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城:三月初五的歧伯庙会

农历三月初五,笔者赴庆城县参加了一个民间举办的有着特殊意义的歧伯庙会。

庆城县,原名庆阳县,为庆阳市所辖。县城位于泾河上游。这里是黄土高原的中心地带,黄土层厚100米-150米。该地富藏大量石油,是当今长庆油田的主产区。路上笔者了解到,此地塬山的土层细绵而深厚,质地均匀,垂直结构良好,矿质养分丰富,为古代动物活动和迄今人类居住生存的良好环境。境内河系密布:环江从西北而下,柔远河从东北而下,它们在县城南端汇聚成马莲河。马莲河与太白梁南端的蒲河,流人泾河,是泾河两条最大的支流。这两大流域以及上千条长流沟水、季节性河流和数百处泉源是极为珍贵的地表水,它滋润着广袤的土地,也印证着庆城作为历史故地的不竭活力。

歧伯庙会,据说就是为了拜祭和纪念出生在这块厚土上的远古圣贤歧伯而举行的。从古以来就有,源远流长。

我们的车向着庆城东山周祖森林公园庙会所在地行驶时,公路上有不少骑摩托车和坐三轮子的当地群众,也在向会场云集。县城周围的塬畔,树木已经泛绿,黄土背景上盛开的杏花粉嘟嘟鲜艳夺目。

这天天气晴朗,的确有节日的气氛。

庙会开始,以传统习惯,先行拜祭和唱神戏。遗憾的是没能赶上这一幕,我们到达时,庙会已经在唱正戏,是该县秦剧团在演唱秦腔,戏台前很多群众在听戏,外围是熙熙攘攘的临时商品市场和小吃摊。

岐伯庙会.jpg岐伯庙会

拍完照片后,我坐到一位老人边,和他聊天,了解庙会的情况。

据大爷说,歧伯庙会每年三月初五举办一次,因为这天是歧伯的诞辰。按照规矩,先唱神戏《天官赐福》、《二仙吉祥》、《刘海撒钱》三个折子,完了才唱正戏。

 “歧伯是我们庆阳(指现庆城)出的圣人么。过去的老人们说歧伯出生在县城东河湾的药王洞。以前还有歧伯庙,现在移到东山这儿了。有传说哩。”

歧伯其人

关于歧伯,史家也有不同的说法。有人认为是传说中的人物;也有人认为和黄帝不是同一时代的人。但是,根据笔者查阅的诸多资料来看,大多数学者认为歧伯确有其人,并且和黄帝关系密切。

岐伯塑像.jpg岐伯塑像

普遍认为歧伯是北地(今庆阳市)人。约生活在公元前二十六世纪。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博物学家、医学家、中医理论的奠基者,华夏民族人文始祖。歧伯“生而神灵,精通医术脉理,洞察天地阴阳、四时运气之理,黄帝以师事之,有《内经·素问》行世”(《庆阳县志》)。

据说歧伯曾随中南子学医。黄帝在崆峒山问道于广成子时,中南子在场,他向黄帝推举了歧伯。后来黄帝前去拜访,论医问政,歧伯回答自如,黄帝便封他为重臣。

黄帝让歧伯主方药,并与他谈医论道,黄帝问,歧伯答,两年间,歧伯回答了黄帝提出的1080个问题,黄帝便尊他为“天师”。之所以称岐伯为天师,是说他能修养天真,先知先觉,精通道。对于道,上古之人是非常重视的,歧伯因为传道而设教,故被尊为天师。

岐伯傩面.jpg岐伯傩面

皇甫谧曾说:黄帝创制于九经,岐伯剖腹以蠲肠。《资治通鉴》也有记载:黄帝命岐伯作镯铙、鼓角、灵髀、神钲,以扬德而建武。

这些记载说明:上古时期确有岐伯这个人;岐伯与黄帝是同时代人,为黄帝的大臣;歧伯是一名著名的医学家,他尝味百草,主管医药,掌握经方,擅长外科,能做剖腹手术,在他主管医学期间,出了《本草》、《素问》等书籍;他博学多才,又通晓音律,制了军乐,是“师有功则凯”的军乐之祖。相传岐伯以医理辅政,帮助黄帝打败了炎帝,消灭了蚩尤,定居中原,成为华夏族的主干。这些都说明,岐伯并非只是黄帝的太医,还是他的启蒙老师、军师。说明岐伯是一个上知天文,下极地理,多才多艺,才智过人的博学家,是名符其实的黄帝之师。

战国时期,医学家们将黄帝与歧伯的医论谈话整理成《黄帝内经》流传至今,成为中国最早的医学经典著作,史称“医书之祖”或“歧黄要术”。

歧伯对中国医学的贡献

由于歧伯和黄帝的智慧与合作,对整个华夏文明的形成有着巨大的贡献。其中《黄帝内经》的问世,不仅对后世医学思想有非常大的影响,而且奠定了中医学的基石。歧伯被奉为“中华医学之祖”。其中,学者认为《黄帝内经》的主要价值是:

一、奠定了中医学的整体观。《内经》很早就注意到人与自然界的整体联系,并以动态的方法来探讨人体的生理、病理、养生、诊断、治疗等多方面的问题。提出治病应该四气调神,与天地相参,因时制宜,同时要以预防为主,“治未病”。

二、提出了脏腑经络和病机学说的基本理论。脏腑的内容是以五脏六腑为中心,阐述脏腑的生理功能以及脏腑之间和外在组织器官的复杂关系。脏腑、经络、精气神组成了中医的脏腑经络学说。

三、运用阴阳五行学说分析人体疾病及其预察;运用阴阳五行哲学,总结医学经验。

四、《内经》讲求科学,对神巫观念进行鞭挞。《素问·五脏别论》曰:“拘于鬼神者,不可与言至德。”

岐黄论道图.jpg岐黄论道图

当然,中国古代医学,不仅仅是岐伯、黄帝二人智慧的结晶。在他们之前有伏羲氏、神农氏等人;同时代还有伯高、雷公;之后有扁鹊等人。作为东方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歧黄之术”应该是集中了许多古人的智慧而形成的,只因岐伯在其中起了主要作用而备受后人尊崇。

歧伯在庆阳的影响

在歧伯庙会的现场,笔者采访了一位主办庙会的负责人。

为什么在这块黄土地上会诞生岐伯这样一位医学鼻祖呢?

据这位负责人介绍,这与庆阳的自然环境大有关系。这里土地广阔,土质肥沃,雨水比较充沛,宜于各种药物生长。1930年的《庆阳县志》中就记载:庆阳生长有药物一百多种。有这么多的土生土长的药材做基础,加之地理的灵气哺育,本人的刻苦钻研,就产生了岐伯这样的医圣。

他向笔者讲了歧伯庙的简单历史。他说很早的时候歧伯庙在南原,周围整个是庙子所辖的药园,据说那儿就是歧伯繁殖备用药材的基地。后来凡是学医的人,都要到这里来识药。要识药就要先拜医祖,为此就修建了歧伯庙。到歧伯六世玄孙歧真时,他把药园送给了周族部落。那个地方现在还叫庙花村。他说那儿的歧伯庙大概是在明朝的时候移到了县城南,解放初还有,大家还在祭拜。文革的时候没了。现在东山上的这个歧伯圣景,是为了进一步弘扬“歧黄文化”,县政府于2003年投资了600多万新修建的。

俯瞰岐伯圣境.jpg俯瞰岐伯圣境

岐伯圣境正门.jpg岐伯圣境正门

对笔者歧伯的生地和生日在史上没有确切记载的疑问,这位负责人笑着说,我们这儿的民间祖祖辈辈都有传说,一直流传下来的。关于歧伯,我们这儿的民间故事很多。有“歧伯降生青龙嘴”、“歧伯学医中南子”、“歧伯梦游上古三坟”、“黄帝古雍州拜师于歧伯”、“歧伯论医治病”。而且根据史书和民间传统看,几千年来,历朝历代都没有中断过对歧伯的祭拜。也有民间艺人常常雕刻歧伯傩面,演出《歧伯为民治病》的故事小段,民间剪纸中也有很多歧伯的像。每年的歧伯庙会,参加的人都非常多,也有外地和国外的人来参加。可以说歧伯在我们这儿深入人心,说起歧伯,庆阳的老百姓没有不知道的。

采访结束后,我们向山下走去。

离开很远后,还能听到那戏台上的秦腔,在塬上高亢响亮,绵厚悠长。