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民族文艺评论应有中国眼光、使命意识,评论者应具备学者品格。普布昌居的《新世纪西藏文学研究》是民族文学评论领域的重要收获,是基于新世纪西藏文学与时代精神关系之上思考应运而生的。《新世纪西藏文学研究》以中国眼光为视角,以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西藏路径的新视野,剖析西藏作家的历史态度、个人趣味、时代精神具有的明显”西藏品格“,以及如此地方品格构成的中国当代文学的另一种内涵,并思考了西藏文学在中国当代文学建构和发展中的使命担当。普布昌居不仅对自己作为文艺评论工作者的德艺有严格的要求,对作为评论对象的作家作品的思想道德也有严格的尺度。

关键词:民族文艺评论;普布昌居;《新世纪西藏文学研究》;中国眼光;西藏使命学者品格


鲁迅先生说,要改造国人的精神世界,首推文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脉,文艺是时代的号角”,他叮嘱“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深刻把握民族复兴的时代主题,把人生追求、艺术生命同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愿望紧密结合起来,以文弘业、以文培元,以文立心、以文铸魂,把文艺创造写到民族复兴的历史上、写在人民奋斗的征程中。” [1]普布昌居教授的《新世纪西藏文学研究》(2021年10月由西藏人民出版社出版)就是基于西藏当代文学,尤其是新世纪西藏文学与时代精神关系之上思考应运而生的,它对西藏当代文学进行了理性的剖析、反思以及提出了殷切的期待。全书以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视野来关注西藏地方的当代文学创作情况,运用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观点来审鉴作品。从西藏文学发展的整体进程出发,考察其在全国现代文化现代文明建设中所处的位置和贡献。普布昌居教授的民族文学评论之所以能获得业界的认同,主要原因之一是其具有的中国眼光。在通过西藏地方路径思考中国当代文学建设的过程中,普布昌居一方面热情地肯定了西藏当代文学在汉语、母语两个方面的创作实绩,一方面也深刻地反思了西藏当代文学的不足和遗憾,对中国当代文学建构和发展中西藏文学的使命进行了深度思考。普布昌居教授的《新世纪西藏文学研究》践行了一位合格的新时代民族文艺评论工作者的德艺风范,值得我们后学者学习借鉴。


一、中国眼光


《新世纪西藏文学研究》给民族文艺评论做出了一个很好的示范,那就是优秀的民族文艺评论和普通的文艺评论一样必须具备中国眼光。[2]只有把民族文艺作品纳入到国家层面,考察其在全体中华儿女实现中国梦奋进过程中的作用和意义,才能判定其到底是优秀作品,还是假冒伪劣之作。具体来说,就是把当代民族文艺作品放置到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的整体进程中,审视其是否有创新、是否有突破,是否有特色,是否有中国精神。习近平指出:“中国精神是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3]“文论家刘勰认为:“文律运周,日新其业。变则可久,通则不乏。” [4]他还说:“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 [5]可见,当代优秀的民族文艺作品就应该和火热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结合起来,推陈出新,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反映好人民的心声,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新世纪西藏文学研究》以中国眼光为视角,以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西藏路径的新视野,剖析西藏作家的历史态度、个人趣味、时代精神具有的明显”西藏品格“以及如此地方品格构成的中国当代文学的另一种内涵。(”强调地域意义上的边缘作家在文化和创作风格上与主流作家的差异,并非是为了进行传统的区域文学研究,而是寻找当代文学建构与发展过程中的多元路径。)[6]《新世纪西藏文学研究》充分肯定了“西藏地方路径”在中国当代文学建构进程中的特殊贡献和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西藏当代文学的成长离不开党的领导和关怀。普布昌居教授深谙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的根本保证,她怀揣感恩的赤子之心,在《新世纪西藏文学研究》一书中用真诚和深情的文笔,描述了西藏和平解放后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广大西藏人民群众,尊重遵循文艺规律,如何扶持、培育、关心、支持西藏地方文艺队伍成长壮大的过程。在《新世纪西藏文学的发展状况》一篇中,作者从文艺政策、作家培养、丛书与专栏、创作成果、文学研究共五个方面介绍了新世纪西藏文学的发展状况。文章介绍到,新世纪以来,在西藏自治区党委的坚强领导下,西藏文学界积极落实二为方针,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文艺工作的系列讲话精神,通过座谈会、文代会、文学奖项、兴办期刊、成立机构等多种形式落实党的文艺政策,培养作家队伍,开展文学研究,经过多措并举的努力,新世纪的西藏文学欣欣向荣,蓬勃发展,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的文艺精品和优秀作家。

除了关注文学创作情况,作为一名学者型文艺工作人员,普布昌居教授还十分重视西藏的文学评论状况。《西藏当代文学评论发展概括(一)》《历史与现状:西藏当代长篇小说创作观察》《西藏当代文学50年的发展历程》《新世纪西藏文学的发展概况》《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的一点思考》等篇目中都涉及到了西藏民族文艺评论的问题。普布教授分析了西藏文学评论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认为“西藏的评论落后于创作”,“缺少对既有作品的大胆品读和深入剖析;缺少对现有创作的有力批判和正确引导;缺少对将来发展的理性前瞻和敏锐预见;缺少有识有见的洞察和有理有力的批评。” [7](102)毫无疑问,普布昌居对西藏民族文艺评论的现状把脉是准确的、负责任的,指出的问题是一针见血的,也是富有建设性的。习近平指出:“文艺批评是文艺创作的一面镜子、一剂良药,是引导创作、多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重要力量。” [8]

第二,西藏当代文学是中国当代文学整体进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新世纪西藏文学的发展状况》一文强调了“作为中国当代文学版图的重要组成部分,西藏当代文学始终与内地文学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新世纪以来,在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的大背景下,西藏文学也在各个方面呈现出与时俱进、繁荣发展的新面貌。” [9](123)普布教授在评论每一部作品的时候,都会考量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位置和意义,从而对该作品做出妥当的裁判,从不轻易拔高或贬低,比如在《困境与救赎——次仁罗布小说集<界>的精神向度》一文中,普布教授强调了次仁罗布小说的价值,她认为在西藏文学“魔幻之风”之后出现的次仁罗布的现实主义小说将西藏文学引领到了一个新的境界。这种历史逻辑和审美逻辑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准确地甄别出了次仁罗布小说在中国当代文学“回归现实主义”潮流写作中的探索价值。

普布教授的理论视野中外兼具,但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文论的指导地位。以《寻梦者:白玛娜珍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内涵》一文为例,普布教授通过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西藏文学中女性形象做对比,归纳出白玛娜珍两部长篇小说推出了全新的“寻梦者”藏族女性典型形象。在对“寻梦者”形象的精神内涵剖析后,又把该形象放置到全中国妇女解放问题中来考察。这样一来,普布昌居对白玛娜珍小说的评论就有了社会意义,起到了以文化人,以文立心、以文铸魂的作用,发挥了新时代民族文艺评论该有的责任与担当。

第三,西藏当代文学的发展同其他兄弟省市文学的发展一样与国家的政治文化生活同频共振。文艺是时代的产物。普布昌居从西藏社会的的现代变革转型乃至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出发来认识和评价西藏当代文学作品。在普布昌居看来,西藏和平解放以后,被新思想新文化新方法武装起来的西藏文艺队伍成为了西藏走向现代化的生力军。这支生力军担负着引领西藏时代风气的重任。

在《西藏当代文学50年的发展历程》一文中,普布教授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运用社会历史的批评方法,把西藏当代文学50年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分期,并对每一期的特点进行了概括。这种侧重研究文学作品与社会生活的关系,重视作家的思想倾向和文学作品的社会作用的方法虽显得传统,但最能真实客观地清晰反映文学的发展脉络。对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历史命运进行分析,不仅延长了作品的生命,也使读者获得了一种丰富的历史体验。例如有关鲁奖获得者次仁罗布作品的两篇评论中,可以看出普布昌居十分关注当下中国现代文明带来的普遍精神危机和道德陷落问题,正是在这个大背景下,普布昌居强调了次仁罗布小说呼唤爱、引向善、看取光明的能力。因为普布教授坚持使用历史的、审美的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方法,因此能够在众多的作品中披沙拣金,去芜存菁,去粗取精,把人民性、艺术性高度集中的精品淘洗出来。这些精品不仅在西藏当代文学中地位举足轻重,而且它们中的不少对全国当代文学中也起到了引领作用。如果脱离了对文学所处社会历史时代背景的考察,一味地沉迷于艺术本身,那么这样发现的所谓精品就不可能获得人民群众的认可。习近平指出,人民满意不满意是检验艺术的最高标准。[10]

综上分析,普布昌居将“批评的出发点和支点放到了文艺艺术发展的整体进程中,放到国家、社会的时代变迁中,放到中华民族的当代文化建构中”,[11]所以发现了西藏当代文学中阐释、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优秀作品。这些优秀的作品可以“用光明驱散黑暗,用美善战胜丑恶,让人们看到美好、看到希望、看到梦想就在前方。” [12]


二 、西藏使命


我们的先人很早就关注到了文学的功利性。“文以载道”有着悠久的传统,讲求做文章从实际出发,合乎时代的需要。古人的道是事物的客观规律、自然之道和儒家道统。今天,我们的文章依然需要“载道”,不过,我们的“道”是真善美的道德境界,是中华美学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需要在今天的文章中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展现中华审美风范。西藏作为中华大地上的一份子,也有着自己特殊的担当与使命。《新世纪西藏文学研究》对西藏的使命思考主要反映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提炼西藏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孕育而成的精神样态,它凝聚着一个民族共同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凝聚着本民族人民共同的情感和价值、共同的理想和追求。[13](168-169)西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传统和精神资源,这些都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构成部分,与中华民族精神是枝叶与主干的关系。根深干壮才能枝繁叶茂。中华美学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新世纪西藏文学研究》中,西藏的两个传统资源在弘扬中华美学精神方面应该得到充分重视:一个是藏族崇尚的悲悯、忍让、赎罪、宽容、公正、孝敬、和蔼、温顺、报恩、知耻等美德传统。以次仁罗布为代表的新世纪西藏作家以此来关照和启发民族心灵,呼唤真善美等正面价值,应对工业文明带来的种种精神困惑。当然,正如次仁罗布小说中批判的强久老头等人物形象,藏族群众并不是只有宗教文化,他们也有烦恼和忧愁,也要面对社会转型引出的精神危机和救赎需求。第二个是藏族传统文化中的生态观,在西藏当代文学中形成了生态意识,其表现出的藏族文化珍视自然、敬畏生命的生态理念对当代人颇有启示。普布昌居在评论陈人杰的诗集《西藏书》时写道:“诗歌由此一跃而起,上升到对现代文明的批判,对渐行渐远的美的传统的深情回望。” [14](170)正是基于生态意识,诗人陈人杰和评论家普布昌居在诗歌的此时达成了高度一致。

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把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家园(西藏)建设好。本文所指的精神家园不仅指精神层面的,也指地理实物层面的。西藏在中国绵长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一个个文化景观,这些文化景观大多逐渐又发展成了国人心目中的精神圣地。这里有传说中中华祖山昆仑山,有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家乡拉萨城,有元明两代朝廷册封的许多国师活动的场所,有清代不少文臣武将保卫治理过的遗址,还是十八军革命和建设过的地方,尤其是新时期以来,在党的统一安排下,通过一批批援藏干部和西藏人民的共同奋斗,西藏取得了天翻地覆地变化,西藏全境称得上是全国人民某种意义上的共有精神家园。普布教授在《新世纪西藏文学研究》一书中,对一些凝聚了中华民族丰厚文化底蕴的景观给予了热情关注。例如,她在短评篇《陈塘故事:读<陈塘,无边的思念>》中对文化景观“陈塘镇”的赞美。陈塘镇,从风景优美森林茂密的地理景观,到夏尔巴人党项族身份形成的人文景观,再到被诗人陈跃军等书写咏叹从而逐渐成为积淀了丰厚人文历史的精神家园。又如,诗人陈人杰的《西藏书》,正如其名,每首诗都是根植于西藏的自己的岁月、风霜、流水、病骨、埋葬于生生不息,西藏是“游子抵达故乡的道路”。[15](162-163)被《新世纪西藏文学研究》纳入评论视野的陈人杰、马相村、陈跃军、刘萱、张苹等人都是主动选择从内地入藏后长期定居在西藏工作生活的作家,他们对西藏有着热烈而深沉的爱,他们因西藏的经历精神跃升到了一个常人难以企及的高度,西藏自是他们得道的吉祥圣地。普布教授和作家们认为,要建设好“真的西藏”。[16](180)他们不赞同把西藏简单符号化、意象化,希望西藏作品让读者看到一个充满烟火气息的日常化西藏,一个基于人性丰富性的西藏。[17](179-180)

三是写好新时代西藏人民的幸福生活,反映出他们日常中的酸甜苦辣。西藏和平解放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西藏人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西藏文学的任务之一就是忠实地反映这一变化,尤其要写出新的人物,发现新的世界。《新世纪西藏文学研究》中入选的次仁罗布、尼玛潘多、平措扎西等作家的作品都对这一变化有深度反映。例如,尼玛潘多的成名作《紫青稞》。其不仅成功表现了社会转型期西藏乡村社会经济层面的发展变迁,而且把笔触深入到了民族性格、心理领域。《紫青稞》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获得了普布教授的大力肯定。小说反映出的西藏古老乡村在裂变中经历的欢喜与悲伤,兴奋与无奈,就是一种生活的真实。为人民群众写作是社会主义文学的本质,这是所有的新时代作家应该铭刻在心的。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指出:“生活中并非到处都是莺歌燕舞、花团锦簇,社会上还有许多不如人意之处、还存在一些丑恶现实。”西藏作家平措扎西说:“西藏人并没有生活在真空中,俗世中的烦恼与缺憾一样不少。” [18](207)面对生活中的烦恼和丑恶,文学当然可以反映,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提到的中国文学的美学传统“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文学最终的目的是给人以力量,让人看到希望,看到梦想,心灵通过文学得到鼓舞和升华。西藏文学面对现代人的苦恼,有它独到的表现方式。对此,次仁罗布有着非常强的责任和担当意识,他把唤醒人类内心深处的善良,给读者构建一个价值体系作为自己写作的目的。


三、 学者品格


通读《新世纪西藏文学研究》一书,对照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精神,可以肯定的说,普布昌居教授把民族文艺评论事业看成党和人民交付给她的重要事业,践行着党和人民对一名专业型民族文艺评论工作者的期待和要求。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对文艺工作者的自身修养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强调:“那些在历史长河中经久不衰的经典,都体现了文学家、艺术家襟怀和学识的贯通、道德和才情的交融、人品和艺品的统一。” [19]在笔者看来,普布教授不仅对自己作为文艺评论工作者的德艺有严格的要求,对作为评论对象的作家作品的思想道德也有严格的尺度。

第一,“人民性”是普布昌居文艺评论的立足点。首先表现在其评论的美学风格上。《新世纪西藏文学研究》的语言亲切自然,纯正明白,绝少一些学术文章的艰涩拗口感;形态式样丰富多样,雅俗共赏,有对话式、印象式、随笔式、诠释式、判官式等;思想内容弘扬正能量,从人民立场出发,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二为方针。其次表现在通过文艺评论来教育人民、鼓舞人民、团结人民。例如,普布昌居和诗人陈人杰的对话篇中,普布昌居认为陈人杰的诗集《西藏书》目光向下,写生活中的普通人、卑微的人,有群像也有个体。[20](168)普布昌居认可陈人杰的诗,不仅是出自陈人杰诗歌自身的魅力,也是源自她对援藏工作者陈人杰的钦佩和感谢。最后表现在对生活美、劳动美、心灵美的肯定上。例如,评论朗顿·罗布次仁的短篇小说《葡萄树上的蓝月亮》一文中,普布昌居赞美了主人公上山放牧的生活场景,展示了牧民们生活中的细腻感情,透露出以尼玛大叔为代表的人们身上所具有的藏族传统美德。

杜勃罗留波夫评价一位诗人如何才能称得上是人民的诗人:“必须渗透着人民的精神,体验他们的生活,跟他们站在同一的水平,丢弃等级的一切偏见,丢弃脱离实际的学识等等,去感受人民所拥有的一切质朴的感情。” [21](184)很明显,普布教授在和诗人陈人杰的对话篇中,一位是专业型的文艺评论工作者,一位是在援藏中把身心都交付给高原大地的文艺创作者,两人都不约而同地认同新时代文学的人民性追求。这篇对话式的评论发挥了很好的引导作用,无论是从事创作的作家诗人,还是民族文艺评论工作者,都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通观《新世纪西藏文学研究》一书中研讨的主要作家,都较好地解决了“为什么人写作的问题”。次仁罗布笔下的形象都是质朴的劳动人民,作家把最大的注意力给了“普通人真实的生活场景”。[22](30)平措扎西的散文集《世俗西藏》反映的是西藏的民风民俗,世态人情。

第二,以作品衡量作家,以质量裁判作品。作为一名藏族学者,普布教授十分热爱藏族文化,但她评价作品并不拘泥于作品的民族性。一位合格的文艺评论家,首先是一位普通的读者,只有作品先感动了作为读者的自己,才有可能写出打动其他人的文艺评论。普布教授评论的作家作品,首先是赢得了普布教授的内心。放在书中的首篇《爱的永恒歌者——解读白玛娜珍的爱情诗》从体式上完全不同于常见的评论文章,而是鉴赏式的诗文交错式写法。这种写法突出了评论者的审美过程,起到了一种陶冶性情的作用,把评论者的想像、情感、思维、再创造等心理活动过程细致入微地呈现了出来。

《新世纪西藏文学研究》洋溢着批判精神。被普布教授选入《新世纪西藏文学研究》一书进行研讨的作品,大多已经经历了时间和群众的检验,称得上是西藏的优秀作品,普布教授在分析它们的特点的时候,也会公正客观地指出同时期其他一些作品所存在的问题。比如,她在《<世俗西藏>叙述的情趣美》一文中指出,不少书籍对西藏文化的表现过于侧重宗教文化。[23](47)所以说,普布教授和许多生活在西藏的作家写作的目的之一就是希望还原一个“真实的西藏“。从普布教授评论的字里行间可以清晰地看出,她更加偏爱现实主义精神的文艺作品。现实主义精神某种程度上是普布教授评论作品优劣的一把尺子。这或许与她的评论“人民性”的追求有关。 她积极肯定次仁罗布、尼玛潘多等作家强烈的现实主义创作思想和写作态度。

第三,评论始终洋溢着一颗对祖国的拳拳之心。贯穿《新世纪西藏文学研究》的一条线是西藏人民和全国人民一道通过走中国道路来实现中国梦。维系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最深层、最根本、最永恒的是爱国主义。” [24]普布昌居评论的爱国爱藏思想典型地体现在她和陈人杰、张苹、刘萱、白玛央金、茂戈、平措扎西、格央等作家的对话篇中。普布昌居在和陈人杰的对话中,表达了对援藏干部舍小家顾大家精神的赞美;在和张苹的对话中,指出张苹的《藏漂十年》是一个充满烟火气息的日常化的西藏;在和刘萱的对话中,十分感触于刘宣从经济发达、文化兴盛的北京正式调入西藏工作;在和白玛央金的对话中,追溯中国悠久的诗歌传统;在和茂戈的对话中,从新时代中国军人驻守边防的动人故事谈起;在和平措扎西的对话中,再次讨论俗世中的西藏、浓浓人间味的西藏。

普布昌居的评论始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准绳。正如她和平措扎西等作家对话中

提到的那样,西藏人并没有完全生活在宗教文化中,浓浓人间味才是真实的西藏。不兜售宗教文化,不迷惑于宗教文化,保持理性科学,追求社会主义文明,是一位新时代合格的民族文艺评论工作者基本的素养。例如,作为一名新时代女性,她一直关注西藏女性的现实命运,在解读白玛娜珍的小说和诗歌时,对女性如何挣脱男权主义的束缚并获得精神上的独立给予了深入思考。同时,普布昌居又积极挖掘西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注入她的文学评论中,为西藏文化的现代化贡献智慧。

“以文弘业、以文培元、以文立心、以文铸魂”既是普布昌居文艺评论的出发点,也是她评论的目的。坚守初心,理性分析,弘扬正道,温暖人心,是普布昌居文艺评论坚持的风格。她的评论在关注严酷现实的同时,不忘给人以温暖和安慰,恰如她评论次仁罗布小说时引用米兰·昆德拉的一个词“美丽世界的影子“,她的评论就是寻找“美丽世界的影子”。


结 语


普布昌居的《新世纪西藏文学研究》是民族文学评论领域的重要收获,为繁荣民族文学评论起到了一个很好的示范作用。推动民族文学评论有着重要的意义:一是研究中国当代文学的必然要求。新时期以来民族文学取得了突出实绩,甚至在某些作品引领了某个流派和思潮,比如1980年代扎西达娃等人的魔幻风。二是民族融合、民族发展的现实诉求。民族文学为主流文学停供了多元视角,多维资源。民族文学是了解民族心理的重要窗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在祝贺我国民族文学评论取得重大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存在许多的不足,比如研究方法路径的单一,对民族和国家关系认识的不准确等。要解决在民族文学评论中出现的问题,就要深入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文论,尤其是经典马克思主义文论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论。


参考文献:

[1] 参见2021年12月14日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

[2] 冯巍.文艺批评要具有中国眼光.红旗文稿:2016(1).

[3] 参见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4] 参见刘勰《文心雕龙·通变》.

[5] 参见刘勰《文心雕龙·时序》.

[6] 张全之.“地方路径”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新视野[J].当代文坛:2021(6).

[7] 普布昌居.新世纪西藏文学研究[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21(10).

[8] 参见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9] 普布昌居.新世纪西藏文学研究[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21(10).

[10] 参见2021年12月14日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

[11] 冯巍.文艺批评要具有中国眼光.红旗文稿:2016(1).

[12] 参见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13] 陆贵山 董学文.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8).

[14] 普布昌居.新世纪西藏文学研究[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21(10).

[15] 普布昌居.新世纪西藏文学研究[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21(10).

[16] 普布昌居.新世纪西藏文学研究[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21(10).

[17] 普布昌居.新世纪西藏文学研究[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21(10).

[18] 普布昌居.新世纪西藏文学研究[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21(10).

[19] 参见2021年12月14日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

[20] 普布昌居.新世纪西藏文学研究[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21(10).

[21] 杜勃罗留波夫选集(第二卷).辛未艾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

[22] 普布昌居.新世纪西藏文学研究[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21(10).

[23] 普布昌居.新世纪西藏文学研究[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21(10).

[24] 参见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1712115739337000.jpg

王四四(1978-)男,汉族,甘肃陇西人,2001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获文学学士学位,2013年毕业于兰州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西藏大学文学院文艺学专业博士,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副教授,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会会员,甘肃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美学、中国新诗、民族文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