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均

网络 pmlm 2013-09-22发布

 

吴均(1913—2009),男,汉族,藏名阿旺曲哲,1913年生于今青海省循化县。

我国早期著名藏学家,甘青地区“早期藏学开拓者之一”,青海省“格萨尔学”研究的先驱,《安多政教史》的主译者。隆务寺夏日仓大师和雍曾罗藏华丹的弟子,早年在隆务寺学习藏文时获“柔艾巴”称号(相当于学士学位)。他几十年来从事青藏地区历史、社会、民族、宗教、文化等诸多领域的研究,撰写了大量有价值的学术文章,并且整理、译注藏文古籍多部,成果颇丰。

吴均先生精通藏文,青藏史地知识渊博,凡所研究,皆以严谨、理性的态度,从文献到实地详加考证,深得学界好评。

 

生平

早年求学于青海省第一师范,继为青海藏文研究社社员,曾参与该社《藏汉大辞典》的编写工作。

之后,前往同仁隆务寺进一步攻读藏文,历经4年,获“柔艾巴”称号。

此后,一度受聘担任中央政治学校西宁分校和青海蒙藏师范的藏文、藏族史教学工作,旋任青海省政府秘书处蒙藏股主任、藏文秘书,负责处理有关蒙藏事务。

1943年,被任命为玉树区国民党党务指导员兼司令部藏文秘书。

1945年,抗战胜利后,弃政从文,先在国立西宁师范、湟川中学等校任藏文及边事课教师,后任国立兰州大学边语系讲师、副教授,兼任《和平日报》“西北边疆”专栏编辑。

1957年—1977年,因过去担任国民党玉树地区党务指导员,被勒入劳改之列。

在狱中从事了《岭·格萨尔王传》的大部分翻译。

1977年,被释平反,先后在青海民族学院、青海师范大学担任地方史、藏族史教授,培养了一批研究生,并在青海教材编译处翻译审定部分教材。

2009年1月2日,于青海西宁逝世,享年96岁。

 

自述生平:

我生长于民族地区,虽曾受道师范学业,但性喜少数民族藏文,故而又向往藏学,在我国的藏族寺院中混了四五年,在恩师夏日仓(同仁县隆务寺寺主)和雍曾罗藏华丹的勤劳教诲下,初步学习了一些藏族史地知识,得到了授予“柔艾巴”名义(学位)。一生皆蒙德惠。

在建国前,1948—1949年在兰州大学边语系滥竽于藏文副教授之列。1957年,由于过去效力于国民党玉树地区党务指导员之列,勒入劳改之列,先后27年之久,虽在囹圄之中渡过了半生,但也为国家翻译了一些藏汉书籍,在狱中曾从事《岭·格萨尔王传》的大部分翻译(译目见《中国藏学》2002年4期,李连荣《传统与革命——中国〈格萨尔〉史诗学兴起之初的资料与建设》)并各写了《译后记》,为我国的《岭·格萨尔史诗》流了些汗水,为一自慰之事。

1977年后被释平反,先后在青海民族学院、青海师范大学担任地方史、藏族史教授,培养了一批研究生,并在青海教材编译处翻译审定一部分教材,这是我后半生自问无愧于恩师、罗藏华丹和喜饶嘉措大师之事!

 

成果

吴均先生几十年来从事青藏地区历史、社会、民族、宗教、文化等诸多领域的研究,撰写了大量有价值的学术文章,整理译注藏文古籍多部,成果颇丰。

 

一、藏汉文献翻译

早在壮年时期进行了《格萨尔王传》各种版本的汉译工作,长达20余年。

后,曾致力于汉译藏,将《中国共产党三十年》、《刘胡兰传》、《雪山草地行军记》等读物,以及《自然地理》、《化学》、《物理》等中学课本译成藏文。

晚年,则着力于藏文典籍的翻译,其代表作便是:

1.拉卜楞寺智贡巴·贡去乎丹巴绕布杰的《安多政教史》的翻译;

2.噶桑勒协的《察罕呼图克图衮噶嘉勒赞传》的翻译。

尤其是《安多政教史》译本,至今仍是藏文典籍汉译的代表作之一。

二、论文

《关于藏区宗教一些问题的辨析》,载《青海民族学院学报》(上)、(下) ,1980年第4期; 1981年第1期

《唃厮啰与岭·格萨尔》,载《青海省民族学会学术论文选集》第1辑(1981年) 

《论安木多藏区的政教合一统治》,载《青海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年第4期;《西藏封建农奴制研究论文选》,1991年第一版

《藏语系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载《青海社会科学》1982年第4期

《藏族的“天葬”与所谓“戴天头”》,载《青海地方史志研究》创刊号(1983年)

《松巴〈青海历史〉评介》,载《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83年第4期

《〈安多政教史〉简介》,载《青海地方史志研究》1984年第1期

《岭·格萨尔论》,载《民族文学研究》1984年第l期

《从〈西蕃馆来文〉看明朝对藏区的管理》,载《藏族学术讨论会论文集》1984年9月拉萨第一版

《日月山与大非川——(日)佐藤长〈西藏地理研究〉一些问题的商榷之一》,载《青海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1期

《得仑诺尔与卡拉诺尔——(日)佐藤长〈西藏地理研究〉一些问题的商榷之二》,载《青海史志研究》1985年第1—2期

《论西月河、列驿与食堂之驿路——(日)佐藤长〈西藏地理研究〉一些问题的商榷之三》,载《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1期

《七渡口的位置——(日)佐藤长〈西藏地理研究〉一些问题的商榷之四》,载《青海史志研究》1986年第1—2期

《自截支桥至悉诺逻驿唐蕃古道的走向——(日)佐藤长〈西藏地理研究〉一些问题的商榷之五》,载《中国藏学》1988年第2期

《〈岭·格萨尔〉史诗研究中一些提法的商榷》,载《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3期

《拉萨唐蕃会盟碑文中“洮岷之东,属大唐国界”之语纠谬》,载《青海地方史志研究》1987年第1—2期

《安定、曲先、罕东、必里卫等卫地望及民族琐议》,载《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3期

《论青海地区地名之过去与现在明代在玉树地区建置初考》,载《青海地名通讯》1989年第4期

《明代在玉树地区建置初考》,载《中国藏学》1989年第4期

《论史诗〈岭?格萨尔王传〉是藏族文化融铸发展的反映》,史诗《岭?格萨尔》成都首届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1989年)

《论明时河洮岷地位与洮岷三杰》,载《藏学研究论丛》第一辑(1989年)

《〈格萨尔〉“抑佛扬本”论者之根据》,载《中国藏学》1990年第4期

《论喇勤贡巴饶赛》,载《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1期

《青海地区在吐蕃统治时期的文化钩沉——论藏史前宏期间多麦藏区文化的发展》,载青海省教育厅《历史回眸——青海教育史研究》

《论甘青彩陶纹饰中卍形等符号的演变》,载《中国藏学》1993年第4期

《论邈川、宗哥、安儿三城及省章、安儿、青唐三峡的位置》,载《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1994年第1期

《论苯教文化在江河源地区的影响》,载《中国藏学》1994年第3期

《青海藏文研究社记》,载《中国藏学》1996年第2期

《藏族文化史上研究世界地理的新篇章——《世界广论》评述》

《求是存真、名从主人——答王沂暖先生关于史诗〈岭?格萨尔〉研究中“岭”、“朗”音读的诘难》,载《格萨尔研究集刊》第5期(2001年)

《从藏文翻译说到青海藏文研究社》,载《青海文史资料选辑》第六辑1991年3月

《回忆青藏纠纷和招抚玉树拉秀等部落的经过》,载《青海文史资料选辑》第七辑1980年

《果洛若干史实的片断回忆——俄合保(藏族)撰 吴均译》,载《青海文史资料选辑》第九辑1982年

《青海地区的藏传佛教与寺院》,载《青海文史资料选辑》第十辑1982年

《藏文新生体字模的创制记略》,载《青海文史资料选第十七辑191988年

《清军屠杀阿粗乎等四族惨案的真相》,载《青海文史资料选辑》第二十辑1991年

《散忆喜饶嘉措大师》,载《青海文史资料选辑》第二十三辑1994年

《记藏学家杨质夫》,载《西宁文史资料》第九辑1990年

《青海藏文研究社及杨质夫先生〈入藏日记〉》,载《西宁城西区文史资料》,第二辑2003年

《论夏嘉同音与羌藏同源》, (提交2001年北京藏学学术讨论会论文)

《格萨尔史诗中霍尔的方位》

《吐蕃的冲木与赤雪冲、青海海北霍尔与土族》(初稿)

《论羌人在吐蕃统治下融合于藏族?》

三、史论、书评 

1.《岭·格萨尔王传》系列译文,如:《赛马称王》之一,《英雄诞生》之三、之四、之五,《霍尔入侵》之一,《平服霍尔》之一、之二、之三,《姜岭之战》之二,《门岭之战》之一,《岭与中华》之一,《地狱救母》之一,《岭与雪山水晶城》之一,《岭与祝古》上、中卷各1—2分册及下卷等各有《译后记》,计二十余篇;

2.《安多政教史》、《果洛史要》、《察罕呼图克图衮噶嘉勒赞传》等《译后记》;

3.《藏族史略》《前言》,《玉树调查记》《绪言》,《西藏六十年大事记》《绪言》。

四、校勘文献

校订黄奋生编的《藏族史略》;

校释周希武的《玉树调查记》;

校注朱绣著的《西藏六十年大事记》;

增补《番例六十条》和《海藏纪行》等,为学界提供了精准的学术著述。 

 

2007年,中国藏学出版社出版了《吴均藏学文集》。

成果

吴均先生几十年来从事青藏地区历史、社会、民族、宗教、文化等诸多领域的研究,撰写了大量有价值的学术文章,整理译注藏文古籍多部,成果颇丰。

 

一、藏汉文献翻译

早在壮年时期进行了《格萨尔王传》各种版本的汉译工作,长达20余年。

后,曾致力于汉译藏,将《中国共产党三十年》、《刘胡兰传》、《雪山草地行军记》等读物,以及《自然地理》、《化学》、《物理》等中学课本译成藏文。

晚年,则着力于藏文典籍的翻译,其代表作便是:

1.拉卜楞寺智贡巴·贡去乎丹巴绕布杰的《安多政教史》的翻译;

2.噶桑勒协的《察罕呼图克图衮噶嘉勒赞传》的翻译。

尤其是《安多政教史》译本,至今仍是藏文典籍汉译的代表作之一。

二、论文

《关于藏区宗教一些问题的辨析》,载《青海民族学院学报》(上)、(下) ,1980年第4期; 1981年第1期

《唃厮啰与岭·格萨尔》,载《青海省民族学会学术论文选集》第1辑(1981年) 

《论安木多藏区的政教合一统治》,载《青海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年第4期;《西藏封建农奴制研究论文选》,1991年第一版

《藏语系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载《青海社会科学》1982年第4期

《藏族的“天葬”与所谓“戴天头”》,载《青海地方史志研究》创刊号(1983年)

《松巴〈青海历史〉评介》,载《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83年第4期

《〈安多政教史〉简介》,载《青海地方史志研究》1984年第1期

《岭·格萨尔论》,载《民族文学研究》1984年第l期

《从〈西蕃馆来文〉看明朝对藏区的管理》,载《藏族学术讨论会论文集》1984年9月拉萨第一版

《日月山与大非川——(日)佐藤长〈西藏地理研究〉一些问题的商榷之一》,载《青海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1期

《得仑诺尔与卡拉诺尔——(日)佐藤长〈西藏地理研究〉一些问题的商榷之二》,载《青海史志研究》1985年第1—2期

《论西月河、列驿与食堂之驿路——(日)佐藤长〈西藏地理研究〉一些问题的商榷之三》,载《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1期

《七渡口的位置——(日)佐藤长〈西藏地理研究〉一些问题的商榷之四》,载《青海史志研究》1986年第1—2期

《自截支桥至悉诺逻驿唐蕃古道的走向——(日)佐藤长〈西藏地理研究〉一些问题的商榷之五》,载《中国藏学》1988年第2期

《〈岭·格萨尔〉史诗研究中一些提法的商榷》,载《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3期

《拉萨唐蕃会盟碑文中“洮岷之东,属大唐国界”之语纠谬》,载《青海地方史志研究》1987年第1—2期

《安定、曲先、罕东、必里卫等卫地望及民族琐议》,载《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3期

《论青海地区地名之过去与现在明代在玉树地区建置初考》,载《青海地名通讯》1989年第4期

《明代在玉树地区建置初考》,载《中国藏学》1989年第4期

《论史诗〈岭?格萨尔王传〉是藏族文化融铸发展的反映》,史诗《岭?格萨尔》成都首届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1989年)

《论明时河洮岷地位与洮岷三杰》,载《藏学研究论丛》第一辑(1989年)

《〈格萨尔〉“抑佛扬本”论者之根据》,载《中国藏学》1990年第4期

《论喇勤贡巴饶赛》,载《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1期

《青海地区在吐蕃统治时期的文化钩沉——论藏史前宏期间多麦藏区文化的发展》,载青海省教育厅《历史回眸——青海教育史研究》

《论甘青彩陶纹饰中卍形等符号的演变》,载《中国藏学》1993年第4期

《论邈川、宗哥、安儿三城及省章、安儿、青唐三峡的位置》,载《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1994年第1期

《论苯教文化在江河源地区的影响》,载《中国藏学》1994年第3期

《青海藏文研究社记》,载《中国藏学》1996年第2期

《藏族文化史上研究世界地理的新篇章——《世界广论》评述》

《求是存真、名从主人——答王沂暖先生关于史诗〈岭?格萨尔〉研究中“岭”、“朗”音读的诘难》,载《格萨尔研究集刊》第5期(2001年)

《从藏文翻译说到青海藏文研究社》,载《青海文史资料选辑》第六辑1991年3月

《回忆青藏纠纷和招抚玉树拉秀等部落的经过》,载《青海文史资料选辑》第七辑1980年

《果洛若干史实的片断回忆——俄合保(藏族)撰 吴均译》,载《青海文史资料选辑》第九辑1982年

《青海地区的藏传佛教与寺院》,载《青海文史资料选辑》第十辑1982年

《藏文新生体字模的创制记略》,载《青海文史资料选第十七辑191988年

《清军屠杀阿粗乎等四族惨案的真相》,载《青海文史资料选辑》第二十辑1991年

《散忆喜饶嘉措大师》,载《青海文史资料选辑》第二十三辑1994年

《记藏学家杨质夫》,载《西宁文史资料》第九辑1990年

《青海藏文研究社及杨质夫先生〈入藏日记〉》,载《西宁城西区文史资料》,第二辑2003年

《论夏嘉同音与羌藏同源》, (提交2001年北京藏学学术讨论会论文)

《格萨尔史诗中霍尔的方位》

《吐蕃的冲木与赤雪冲、青海海北霍尔与土族》(初稿)

《论羌人在吐蕃统治下融合于藏族?》

三、史论、书评 

1.《岭·格萨尔王传》系列译文,如:《赛马称王》之一,《英雄诞生》之三、之四、之五,《霍尔入侵》之一,《平服霍尔》之一、之二、之三,《姜岭之战》之二,《门岭之战》之一,《岭与中华》之一,《地狱救母》之一,《岭与雪山水晶城》之一,《岭与祝古》上、中卷各1—2分册及下卷等各有《译后记》,计二十余篇;

2.《安多政教史》、《果洛史要》、《察罕呼图克图衮噶嘉勒赞传》等《译后记》;

3.《藏族史略》《前言》,《玉树调查记》《绪言》,《西藏六十年大事记》《绪言》。

四、校勘文献

校订黄奋生编的《藏族史略》;

校释周希武的《玉树调查记》;

校注朱绣著的《西藏六十年大事记》;

增补《番例六十条》和《海藏纪行》等,为学界提供了精准的学术著述。 

 

2007年,中国藏学出版社出版了《吴均藏学文集》。

成果

吴均先生几十年来从事青藏地区历史、社会、民族、宗教、文化等诸多领域的研究,撰写了大量有价值的学术文章,整理译注藏文古籍多部,成果颇丰。

 

一、藏汉文献翻译

早在壮年时期进行了《格萨尔王传》各种版本的汉译工作,长达20余年。

后,曾致力于汉译藏,将《中国共产党三十年》、《刘胡兰传》、《雪山草地行军记》等读物,以及《自然地理》、《化学》、《物理》等中学课本译成藏文。

晚年,则着力于藏文典籍的翻译,其代表作便是:

1.拉卜楞寺智贡巴·贡去乎丹巴绕布杰的《安多政教史》的翻译;

2.噶桑勒协的《察罕呼图克图衮噶嘉勒赞传》的翻译。

尤其是《安多政教史》译本,至今仍是藏文典籍汉译的代表作之一。

二、论文

《关于藏区宗教一些问题的辨析》,载《青海民族学院学报》(上)、(下) ,1980年第4期; 1981年第1期

《唃厮啰与岭·格萨尔》,载《青海省民族学会学术论文选集》第1辑(1981年) 

《论安木多藏区的政教合一统治》,载《青海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年第4期;《西藏封建农奴制研究论文选》,1991年第一版

《藏语系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载《青海社会科学》1982年第4期

《藏族的“天葬”与所谓“戴天头”》,载《青海地方史志研究》创刊号(1983年)

《松巴〈青海历史〉评介》,载《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83年第4期

《〈安多政教史〉简介》,载《青海地方史志研究》1984年第1期

《岭·格萨尔论》,载《民族文学研究》1984年第l期

《从〈西蕃馆来文〉看明朝对藏区的管理》,载《藏族学术讨论会论文集》1984年9月拉萨第一版

《日月山与大非川——(日)佐藤长〈西藏地理研究〉一些问题的商榷之一》,载《青海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1期

《得仑诺尔与卡拉诺尔——(日)佐藤长〈西藏地理研究〉一些问题的商榷之二》,载《青海史志研究》1985年第1—2期

《论西月河、列驿与食堂之驿路——(日)佐藤长〈西藏地理研究〉一些问题的商榷之三》,载《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1期

《七渡口的位置——(日)佐藤长〈西藏地理研究〉一些问题的商榷之四》,载《青海史志研究》1986年第1—2期

《自截支桥至悉诺逻驿唐蕃古道的走向——(日)佐藤长〈西藏地理研究〉一些问题的商榷之五》,载《中国藏学》1988年第2期

《〈岭·格萨尔〉史诗研究中一些提法的商榷》,载《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3期

《拉萨唐蕃会盟碑文中“洮岷之东,属大唐国界”之语纠谬》,载《青海地方史志研究》1987年第1—2期

《安定、曲先、罕东、必里卫等卫地望及民族琐议》,载《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3期

《论青海地区地名之过去与现在明代在玉树地区建置初考》,载《青海地名通讯》1989年第4期

《明代在玉树地区建置初考》,载《中国藏学》1989年第4期

《论史诗〈岭?格萨尔王传〉是藏族文化融铸发展的反映》,史诗《岭?格萨尔》成都首届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1989年)

《论明时河洮岷地位与洮岷三杰》,载《藏学研究论丛》第一辑(1989年)

《〈格萨尔〉“抑佛扬本”论者之根据》,载《中国藏学》1990年第4期

《论喇勤贡巴饶赛》,载《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1期

《青海地区在吐蕃统治时期的文化钩沉——论藏史前宏期间多麦藏区文化的发展》,载青海省教育厅《历史回眸——青海教育史研究》

《论甘青彩陶纹饰中卍形等符号的演变》,载《中国藏学》1993年第4期

《论邈川、宗哥、安儿三城及省章、安儿、青唐三峡的位置》,载《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1994年第1期

《论苯教文化在江河源地区的影响》,载《中国藏学》1994年第3期

《青海藏文研究社记》,载《中国藏学》1996年第2期

《藏族文化史上研究世界地理的新篇章——《世界广论》评述》

《求是存真、名从主人——答王沂暖先生关于史诗〈岭?格萨尔〉研究中“岭”、“朗”音读的诘难》,载《格萨尔研究集刊》第5期(2001年)

《从藏文翻译说到青海藏文研究社》,载《青海文史资料选辑》第六辑1991年3月

《回忆青藏纠纷和招抚玉树拉秀等部落的经过》,载《青海文史资料选辑》第七辑1980年

《果洛若干史实的片断回忆——俄合保(藏族)撰 吴均译》,载《青海文史资料选辑》第九辑1982年

《青海地区的藏传佛教与寺院》,载《青海文史资料选辑》第十辑1982年

《藏文新生体字模的创制记略》,载《青海文史资料选第十七辑191988年

《清军屠杀阿粗乎等四族惨案的真相》,载《青海文史资料选辑》第二十辑1991年

《散忆喜饶嘉措大师》,载《青海文史资料选辑》第二十三辑1994年

《记藏学家杨质夫》,载《西宁文史资料》第九辑1990年

《青海藏文研究社及杨质夫先生〈入藏日记〉》,载《西宁城西区文史资料》,第二辑2003年

《论夏嘉同音与羌藏同源》, (提交2001年北京藏学学术讨论会论文)

《格萨尔史诗中霍尔的方位》

《吐蕃的冲木与赤雪冲、青海海北霍尔与土族》(初稿)

《论羌人在吐蕃统治下融合于藏族?》

三、史论、书评 

1.《岭·格萨尔王传》系列译文,如:《赛马称王》之一,《英雄诞生》之三、之四、之五,《霍尔入侵》之一,《平服霍尔》之一、之二、之三,《姜岭之战》之二,《门岭之战》之一,《岭与中华》之一,《地狱救母》之一,《岭与雪山水晶城》之一,《岭与祝古》上、中卷各1—2分册及下卷等各有《译后记》,计二十余篇;

2.《安多政教史》、《果洛史要》、《察罕呼图克图衮噶嘉勒赞传》等《译后记》;

3.《藏族史略》《前言》,《玉树调查记》《绪言》,《西藏六十年大事记》《绪言》。

四、校勘文献

校订黄奋生编的《藏族史略》;

校释周希武的《玉树调查记》;

校注朱绣著的《西藏六十年大事记》;

增补《番例六十条》和《海藏纪行》等,为学界提供了精准的学术著述。 

 

2007年,中国藏学出版社出版了《吴均藏学文集》。

请扫描二维码分享
5218阅读 65 编辑:baimalamu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04-2024 tibetcul.com.
陇ICP备05000171号 | 甘公网安备 620100020000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