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长得并不高大、魁梧,然而,他却如一座巍巍大山,努力用自己的躯体撑起藏文化的一片灿烂星空。由他领衔编辑出版的《甘孜藏文报》、《康巴印画》、《康巴 传媒网》、《康巴月末》等藏文报刊在康巴地区影响是非常大的。对那些渴望走上富裕道路的农牧民而言,这种影响已经深入到了他们心里。
他就是著名藏文传媒人、甘孜日报社副总编辑根秋多吉。
帐篷学校里的求学之路
根秋多吉出生在德格县一个叫柯洛洞的地方,虽然德格县曾因德格印经院被誉为藏区文化三大发祥中心,但对于那些远离县城的边远村寨而言,受教育的机会仍然是 有限的。特别是像柯洛洞这样的小村寨,在那个年代上学校是极其奢望的一件事情。也正是这个原因,根秋多吉到了10岁那年才进入到了具有现代意义的学校 ----柯洛洞小学接受正规的教育。由于早前曾受到过外公的藏文基础教育,进校后的根秋多吉对学习的渴望是强烈的。
到了他上四年级时,即1982年,根秋多吉获悉四川省的第一所藏文学校将在德格县的竹庆地区创办,兴奋之余的他立即把这一消息告诉了家人。家人听后同意他 去报考省藏校。经过考试,他被省藏校录取了。于是,在舅舅的护送下,他们骑了两天的马终于来到了省藏校所在地竹庆乡。因为学校才刚刚开始筹建,校址上出了 一些残墙和几顶帐篷外,其他一无所有。刚开始时,根秋多吉只能暂时寄住在一个自己带了帐篷的同学那里,待到学校的帐篷搭建起来以后,根秋多吉才有了自己的 栖身之地。就这样在严冬仍然包裹着的海拔4200米的冻土之上,根秋多吉开始了他的帐篷求学之路。
那个时候的省藏文学校还算不上严格意义上的学校,学校没有校舍,没有课桌,学生们只能在帐篷里盘腿而坐听老师讲课。当时,学校只有一顶能容纳40人的帐篷 做教室,多余的30多个学生只能坐在帐篷外的雪地上听课。在生活方面,学生都是自己带口粮自己做饭吃,吃水要自己担,尤其是到了冬季,学生们只能用石头凿 开河面上的冰才能取到水,燃料则要靠自己到野外去捡拾牛粪来解决。然而,就是在这样的环境和条件下,根秋多吉仍然一如既往的坚持着自己求学的信念。为了尽 早掌握更多的藏文化知识,根秋多吉每天早上4、5点钟就起床背书。最初,他几乎是用死记硬背的办法把藏文中的《因明学》、《声明学》和《诗学》背诵了下 来,后来随着逐渐掌握了学习方法,他的学习成绩开始突飞猛进,并成为了班上的优等生。到了4年后,所有的学业完成时,根秋多吉已经是全班汉藏文两种文字都 非常优秀的学生了。然而,当毕业分配时,学校推荐他到北京和成都工作时,根秋多吉谢绝了,他告诉老师自己想留在家乡的土地上为民族文化的发展做贡献。于 是,他选择到《甘孜报社》工作,从而开始了他的新闻职业之旅。
在奋斗中实现理想
到报社后不久,新的压力很快就将工作新鲜感击垮:《甘孜日报》以新闻和翻译为主要内容,新闻作品的语法特点和根秋多吉在省藏校的学习很难找到公共点。面对着新的考验,根秋多吉给自己制定了日程表,每天严格按照日程表安排学习。
同时为了尽早进入角色,根秋多吉开始自修新闻写作。那一年的“五·一”劳动节,街上搞庆祝活动,根秋多吉看着热闹的人群,很想写一点东西来表达自己内心的 感受。可到底写什么,怎么写,他摸不着头绪。最后勉强写了一篇稿子交到编辑手里,结果却是石沉大海。但就是从那次开始更加坚定了根秋多吉写作的信心。之 后,凡是康定城的街上举办活动,他都会去采访。一次街上举办了一个野生动物展览,根秋多吉以此为新闻由头写了一篇新闻稿,并配上照片。没过两天,这篇稿件 终于被报纸采用了。以后,随着一件件新闻稿件被采用,根秋多吉的新闻写作之路逐步走上了轨道。他的新闻作品先后被《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报道》、《四 川日报》、《华西都市报》、《中国西藏》、《四川民族》、《西藏日报》、《青海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报刊电台所采用,并连续25年荣获全国少数民族 报纸好新闻奖、全国城市党报好新闻奖、全国五省藏区报纸好新闻奖、四川省好新闻奖等省级以上各类新闻奖项116次,其中一等奖21次。
1989年,随着根秋多吉写作水平的提高,他开始到藏文报三版当编辑工作。《甘孜日报》藏文报三版以副刊为主,根秋多吉接手后,便设法增加多个栏目,从而 增强报纸的阅读性。在做编辑时,根秋多吉发现,写藏文诗歌的人群比较多,小说、散文、报告文学则基本伤无人问津。为引导作者的创作,根秋多吉率先垂范,自 己动笔写小说、写散文。这样激发起了一大批作者创作的热情,藏文报副刊的稿件直线上升。特别是在报社一些老同志的指点下,根秋多吉本身的创作藏、汉文作品 的能力有了长足的进步,一篇篇小说、散文、诗歌、报告文学在他的笔下诞生,并发表在《西藏文学》、《西藏日报》、青海《章恰尔》、《贡嘎山》等报刊。其中 小说《博情》获第三届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创作新人奖,小说《背运》获首届四川省少数民族优秀文学作品奖,散文《喜马拉雅的呼唤》获第二届四川省少数民族 优秀文学作品奖,藏文散文集《高原心迹》获第三届四川省少数民族优秀文学作品奖。
除了新闻写作与文学创作外,根秋多吉还有另一个强项,那就是摄影。
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当时的摄影还属于一种“高层次”的艺术,一般人很难涉足。除了一些专业摄影人士外,只有极少数经济条件不错的人才能去玩摄影。而那时 搞摄影的人都有些保守,都不愿意向别人传授摄影技术,在谈摄影时也都显出一副神秘的样子,给人感觉摄影是一件很复杂的精密的行动。所以,没人教根秋多吉摄 影,而只能靠他自己私下钻研。靠着一腔热情,根秋多吉终于坚持了下来。
那时,报社有一个暗房,只供两三个专业摄影记者使用。晚上,当人们下班后,根秋多吉就偷偷溜进暗房,对照书本,用自己买的定影粉、显影粉冲洗照片,一个通 宵一个通宵地干。他对照书本、对照新华社图片,冲洗自己拍摄的照片,探索着摄影的诀窍。到了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他在《甘孜日报》藏、汉文报上发表的照片比 专业摄影记者还要多。
根秋多吉在暗房冲洗照片的事,渐渐被人知道。可报社领导并没有批评他,这更加增添了他钻研摄影技术的信心。后来,暗房基本上是他一个人在使用。根秋多吉对 摄影的爱好几乎到了痴迷的程度,有一次家里失火,埋头于冲印照片的他全然不知,回去后才发现受到惊吓的妻子守着一地被别人“抢救”出来的家具呆呆地站在那 里。
当时,相机在甘孜日报社记者中并不普及,只有几个记者才有相机使用。刚上道的根秋多吉只得借别人的相机来用,之后好不容易等到自己拥一部亚西卡相机时,这 部相机却是个“半残废”。因为相机卷片器破损,所以每次拍摄时,他只能随身带上一把小铁钳。那时,人们经常看到他左手持相机,右手拿一个铁钳。再后来,他 找到铁匠打了一个小铁钩,这样才告别了钳子。
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根秋多吉的摄影作品先后在中国《国家地理》、《中国画报》、《今日中国》、《中国报道》、《民族画报》、《人民日报》海外版、《上海 城市导报》、《中国西藏》杂志等国家级报刊上发表。到目前为止,他有5000余幅摄影作品面世。而这些作品是他花了4、5千卷胶卷换来的。2008年,他 的部分摄影作品被选入北京奥运会,同格萨尔千幅唐卡一起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展出。
随着根秋多吉在工作上的出色表现,他从一名普通的编辑被提拔到领导岗位,担任甘孜日报社报副总编辑并分管藏文报工作。
作为副总编辑,根秋多吉要考虑的很多。虽然,新闻、翻译、编辑、策划和审稿等工作占据了他大量的时间,但是他始终铭记着自己童年时的那个梦想,那就是让自己用一生的时间去传播和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
让民族的梦想与时代一起飞翔
由于对外交流机会的增多,在与外界的交流中,根秋多吉对自己以前所学的知识有了新的思考和不同的认识,对自己固有的观点慢慢有了新的变化。
以前,在藏文翻译中当一个新术语出现后,西藏、青海、康巴三方的专家常常为术语的统一各持己见,都认为自己的翻译最准确。以后随着学术的不断交流,专家们 的大局观念也不断增强,都认为应该通过共同探讨来确定新术语的统一。这件事情对根秋多吉影响很大。随着接触的专家、学者增多,以及和汉族等其他民族的专 家、学者交流增多,根秋多吉的视野渐渐开阔,心胸越来越宽广,责任感也越来越强。
在当今青海、西藏等其他藏区拥有十多家公开出版的藏文报刊和网络的时代,根秋多吉认为,有着深厚民族文化的四川藏区更应该拥有自己的藏文精品传播平台。为 此,经过艰辛的努力,他带着不足13人团队将《甘孜藏文报》实现了从小报到大报、从大报到彩报的三大跨越,成为了全国继《西藏日报》、《青海日报》之后的 第三张藏文大报和真正意义上的全国第一张藏文彩报。同时,根秋多吉还利用访欧的机会,学习并大胆借用国外报纸美版技术,使《甘孜藏文报》的版式设计和内容 处于全国五省藏区领先的地位。
如何发展藏文报刊网络等传媒优势?如何弘扬和传播康巴文化?如何解决基层农牧区藏文读物较少的问题?根秋多吉决定从自己的本职工作做起。2003年,根秋 多吉牵头创办了《康巴月末》。作为藏区第一张文化专题为主的藏文特刊,《康巴月末》推出了藏族饮食文化、象雄文明与嘉绒文化、藏文书法艺术的演变等文化为 主的专题。2010年创办的《康巴印画》是《康巴月末》基础上的延伸,它是目前五省藏区第一本全彩色的藏文画刊,发行覆盖全国五省藏区和北京等地,受到了 广大读者的喜爱。“21世纪是网络时代,如果不发展新兴媒体,平面媒体就没有竞争力,报社应当寻求报刊结合、报网结合新路子”根秋多吉如是说。
2010年,根秋多吉牵头创办的康巴传媒网藏文版,甘孜藏文报的部分编辑记者整整用了一年的时间为该网站无偿录入了700多万字。网页的拦目策划、编辑、 网页的前台设计等环节都离不开根秋多吉的参与。最终甘孜藏文网成为了目前四川省和康巴地区唯一一家新闻为主的大型综合性门户网站,其读者覆盖全球100多 个国家和五省藏区。青海的一位学者评价根秋多吉时说,根秋多吉是弘扬康巴文化和传播康巴文化的领军人物之一,他创办的 “三个康巴”,即《康巴月末》、《康巴印画》、康巴藏文传媒网是弘扬和传播康巴文化的重要途径。
同我国著名佛教考古学家温玉成一起考察丹巴元代壁画
2011年5月3日,中新社发表了一篇根秋多吉采访著名考古学家温玉成教授有关成吉思汗陵墓可能在甘孜州的报道。一夜间,国内外的100多家大众媒体转载 了这篇稿件,甘孜州委、州政府对于轰动性的新闻也给予了特别的关注。州委主要领导亲自召集相关部门研究,并决定成立蒙古史迹调查组,让根秋多吉担任该调查 组组长参与甘孜州的文化调查和蒙古史迹调查工作。事后,根秋多吉跟随温玉成教授到原发地进行了详细调查。与此同时,他们还对康巴地区和特别是甘孜州的文物 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考察。期间,根秋多吉随温玉成教授走遍了甘孜州的18个县,并对临近地区青海玉树、西藏昌都、云南迪庆等地进行了藏文化和佛教考古。在丹 巴县他们发现元代古建筑佛教经堂;在道孚发现一座古代王陵;在石渠发现国内最早的宋代初期摩崖佛教造像;在嘉绒地区发现北宋和蒙元时期的古佛塔;在丹巴一 经堂碉内惊现元代佛寺壁画;在德格等地发现一批格萨尔时期珍贵文物;在青海玉树发现藏区现存最早的摩崖佛教造像;在西藏芒康首次发现了目前国内最大的吐蕃 时代的圆雕八大菩萨造像等。
在丹巴考察嘉绒文化
然而在考察后,根秋多吉心中却产生出一种忧虑来。他发现,很多民间的文化面临着断代的危险,如丹巴的嘉绒文化,可能在几十年内消失。一种责任感在根秋多吉 的心里油然而升,他决心设法保留下现有的资料。为此,根秋多吉又对阿坝州的大小金川、马尔康、黑水、九寨沟,雅安的天全,甘孜州的丹巴、泸定、康定等地实 地进行了考察调研。每到一地,他都与这些地方的嘉绒文化研究专家进行促膝交流,使其大家对嘉绒文化保护达成共识。为了推动这项工作,2010年《康巴印 画》特刊上专门编发了嘉绒文化专号,详细介绍嘉绒的历史演变和文化特征、语言文字、风俗习惯、民间歌舞以及建筑等。
在邓柯考察格萨尔文化
此外,根秋多吉还有一个愿望。他想借助温玉成教授对格萨尔进行考察,确定其是人还是神。如今,青海地区打算打造觉茹故里。这对甘孜州是一个挑战。然而甘孜 州对格萨尔的研究,长期以来只注重学术,注重对其史诗的研究,对格萨尔本人却缺乏研究。甘孜州要打造格萨尔故里,首先要做的是将格萨尔落地,对这位史诗般 的人物进行是人还是神的确定。而通过和温玉成教授一同考察,根秋多吉也收获颇多,同时对打造格萨尔故里有了深刻的认识。现在的工作之余,他按照州委主要领 导的安排,仍然还忙着格萨尔故里的建设方案。
忙,是根秋多吉生活的主题。本职工作、额外工作,工作占据了他的几乎所有时间。采访时,根秋多吉撩起衣袖时,记者看见,一块块黑斑浮现在他的手臂上。他说,皮肤过敏,可他没时间看病。
在甘孜日报社,有两间办公室的灯要常常亮到深夜以后,其中一盏就根秋多吉办公室的灯。经过25年的努力和奋斗,根秋多吉从一个牧民娃到民族干部,从一名中专生到双本科学历、从一名普通记者到双高级职称的学者,实现了他个人确定的奋斗目标。
在基层发放报刊
2002年,根秋多吉获甘孜州首届优秀新闻工作者称号,2006年获四川省第二届报纸副刊十佳编辑记者称号,2008年获四川省宣传文化系统首批“四个一 批”人才称号,2010被聘请为四川民族学院客座教授,2011年被聘请为全国藏语术语标准化工作委员会委员和四川省民语高评会评委。2011年参与中央 领导胡锦涛和李长春同志的直接关心下,由南京大学和五省区7家藏语党报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我国藏语新闻媒体影响力问题研究》课题。另外,其 藏文散文集《高原心迹》、译著《魂归佛国》、摄影作品集《康巴腹心道孚》、《四川藏区旅游文化百问》、《甘孜藏传佛教文化胜览》等专著也是接踵面世。多篇 作品还被选入二十一世纪大型论文集《走向新世纪》、《中国管理科学论坛》、《国际优秀论文选》、《全国新时期人文科学获奖成果精选》、《全国理论创新获奖 学术成果选》、《记者眼中的格萨尔故里》、《香溢百草园(藏文散文集)》、《青海藏文文学作品集1、2》、《民族文学研究》、《四川藏区》、《中国藏族妇 女》,其个人传略辑入《世界优秀专家人才名典》、《二十一世纪杰出专家》、《中国专家人名辞典》(第12卷)、《中华名人大典》。
如今根秋多吉承担了《甘孜日报》副总编、《甘孜藏文报》、《康巴印画》、《康藏天地》(汉文版)的执行总编,《康巴月末》主编、康巴传媒网总监。四川省藏 学研究学会理事、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摄影家协会会员、甘孜州译协会主席、甘孜州作家协会副主席。
即使取得了这样丰硕的成果,而且也获得了无数个荣誉,但作为一个有着远大抱负的新时代的媒体人,根秋多吉仍然怀揣着自己的理想:那就是为了民族文化的发展 进步,他希望在自己和同事们的努力下,通过办好母语报刊网络,能培养出农牧民群众自觉阅读报刊的习惯。他认为建设一个文明、富裕、进步的康巴是需要科学文 化知识和新的信息的,而现代藏语网络和报刊正承担着这样的责任。我们相信在根秋多吉的努力下,他一定会再次创造出辉煌的业绩来。
在奋斗中实现理想
到报社后不久,新的压力很快就将工作新鲜感击垮:《甘孜日报》以新闻和翻译为主要内容,新闻作品的语法特点和根秋多吉在省藏校的学习很难找到公共点。面对着新的考验,根秋多吉给自己制定了日程表,每天严格按照日程表安排学习。
同时为了尽早进入角色,根秋多吉开始自修新闻写作。那一年的“五·一”劳动节,街上搞庆祝活动,根秋多吉看着热闹的人群,很想写一点东西来表达自己内心的 感受。可到底写什么,怎么写,他摸不着头绪。最后勉强写了一篇稿子交到编辑手里,结果却是石沉大海。但就是从那次开始更加坚定了根秋多吉写作的信心。之 后,凡是康定城的街上举办活动,他都会去采访。一次街上举办了一个野生动物展览,根秋多吉以此为新闻由头写了一篇新闻稿,并配上照片。没过两天,这篇稿件 终于被报纸采用了。以后,随着一件件新闻稿件被采用,根秋多吉的新闻写作之路逐步走上了轨道。他的新闻作品先后被《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报道》、《四 川日报》、《华西都市报》、《中国西藏》、《四川民族》、《西藏日报》、《青海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报刊电台所采用,并连续25年荣获全国少数民族 报纸好新闻奖、全国城市党报好新闻奖、全国五省藏区报纸好新闻奖、四川省好新闻奖等省级以上各类新闻奖项116次,其中一等奖21次。
1989年,随着根秋多吉写作水平的提高,他开始到藏文报三版当编辑工作。《甘孜日报》藏文报三版以副刊为主,根秋多吉接手后,便设法增加多个栏目,从而 增强报纸的阅读性。在做编辑时,根秋多吉发现,写藏文诗歌的人群比较多,小说、散文、报告文学则基本伤无人问津。为引导作者的创作,根秋多吉率先垂范,自 己动笔写小说、写散文。这样激发起了一大批作者创作的热情,藏文报副刊的稿件直线上升。特别是在报社一些老同志的指点下,根秋多吉本身的创作藏、汉文作品 的能力有了长足的进步,一篇篇小说、散文、诗歌、报告文学在他的笔下诞生,并发表在《西藏文学》、《西藏日报》、青海《章恰尔》、《贡嘎山》等报刊。其中 小说《博情》获第三届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创作新人奖,小说《背运》获首届四川省少数民族优秀文学作品奖,散文《喜马拉雅的呼唤》获第二届四川省少数民族 优秀文学作品奖,藏文散文集《高原心迹》获第三届四川省少数民族优秀文学作品奖。
除了新闻写作与文学创作外,根秋多吉还有另一个强项,那就是摄影。
忙,是根秋多吉生活的主题。本职工作、额外工作,工作占据了他的几乎所有时间。采访时,根秋多吉撩起衣袖时,记者看见,一块块黑斑浮现在他的手臂上。他说,皮肤过敏,可他没时间看病。
在甘孜日报社,有两间办公室的灯要常常亮到深夜以后,其中一盏就根秋多吉办公室的灯。经过25年的努力和奋斗,根秋多吉从一个牧民娃到民族干部,从一名中专生到双本科学历、从一名普通记者到双高级职称的学者,实现了他个人确定的奋斗目标。
在基层发放报刊
2002年,根秋多吉获甘孜州首届优秀新闻工作者称号,2006年获四川省第二届报纸副刊十佳编辑记者称号,2008年获四川省宣传文化系统首批“四个一 批”人才称号,2010被聘请为四川民族学院客座教授,2011年被聘请为全国藏语术语标准化工作委员会委员和四川省民语高评会评委。2011年参与中央 领导胡锦涛和李长春同志的直接关心下,由南京大学和五省区7家藏语党报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我国藏语新闻媒体影响力问题研究》课题。另外,其 藏文散文集《高原心迹》、译著《魂归佛国》、摄影作品集《康巴腹心道孚》、《四川藏区旅游文化百问》、《甘孜藏传佛教文化胜览》等专著也是接踵面世。多篇 作品还被选入二十一世纪大型论文集《走向新世纪》、《中国管理科学论坛》、《国际优秀论文选》、《全国新时期人文科学获奖成果精选》、《全国理论创新获奖 学术成果选》、《记者眼中的格萨尔故里》、《香溢百草园(藏文散文集)》、《青海藏文文学作品集1、2》、《民族文学研究》、《四川藏区》、《中国藏族妇 女》,其个人传略辑入《世界优秀专家人才名典》、《二十一世纪杰出专家》、《中国专家人名辞典》(第12卷)、《中华名人大典》。
如今根秋多吉承担了《甘孜日报》副总编、《甘孜藏文报》、《康巴印画》、《康藏天地》(汉文版)的执行总编,《康巴月末》主编、康巴传媒网总监。四川省藏 学研究学会理事、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摄影家协会会员、甘孜州译协会主席、甘孜州作家协会副主席。
即使取得了这样丰硕的成果,而且也获得了无数个荣誉,但作为一个有着远大抱负的新时代的媒体人,根秋多吉仍然怀揣着自己的理想:那就是为了民族文化的发展 进步,他希望在自己和同事们的努力下,通过办好母语报刊网络,能培养出农牧民群众自觉阅读报刊的习惯。他认为建设一个文明、富裕、进步的康巴是需要科学文 化知识和新的信息的,而现代藏语网络和报刊正承担着这样的责任。我们相信在根秋多吉的努力下,他一定会再次创造出辉煌的业绩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