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带来远古的呼唤,是谁带来千年的期盼……一座座山川相连,呀拉索,那可是青藏高原!”韩红一曲高亢激越又悠扬动听的《青藏高原》,瞬间就能让人心生喜悦和无限向往。青藏高原出产青稞,黄河流域种植小麦。青稞和小麦同属禾本科农作物,藏族和汉族永远是一个妈妈的女儿。有感于斯,遂以一首《题青稞精神》歌颂中华风物、民族团结,并展望美好未来——“仰望青藏话沧桑,长征途中红色粮。水打石磨糌粑甜,二牛抬杠耕种忙。冰火两重酒飘香,国富民强感恩党。青稞精神耀华夏,幸福生活万年长!”

一、仰望青藏话沧桑

    每次看到青稞或谈论农桑,不由的敬畏青藏高原及其孕育的神奇生命——青稞!照实说,是青稞糌粑(炒面)、青稞酒、酥油茶和牛羊肉,养育了高原的儿女,挺直了中华的脊梁!

    泱泱中华,巍巍昆仑。黄河长江,谓之母亲。身处青藏,唯有仰望。青藏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第三极”,这里高寒阴湿,气候寒冷。青稞是天赐的精灵,它容易种植,生长期短,并且具有耐寒、耐旱、耐贫瘠的特性。当然河谷地带更有利于青稞生长、抽穗、灌浆和成熟,一是土壤肥沃,二是水分充足,三是气温较高。青稞藏语称为“乃”,也称裸大麦、米大麦,产于西藏、青海、甘肃、四川和云南等藏区。青稞属禾本科大麦类,民间按颜色分为白青稞、紫青稞、黑青稞、蓝青稞等多个品种,生长期约四个月左右,最适应生长在寒冷、干旱、无霜期短的青藏高原地区。在长期的耕种中,人们将青稞赋予了神性,在藏传佛教的祭祀活动中,青稞是必不可少的祭品。西藏地区在青稞播种和秋收季节,分别举行春耕仪式和“望果节”,以服饰展示、歌舞表演、祭祀天地等方式表达祈愿丰收和感恩之情。

    青藏高原是中华民族的源头地之一和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考古最新成果夏河“丹尼索瓦人”距今19万年,便是铁证。“丹尼索瓦人”最接近“现代智人”,有研究结果表明“现代智人”大约距今3-4万年前到达青藏高原,距今3600年以前已定居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地区。在华夏文明史上流传的伏羲女娲、黄帝、炎帝和夏禹等都是高原古羌人。

    据《国语·晋语》记载:“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二帝用师以相济也,异德之故也。异姓则异德,异德则异类。异类虽近,男女相及以生民。”少典与氐、有蟜与羌皆为同音异写,少典氏为古老的氐族,后裔为黄帝族,有蟜氏为古老的羌族,后裔为炎帝族,二者的婚姻联盟是少典氏、有蟜氏联盟们的继承,炎黄部族为伏羲女娲的后人。田兆元在《炎帝黄帝与西部氏族联盟》一文中指出:古氐羌族的活动范围大致与炎黄族的活动区域合拍,均在渭河流域,北迄河西走廊,南至甘青川藏……氐羌联称,古文献多有陈述,如:“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曰商是常。”“氐羌以鸾鸟”。

    人类的繁衍生息,必须有一定食物和水源作为基本保障。青藏高原具备人类生存的生态环境和物质条件----这里高寒阴湿、阳光充足、河流纵横、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青稞作为藏族的重要食物,承载着青藏的历史和未来。种植青稞的历史,就是藏族先民长期与青藏高原严酷的自然环境抗争、搏斗、适应的过程。

    保存于西藏博物馆的雅鲁藏布江昌果沟文化遗址出土的古青稞炭化颗粒,考古证明早在3500年之前,居住在雅鲁藏布江中部流域的藏族先民就已从事青稞种植。藏族民间歌谣曰:“人间有了青稞粮,日子过得真甜美;一日三餐不愁吃,顿顿还有青稞酒。人人感谢云雀鸟,万众珍爱青稞粒。”藏族神话《青稞种子的来历》,它讲述了古代有一个阿初王子,为了让人们吃上粮食,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在山神的帮助下,从蛇王处盗得了青稞种子。蛇王发现后罚他变成一只狗,只有得到一个姑娘的爱情时,才能恢复人形。后来果真如此,夫妻俩辛勤耕耘,让人们吃上了香喷喷的糌粑,并先捏一团给狗吃的习俗。另有一则神话传说,古时候天上忽然出现了九个太阳,晒得大地到处草木枯焦,滴水无存。有一个少年在喜鹊的帮助下幸免于难,和天神的三姑娘结为夫妻,在三姑娘和老岳母的帮助下瞒过天神,从天界盗回五谷的种子,撒播在人间,这则神话充分反映了人们得到青稞种子的艰难。在藏族民间传说中,人们相信藏族的祖先猕猴与罗刹女在雅砻贡布日结成伴侣,他们的后代因林中果实枯竭,生活变得十分艰难。以慈悲为怀的观世音从须弥山取出五谷撒向雪域大地,于是这片土地上便有了青稞和小麦,从此后代日益强壮。

    青稞是世界上麦类作物中含葡聚糖最高的农作物——葡聚糖含量是小麦的50倍,对提高人体免疫力、调节生理节律有一定的作用。其膳食纤维含量是小麦的15倍,具有清肠通便、清除体内毒素等良好功效;由于支链淀粉比普通的支链淀粉高出26%,可抑制胃酸过多,对病症有缓解和屏障保护作用。同时,由于其含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维生素E,可促进人体健康发育。青稞还具有医药保健作用,据《本草拾遗》记载:青稞,下气宽中、壮精益力、除湿发汗、止 泻。藏医典籍《晶珠本草》更把青稞作为一种重要药物,用于治疗多种疾病。青稞糌粑是糖尿病患者的首选佳品,长期食用还具有防癌、延年益寿之特殊功效。

    成熟的青稞粮食,颗粒饱满、油光发亮,可磨面粉、磨炒面(糌粑),亦可煮酒---平时吸食咂杆酒,解渴解饿又解乏,乃饮料、食物、酒、药四合一也;经发酵酿造、土法烧烤(蒸馏)流淌出来青稞酒,很远就能闻到酒香,琼浆玉液清澈透明,须装进土缸方能保持本色(味道)不变。青稞酒主要用于祭祀神灵、祖先时煨桑、祭奠,盖新房、娶媳妇、添人口和办丧事,新春给舅舅、舅爷和老师拜年,平时给亲朋好友送人情等。因为酿造青稞酒工序多、时间长,须得提前准备。青稞草料、酒糟则是牛羊猪鸡等家畜最爱吃的饲料,家畜的粪便又是提高地力的好肥料,这是最传统的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的“农牧互补”生动实践。

    甘南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青稞是甘南藏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藏族人民的日常食粮和现代人的健康膳食,并且还可以生产优质的牲畜饲料和饲草,发展现代畜牧业。甘南的青稞品种较多,青稞产业早已成为农牧民群众脱贫致富、共建小康的重要产业。甘南州农科所经过长期科研攻关,科技人员自主选育出青稞新品种共计11个(包括甘青1号—9号、黄青1号—2号),引进并选育出青稞新品种1个(康青3号)。“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青稞和牛羊是甘南农牧富州、农牧稳州的主要抓手,这是甘南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长期的生产生活经验决定的。不管你承认也好,不认可也罢,农牧民的一日三餐总是离不开青稞面、牛羊肉、酥油茶和窝奶。同时,甘南培育的青稞品种在甘肃、青海、四川等藏区已经得到广泛推广和种植。青稞的身上,的确具有一种造福苍生、舍我其谁,养育万民、胸怀天下,低调谦逊、毫不炫耀的博大情怀!

二、长征途中红色粮

    “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中央红军到达陕北胜利结束长征后,毛泽东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一文中这样评价红军长征的伟大历史意义。

    红军长征,人类壮举。危急关头,青稞助力。藏族人民的无私支援,为红军长征取得胜利提供了较为丰厚的物质基础、注入了无比强大的精神力量,做出了光耀千秋的历史贡献!随风起舞、欣欣向荣的青稞,以亘古的海浪、耐寒的本性、绿色的神韵、红色的风骨,永远定格在长征途中,永远屹立在高原之上,永远笑傲在天地之间!

    高原青稞由于特定的时间和艰难的环境,成为红军长征途中名副其实、绝处逢生的“红色军粮”、“救命军粮”。在阿坝,在甘南,在甘孜,都有藏族同胞给红军提供青稞、加油助力的史实,彰显了藏族群众拥护党的政策、帮助工农红军、加强民族团结、赶走日本列强、争取民族解放的历史情怀!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红军离开江西瑞金开始长征。经过血战湘江、遵义会议、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会理会议,于1935年5月下旬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越夹金山,6月12日中央红军一部与红四方面军一部在达维镇会师,6月18日中共中央与中央红军助力到达懋功(今小金)地区,实现了两大主力部队会师。6月26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两河口会议,一致同意北上的意见。6月29日中革军委制定《松潘战役计划》,准备打开北上甘南的通道。由于张国焘的拖延,松潘战役目标未能实现,红军不得不改道草地北上。8月3日,红军总部制定进军甘肃南部的《夏(河)洮(河)战役计划》,并把红一、红四方面军混合编成右路军和左路军。右路军包括红一方面军的第一军、第三军,红四方面军的第四军、第三十军,军委纵队的大部分及新成立的红军大学。

    女红军搓粮毛儿盖,伤病员吃上青稞粮。1935年8月21日,红军开始过草地。右路军由毛泽东、周恩来、徐向前等率领,自四川毛儿盖出发进入草地。毛儿盖一夜之间进驻数万红军,粮食问题无法解决。正值秋季,村外到处是成熟了的青稞,红军用银元向老百姓购买了一部分青稞。女红军们找不到镰刀,董必武、徐特立、谢觉哉三位老人就带着大家用手拔。回到驻地女红军们动手搓了整整两天,才把这些少得可怜的青稞搓出来,女红军们的双手被青稞芒刺扎破了,钻心的疼啊!女红军们宁肯挖野菜维持生命,坚持把青稞留给伤员和病号们吃,因为青稞是此时最缺、最好的食物。正是一颗颗、一撮撮青稞粮,坚定了红军将士走出草地的信心和勇气,增强了红军将士克服困难、战胜高寒的力量!

    让出半碗青稞面,钢铁红军过草原。在松潘草地上,红军战士只有可怜的一点青稞面做干粮。青稞面越来越少了,战士们只能用一点青稞面掺在野菜里煮汤喝。战士吴开生的青稞面吃完了,已经饿了两天,周恩来副主席知道后,就让警卫员把自己省下来的青稞面给吴开生两碗。这样走了几天,草原仍然无边无际。青稞面吃完了,野菜吃光了,军马也杀掉吃了。战士们只好烧皮带吃,甚至把随身带的纸张咽下去充饥,红军陷入了极大的困境。周副主席命令把仅存的半碗青稞面全部分给大家泡水喝,掺上青稞面的热水,分到了战士们的手中。战士们流着热泪又上路了,红军队伍继续行进在苍茫的草原上。数日后,红军到达四川班佑、巴西、阿西地区。周恩来心系战士、无私奉献的精神,使红军走向了最后的胜利。这片当年红军长征经过的草地,1960年建县时,周恩来总理亲自命名为“红原”,意为“红军走过的草原”。

    红军挺进迭部县,青稞面条迎亲人。甘川交界的迭部达拉沟素有“一水透传千里岷山”之说,迭部县达拉乡高吉村是红军长征进入甘肃的第一站。1935年9月10日,党中央、毛泽东率领红一、三军团和中央军委纵队离开川北大草原,沿包座河(流入迭部境内叫达拉河),向东北方向挺进,他们跋山涉水,于傍晚到达今迭部县达拉乡高吉村(当时翻译为“俄界”)。高吉,藏语的意思是村子周围有“八个山头”。最先从山上回到村里的阿班,看到自己家二楼坐着一位威武的军人。这位军人从二楼下来,走到阿班面前,握着阿班的手,向他介绍道:“你好,老乡,我是毛泽东!”阿班烧火做饭,端上“青稞面疙瘩”(面条)欢迎红军首长和将士。9月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高吉村阿班家里召开会议,这是红军长征途中在甘肃境内召开的第一次重要会议,这次会议对于确定红军北上战略方针,战胜张国焘分裂党、分裂红军的错误,缩编部队加强团结,顺利完成红军长征,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和重要现实意义,进一步提升和巩固了毛泽东同志在全党和全军的领导核心地位,史称“俄界会议”。

    土司放粮崔谷仓,红军斗志更顽强。9月14日,中央红军沿着达拉河陆续到达旺藏乡,毛主席居住在旺藏寺附近的茨日那村村民阿尼的家里,阿尼把自己家的青稞、小麦奉献出来供给红军。几乎弹尽粮绝的红军得到当地老百姓无私的支持,补充了体力。当晚在阿尼家的二楼,毛泽东向一军团二师四团下达了“以三天的行程夺取腊子口”的命令,紧急召见了红四团团长王开湘、政委杨成武,表示坚决完成任务,立即星夜挺进腊子口。9月15日拂晓,毛泽东从茨日那的仙人桥(伸臂木桥)跨过白龙江,翻越4000多米的压浪尼巴、高日卡两座大山,奔崔古仓与大部队汇合。其余部队沿白龙江南岸向东穿过九龙峡,进若尕沟到达崔古仓。仓官按照卓尼土司杨积庆的密令早已打开仓门,以提醒红军。红军途径崔古仓时,发现此处贮有20多万斤小麦、青稞的粮仓。红军将所拿的粮数和购粮钱数写在仓板上,将钱币放在仓内留给仓官,却不慎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人民委员会财政人民委员”印章遗失在此(64年后的1989年,此印章在迭部县电尕乡麻古村村民安告家翻修房屋时惊现于世,收藏于县文化馆)。

    红四团昼夜激战破天险,毛主席大喇吟诵志更坚。给养在崔古仓得到补充后,红军继续出发向腊子口行进。9月16日下午4时,红四团到达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腊子口关隘前。下午5时许,毛泽东到达黑多村。红四团采取采用正面攻击和侧翼袭击相结合的战术,当晚5次正面强攻未能奏效。9月17日零时许,担任主攻的六连发动了5次猛攻,因地形不利暂停攻击。火线组织了15名党团员组成的敢死队,趁着夜色掩护攀爬悬崖进行第6次迂回战斗,成功时发起正面总攻,至17日凌晨六点,红军经过一昼夜激战,胜利占领腊子口。腊子口是红军长征最后的天险,腊子口战役是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早已驰名中外、彪炳史册。当日红军移师朱力沟朱立村休整、住宿,次日翻越迭山大喇山(大拉梁)休息时,毛主席回望岷山、回顾长征,不禁感慨万千、悲喜交加,稍加酝酿,即兴口占《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毛主席概括了悲壮的长征历程,表达了红军英勇豪迈、不屈不挠、排除万难、不怕牺牲的革命乐观主义、英雄主义精神!真可谓:历尽艰难迎胜利,回望来路雪山寒。行军途中无纸笔,出口成章颂史诗!至于《七律·长征》的修改定稿、书写(书法)、公开发表,那是条件具备以后的事,专家学者已有定论。

    迭部民间至今流传着勾洁寺藏医为周恩来治疗肝病、尼傲村村民架木桥、喇嘛送上红辣椒、小战士脱下红毛衣等红色往事……

    格达活佛助红军,军民团结留佳话。1936年3月初,朱德总司令率红四方面军到达四川甘孜藏族聚居区,国民党反动派妄图置红军于绝境。在红军到达甘孜后,白利寺院的格达活佛将自己耳闻目睹的事实,向群众广为宣传,说服民众不要听信谣言,各自安居乐业。在他的宣传带动下,不少藏族同胞消除了顾虑,纷纷返回家园。1936年4月12日,红军与甘孜寺、白利寺签订了《互助条约》。格达活佛积极发动群众为红军筹备粮草,仅白利寺就支持红军青稞3万余斤,豌豆4千多斤。朱德总司令先后九次到白利寺去看望这位开明的佛教界人士,结下了生死情谊。1936年7月1日晚,格达活佛和朱德总司令话别,两人亲切交谈。临别前,朱总司令在红缎上为格达活佛写下:“红军朋友,藏人领袖”的题辞,并将自己的八角军帽赠送给格达活佛,留下了一段民族团结的千古佳话。红军走后,格达活佛掩护、救助了200多名红军伤病员,并帮助他们在当地安家落户。解放初,时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西康省政府副主席的格达活佛,为祖国统一、和平解放西藏事业积极奔走,成为宗教界爱党爱国的杰出典范。1950年8月,格达活佛在昌都被英国间谍毒死,惨案震惊全国,军民为之愤怒。西藏地方政府最终同意派代表到北京进行谈判,并签订了《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

三、二牛抬杠耕种忙

    “二牛抬杠”耕作技术是农耕文化的进步,让人类告别了刀耕火种的低下生产方式,成就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繁荣昌盛!

    解放前,生活很困苦。我爷爷在农业生产之余,拜师学会了篾匠手艺,一捆箭竹,经过他的一双巧手,可以编出精致的竹篮、淘菜笼子、背篓、粗细筛子、簸箕、曝篮、炕席等用具,可以换几个零钱补贴家用,购买砖茶、食盐、火柴、鞋袜、土布等用品。可惜爷爷染上了抽大烟的坏毛病,弄得倾家荡产、债台高筑,几乎到了厨无烟火、圈无猪鸡的地步。眼看一家人挣扎在死亡线上,这可苦了婆婆。听说在一个揭不开锅的春天,婆婆实在没有办法了,就曝晒往年储存的青稞、荞麦草糠,把草糠用连枷打了又打,去草剩糠。屋后有一大片荒地,带领大家开荒地,种下青稞糠,糠里有少许种子。此后,全家采摘车前草、蒲公英、乌兰头(楤木芽)、刺五加叶、叶上开花、蕨菜等各种野菜,终于以清水煮野菜渡过了最严重的饥荒。时值盛夏,出穗的青稞开始成熟,婆婆摘穗、火燎、手搓,未成熟的青稞粒终于救了一家人的命。青稞收割后,婆婆把它作为种子藏了起来。又带领家人垦荒,种下荞麦糠,不料中秋又有不错的收成,真是天无绝人之路啊!这个秋天,婆婆的脸上终于有了笑容,她再次和家人垦荒,种下了冬青稞和生存的希望。“杨家大地”、“杨家种糠”、“一年三种两熟”的故事从此传播开来,也为当时乡亲们自力更生、战胜饥荒增添了信心、提供了办法。婆婆去世五十多年了,唯有见证了那段苦难岁月的千年古杨、核桃树仍然屹立在近百亩“杨家大地”的沃土上。

    我的父亲是一个勤劳、聪明的农民,他是制作双牛犁单牛犁的好手,也是种庄稼的好把式。父亲从小就跟随婆婆学会了农业种植、家畜养殖技术,能熟练背诵“二十四节气歌”——至今我清晰地记得,父亲常对伙伴说:“种地不用节,等于枉费力。只要记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就行,按节气耕种就可以了——正月立春雨水,二月惊蛰春分,三月清明谷雨;四月立夏小满,五月芒种夏至,六月小暑大暑;七月立秋处暑,八月白露秋分,九月寒露霜降;十月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腊月小寒大寒。”对比《新华字典》最后的《二十四节气歌》,父亲背诵的口诀简单实用、一听就懂。父亲不识字,不得不佩服他惊人的记忆力,或许这正是实践出真知的缘故吧!

    每年清明、中秋之际,父亲都会借来一对耕牛,使用“二牛抬杠”种植青稞。每亩得撒种子五十斤,用五升斗按两次。种子撒播均匀后,开始架牛翻地埋种,后面好几个人得用铁耙或䦆头敲碎土疙瘩、捞尽草根。“咡喓喓……”“咡转来……”的调子悠扬悦耳,似唱似喊,传遍田野。夏季锄地、拔草,初秋收割、打场、曝晒和储存。学业之余,我也跟随父亲种地、养猪、采药。其实,四季轮回、岁月更迭,几千年来农牧民群众就是以自给自足的方式生产、生活的,这是小农经济的局限,亦是农牧民“靠天吃饭”的命运。

四、水打石磨糌粑甜

    “你种青稞我磨面,青稞大麦肚儿圆”,社火曲子唱出了藏区农牧民群众对青稞最朴素、最深沉的情感。皮袋装满青稞粮,遇到灾年心不慌。青稞磨炒面,简单又方便。

    父亲和母亲把装满青稞的袋子扛到大场里,在曝篮或席子上晒干,再倒进风波里,转动中心的风扇进行风选,糠、次粮、好粮三者就分开了。之后,生火热锅,在锅里慢慢炒熟青稞,晾冷后放在手磨上磨细,闻着香、吃着也香。若需多磨炒面,则是一家的大事了。奶奶、父亲、妈妈、兄弟姐姐妹全家出动,人背马驮才能把炒熟的青稞弄到水磨里。

    磨面是个技术活,须有耐心----首先要把磨盘下面的楼板打扫得干干净净的,再把青稞粮放在上磨盘上方的五升方斗里,将吊石磨的绳子用木棍绷紧,两盘石磨要严丝合缝,在水渠出水口插下改水闸(挡水板),再抽掉进水口的改水闸,水流顺着斜搭的木槽冲下去,落差形成的动能打转千斤磨针支撑的磨轮(平轮水盘),磨轮通过中心传动轴(立柱)带动上方的磨盘传动起来。青稞从磨口中心一粒一粒的连续漏下去,上磨盘是固定不动的,在两盘石磨的“吱呀,吱呀……”的呻吟声中,青稞不断被粉碎,面粉就不断从磨盘斜斜的缝隙里流淌、抖落出来。这时候,青稞的香味在磨坊里弥漫开来,随着水汽、火烟飘出老远。磨炒面的过程显然是痛苦的,粉碎、再粉碎,直到研磨成粉末,但结果却是甜美的,正如酸甜苦辣、冷热炎凉不断交替的艰难人生!生命苦短,何为成功?人生万事,其兴也勃,其亡也忽。“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就是青稞牺牲自我、不怕死亡、苦尽甘来的气节,这就是青稞顽强不屈、坚韧不拔、奉献苍生的精神!

    父亲将磨盘下的一圈面粉扫成一堆,倒进箩筐里,母亲或姐姐来来回回地“咣当咣当”运动箩筐,箩下是面粉,箩里是麸子。最后将麸子和细面分别装进口袋,再背回家里。在碗里盛上青稞炒面,放上几块酥油和一些砂糖,加入滚烫的牦牛奶或开水搅匀,撮捏成团(糌粑),吃起来真叫个香,糌粑真是人间美食啊!

    四季轮回,岁月悠悠,生活就在水磨的吟唱中延续,或痛苦,或幸福,或贫穷,或富裕。水量不足的地方,还有一种立轮磨,很像兰州水车,原理和平轮磨相同。父亲的好友梁解放代、李马得就在村南边望乡沟,利用地势建设了一座立轮水磨和蓄水池,并在耳沟沟口引水达四公里,以补充水量。因为顺马路,所以给乡亲们磨面提供了方便。

    上世纪九十年代,农牧村出现了电磨(钢磨),方便快捷,但与水磨磨出来的面粉相去甚远,几乎没有了粮食的香味。我也用钢磨磨过几次面,磨前要在粮食里加水搅拌,香味随着钢磨冒出的热气,升腾到天空中去了,只能闻而不能食!是进步,还是退步?值得反思。所以,你不得不佩服老祖宗发明的水打石磨的高超智慧。时过境迁,父亲一辈的老人相继离世,每次回家都看不到“二牛抬杠”种田和水磨磨面的情景,它们已经成为远古的记忆和往昔的怀念!所以,应当将“二牛抬杠”种植技术、水打石磨建筑技术、石匠锻造磨盘工艺,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传承,并且刻不容缓、时不我待。否则,老祖宗发明的“绝活”真的就要消失殆尽!这不仅是文化工作者的责任,也是农牧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需要、感情寄托和历史记忆!

五、冰火两重酒飘香

    除了磨炒面(糌粑),青稞是极好的酿酒原料。酿酒首先得有酒粬,制粬少不了中草药。秋天,父亲采挖或购买党参、柴胡、黄芪、防风、甘草、羌活、生姜、刺五加、秦艽、花椒籽、马桑籽、绞股蓝草等中草药,加入适量的楤木(根)、悬钩子(根)、胡颓子(果)熬煮,以汤液拌青稞麸子及糠皮发酵,捏成小饼后,再用绳子串起来,悬挂在屋檐下风干,这就是酿酒的粬子。酿酒的关键是制粬,中草药的、种类、品质、数量、配方都很讲究,我略知一二,实有班门弄斧之嫌。

    清明过后,天气转暖。春耕结束,父亲就开始煮青稞酒。

    一家人早早地起床去挑、去背泉水,父亲把青稞倒进木梢里,加上凉水浸泡、搅动,洗去尘土、掠净糠皮,待青稞吸足水分后,再倒进已盛半锅泉水大铁锅里,大火烧煮,薪柴须是青杠、桦木、花楸等硬木,火焰亮、温度高,这叫武火攻心。水温逐渐升高,火势不减,水烧开后揭去锅盖,水汽氤氲,用勺子掠净泡沫,再用木锨连底翻动,以防焦煳。锅里的青稞已噗嗤噗嗤的开始呻吟,慢慢的膨胀、开花,香味在院子弥漫。这时候,就要撤掉硬柴,添上两根白杨或油松,慢慢的蒸煮、翻动,这叫文火侍候。

    待锅底的水干了,青稞隆起如丘陵,全部裂口开花,才能出锅,在曝篮里晾,让热气散尽,手指感到不烫时,将搓细的酒粬撒上、搅匀,盖上草帘子和被子,进行发酵酝酿。到第二天的这个时候,闻到香甜的味道,感到烫手时,说明已经发酵到位,撤掉覆盖物,再用木锨搅动、摊开,热气腾腾,酒香四溢,路上都能闻到。待手指感到不烫时,开始装缸,要压瓷实,离缸口一拃(五寸)为准。此时,就可以密封缸口了,如果不封,就要给缸里加水,水面超过粮食两个指头就行。加入清凉的泉水,就叫生水;加入凉开水,就叫熟水,全凭个人的习惯和悟性。这时候,青稞粒继续在发酵,水面上的气泡冒个不停,偶尔还能听到噗嗤噗嗤的呻吟。三天后,气泡基本不冒了,就可以封口了。将黄棕壤弄细,混入麦糠或头发,加水和泥,缸口盖上同样大小的石板,四周用泥巴糊严继续酝酿、变化。缸口不能跑风漏气,否则酒会变馊发酸,影响品质和口感。与世隔绝、黑暗孤独、酝酿变化、坚持到底,从煮熟的青稞到酒精,青稞发生了质的变化和飞跃,正如母亲从怀孕到分娩的十月怀胎之喜悦、孕育、痛苦和新生……俗话说“酒品如人品”,所以人们把那些说话少、思考多、肯实干、品德高、有才华的人,尊称贵人,他们身上具有青稞、土酒一样厚道、包容、守正、坚强和忍耐的品行。记得父亲常说:“酒的花在缸里呢,人的花在肚子里,老虎的花在脊背上!”

    百炼成钢,厚积薄发。如果使用快粬子,一月后就可以烤酒(烧酒、蒸馏)了。若果是慢粬子,最少要酝酿五六个月,十个月以上更好,这样酿出来的青稞酒才甘洌、香甜、绵柔。父亲烤酒(也叫蒸馏、烤酒)的时候,特别严谨,简直是小心翼翼——灶下是小火,保持火苗连续不断,把酿好的青稞放进锅里,加上滚开的水,盖上的锅盖(或砊盆),四周用和好的包谷面密封,连接锅盖和套缸(双层)的筒子也要密封严实。套缸中心加上凉水或冰块降温,底部的竹竿里就滴答、滴答的流出了土酒,盛在茶壶里,再倒进土缸储存。闻着酒香来串门的都是亲朋好友,父亲很慷慨:“今天咱有烧酒,醉一场!”二两的缸子喝了一杯又一杯,家常扯的海阔天空,嗓门也越来越洪亮,有人醉了,悄悄回了,有人干脆趟在炕上不走了。这就是淳朴憨厚的老乡情,这就是醇香绵长的青稞酒!

    盛夏和秋季的吃过晚饭煨上罐罐酒(咂杆酒),边喝边加开水,能出汗排毒、解暑解乏,还能通畅经络、促进消化。若有亲朋邻居来串门谝传,煨上一罐或一洋瓷刚子,用竹筒砸吸,那是农牧村待客的最高礼节,也是主人家家境殷实、诚实待人的体现,同时拉拉农牧生产、人事情况。冬季初春、年关前后喝上一壶青稞酒,具有驱寒保暖、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先将青稞酒从土缸里舀出来,倒入小铜壶、陶罐或铝壶中,在火塘边或连锅炕的锅台上慢慢温热,热酒是要将盖子揭开,让热气冒出。不揭盖子酒不是热的更快吗?但家家习惯这样子温酒,这是为什么呢?后来学过《化学》《植物生理学》后才明白,酿造、蒸馏出来的青稞酒,主要成分是酒精(乙醇),富含多种微生物,还含有微量良性酒脂。加热过程中,青稞酒的活性得到增强,并释放出浓浓的香味。由此可见,习惯实质是祖先们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取得的实践经验,几千年积淀、传承下来的根植民间的深厚文化。

    青稞是游牧农耕文明的产物,是游牧文化、农耕文化和生态文化的多元融合,由此自然延伸出的青稞文化,包括种植、储存、选种(选育)、饮食、酿酒以及节庆、风俗等等。牛羊和青稞,是藏区群众主要的生产生活资源,亦是最亲密的伙伴,须臾不可分离。

    青稞飘香,大地芬芳,情思飞扬。醇香甘洌的青稞酒,陶醉着游子,牵挂着高原,思念着故乡,它飘溢着奶奶、妈妈、嫂子和姐姐的味道——每家酿造的青稞酒香味、酸味、甜味和浓淡都不一样,那是青稞原料、制粬药草、粬子快慢、水质、酿造工艺、蒸馏方法等综合因素决定的,其中也融入了酿酒人的感情、耐心、汗水和力量!

    魏武帝曹操曰:“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历代墨客文人与酒结下不解之缘,常以酒助兴、以酒酿诗,民间亦有“无酒不成席”、“无酒不成礼仪”之说。相传酒是杜康发明的,杜康梦到了一位老人,老人教了杜康制作酒的方法:将粮食泡在水中,第九天的酉时(落日前)找三个人,每人取一滴血加在其中。杜康按照梦境制作了酒,第九天酉时,他还未寻到那三滴血,于是抱着酒缸上街去找。杜康在路上先遇到了一个书生,说明来意后书生给了一滴血。杜康又碰到了一位将军,同样给了一滴血。眼看日落西山,再也碰不到其它人了,杜康只好在村子里一个疯子身上取了一滴血。杜康根据酒是在第九日酉时酿成这点,以及三滴血,这才命名为“酒”。所以,酒后来就带有这三滴血主人的特点----喝完酒后诗兴大发、文思泉涌,这是书生的特点;目中无人、天下无敌,这是将军的特点;疯狂发飙、吵闹哭笑,则是疯子的特点。所以,有人形象的总结了喝酒的三重境界——雅言妙语;豪言壮语;胡言乱语!由此可见,酒是品的,是敬大人的,是祭祀天地、神灵和祖先的,绝对不是用来喝的,糟蹋粮食,罪孽深重!勤俭节约,中华美德。《西游记》中那个可爱的猪八戒,原为天蓬元帅,被唐僧收为徒弟后,谨遵戒律从不喝酒,食肠宽大只图肚饱,勤劳勇敢终成正果,可见作者用意之深远、用心之良苦!实质上,醉酒之后人体的元气迅速发散,处于极阳状态,容易呼呼大睡,醒来之后呢,浑身发虚,好几天才能复原。所以,喝酒微醺、花开半闭才是人生最佳的状态,正如初夏“小满”这个节气的内涵!

    据史书记载,公元启世纪,文成公主远嫁吐蕃,把酿酒技术传播到藏区,经过1300多年的历史变迁,以青稞酒为代表的藏族文化,早已名扬天下。一曲敬酒歌,陶醉远方客。如今,甘南的扎尕那、土门关、腊子口宴、藏王宴,青海的互助、天佑德、天边湖,西藏的拉萨、高原雪山青稞酒,还有青稞卷、青稞粉、青稞茶等,都是当地乡亲和游客的最爱。仓央嘉措这样描写畅饮青稞酒的神韵:“头酒不曾醉,二酒不曾醉,情人敬一杯,马上醺醺醉!”

    在青藏高原,在九色甘南,在雪域羚城,不论草原深处、林海边缘,还是雪线附近、山坡河川,凡有青稞生长、飘香的地方,就有藏寨牧场,就有彩色经幡,就有祭祀神灵的青稞粮、青稞酒、连接天地的桑烟和迎风飞舞的风马,此乃天人合一的生存方式,亦是亘古不变的心灵信仰!

六、青稞精神耀华夏

    如果说绿色的山川是青藏的底色,洁白的雪峰是青藏的头颅,蓝色的江河是青藏的血脉,清澈的湖泊是青藏的眼晴,那么青稞就是青藏善良美丽的心灵——因为它是养育生命的生命,即使消化了也要回归大地,如此循环不已,民族繁荣昌盛,精神薪火相传,生命奋斗不止!

    青稞的岁月,天荒地老。青稞的滋味,冷热酸甜。青稞的一生,几度生死。由此锤炼了青稞忍者无畏、无私奉献、惠及苍生、造福人类的伟大精神!我想这正是华夏儿女、炎黄子孙继承传统国学文化的善行善念——以天为法、以德为行、以道为宗!人生就是历尽坎坷、直面困难,不断向真善美前进的过程,时时处处都在修行,在做好事、办实事、行善事的同时,养气、育德、修心!心即宇宙,起心动念则妄,无欲无念则能知道正确的方向,遂能定、能静、能安、能虑,而后能得——臻于至善,所以参透天命、安贫乐道。相由心生,心生善念,则满心欢喜、慈眉善目、春光无限、天下光明!

    《道德经·第四十二章》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淮南子·天文训》曰:“道(曰规)始于一,一而不生,故分而为阴阳,阴阳合和而万物生。故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我想老子所说的“一二三”绝不是简单地数字吧——“一”为太极、本初、混沌、原始,“二”为阴阳,“三”为天地人,万物指世间的万事万物。试想世间如果没有“人类”这个认知主体,客体宇宙万物便归于无法认知的虚无状态!我的父亲不识字,但他却常说:“人能制(知)万物,万物制(知)不了人!”这是多么朴素的哲学观点啊!

    我从父亲那里,学到了青稞种植技术和酿酒技术,其实人的一生,与青稞的岁月何其相似!时代在飞速发展,一些事物在消亡的同时,另一些事物在悄然兴起,比如发达的交通、周到的服务、丰富的食品等等。时过境迁,传统土法酿制青稞酒的工艺,已被甘南州列为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产品土烧青稞酒,自然就是一种文化产品,其社会效益是第一位的,经济效益是第二位的!这也是文化企业、文化产业(集群)与其他国企、私企、外企和中外合资企业的根本区别。或许不久的将来,青稞等农作物“二牛抬杠”种植技术,也会成为非遗。一则许多农村改变了种植结构,个别地方出现了撂荒地。二则农民的后代大都成为大学生,不会也不屑养牛喂猪、犁地种田。收入减去成本,农产品效益实在太低,农牧村大学生、农牧民外出务工、进城谋生成为常态。三则科技的日新月异,塑料大棚种植蔬菜周期短、品质好,产粮区机械生产效率高、粮食产量高、储存期长,已是大势所趋。或许不久的将来,“太空蔬菜”、“外星粮食”会走上大众餐桌,从而改善营养结构,提高生活质量。

    几千年来,青藏高原的青稞和藏族就这样融为一体,青稞以每个家庭为生产作坊,种植、耕耘、收割、储藏、食用,生命如此循环不停、生生不息!工作之余,我喜好并经常参加农业生产,深有体会。我是奔波与故乡和单位之间的“水陆两栖动物”----一半是农民,一半是干部!同村的老人则这样说我:“娃娃回家了,把干部挂在石峡门上;上班去了,再把干部装进背包里!”说的我怪不好意思的——是啊,深情藏沃土,我的脚上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有多少深情!同时,我从父亲那里继承了风波、铁锅、土缸、筛子、撮箕等工具和制粬、酿酒技术,这可是老本行哪!还有老实本分、辛勤耕耘、精耕细作、不误节气的坚韧和基因,这是传统农耕文明的根基啊!这不仅是勤劳的习惯,亦是责任和情怀的彰显----不论你能走多远,都不能忘记故乡的云、来时的路,否则就是忘本!一方水土一方人,一辈辈农牧民就是这样苦过来、走过来的,后代都会这样做----这绝对不是单纯意义上的血脉遗传,而是从亘古到现在的文化基因、历史记忆、情感积淀和生活习俗的巨大惯性使然!

    “青稞酒、酥油茶,会更加香甜,幸福的歌声传遍四方。”一代又一代的高原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辛勤耕耘精心酿造,种青稞、吃青稞、酿青稞,才得以生生不息、兴旺发达、国泰民安——以青稞为代表的传统的、绿色的、原生态的游牧农耕生态文明,必然回归、其道大光!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在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中,甘肃、青海、四川、西藏乃至整个青藏高原地区,保护生态环境无疑是第一位的,因为土地(雪山、森林、湿地、草原、耕地)、大气、河源是基础的基础、根本的根本,我们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进行到底,把藏族朴素的生态信仰辐射四面八方,确保青藏高原这方净土不受污染,从而造福国家和世界!其二,在生态得以全面保护的前提下,以家庭、农牧村为单元实施“农林草牧水综合循环互补”战略,大力发展青稞产业和生态畜牧产品加工业,提供绿色、生态、健康的农畜安全产品。其三,依托神奇壮美生态风光、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把文化旅游产业做大做强,带动服务业、交通运输业,解决好就业等难题。实事求是、因时因地的综合施策,持续增加农牧民群众的收入,推动藏区生态保护、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和社会稳定,大力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切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遥望青藏,雪峰入云。天自远山,非山远天。阳遁阴长,君子道消,小人方进,邪正不同,同居必异,阴阳不两,两立合一。君子当此,若不隐遁,必受其害,当遁而遁,而后通达。《大象》曰:天下有山,遁,君子以远小人,不恶而严。时序六月,盛极而衰。道行天下,烈日如火。《彖传》曰:柔得尊位大中,而上下应之,曰大有。其德刚健而文明,应乎天而时行,是以元亨。《大象》曰:火在天上,大有。君子以遏恶扬善,顺天休命。谦虚柔顺,民心相通。恩威并济,守正行中。明君在上,群贤毕至。物产丰盈,大车以载。平易诚信,天佑其德,能不“大有”乎?安居乐业,国富民强,岂不美好哉!

    “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遂作《青稞赋》,以壮情怀——沧海桑田,崛起青藏。喜马拉雅,大地之母。江河源头,源远流长。守护高原,氐羌戎藏。青稞牛羊,繁荣富强。生态屏障,安康吉祥!青稞与青藏,水乳交融,形影不离。青稞与青藏,休戚与共、生死相依。青稞与青藏,万古长青,魂魄一体。青稞与青藏,无我利他,光明未来!青稞的历史,古老久远。青稞的生命,顽强不屈。青稞的恩德,山高海深。青稞的精神,光耀华夏!

杨旭明0002.JPG

        杨旭明,1972年生,甘肃舟曲人,中共党员,国家公务员。有小说、散文、诗歌散见报刊和网络平台等。编有多部文化书籍。现供职于甘南州文广局,甘南广播电视台特约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