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南藏族自治州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拥有大面积的草地、森林和湿地生态系统,是黄河、长江上游的一道重要生态屏障,对黄河中下游广大地区的生态安全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据统计,黄河甘南段全长433公里,径流入量38.9亿立方米,径流出量147亿立方米,径流量增加了108.1亿立方米,这个补给量占到黄河源区总径流量的58.7%。

近年来,甘南的生态环境正日趋恶化,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首先,草场严重退化,产草量大幅下降。目前,甘南90%以上的天然草地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重度退化面积更高达77.9%,55%以上的草场成为裸地。这对黄河源头的水土保持产生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其次,湿地面积锐减,“黄河之肾”日渐衰竭。根据调查,上世纪80年代的42.7万余公顷甘南湿地,现在仅剩12.7万公顷。湿地干涸地区,原来的水草滩已经变成了植被稀疏的半干滩甚至是难以恢复的“黑土滩”,在2004年还发生过“湿地着火”事件。第三,水源涵养力降低,黄河补水量剧减。在玛曲县境内,流经的28条黄河支流已有11条干涸,还有不少成为季节性河流,数百个湖泊水位明显下降。碌曲县的尕海湖素有“高原水塔”之称,近年来却连创枯水历史的最高记录,甚至有4次干涸见底。第四,植被覆盖度大幅下降,生物多样性逐渐减少。甘南草原的植被覆盖度曾达到85%-100%,种饱和度为29.1种/平方米。但目前,重度退化的草地植被覆盖度已经小于45%,种饱和度仅为8.7种/平方米,约有75种植物物种已濒临灭绝。第五,水土流失加剧,威胁群众的生产生活。一方面,地表水径流减少,有些居民点甚至陷入“守着源头没水喝”的尴尬境地。另一方面,由于植被减少、水土流失加剧,洪涝、干旱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发,在甘南传统的畜牧业生产方式下,逐步形成“人口增加→生活困难→扩大养畜量→草场退化→生活更困难→再扩大养畜量→草场进一步退化”的恶性循环。

面对日益严峻的趋势,甘南藏族自治州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出发,把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工作作为遏制环境恶化,保障全州乃至整个黄河流域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来抓,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工作措施:

首先,着手完善牧业生产经营体制,减少人为因素对草原生态的破坏。为控制过度放牧、保护草原,从1996年开始,甘南逐步落实、完善了草场承包责任制,初步建立健全“建、管、用,权、责、利”一体化的畜牧业生产经营机制,充分调动了广大牧民建设草原、保护草原的积极性。其次,加强农牧区基本建设,对恢复草原和林地植被起到了积极作用。2001-2004年,全州共建设人工种草基地7.7万公顷,治理“三化”草地26.6万公顷,封山育林1.3万公顷,实行天然林管护33.9万公顷。第三,实施生态建设项目,使生态环境恶化趋势有所缓解。甘南州先后组织实施了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禁牧休牧等项目,提高了当地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第四,加大对环境的保护力度,打击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在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草原、森林保护等法律法规的同时,甘南还制定修订了关于草原管理、天然林保护等方面的地方性法规。同时还组建森林公安、草原监理、自然保护区管理等机构,严厉打击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第五,努力转变农牧业生产方式,减轻天然草地的压力。甘南实施“牧区繁育、农区育肥,农区种草、牧区补饲”的农牧优势互补战略,不仅带动了农牧民增收,还转变了牧业生产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对减轻草地压力产生了积极作用。

甘南当地政府采取的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为因素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使局部地区的生态环境恶化趋势有所缓解。但是,由于甘南州历史上的环境欠账太多,人口压力又大,加之该地区经济还比较落后、国家投入有限等原因,甘南的生态环境整体恶化趋势未得到根本遏制。

 要想彻底扭转甘南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局面,仅靠甘南州、甚至甘肃省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作为黄河的重要补水区,甘南的生态环境如何,将直接关系整个黄河流域的生态状况和经济发展,甚至与全国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都有紧密联系。保护甘南生态环境,迫切需要黄河流域各省、乃至全国人民的关注和支持。守护“黄河蓄水池”,甘南依然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