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阿尼玛卿雪山到纳木措湖畔,他的名字在藏区人尽皆知。没有签约的唱片公司,没有大手笔的运作与华丽的包装,他却被藏族百姓誉为“草原百灵、藏族歌王”。来自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久治县,有着优美歌喉、娴熟弹奏技巧的藏族歌手谢旦,多年来坚持着不媚俗、不追名逐利的独立音乐人的精神,坚持着“为百姓而歌唱”的音乐梦想,受到藏族群众的尊敬和热爱。
年宝玉则山下飞出百灵鸟
年宝玉则雪山下,绿色的牧场望不到尽头。在这里,人们唱歌就像说话一样自然。出生在辽阔天地间的谢旦,除了学着大人们唱歌,还被藏族传统乐器——龙头琴的美妙音色深深吸引。
痴迷音乐的母亲从一把旧吉他上摸索出了音阶,还弹奏出简单的旋律,成为谢旦弹奏的启蒙老师。
12岁那年,谢旦央求父亲从一个外地人手中买下一把小吉他,并在当天下午就登上了久治县县庆演出的舞台。人们为他小小年纪就登台演出啧啧称赞的同时,还被他手中的乐器吸引——上世纪80年代的草原上,这把小小的吉他是许多人不曾见过的稀罕物。
从那一天起,谢旦的歌唱总是伴着弦乐,或是龙头琴,或是曼陀铃。琴弦流淌出的清澈音色伴着自弹自唱成为这位草原歌手的标志。
谢旦告诉记者,自弹自唱的音乐形式在藏区已有几百年历史,但老家会弹奏乐器的人却凤毛麟角。“我希望用自己的弹奏唤醒人们对这样美好的音乐形式的记忆。”谢旦说。
如同草原上过去行游四方的格萨尔说唱艺人一样,谢旦在藏区辽阔的土地上为人们歌唱。歌唱美丽的家乡和灿烂的藏族文化,吟诵最虔诚的祈祷……
从川西的贡嘎神山到藏北的羌塘草原,从玉树地震后的废墟到拉萨人头攒动的朗玛厅,他所到之处,人们手捧洁白哈达热烈欢迎。
为百姓歌唱
从孩子到老人,从牧人到学者,人们被谢旦的歌声打动。谢旦说,正是因为与百姓情感上的共鸣他才这么受欢迎。这种共鸣来自牧区的生活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仔细聆听谢旦的歌,有的是歌颂雪域的神奇壮美,有的是劝诫人们端正自己的言行举止,有的是鼓励牧区的家长送孩子去学校念书……他甚至还把自己热爱的足球也写进了歌里。
2010年玉树地震后,谢旦赴灾区演出,离开时手捧哈达送行的人们一拨接着一拨,让他无法踏入机场的安检通道。
离开玉树,谢旦很快写出一首《团结之声》,呼吁人们团结起来战胜困难。
“我想这首歌对于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都有积极意义”,他说,“藏区有很多的地方条件艰苦,环境闭塞,我希望自己的歌声能对人们起到一些教育作用,”谢旦说。
青海省社会科学院藏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才项多杰说,谢旦的歌曲吸收了藏族传统的弹唱艺术的精华,唱出了藏区的山山水水,作品从方方面面折射出厚重的藏族历史文化,还蕴含丰富的宗教情怀,能深深打动藏族百姓。
如今,谢旦还尝试在作品中加入更丰富的内容,以传统的音色、旋律为媒介,把更丰富的音乐形式和音色展示给老百姓。比如把钢琴、手风琴等音色加到龙头琴中,把说唱加到传统的旋律中。
“总之,作品首先考虑的是老百姓是否接受和喜欢。有了他们的支持,我才有创作的动力。”谢旦说。
他回忆起有一次在西藏昌都,演出结束的第二天,一群年龄50多岁风尘仆仆的中年人在清晨敲开了他的宾馆房间门。他们径直走进房间,席地而坐,把谢旦仔细端详一番后要他为他们唱首歌。
他们告诉谢旦,为了看他演出,他们头一天一大早就从村子里坐着拖拉机出发,不料拖拉机坏在半路,耽误了两天,赶到昌都时演出已经结束。
一阵温暖涌进谢旦心中,于是他就在宾馆房间里弹唱起来。“歌迷”们目不转睛如痴如醉,听完后很满足地走了。“虽然没有任何言语,我却能感觉到他们的质朴和真诚,这是让我最感动的东西。”谢旦说。
为理想守卫传统
从12岁登台到如今已过而立之年,谢旦已从一个腼腆羞涩的牧区小男孩变成家喻户晓的明星。他说,虽然音乐中的元素越来越丰富,但风格基本没有什么改变。虽然名气越来越大,他至今也未签约任何唱片公司。
“以前想支持我的人让我参加比赛,希望我走得远一点,但是我怕离开了牧区,风格会随环境改变,老百姓会觉得我离他们太远,所以就一直坚持自己的风格走到了现在,”他说。
在西宁,他和三位志同道合的年轻人一起创办了赞丹洛玛工作室,坚持创作着自己的音乐。来自东北的王海滨告诉记者,工作室成立三年,他不仅学会了藏语,还能熟练地演唱藏语歌曲。在他眼里,藏族音乐感染力极强,能迅速地调动情绪。
“藏族人天生爱音乐,但是现在流行音乐对人们冲击很大,很多人缺乏辨别优劣的能力,一味地唱流行歌,忘记了自己宝贵的音乐文化,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谢旦说。
而谢旦的梦想正是用自己的音乐引导人们欣赏真正的美好。“想用自己的歌声去影响一代年轻人,让他们不要忘记自己的文化和根在哪,”他表示。
他告诉记者,希望自己在将来能用更多的时间对原生态的歌曲进行记录和收集,“劳动时的歌声最美,盖房子、播种、收割、放牧……这一切给了我们表达的最原始的动力,”他说,“生活与传统是我最好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