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吴祎 图/益西康珠
1995年12月29日在拉萨大昭寺举行了为确认十世班禅转世灵童的金瓶掣签佛事活动。候选的三位灵异儿童其中有两位未中签。9年过去了,另外两名未中签灵童如今何在?是否也在修习佛学?他们的生活、学习等现状如何?这一切也是世人非常关注的。最近,笔者在扎什伦布寺见到并采访了他们——如今均已是活佛的两位灵童。一位是扎什伦布寺的活佛贵桑旺堆,另一位是正在扎什伦布寺学经的谢通门县扎什格佩寺琼布活佛阿旺南追。
勤奋刻苦的贵桑旺堆
认识贵桑旺堆已经有年头了,也有过交流,但是到他扎仓这还是第一次。
穿过曲曲弯弯的寺内小道,进到一个小院子,登上北楼的二层,掀开厚重的门帘,只见活佛在等我们。
贵桑旺堆活佛的这间僧舍有两个柱子大,窄长。一侧摆满了藏柜,上面供放着佛龛,墙上挂着九世、十世班禅等的像。柱子上的小镜框利用充分,其中有他辨经时的照片,还有与来访者的合影等。
屋里摆放着一台电脑。看起来电脑不错,可运行起来很慢,后来才明白,他把许多照片存在机子里面了。我们告诉他,装个刻录机,把图片刻成光盘,不存在机子里,那样运行就快了。
“装藏文软件了吗?”
“藏汉文软件都没问题,可是找不到藏文4个元音符号的位置。”
同来的边次开始了不厌其烦地查找,又打电话找朋友求救,一番周折后,终于找全了,而且打印了出来。小活佛高兴地笑了,他终于可以在机子上使用藏文了。
“除了电脑你还有什么现代高科技设备?”
“你旁边的那个摄像机和一个数码相机。给你们看我照的照片。”
说着他打开电脑里的像册,一张一张地给我们讲这是谁,什么身份,在哪个地方。记性特好。不仅如此,他鼓捣电脑非常熟练,像个老手。
“电脑是自学的么?”
“有一位电脑老师,原来有固定的上课时间,可是因工作忙,现在只要一有时间就过来教我。我还想学英语,但怕太耽误时间、怕影响学经,就先放一放。以后肯定得学的。”他自信地笑着说。
“你还在学习汉文,对吗?”我指着小藏桌上的字典。
藏柜对面有一溜藏式坐垫,挨着窗户,坐垫前的小藏桌上放着一本《现代汉语词典》和小学汉语课本第九册,扉页上写着他的名字和假想的班级。
“我学习汉文有两年多了,老师是交通系统的一个藏族阿加,每周六周日上午都来上课。”
“从汉语拼音学起吗?查字典没问题吧?”
“我没有专门学过汉语拼音,学汉文的时候顺便一起学过。查字典没问题。”他非常自信地说。
“那你汉语口语怎么练习呢?”
“晚上我常打电话给汉语老师,在电话里练习。我还有一个收音机,每天都听,目的之一也是为了学汉语。”
侍僧拿他的藏、汉文练习本给我们,看得出他学习很用心,认真、仔细。
“除了完成老师留的作业,你还有什么其他练习汉文的方法?”
“我还写日记。”他拿出了日记本。
格达说:“这日记本要好好保留,以后再翻开重读时特别有意思。”
他笑着,认真地听着,点点头。
“来寺庙之前你识字吗?”
“1996年到寺庙时我不满7岁,之前会说一点汉语,藏汉文都不会。到寺院后,在经师和师兄的帮助下自学藏文,现在大家都称赞我藏文水平不错。”
“能告诉我们你一天的作息时间是怎么安排的吗?”
“每天早晨6点起来,自习、念经、学经至9点半,11点去经学堂辨经,下午以学习文化为主,晚上8点左右还有一次辨经,在多加大院里,9点半回来后,一直自学到12点甚至夜半1点,这段时间绝对是学习佛学。”
“一年四季无冬夏?”
“除了年节,放大假时就休息了。平时每天基本上都这样。”
森本(照顾活佛生活的僧人)边巴次仁介绍说:“任波切学习非常刻苦,已经能背诵700多部经文了。即便这样,他还是每天都学习到很晚才休息。”
贵桑旺堆骄傲地告诉我们,与他辨经的僧人同龄人不多,都是比他大的,有的都20多岁了。这意味着那些人进寺早,学经时间和学过的经书都比他多,与他们辨经是一种挑战,提高得快。
侍僧边巴次仁告诉我说:“任波切学习努力、刻苦、认真、踏实,他有一股钻劲。我觉得他现在所学的知识很扎实,这对以后大有好处。”
随后我又拜望了贵桑旺堆的经师,他叫扎西多吉,已是76岁的老人了,是已卸任的阿巴扎仓赤巴(密宗院院长),学问高深,佛学造诣在扎寺首屈一指。问起贵桑旺堆的学经情况,他说,贵桑旺堆跟我学经8年了,他学习一直努力、主动、积极,思辨能力比较强。刚来时没有上过学,但现在无论藏汉文水平在他的同龄人中算是非常不错的,现在藏文书法已经练习草体字了。经学方面也是,能背诵《补地俄阿》(《五藏大法》)中的4部法,这是修习显宗最基本的经书之一。
我发现他看东西时有点眯眼睛,问他是不是有点近视了,他不好意思地笑了。
大家都说,你现在年纪小,一定要注意保护眼睛,要劳逸结合。
在3个少年活佛中,贵桑旺堆长相显得威严,很少笑。
趁他们几个在与任波切讨论问题时,我与他的森本边巴次仁聊了来。
他说活佛贵桑旺堆的“父亲在他们掣签的头天晚上病逝了,母亲是3年前过世的。两位父母命太薄,撇下他们姊妹4人,两个姐姐在日喀则一中上高一,由于父母都是养路工人,所以单位把他哥哥安排在唐古拉山那边的工段工作。
“父母过世后,两个姐姐生活没了依靠,当时的交通部黄副部长得知此事后,说这是我们的人,我们得管到底。两个女孩的学费已经不用人操心了,后来生活费也有了着落。”
“想想怪可怜的。”他指着墙上的照片说,“这就是那位黄副部长,现在是重庆市的市委书记了。恩人哪!”说话间边巴次仁的两眼已溢出了泪水。看得出,他们之间感情很深。
说到家世,小活佛一直强忍泪水,说到两个姐姐,他潸然泪下。我这才觉得他为什么脸上少笑,为什么总是显得心事重重。他毕竟才虚岁17岁。
早知如此我该避开他问这些,我觉得当着他的面问此事是不是太冒昧了,又庆幸没有直接问他。不知者不为过吧。
3位少年活佛中他年龄最大,坚赞诺布16岁,南追15岁,这都是虚岁,可能前后差一年吧。对于一个十几岁的少年连续几年丧失双亲,是有些接受不了。想想原来生活在欢欢乐乐的6口之家和一个热热闹闹的养路工段,忽然之间一切都变了,他自己由普通人成了活佛。我再不敢问他对父母的印象和过去一切美好的童年回忆,我赶快把话题转移——
“贵桑旺堆啦,你的家乡在哪里?离开后回去过吗?”
“我生在道班里,在藏北,从唐古拉山下来第三公路段,那就是我的家乡。被选为灵童候选人接出来后,再也没有回去过,等学成后我会回去的。”
“到扎寺后还去过哪里?”
“拉萨的三大寺,山南的桑耶寺、昌珠寺、雍布拉康,林周县的热振寺等寺院都去朝拜过。”我逗趣地告诉他热振寺下的大平原是我的家乡,他将信将疑地看着我笑。
“2002年去上海、苏州、杭州、福建等沿海省市参观学习过,还朝拜了浙江的普陀山,2004年底本来安排我到广东、深圳、海南等南方沿海省市参观学习的,但是到拉萨后知道青海玉树贡萨寺的秋杰活佛来寺院讲经,我就放弃了去内地的机会。去内地以后还会有机会的,可是秋杰活佛讲的这部经据说近几十年没有人讲过,而且能讲下来的人也很少,我不愿失去这么难得的机会。再说,活佛已经是近80岁的人了。”在他心目中再没有什么比修习佛学更有诱惑力的了,我由衷地为他那种修佛至上、求学若渴的精神所感动。
“你还有什么业余爱好吗?”
“我有时也翻翻杂志,也是一种学习汉文的途径吧。”说着拿出几本刊物让我们看,有藏文的,更多的是汉文的,还有《中国西藏》杂志。
“你的生活来源呢?”
“每月国家给我近500元的费用。除了伙食费、电话费、电费等没有什么花销。”
“你喜欢吃什么?平时吃什么?”
“我们常吃包子,很好吃。平时还是以糌粑为主。有时别人把我接出去到饭馆吃饭,菜的味道非常诱人,但是菜里总有蒜,我们僧人是不允许吃的,吃蒜对佛不敬。”
“你现在正长身体,营养要跟上学习才更好。”
“牛肉、羊肉经常吃,炒着吃,还切成大块煮了吃,我们伙食不错的。”
采访匆匆结束了,本来约好什么时候他们姐弟相聚时也叫上我们,约好他辨经时我们去观摩,约好……由于我们的时间总是不凑巧,计划都搁置了,留着以后去再续吧。
临行时去他那告别,那是星期天,寺院许多僧人都在过林卡,我生怕找不到他,谁知他的僧舍里却传出诵经的声音。
“人家都去过林卡了,你怎么还在用功?”
“我从来都不去过林卡的。”
“为什么?不喜欢跟大家聚会吗?”
“那倒不是。我得抓紧学习,不能落在别人后面!”他的口气可坚定呢。
走出贵桑旺堆的僧舍,我思绪万千,相信他以后一定能成为藏传佛教的大学问家。
聪明伶俐的阿旺南追
候选灵童年龄最小的一位俗名阿旺南追,落选后,他被认定为谢图门县扎西格佩寺第三辈琼布活佛转世,法名阿旺强巴坚赞。他借读在扎寺已有3年了,身边有两个侍僧,一个是森本(经师兼管家)贵桑顿丹,是位中年僧人;一个是索本(负责生活),叫旦杰,今年才20岁。
阿旺南追今年虚岁15岁,长得灵秀,一脸稚气、聪慧,无拘无束。是个无论长相还是脾气秉性都非常惹人疼爱的“小小伙儿”。
那天他们做完佛事活动后,我上前跟他打招呼,毕竟有时候没见了。他高兴地笑着说:“走,上我那儿坐坐去。”
扎寺我去过多少次了,那纵横交错、曲曲弯弯的小路总是让我摸不清记不住的,跟着这位少年活佛走进了他的扎仓。
小楼的这层有三间房,走进的这间朝南,阿旺南追进门后朝他的宝座上一坐,显得有些疲劳,毕竟在露天规规矩矩地“盘腿”坐了一上午了。侍僧见来了客人赶紧给我们倒茶。
我坐在南面窗户前的藏式床垫上,一边还是一张床,另一边是个小书柜似的,柜子里放有经书。窗台上随意放着几本书,有藏文的也有汉文的,还有一部电话。
床垫前是一张藏式茶几,上面还摆放着一盆鲜花,开得正艳。房间另一侧是一排藏式柜,柜子上整齐地摆放着一排酥油灯和净水碗,墙上挂着唐卡,九、十世班禅的画像和一位高僧的像镶在镜框里。
“那位高僧是谁?”
“他是任波切的前世——第二世琼布活佛。”阿旺南追告诉我。
“你是第三世琼布活佛了?你的寺庙在哪里?”
“我的庙在谢图门县,叫扎什格佩寺。我的寺庙历史久远,比扎什伦布寺建得还要早。”说着他递给我一张名片,嘱咐说“下面这个是我现在的电话。”
后来有一天他对我说,“写一篇我的寺院的历史,你能给我登在你们杂志上吗?”
“你给我照张像吧。”他边说边站在前世琼布活佛的像前。同行的大徐用数码相机照完给他看,“这东西真快,还有别的吗?”大徐教他如何翻页,他就一张一张地翻着,边看边笑,两只大眼睛充满了好奇,稚气的脸上读出的只有新奇。
“教我也照一张,是这样吗?”他边说边找目标,看样子摸过这玩艺。
“能拿出来吗?”
“要到街上冲印照片的地方才能印出来,日喀则有没有这项业务还不知道。”他若有所思地“噢”了一声。
后来他又拿起我的相机,“好沉哪!”“这干什么用?”“那个怎么用?”地问个不停,一会儿他就弄明白了大概,开始端着机子到处瞄,偶尔还拍上一张。
“你天天背着相机工作,不累吗?这么一会工夫,我的手都疼了。你们太不容易了。”
别瞧他年纪小,还挺关心人的。
一通拍照一阵欢笑后,我问南追活佛“你属什么?哪年生人?”
“我属羊。我想想啊,对了阿妈是1991年6月份生的我。”
“那你才14岁?”
“按我们藏族算法是15岁了!”
“人家说你是独生子,对吗?”
“你的消息不灵通,我还有个妹妹。你看,墙上那张照片就有她,今年都6岁了。这是妈妈。”他边笑我边指给我看。
照片里有一个甜甜乖乖的小姑娘依偎在妈妈身旁。
“小妹妹是你到寺庙后才有的,你见过她吗?想她们吗?日喀则到拉萨交通方便,常回家吧?”
“她可喜欢我呢,我回家时见过她。这么多年我只回过4次家,偶尔父母也来看我。现在我已经习惯在寺庙生活了。我连自己的寺庙都很少回去,得专心学习,不能分心。”他说话时那神态可认真呢。
“那你都学些什么?自己觉得学的怎么样?”
“肯定主要是学经了,还有藏文、汉文,原来还学过一点算术什么的。我的汉文学到第五册了,藏文当然没问题!”他特别自信地告诉我。
“学经到什么程度了呢?”
这回他和他的侍僧一起数给我:现在主要是学习《五藏大法》,这是佛学的根本,已经学了其中的两部了,还学密宗经书和自己寺庙——就是扎什格佩寺要求学习的必学经书(看来每个庙都有自己的学经规程),学过的经书都能背下来,比他同龄人学的多多了。
侍僧贵桑顿旦介绍说:“任波切特别聪明,非常机灵、智慧,头脑灵活,学东西特别快,一点就通。你们刚才也看见了,相机摆弄了一会儿就全明白了。现在年纪还小,不过对于学习他还是很自觉的,学经进度也不比别人慢,况且他还得完成自己本寺的学习任务。任波切的藏文水平要是在学校可能达到初中二年级了吧,他藏文的字体练得很好,大家都夸奖的。你看,这是他的汉语文作业本,觉得怎么样?任波切的经师高僧达瓦啦今年74岁高龄了,也是扎寺民管会副主任平啦和年札啦的经师。达瓦啦也特别喜欢任波切那个机灵劲,夸他聪明,学习勤奋,记忆力好。”
“跟我说说你的作息时间好吗?”
“这点小事,我告诉你啊,”小南追活佛掰着手指头说,“早晨6点半到8点,起床、拜佛、背诵经书、自学;早饭、洗漱后,9点开始自学、复习,当然都是佛经了;11点去经学堂参加辨经;12点半回来,练练字,温习文化课;午饭后,2点到4点学文化;4点午休;5点到7点半,到经师达瓦啦那里请教疑难问题、经师讲授新课;7点半稍事休息,8点到9点半去多加大院参加辨经;晚饭后诵《卡顿》经(即僧人日常念诵的经文),差不多11点左右就休息了。基本上每天如此。”
“你年纪还小,埋头看书要注意保护眼睛哟。”
“我没问题,眼睛好着呢。只是经常感冒,有什么办法吗?”
“过两年你再长大几岁就好了。现在嘛,多穿点别贪凉,多吃点好吃的,把身体练得棒棒的,身体好了就不得病了。”
“我们吃的不错。”
“阿妈经常给你带好吃的吧?”
“阿妈没有工作,爸啦做生意。我不让他们带东西来,可是他们还是经常带些好吃的给我们。其实国家给我们的钱够用了。”他脸上总闪着稚气未脱的天真和那个转不够的小脑袋瓜,特别招人喜爱。
告别了这位琼布活佛,回味着这几次采访,他真是一位机智、机敏、机灵、灵活、聪明、活泼、无忧无虑、少约束的少年活佛。
聪明伶俐的阿旺南追
候选灵童年龄最小的一位俗名阿旺南追,落选后,他被认定为谢图门县扎西格佩寺第三辈琼布活佛转世,法名阿旺强巴坚赞。他借读在扎寺已有3年了,身边有两个侍僧,一个是森本(经师兼管家)贵桑顿丹,是位中年僧人;一个是索本(负责生活),叫旦杰,今年才20岁。
阿旺南追今年虚岁15岁,长得灵秀,一脸稚气、聪慧,无拘无束。是个无论长相还是脾气秉性都非常惹人疼爱的“小小伙儿”。
那天他们做完佛事活动后,我上前跟他打招呼,毕竟有时候没见了。他高兴地笑着说:“走,上我那儿坐坐去。”
扎寺我去过多少次了,那纵横交错、曲曲弯弯的小路总是让我摸不清记不住的,跟着这位少年活佛走进了他的扎仓。
小楼的这层有三间房,走进的这间朝南,阿旺南追进门后朝他的宝座上一坐,显得有些疲劳,毕竟在露天规规矩矩地“盘腿”坐了一上午了。侍僧见来了客人赶紧给我们倒茶。
我坐在南面窗户前的藏式床垫上,一边还是一张床,另一边是个小书柜似的,柜子里放有经书。窗台上随意放着几本书,有藏文的也有汉文的,还有一部电话。
床垫前是一张藏式茶几,上面还摆放着一盆鲜花,开得正艳。房间另一侧是一排藏式柜,柜子上整齐地摆放着一排酥油灯和净水碗,墙上挂着唐卡,九、十世班禅的画像和一位高僧的像镶在镜框里。
“那位高僧是谁?”
“他是任波切的前世——第二世琼布活佛。”阿旺南追告诉我。
“你是第三世琼布活佛了?你的寺庙在哪里?”
“我的庙在谢图门县,叫扎什格佩寺。我的寺庙历史久远,比扎什伦布寺建得还要早。”说着他递给我一张名片,嘱咐说“下面这个是我现在的电话。”
后来有一天他对我说,“写一篇我的寺院的历史,你能给我登在你们杂志上吗?”
“你给我照张像吧。”他边说边站在前世琼布活佛的像前。同行的大徐用数码相机照完给他看,“这东西真快,还有别的吗?”大徐教他如何翻页,他就一张一张地翻着,边看边笑,两只大眼睛充满了好奇,稚气的脸上读出的只有新奇。
“教我也照一张,是这样吗?”他边说边找目标,看样子摸过这玩艺。
“能拿出来吗?”
“要到街上冲印照片的地方才能印出来,日喀则有没有这项业务还不知道。”他若有所思地“噢”了一声。
后来他又拿起我的相机,“好沉哪!”“这干什么用?”“那个怎么用?”地问个不停,一会儿他就弄明白了大概,开始端着机子到处瞄,偶尔还拍上一张。
“你天天背着相机工作,不累吗?这么一会工夫,我的手都疼了。你们太不容易了。”
别瞧他年纪小,还挺关心人的。
一通拍照一阵欢笑后,我问南追活佛“你属什么?哪年生人?”
“我属羊。我想想啊,对了阿妈是1991年6月份生的我。”
“那你才14岁?”
“按我们藏族算法是15岁了!”
“人家说你是独生子,对吗?”
“你的消息不灵通,我还有个妹妹。你看,墙上那张照片就有她,今年都6岁了。这是妈妈。”他边笑我边指给我看。
照片里有一个甜甜乖乖的小姑娘依偎在妈妈身旁。
“小妹妹是你到寺庙后才有的,你见过她吗?想她们吗?日喀则到拉萨交通方便,常回家吧?”
“她可喜欢我呢,我回家时见过她。这么多年我只回过4次家,偶尔父母也来看我。现在我已经习惯在寺庙生活了。我连自己的寺庙都很少回去,得专心学习,不能分心。”他说话时那神态可认真呢。
“那你都学些什么?自己觉得学的怎么样?”
“肯定主要是学经了,还有藏文、汉文,原来还学过一点算术什么的。我的汉文学到第五册了,藏文当然没问题!”他特别自信地告诉我。
“学经到什么程度了呢?”
这回他和他的侍僧一起数给我:现在主要是学习《五藏大法》,这是佛学的根本,已经学了其中的两部了,还学密宗经书和自己寺庙——就是扎什格佩寺要求学习的必学经书(看来每个庙都有自己的学经规程),学过的经书都能背下来,比他同龄人学的多多了。
侍僧贵桑顿旦介绍说:“任波切特别聪明,非常机灵、智慧,头脑灵活,学东西特别快,一点就通。你们刚才也看见了,相机摆弄了一会儿就全明白了。现在年纪还小,不过对于学习他还是很自觉的,学经进度也不比别人慢,况且他还得完成自己本寺的学习任务。任波切的藏文水平要是在学校可能达到初中二年级了吧,他藏文的字体练得很好,大家都夸奖的。你看,这是他的汉语文作业本,觉得怎么样?任波切的经师高僧达瓦啦今年74岁高龄了,也是扎寺民管会副主任平啦和年札啦的经师。达瓦啦也特别喜欢任波切那个机灵劲,夸他聪明,学习勤奋,记忆力好。”
“跟我说说你的作息时间好吗?”
“这点小事,我告诉你啊,”小南追活佛掰着手指头说,“早晨6点半到8点,起床、拜佛、背诵经书、自学;早饭、洗漱后,9点开始自学、复习,当然都是佛经了;11点去经学堂参加辨经;12点半回来,练练字,温习文化课;午饭后,2点到4点学文化;4点午休;5点到7点半,到经师达瓦啦那里请教疑难问题、经师讲授新课;7点半稍事休息,8点到9点半去多加大院参加辨经;晚饭后诵《卡顿》经(即僧人日常念诵的经文),差不多11点左右就休息了。基本上每天如此。”
“你年纪还小,埋头看书要注意保护眼睛哟。”
“我没问题,眼睛好着呢。只是经常感冒,有什么办法吗?”
“过两年你再长大几岁就好了。现在嘛,多穿点别贪凉,多吃点好吃的,把身体练得棒棒的,身体好了就不得病了。”
“我们吃的不错。”
“阿妈经常给你带好吃的吧?”
“阿妈没有工作,爸啦做生意。我不让他们带东西来,可是他们还是经常带些好吃的给我们。其实国家给我们的钱够用了。”他脸上总闪着稚气未脱的天真和那个转不够的小脑袋瓜,特别招人喜爱。
告别了这位琼布活佛,回味着这几次采访,他真是一位机智、机敏、机灵、灵活、聪明、活泼、无忧无虑、少约束的少年活佛。
聪明伶俐的阿旺南追
候选灵童年龄最小的一位俗名阿旺南追,落选后,他被认定为谢图门县扎西格佩寺第三辈琼布活佛转世,法名阿旺强巴坚赞。他借读在扎寺已有3年了,身边有两个侍僧,一个是森本(经师兼管家)贵桑顿丹,是位中年僧人;一个是索本(负责生活),叫旦杰,今年才20岁。
阿旺南追今年虚岁15岁,长得灵秀,一脸稚气、聪慧,无拘无束。是个无论长相还是脾气秉性都非常惹人疼爱的“小小伙儿”。
那天他们做完佛事活动后,我上前跟他打招呼,毕竟有时候没见了。他高兴地笑着说:“走,上我那儿坐坐去。”
扎寺我去过多少次了,那纵横交错、曲曲弯弯的小路总是让我摸不清记不住的,跟着这位少年活佛走进了他的扎仓。
小楼的这层有三间房,走进的这间朝南,阿旺南追进门后朝他的宝座上一坐,显得有些疲劳,毕竟在露天规规矩矩地“盘腿”坐了一上午了。侍僧见来了客人赶紧给我们倒茶。
我坐在南面窗户前的藏式床垫上,一边还是一张床,另一边是个小书柜似的,柜子里放有经书。窗台上随意放着几本书,有藏文的也有汉文的,还有一部电话。
床垫前是一张藏式茶几,上面还摆放着一盆鲜花,开得正艳。房间另一侧是一排藏式柜,柜子上整齐地摆放着一排酥油灯和净水碗,墙上挂着唐卡,九、十世班禅的画像和一位高僧的像镶在镜框里。
“那位高僧是谁?”
“他是任波切的前世——第二世琼布活佛。”阿旺南追告诉我。
“你是第三世琼布活佛了?你的寺庙在哪里?”
“我的庙在谢图门县,叫扎什格佩寺。我的寺庙历史久远,比扎什伦布寺建得还要早。”说着他递给我一张名片,嘱咐说“下面这个是我现在的电话。”
后来有一天他对我说,“写一篇我的寺院的历史,你能给我登在你们杂志上吗?”
“你给我照张像吧。”他边说边站在前世琼布活佛的像前。同行的大徐用数码相机照完给他看,“这东西真快,还有别的吗?”大徐教他如何翻页,他就一张一张地翻着,边看边笑,两只大眼睛充满了好奇,稚气的脸上读出的只有新奇。
“教我也照一张,是这样吗?”他边说边找目标,看样子摸过这玩艺。
“能拿出来吗?”
“要到街上冲印照片的地方才能印出来,日喀则有没有这项业务还不知道。”他若有所思地“噢”了一声。
后来他又拿起我的相机,“好沉哪!”“这干什么用?”“那个怎么用?”地问个不停,一会儿他就弄明白了大概,开始端着机子到处瞄,偶尔还拍上一张。
“你天天背着相机工作,不累吗?这么一会工夫,我的手都疼了。你们太不容易了。”
别瞧他年纪小,还挺关心人的。
一通拍照一阵欢笑后,我问南追活佛“你属什么?哪年生人?”
“我属羊。我想想啊,对了阿妈是1991年6月份生的我。”
“那你才14岁?”
“按我们藏族算法是15岁了!”
“人家说你是独生子,对吗?”
“你的消息不灵通,我还有个妹妹。你看,墙上那张照片就有她,今年都6岁了。这是妈妈。”他边笑我边指给我看。
照片里有一个甜甜乖乖的小姑娘依偎在妈妈身旁。
“小妹妹是你到寺庙后才有的,你见过她吗?想她们吗?日喀则到拉萨交通方便,常回家吧?”
“她可喜欢我呢,我回家时见过她。这么多年我只回过4次家,偶尔父母也来看我。现在我已经习惯在寺庙生活了。我连自己的寺庙都很少回去,得专心学习,不能分心。”他说话时那神态可认真呢。
“那你都学些什么?自己觉得学的怎么样?”
“肯定主要是学经了,还有藏文、汉文,原来还学过一点算术什么的。我的汉文学到第五册了,藏文当然没问题!”他特别自信地告诉我。
“学经到什么程度了呢?”
这回他和他的侍僧一起数给我:现在主要是学习《五藏大法》,这是佛学的根本,已经学了其中的两部了,还学密宗经书和自己寺庙——就是扎什格佩寺要求学习的必学经书(看来每个庙都有自己的学经规程),学过的经书都能背下来,比他同龄人学的多多了。
侍僧贵桑顿旦介绍说:“任波切特别聪明,非常机灵、智慧,头脑灵活,学东西特别快,一点就通。你们刚才也看见了,相机摆弄了一会儿就全明白了。现在年纪还小,不过对于学习他还是很自觉的,学经进度也不比别人慢,况且他还得完成自己本寺的学习任务。任波切的藏文水平要是在学校可能达到初中二年级了吧,他藏文的字体练得很好,大家都夸奖的。你看,这是他的汉语文作业本,觉得怎么样?任波切的经师高僧达瓦啦今年74岁高龄了,也是扎寺民管会副主任平啦和年札啦的经师。达瓦啦也特别喜欢任波切那个机灵劲,夸他聪明,学习勤奋,记忆力好。”
“跟我说说你的作息时间好吗?”
“这点小事,我告诉你啊,”小南追活佛掰着手指头说,“早晨6点半到8点,起床、拜佛、背诵经书、自学;早饭、洗漱后,9点开始自学、复习,当然都是佛经了;11点去经学堂参加辨经;12点半回来,练练字,温习文化课;午饭后,2点到4点学文化;4点午休;5点到7点半,到经师达瓦啦那里请教疑难问题、经师讲授新课;7点半稍事休息,8点到9点半去多加大院参加辨经;晚饭后诵《卡顿》经(即僧人日常念诵的经文),差不多11点左右就休息了。基本上每天如此。”
“你年纪还小,埋头看书要注意保护眼睛哟。”
“我没问题,眼睛好着呢。只是经常感冒,有什么办法吗?”
“过两年你再长大几岁就好了。现在嘛,多穿点别贪凉,多吃点好吃的,把身体练得棒棒的,身体好了就不得病了。”
“我们吃的不错。”
“阿妈经常给你带好吃的吧?”
“阿妈没有工作,爸啦做生意。我不让他们带东西来,可是他们还是经常带些好吃的给我们。其实国家给我们的钱够用了。”他脸上总闪着稚气未脱的天真和那个转不够的小脑袋瓜,特别招人喜爱。
告别了这位琼布活佛,回味着这几次采访,他真是一位机智、机敏、机灵、灵活、聪明、活泼、无忧无虑、少约束的少年活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