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藏传佛教对西藏古代法律制度的影响

《时代人物》 张晓龙 2024-07-11发布

觉果33.jpg摄影:觉果

摘要:佛教传入西藏以后,通过与本土宗教的斗争与融合,以及与吐蕃统治阶层的政治融合,逐渐在民众信仰、社会治理方面发挥了重要功能。藏传佛教教义对吐蕃以后西藏基础法律体系的形成,对西藏政教合一制度的发展均有重要影响。

关键词:藏传佛教;法律制度;政教合一

佛教传入西藏之前,苯教作为原生宗教受到统治阶层和社会上层的推崇。松赞干布时期,佛教开始取得统治阶层的支持,在后续历代藏王的扶持下,其影响力不断扩大,其教义也通过不同执政教派融会于早期的法律体系,广泛应用于社会治理,并促成政教合一制度下社会秩序的建立。

一、藏传佛教的创立和发展

1.佛教传入西藏

在西藏《青史》等早期的史学著作中,已有关于拉脱脱日年赞取得佛教经典的相关记载,至松赞干布时期,吞弥桑布扎受委派前往印度求学,返回后在松赞干布的支持下创制藏文,自此佛教经典大量翻译并广为人知。

随着吐蕃统治阶层对佛教文化的重视以及对传统苯教的抑制,传统贵族势力筹划了一些列崇苯反佛的活动,但在藏王的支持下,佛教在历次宗教斗争中取得进一步发展。为进一步融入社会、适应统治阶层需要,藏传佛教还融合了传统苯教仪轨,取得部分苯教徒的认可。

2.佛教对吐蕃时期统治阶层的影响

松赞干布时期,小昭寺、大昭寺陆续落成,从境外引入、翻译的佛经增多,助推了藏传佛教的传播,扶持佛教发展也是统治阶级对抗传统贵族势力的重要砝码。赤松德赞执政时期,在雅砻河谷修建了西藏第一座具有印度、唐朝和西藏特色的佛教寺院——桑耶寺,寺院建成后,七位传统贵族子弟在此剃度修行,他们后来成为藏传佛教各教派发展的中坚力量。

除此之外,赤松德赞通过创制法律、盟约的方式,在不同社会阶层中推崇藏传佛教,《佛教大法》中规定“一切众生听从王者命令,一切王臣均当顶礼出家僧侣,尊崇供奉”,同时命令群臣发誓不得诋毁三宝。继而下令由每三户平民供养一名修行僧人,成为寺院属民。

佛教寺院自此演变成了一个脱离基本劳动、拥有“属民”的经济实体,寺院的统治者已成社会管理功能的一部分。

3.佛教教义对民众行为规范的影响

佛教上千年的发展历史,形成了严密而有组织的戒律体系,用以规范僧人和信教群众的日常行为。藏传佛教传播过程中,杀生短寿报、偷盗财乏匮、邪淫多抱怨、妄言失正信、饮酒乱心智等因果教条,也成为教化普通民众的通用准则,传统苯教认为万物有灵、敬畏自然的观念,在佛教教义中也得到较好的传承。

经历前弘期、后弘期之后,藏传佛教教义已内化于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中,为后世政教合一的政治制度奠定了社会基础。

二、佛教教义对西藏古代法律制度的影响

佛教引入西藏之初,其多元教义就被统治阶层加以运用。西藏史学经典《贤者喜宴》中记载了松赞干布制定法律的目的,即收服离散的帮族势力、减少犯罪行为的发生,维系对属民的统治。在此过程中,藏传佛教为藏王制定法律提供了直接依据,普遍的做法是在佛教教义基础之上,添加护卫佛教发展、维系统治阶级利益的条款。

1.吐蕃王朝时期的法律制度

借助佛教相对完整的教义、戒律体系,自从松赞干布开始,佛教思想就被直接引入各类法典,吐蕃时期主要形成有《以万当十万之法》《十万金顶具鹿法》《王朝准则法》《扼要决断法》《权威判决法》等法典。其中,《王朝准则法》中,关于不杀生、禁止邪淫、禁止谎言、饮酒节制等条文,明显传袭了佛教的戒律规定。“在家道德规范十六条”中则明确要求民众敬信三宝、知恩报恩。

经过松赞干布、赤松德赞、赤祖德赞三代藏王传承式推行,佛教影响逐步深化,信教群众和僧侣迅速增加,佛教教义成为调节民众社会关系的重要准绳,佛教《十善法典》则成为吐蕃诸多法律的渊源。

2.帕木竹巴时期的法律制度

帕木竹巴政权兴起于14世纪中叶,基于帕竹噶举宗教力量,以及核心领导人绛曲坚赞的统治才能,实现了卫藏地区的统一管理。帕木竹巴政权降服了周边的宗教派系和万户,后废万户而设宗,并在元中央政府认可下,制定了切实有效的法律制度,以实现统一领导和势力传承。

帕木竹巴时期,绛曲坚赞在前代立法的基础上,完善制定了《大司徒降曲坚赞十五条法律》和《玉龙鸣宣十五法典》。关于杀人罪、偷盗罪、邪淫罪、妄语罪、恶语罪等描述,多借助因果报应的佛教思想来约束人们的行为,不从事法典所禁止的作为。对于萨迦时期的法典,绛曲坚赞则作出一定的批判,他认为杀人偿命的法律规定过于残忍,故依据佛教教化思想改为赔偿命价的处罚。十五条法律里面“狡狂洗心律”,则较为集中的体现了宗教教义对诉讼双方的精神束缚和主张,面神发誓成为一种案件审理方式。

3.藏巴汗时期的法律制度

札巴坚赞对传统传袭制度的破坏,为帕木竹巴逐渐走向衰败埋下了隐患。随着仁蚌巴家族势力的兴起,藏传佛教格鲁派力量的逐步强大,权力角逐之下,帕木竹巴最终被仁蚌巴家族所取代,随后又在辛夏巴家族快速崛起的过程中,最终形成了藏巴汗政权。

公元17世纪,噶玛丹迥旺布执掌政权,在他的主持下形成了《十六法》,这可以被理解为建立在前代法律体系基础上的综合性法典,内容囊括军事管理、行政规范、生产生活等多个方面。其中有保护性规范,禁止危害他人生命财产安全和扰乱社会秩序。也有程序性规范,旨在维护案件审理秩序,弄清是非,以便准确裁决。同时还有责罚性规范,对案件的处置手段以及对受害人的赔偿方式形成具体规定。但作为统治阶级制定的法律,其立法目的依然是最大限度地剥夺广大农奴的权利,保护三大领主阶层的利益。

三、藏传佛教与西藏政教合一制度的关系

1.萨迦时期宗教势力的政治色彩

政教合一制度的雏形始于萨迦时期,萨迦派的宗教影响力,得到元中央政府的器重,并逐步成为元中央政府治理西藏的重要抓手。

早在11世纪中期,蒙古汗王阔端曾以“需一善引正道之上师”为由,援引“往昔佛陀可为利益诸有情而施舍自身肉体”为例,引导“最精通教法的”的萨迦班智达前往蒙古等地宏传佛教。凉州会盟以后,萨迦班智达以藏传佛教首领的身份向广大藏族同胞发出《致蕃人书》,并在阔端授权下派出了萨迦金字使者,与西藏各阶层商谈归顺元中央事宜推进青藏地区统一。萨迦派与阔端建立稳定供施、依附关系以后,藏传佛教噶举派、止贡派也受到元朝其他王子的赏识,宗教势力的综合运用,为西藏“政教合一”制度的实施奠定基础。

2.政教合一制度下的统治思想

13世纪下半段开始,西藏的政教合一制度以协助中央政府统治、实现自身全面治理的形式开始萌芽和发展,经历了快速的权力更迭,最终在17世纪中叶进入格鲁派主政的甘丹颇章政权时期,即政教合一的至盛阶段。五世达赖喇嘛·阿旺罗桑嘉措在其统治时期,颁布实施了《十三法典》《噶伦办事章程》等社会法规,同时也推出了《哲蚌寺寺规》等佛教法规,共同形成较为完善的法律体系,法律强调了僧官、俗官在社会治理中的互补和支持关系,也使社会法律更具神圣性。

清朝政府设立驻藏大臣以后,制定《藏内善后章程十三条》《藏内善后章程二十九条》以强化西藏治理,政教合一制度从中央政府层面得到确立,达赖喇嘛在“政教合一”体制中的领袖地位被认可。《钦定藏内善后章程》则进一步规定了金瓶掣签制度,改革了西藏的宿官制度,并再次明确驻藏大臣与达赖、班禅的治理关系和社会地位。

佛教传入西藏已历经上千年的历史,其在政治统治、民众教化、权力更迭、社会规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藏传佛教有着明显的地域特色,加强此方面内容的研究,对于研究西藏历史、法制史等有着重要意义,对于当代西藏地方法规、单行条例等的研究出台也必要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黎同柏.吐蕃法律综述[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2008,(2).

[2]索南才让.试谈藏族成文法习惯法规的历史渊源与藏传佛教戒律之间的内在关系.《宗教学研究》2007,(2).

[3]巴卧·祖拉陈哇.读《贤者喜宴》(黄颜译)[J].《西藏民院学报》1981,(1).

[4]次仁片多.大司徒降曲坚赞法律思想略述[J].《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4).

[5]何峰.从藏巴汗《十六法》看旧西藏的人权[J].《中国藏学》1994,(4).

[6]李德成.从萨迦班智达《致蕃人书》到忽必烈《优礼僧人诏书》[J].《中国藏学》2017,(4).

[7]罗布.论甘丹颇章政权宗教法律制度的构建与完善——以五世达赖喇嘛《哲蚌寺寺规》为例[J].《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

[8]李蓉:从《西藏善后章程十三条》到《二十九条》看清朝对西藏治理的加强与完善[J].《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9).

[9]东噶·洛桑赤列.论西藏政教合一制度[M].陈庆英,译.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1.

原刊于《时代人物》 2021年第22期

请扫描二维码分享
1073阅读 16 编辑:喜热布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04-2024 tibetcul.com.
陇ICP备05000171号 | 甘公网安备 620100020000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