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青藏高原,你能想到什么?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美丽无限,还是人类科考迎难而上的勇气与毅力?作为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有着“世界屋脊”和“地球第三极”美誉的青藏高原又有着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
近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的大型科学纪录片《再登地球之巅》以“真实电影”的手法,为观众带来青藏科考第一现场的体验和感受,在宏大的地理背景和全球环境背景中,观众可以跟随节目的镜头穿越崇山峻岭,感受在世界屋脊进行科考的艰辛与成就,不仅以前所未有的视角揭示了青藏高原的壮丽景象和科学探秘,更记录了来自青藏科考第一现场的珍贵影像和科学家对大自然的深刻思考。
多维叙事 彰显青藏高原科考新成果
上世纪70年代,中国开展了第一次青藏科考,第二次青藏科考是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展开的,为全面呈现青藏高原的科考成果,纪录片从“亚洲水塔”、 “空中秘境”、“生命之极”、“人类边界”和“时间之尺”五个维度,展现这一伟大的科学壮举。对此,中国科学院院士傅伯杰表示,这部反映青藏科考的系列纪录片是从水、生态和人的角度来关注青藏科考的特点和成果。
在《亚洲水塔》中,我们读懂了水之于中国人的滋养与浸润,它凝结起了我们的民族文化,今天一代代科学家正在对青藏高原进行科学观察、监测和保护,以确保这座超级水塔能持续为人类提供水和生命的力量。在《空中秘境》中,我们看清了青藏高原上风的运行和水的方向,在一个由西风和季风主宰的空中秘境中,青藏高原的大气和它下方的水、生物,永不停歇的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塑造着今天青藏高原的面貌。在《生命之极》中,我们见证了青藏高原上动物的迁徙韵律,震惊于青藏高原上生存着中国40%的维管植物和43%的陆栖脊椎动物,构成了中国生物多样性的基石。在《人类边界》中,科学家不断摸索,划定生存的边界,约束自己的行为。人类正在通过这种方式,获得更多的福祉,以及更大、更长久的幸福。在《时间之尺》中,我们感叹于人类的渺小,在千万年的时间尺度上,人类诞生至今只是短暂的瞬间,但是,对自然和科学的探索,却是永恒的。
正是对一次次科考活动的真实记录,让原本枯燥乏味的科考工作瞬间变得更有意义和价值,观众们可以在一个个故事中感受到科考的艰辛与科研成果的来之不易,也对科学考察有了更加深入的认知。
院士口述 呈现青藏高原科考艰辛路
“这部纪录片将会是一个灯塔,照亮无数科学家和后来人前进的步伐,指引后来人探索的方向”,中国科学院院士何满潮对节目的播出如是说。
纪录片的精彩更多来源于故事的真实,作为反映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的纪录片,其中的人物故事往往更能让我们为之共情与共鸣。片中,我们见证了这支科考分队分队长康世昌的第11次珠峰之行,在这条路上,他曾经摔断过6根肋骨,掉进过冰裂隙,但却更加清晰了自己的科研之路。我们目睹了第二次青藏科考中年龄最大的科学家之一,81岁的徐祥德院士,虽然出现了严重的高原反应,仍然坚持来到海拔4300米的雪山南麓,在阿尼玛卿雪山冰川区进行“增雪补冰”试验,用人类的智慧和主观能动性进行缓“冰”之计。我们聆听了中国冰川学家崔之久因为严酷的环境和简陋的装备而在科考过程中4根手指冻伤截肢的故事,甚至还听到了那些为了科考将生命永远留在了青藏高原的科考勇士们的故事……
纪录片让我们看到了老一辈科学家的奉献和锲而不舍的精神,他们身体力行地践行着坚守只因为热爱,他们的科学精神和家国情怀激励着我们在新时期投身在自己喜欢的事业之中,因为只要有梦想,只要肯坚持,就一定能有所收获,或许这也是节目的另一层初衷。
匠心之作 影像记录生态密码
随着节目的播出,我们意识到青藏高原无论是对于科考还是生态环境保护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和价值。纪录片讲述的不仅仅是科学家的故事,更是一个保护青藏高原和地球环境的故事。
如何更好地呈现青藏高原的绝美风光,彰显科学考察工作的艰辛,节目组充分运用4K超高清摄影机、无人机空中摄影、延时摄影、移动轨道、三维动画、显微摄影、水下摄影、卫星遥感图片、激光扫描图片等多种拍摄方式,不仅生动具象地再现了青藏高原的绝美风光,更刻画出了科考环境的艰苦与危险。透过镜头,我们看到了可可西里无人区的雄浑壮阔,看到了黑颈鹤等珍稀的动植物奇观,同时我们还看到为了获取岩芯,科研人员在超过1米浪高的湖面面临失温的不确定性……这些共同构成了青藏高原的全生态链条图,我们看到了为更好地践行生态文明建设,总有人在默默负重前行。
作为中国首部全面展现青藏高原科学考察的纪录片,如何让观众更好地理解青藏高原的生态系统,节目组巧用二维和三维动画进行科普模拟讲解,生动地阐释青藏高原的内部构造以及地貌特征,让观众在观看节目的同时,能更多地去了解青藏高原,以达到节目的科普目的。正如中国科学院院士、原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长陈发虎所言:“这个纪录片不光是能够让广大的老百姓了解青藏高原的风土人情,更希望通过这个纪录片能够让广大的民众了解青藏高原地质演化历史,对我们国家认识青藏高原,甚至对世界认识青藏高原起到一个非常好的科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