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风和畅》是一部展现基层政治生活的小说。小说展开的背景是国家大力推进精准扶贫政策,各地扶贫从输血变成造血,新的治理理念和生活理念正在改变人们的认识、改变贫穷落后面貌。作品以一个县的具体而微的变化,折射出中国现代文明发展的坚实步履。小说的亮点在于,作品非常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党的领导是如何一点一点地在经济落后的民族地区清晰并强大起来,以及在党的领导下带来的一系列变化,正如小说题目所言之惠风,党的领导是催生新变的惠风,在温暖和谐中引领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小说开篇,西川市委原副秘书长、政研室主任李牧鹤前往墨曲县就任县委书记,墨曲县是西川市15个县里经济最落后条件最差的一个县,“草原少、牛羊少、资源少、耕地少,大骨节病人多”,李牧鹤在忐忑中上任。当代文学作品中,县委书记的出场次数算多的,尤其是现实题材作品里。县委书记是直接面对基层群众的领导干部,县委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一线指挥部”,县委书记就是“一线总指挥”,是我们党在县域治国理政的重要骨干力量。直接面对问题、面对矛盾、面对困难,并且要直接解决问题、解决矛盾、解决困难,这个过程中无数生动鲜活关切着广大老百姓过日子好坏的具体细节,天然就具有文学书写的吸引力和价值。《惠风和畅》显然抓住了这个观察社会的关键,李牧鹤成为作者解读现实、读者观察现实的一个窗口。

经济落后,各行其是,这是李牧鹤刚上任时的墨曲。乱砍滥伐国有林的当事人被各种力量保护着,在李牧鹤欲一查到底时却被告知,如果坚持查,很可能会影响他上任后的第一件大事,墨曲县的换届选举,很可能会让“票箱县长”重现,扰乱换届选举的正常秩序。在这环环相扣的事件后,李牧鹤发现了阻碍墨曲县发展的症结:作为执政党一级党组织的县委领导能力弱化,党建工作薄弱,缺乏县委统一领导的墨曲县频现个人意志、小团伙等乱象。李牧鹤找到了治乱兴县的突破口。李牧鹤找症结、出对策、实践推进的过程,构成了小说的叙述线和叙事逻辑。

一县之治事务繁杂头绪很多,但李牧鹤始终紧扣着两个关键:人民利益和党的领导。这是作者的高明之处,也让李牧鹤这个文学形象具有了独特的辨识度。设立书记办公会会议室看似是件很小的事情,却是李牧鹤加强县委统一领导的第一步。为要求工作人员将闲置房间打扫布置出书记会议室,李牧鹤甚至双眼“燃着熊熊烈火”。当副书记们来到新布置出来的书记办公会会议室时,感叹“这下好了,有规矩了”,“都得要有一个章法,都得按规章制度来办事才行哦”。书记办公会从县长办公室移到会议室,虽然只是一个空间的转移,却意味着制度和章法的重新确立,宣告了墨曲县党的绝对领导地位。正如李牧鹤对县长昌旺禄说的,“我们共产党人就是要按照规矩办事!”制度和章法,是李牧鹤依凭的对策,也是小说叙事推进的第一个层面。

李牧鹤和县长昌旺禄关于规章和制度的第一次交锋,是这一层叙事的高光。当昌旺禄在办公会上宣讲过去的规矩,提出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合理的就是有用的等论调时,李牧鹤正面回应:墨曲县过去的工作自有墨曲人民的公论,作为县一级领导干部,要一心一意把墨曲的工作做好,不要“对不起我们的群众,让我们这些当干部的遗恨终身”。县委书记和县长的这一次正面交锋,表面上是两个人之间话语权的交锋,核心是要不要加强党的领导,如何加强党的领导的思想理念的正面碰撞,也是李牧鹤迈出的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的第一步。

解决森工局遗留问题是李牧鹤治乱扶正能力的最大考验,也是李牧鹤加强党的领导、加强党建的具体实践,是墨曲真正破局的关键。墨曲县森林管护工作问题多,乱砍滥伐、偷拉盗运木材现象严重甚至猖獗,其核心人物蒋如仲,人称蒋老板、蒋老大、蒋神仙,是盘根错节的利益网的代言人。要将此人绳之以法,李牧鹤首先就受到了森工局局长、高中同学齐志的阻挠。在这一回合里,作品形象地刻画出了李牧鹤舍得一身剐也要将墨曲县拉回到党领导下的法治秩序中的决心和毅力。“企业是党的企业、政府的企业、人民的企业,如果不按法律法规办事,那一定是会出问题的。”这是李牧鹤对齐志说的,也是李牧鹤坚定推行基层党建、要在全县加强党的领导的逻辑出发点。

在空间和时间的坐标中,李牧鹤和昌旺禄、齐志等在权力和利益上都产生了交锋。让《惠风和畅》区别于一般表现政治生活作品最重要的一点,在于作者在数次交锋的描写中,并没有把重心放在个人对权力和利益的争夺上,而是将强化基层党建、修复和加强规矩准则、建设正常的政治生态作为争论的立足点。小说跳出了小情小利小我的描写,立足于执政党的生命力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现代化发展,具有历史高度和整体性视野,让作品获得了厚重的质地和穿透现实的力量。李牧鹤作为执政党的“一线总指挥”的具象显现,作品对他的政治定力、执政能力和政治智慧的刻画,也凸显了中国的发展、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能没有党的领导,离不开政治坚定 、敢牺牲愿奉献的李牧鹤们的历史大势和客观现实。

墨曲县的换届是小说叙事推进的重要动力。此间最有意味的细节当属副县长穹迫在换届选举前找到李牧鹤,表示希望不去纪委工作、不当县委副书记,要求继续在政府当副县长。这个细节里,在权力更迭上的暗流涌动和多方利益的角力、基层党员的党性不强和组织纪律性丧失、基层党组织领导能力疲软、穹迫性格上的简单和坦率都比较好地刻画了出来。比之将笔力放在对县里各部门各单位人事任命的议论和争夺上,这个细节有着举重若轻的艺术效果。换届过程中的山雨欲来波澜不惊,让小说推进有了欲扬先抑的效果,这种结构和节奏,也让读者对李牧鹤接下来如何推行他的施政理念更加期待。

作品关于党性原则和执政党的领导地位的最重一笔,在李牧鹤和昌旺禄关于县党建大会和经济工作会议的安排上。昌旺禄主动建议将两个会一起开,可解决党建大会没有经费预算的问题。但又表示经济工作会议是政府的事,县委的同志可以趁机喝喝茶休息放松一下。在主动修好与李牧鹤关系的同时,再一次暴露了自身党性不强、缺乏坚持党的领导的意识。这种并非有意恰恰无心的流露,才更有说服力,更有警示意义。换届后的角力再次登场,只不过这次需要对抗的,是多年党建薄弱带来的思想认识上的错误。角力场从具体的事件来到了思想认识领域,这是更为艰难也更为根本的改造。李牧鹤的治乱进到了第二层面,小说叙事也推进到了第二个层面。这个细节同样生动而传神,同样有着四两拨千斤的叙事力量。从阅读体验而言,李牧鹤此处的心声非常有力量:“我来墨曲县任职,立昕书记找我谈话,说得最多、最严肃的话题就是党的建设,就是如何发挥党建在我县全盘工作中的引领作用的问题。交给我的最大任务就是把县委一班人带起来,把县委的作用发挥出来,进而把基层党建工作抓起来。坚决刹住‘占山为王’‘有奶便是娘’‘谁给钱、谁管钱,谁就是老大,谁就可以统揽一切’的奇怪现象。”

现代化治理和现代化发展,远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中国有高度现代化的国际化大都市,中国也有如小说中呈现出的各方面发展都相对滞后的墨曲。要实现全面现代化,显然需要推动如墨曲这样的地方的现代化发展。李牧鹤接下来这一长段心声,有担忧,有警示,也有立场和决心:一些干部“甚至还在当‘两面人’,骑在墙头左顾右盼。这些思想和做法,是很容易被部落势力、复旧势力和地方势力所利用的。他们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要不断削弱我们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什么县委常委的地位还没有一个中层干部、局长的地位高。为什么一个副县长提拔为县委副书记,他还认为是有人要害他,让他离开了县政府?为什么基层的乡村干部,还有老百姓,都说道路是谁谁找人给他们修的,水渠是谁谁出钱给他们建的,电线是谁谁给他们牵的,没有一个人说是共产党、是人民政府给他们做的?时间一长就把共产党的恩情把人民政府的功劳都忘掉了啊!”的确振聋发聩。问题摆出来了,症结找到了,小说也来到了叙事的第一个高潮。这段话可谓点睛之笔,很好地确立了这部小说的审美价值和思想意涵,赋予了小说坚实的现实主义质地,成为文学化阅读时代、书写时代、立足时代和展望未来的一次成功实践。 

值得称道的是,小说中有大量与物理时间同步的正在发生的建设和治理细节。诸如教育双基验收、防治大骨节病的易地安置措施、推进扶贫开发和牧民新村建设等。这些在当下时空中刚刚过去或正在发生的事情,为小说营造出非常强的当下性和在场感,增加了墨曲这个小说空间的现实感和可信度,增加了小说主旨的说服力。而小说中花费较多笔墨的边界线问题、南泸乡“611事件”,是李牧鹤为代表的各级党组织施政理念的具体实践。它们共同完成了叙事的第三个层面,即基层党建如何加强以及加强党的领导后带来的全新变化。小说以节奏和叙述方式的变化,比较详细地铺陈出了墨曲县的种种现代化发展。叙事节奏和叙述重心的有序变化,让种种新变获得足够的逻辑支撑,令人信服。

小说是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惠风和畅》成功地塑造了几个主要人物,尤其是李牧鹤与昌旺禄。李牧鹤与昌旺禄有争执也有沟通和交流,最后统一思想达成一致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昌旺禄对李牧鹤从不服气到全部接受心服口服,这个心理变化的过程刻画得非常精彩,同时又伴随着墨曲的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全面发展,这增加了小说的可读性。对于这组人物关系的刻画,作者的尺度把握得非常好,跳出了个人的权力和利益之争,突出了在民族地区工作的干部的大局观,也妥帖地刻画出了少数民族干部努力肯干、热爱家乡的赤诚,以及他们从思想认识到工作方法上的转变和进步。在接任县委书记后对待常务副县长洛布和副县长许昆宁的态度上,我们看到了一个有党性有原则同时又有情有义的昌旺禄。昌旺禄的成长呼应了墨曲的发展,善于学习、积极进取、和谐发展是昌旺禄们的新形象,也是现代化进程中墨曲的新形象,更是作者在这部作品中传达给读者的属于今天中国的美好意象。

需要指出的是,《惠风和畅》是一部非常难得的极具现场感和地域特色的小说。但从小说叙事而言,如果适当进行一些裁剪,减少出场人物的工具属性,加强人物的文学性刻画,对现有单线推进的叙述结构做一些适当的调整和整合,增加节奏的起伏,可能会让小说的完成度更高。

(刊于《民族文学》汉文版2023年第10期)

1698199022817579.png

刘颋,《文艺报》副总编辑,编审。出版有文学评论集《文学的表情》,编辑出版《末路狂花——世纪末小说系列》(4卷)《20世纪中国中篇小说经典》《聚焦文学新力量——当代中国青年作家创作实力展》《绽放的荣光》、“《文艺报》70年精选文丛”(12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