事结构上,《天边的莫云》以时间为经,以人物为纬,在故事时间的推进中让人物次第登场,在人物性格的差异中呈现矛盾,让小说在人物的悲伤与欢乐、失望与希望、误解与和解中完美落幕。在东方玉音之外,小说着力塑造了格桑拉姆、洛扎曼巴、索朗央金、拉珍欧珠、次仁央宗和丹增喇嘛几个典型人物,从他们身上,我们可以感受到藏传佛教文化的独特内涵、藏区生活的发展变化、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的差异冲突,他们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藏族同胞真实的生存和生活样态。藏族姑娘格桑拉姆是贯穿小说始终的人物,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作为沙日塘草场的第一个大学生,最有可能接受现代医学理念的她却对西医怀有极大的偏见,在与东方玉音的冲突中暴露出她自负又自卑的心理。东方玉音“以德报怨”,用仁心仁术换回了格桑拉姆的理解与友情,爱的力量跨越了冲突与差异,也弥合了格桑拉姆心灵上的分裂状态。丹增喇嘛是沙日塘草场的精神象征,对佛法与现代文明的深刻认知让他对医疗队和现代医学持包容态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东方玉音对现代人生存境况的思考。如果说洛扎曼巴对现代医学还抱有犹疑和观望的态度的话,索朗央金则代表了藏区年青一代对现代文明的理解与接受。老人次仁央宗的不幸遭遇让我们扼腕,并深感现代医学对于藏区人民健康的重要意义,拉珍欧珠的死让我们慨叹如花生命的凋零,也提醒着我们医疗援藏工作的任重道远。
《天边的莫云》固然在取材上有着先天的优势,它以独特的地域文化为背景,处理医疗扶贫这一重大现实题材,在当下众多的扶贫题材作品中显得格外引人注目。而王昆身体力行的特殊经历、对扶贫工作的深切体察以及对人的精神世界的深情观照,则赋予了这篇小说更加丰富的内涵,使得小说具有现实而普遍的意义。
小说的现实意义首先在于为我们再现了医疗援藏工作的艰辛与伟大。东方玉音巡诊的莫云乡,6000平方公里的草场零星散布着不足6000人,平均海拔4800米的高原雪域考验着每个医疗队员的生理极限,而巡诊最大的难度还不在于此。受藏传佛教生命轮回观念的影响,牧民们将生老病死交付杂那日根神山,对西医尤其是外科手术还不能后理解接受,如何在尊重牧民信仰的前提下让他们接受现代医学是摆在东方玉音医疗队面前的最大难题。而牧民们囿于地域和认识上的局限,每每将小病拖成大病,大病而终至于不治,次仁央宗家的悲剧在牧区并非个例。唤起牧民们科学的生命健康意识,呵护每一个如拉珍欧珠一般的孩子,让他们的生命之花在高原上盛放,是“金珠玛米”、“东方曼巴”们的使命,更是来自国家的深情关切。在小说中我们看到,正有越来越多的像老周和郭宗旺一样的人响应国家号召,加入到援藏的队伍中来,医疗扶贫、绿色扶贫、教育扶贫……正在形成一股合力,以滴水穿石的毅力催生藏区更加富裕、健康、美丽的面貌,《天边的莫云》恰恰为我们揭开了这一伟大的事业的冰山一角。
小说在东方玉音身上倾注了大量笔墨,作为小说的主人公,她的身上寄托了作者对生命价值和现代人生存状态的思考,这是小说的另一重意义所在。在作者的笔下,东方玉音是一名军人,也是一名现代女性,她既有坚韧的意志和无私的奉献精神,也有女性独有的细腻情感。高原巡诊之旅对于她来说既是一次生理和意志的考验,也是心灵接受洗礼的过程。牧民们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始终保持心灵的纯净和信仰的坚定,他们将生存的艰难和生理上的疾苦视作修心必需的过程,乐天知命,不争不抢,在最接近天空的地方涵养纯粹的精神世界;老周、郭宗旺们扎根高原,默默地奉献自己的青春,在单调艰苦的环境中感受到生命的快乐,这对于生活在繁华喧闹、物质充盈的都市中的现代人来说,未尝不是一面镜鉴。生命的意义何在,如何在精神和物质的双重追求中寻求一种平衡,这是东方玉音也是王昆带给我们的问题。
原刊于中国作家网
张俊平,1987年生,北京师范大学文学硕士。评论文章见于《人民日报》《文艺报》《小说选刊》《解放军报》《十月》《北京文学》《小说林》等,现供职于鲁迅文学院。
王昆,安徽淮北人,先后服役于某特种部队、步兵旅、警备区、侦察大队等,现供职于联勤保障部队某部,北京师范大学与鲁迅文学院联办研究生班在读文学硕士。在《人民文学》《中国作家》《解放军文艺》《十月》《青年文学》《文学评论》《解放军报》《文艺报》等刊发表各类文学作品二百余万字。出版与发表著作《终极猎人》《我的特战往事》《UN步兵营战事》《六号哨位》《天边的莫云》《绝非兵家常事》等六部。获多个文学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